陳惠萍,陽光伏特家共同創辦人/台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理事長
企業可能同時做好事又賺大錢嗎?1970年代,經濟學家米爾頓.傅利曼(Milton Friedman)認為這是兩者相悖的論點。傳統商業思維認為,企業的社會責任就是增加獲利,將資源放在股東獲利以外的長遠目標或公眾利益,還可能造成公司利潤的負面影響。
伴隨企業的組織規模及影響力擴大,「何謂好企業?」已成為日益重要的課題。其中,認為創造獲利即為好公司的傳統思維已經悄然改變。
長期關注企業永續發展策略的哈佛商學院講座教授 喬治.塞拉分(George Serafeim)投入長達20年的實證研究、援引上萬家企業數據,及身為企業經理人、董事和投資人所累積的經驗,其以《目的與獲利》(Purpose and Profit)一書說明,落實ESG實踐、以目的為導向的企業,將擁有更佳的績效表現,並能成為對世界更好的企業。
作為一位投入創業的社會人文學者,於我而言初衷即是為了解決綠能普及化的社會問題。在這條創造改變的道路上,亦須時時刻刻在「目的」與「獲利」之間尋找平衡。我認為這本兼具理念與實務的好書將帶來幾點重要啟發:
首先,看見「好企業」的典範移轉。
伴隨時代流轉,將企業「做好事」(目的)與「賺大錢」(獲利)分置於光譜兩端的對立觀點已經改變,一個圍繞環境、社會與治理(ESG)的新興商業思維正在形成。本書引用許多知名企業例證,如:聯合利華、微軟、百事可樂、亞馬遜,說明企業如何在解決具挑戰性的社會或環境問題同時,帶動公司業務成長,進而實現目的與獲利結合的共益道路。
如今,也有更多分析工具幫助我們衡量企業價值,重新定義成功。例如,2012年由美國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簡稱SASB)所推動的「影響力加權會計」(Impact-Weighted Accounts ),便強調應將公司所有作為都轉換為貨幣衡量,在計算企業盈餘時,也應把公司對環境、客戶及員工的影響都納入考量(參考)。
更重要的,本書也透過客觀數據資料顯示,由目的驅動並在ESG表現優異的公司,其股票報酬率也將更好。綜觀而言,好企業的標準已由傳統「股東資本主義」(Shareholder Capitalism)轉變成「利害關係人資本主義」(Stakeholder Capitalism),好的企業經營者不再被視為只需滿足股東最大利益,而必須為更多利害關係人創造價值(包含:顧客、員工、供應商、社會及環境)。
ESG不只是兼顧「目的」與「獲利」的兩全戰略,也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關鍵佈局。
面對疫情、戰爭與全球暖化危機,落實ESG已成為動盪時局的商業成功策略。21世紀的新投資趨勢下,投資人不再只看ESP(Earnings Per Share,每股盈餘),亦開始重視ESG(Environment、Social & Governance,環境、社會與治理)。其中,2017年由國際投資法人發起的「氣候行動100+」(Climate Action 100+)倡議,便以融資力量要求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企業必須採取積極行動。具體而言,企業若希望取得投資基金的青睞,那麽公司發展計畫就必須對地球更好。
由此可知,將永續發展因素納入策略和營運的公司會在商業競爭中脫穎而出。落實ESG的企業有機會取得更多資金及市場無形資產(例如,組織人才與客戶關係),並透過永續創新的行動框架(採取ESG策略à建立責任制à環繞企業目的建立文化à設計彼此信任的組織à誠實傳遞結果),一步步成為更具影響力的遠大企業。
這條企業永續之道已經開啟。然而,面對傳統思維的魅影與質疑,作者也毫不遲疑地告誡:「某種程度上,落後的人依然停留在舊的模式,認為ESG投資還是意味著負面篩選。…每一個帝國最終都會走向衰退,因為知識在進步,產業會採用領導者的想法。不願朝向ESG方面調整腳步的人,就會被甩在後頭。就這麼簡單。」
「讓地球成為唯一股東!」所有人都是永續企業的利害關係人。
即如美國戶外運動品牌 Patagonia 創辦人 Yvon Chouinard 所呼籲:「讓地球成為公司的唯一股東」。永續企業不只以獲利為目標,更應積極實踐對世界更好的使命。
《目的與獲利》一書不僅揭示了傳統企業的典範移轉,以及商業世界改變,同時也提供企業如何落實ESG的行動指南。本書所提供的經驗論證,也鼓勵懷抱改變使命的企業領袖或創業家,相信堅持目的初衷將能帶來更長遠的正向獲益。
最後,即如本書所強調,兼顧社會、環境與經濟共好的ESG思維不只改變商業市場,所有人的參與也十分重要。除了企業領導人應積極採取ESG行動策略,員工或客戶也可向公司傳遞透明度或平等訴求,投資人則可透過資金力量呼籲企業積極回應減碳責任與氣候風險,消費者可以向具有正向影嚮力的公司採購產品及服務。當每一個人都擁有支持永續發展DNA,未來將可產生更為深遠且廣泛的影響,支持更多企業走向兼顧目的與獲利的商業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