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暢銷懸疑大師邁可‧洛勃森全新好評系列——《謊言誕生的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18 分鐘
raw-image
曾以《死活不論》擊敗史蒂芬‧金、J.K. 羅琳等強敵,勇奪英語系犯罪小說界的最高榮譽──英國犯罪作家協會金匕首獎的邁可‧洛勃森(Michael Robotham),後又推出席捲文壇的懸疑系列作《看穿謊言的女孩》,二度拿下金匕首獎,成為極少數能兩次榮獲金匕首的「殿堂級」作家,奠定其文壇地位。《看穿謊言的女孩》系列描繪倖存於弒親滅門悲劇的犯罪心理學家,借助一名冷酷暴戾卻能揭穿所有謊言的問題少女,協力辦案的故事,系列續作《謊言誕生的房間》,獲得Goodreads讀者超過5000則五星滿分評價、英國犯罪作家協會「鋼匕首獎」最佳驚悚小說得獎作。


文/邁可‧洛勃森(Michael Robotham)

賽勒斯

二○二○年五月

時值春末,早晨冷冽,一艘小木船從迷霧中現影,隨著每次掃槳往前滑行。港口裡的水面如鏡,導致每一圈漣漪向外擴散、延展並在觸及船首後漸漸散去的樣貌都清晰可見。

我吐出的氣息讓房間的窗戶起霧了,於是把袖口拉向掌心,擦拭一小塊窗玻璃好讓自己能看得更清楚。她終於來了,我已經等了六天。我走過步道、造訪燈塔,也吃膩了歐尼爾酒吧餐館的菜色。我還讀了早報、三本特價小說和聽當地的酒鬼向我訴說他們的人生故事。他們大多是漁夫,雙手的指節像薑一般粗糙扭曲,就算沒有刺眼陽光,他們看見光線時依然會瞇起眼睛。

她倚向木船,把防水布翻開,裡面有一些塑膠箱和紙箱,每隔兩週會來採買日用品。她雙手捧著箱子,越過地上的鵝卵石從海邊步上階梯。她沿著海濱步道行走,我的視線一路跟著她,看著她行經拉上鐵門的售貨亭和觀光禮品店,走向一個內部燈火通明的小超市。她越過一綑報紙後敲門,一位鼻子和臉頰紅通通的中年男子拉起百葉窗,向她點頭示意,接著轉動單閂鎖,領她進去之前先掃視街道,也許是在尋找我,他知道我在等著。

「莎夏.赫普威爾?」我問道。

她伸手到風衣外套的口袋,有那麼一刻,我想像裡面有武器,一把捕魚刀或一罐催淚瓦斯。

「我叫賽勒斯.海文,我是個心理學家,我寫過信給妳。」

莎夏從我旁邊擠身而過,開始拿取架上的日用品,把推車裝滿雜貨,挑選一袋袋的米和麵粉、一些罐頭蔬菜和燴水果。我跟在她後頭穿越走道,同時她在拿草莓果醬、保久乳和花生醬。

「七年前,妳在北倫敦的一間屋子裡找到一個小孩,她躲在一間密室裡。」

「你認錯人了。」她魯莽地回道。

我從外套口袋裡拿出一張照片。「這是妳。」

她匆匆瞥了一眼那張照片,然後繼續屯購乾貨。

這張照片裡有一位穿黑色緊身褲和深色上衣的年輕志願警察,她抱著一個髒兮兮像野獸的小孩走進醫院大門。小女孩的臉被一頭打結的亂髮遮住,抱著莎夏的樣子宛如一隻無尾熊攀著樹木。

我又從口袋裡拿出另一張照片。

「這是她現在的樣子。」

莎夏忽然停下動作,忍不住望向那張照片。她想知道那個小女孩──天使臉女孩現在變成什麼模樣。那個藏在密室的女孩,當時是個小孩,現在已是青少女了。照片裡的她坐在水泥長椅上,穿著破牛仔褲和寬鬆的套頭毛衣,毛衣其中一手的手肘處有個洞。她把頭髮留長了,染成金色,朝著鏡頭板著一張臉,沒有笑容。

「我還有其他張照片。」我說。

莎夏別開眼,伸手拿在我身後架子上的通心麵。

「她的名字是艾薇.寇梅克,現在住在安全的兒童照護之家。」

她繼續推著推車往前走。

「告訴妳這些有可能讓我坐牢,《第39章條例》禁止任何人洩露她的身分、所在的地點或拍攝她的照片。」

我擋住她的去路,但她又往前踏一步避開我,於是我跟著她的步伐移動,就像我們在走道上跳舞一樣。

「艾薇隻字不提她在那間屋子裡發生過什麼事,那就是為什麼我來這裡,我想了解她的遭遇。」

莎夏推開我往前走。「去看警察的報告吧。」

「我需要比那更多資訊。」

她走到冷藏區,打開掀蓋冷凍櫃後開始在裡面摸找物品。

「你是怎麼找到我的?」她問。

「很不容易。」

「我爸媽有幫你嗎?」

「他們很擔心妳。」

「你讓他們身陷危險。」

「怎麼說?」

莎夏沒回應我,逕自把購物推車停放在結帳櫃檯附近,接著又推了一台。那位紅鼻子男已經不在櫃檯了,不過我聽見他在樓上走動的腳步聲。

「妳不能一直逃跑。」我說。

「誰說我在逃跑了?」

「妳在隱匿行跡,我想幫助妳。」

「你辦不到。」

「那讓我幫助艾薇吧。她很不一樣,與眾不同。」


咖啡廳就在郵局旁邊,位在同一棟低矮的石砌建築裡,可遠眺一座橋和潮溝。桌椅排放在小徑上,上方有個條紋圖案的雨篷飾以聖誕彩燈,黑板上有手寫的菜單。

一名穿圍裙的女子正在把倒過來的椅子扳正,並清理椅子上面的灰塵。

「廚房要七點才開始營業。」她說話有康瓦爾 口音。「我可以先幫你們泡茶。」

「謝謝妳。」莎夏回道,選了一個面向門的軟墊長凳,那裡可以一覽小徑和停車場,老習慣。

「我自己來的。」我說。

她不發一語地注視我,坐著時膝蓋併攏,雙手放在大腿上。

「這個村落很美。」我說話時望向漁船和遊艇,看見第一道陽光灑落船桅的頂端。「妳住這裡多久了?」

「這和我們要談的事情無關。」她伸手到口袋裡,拿出一條護唇膏,塗抹在嘴唇上。

「給我看那些照片。」

我拿出其他四張照片,攤開來擺在桌上。這些照片是艾薇現在的模樣,她即將滿十八歲。

「她很常染頭髮。」我說。「會染成不同的顏色。」

「她的眼睛一點也沒變。」莎夏說,用大拇指撫過照片裡艾薇的臉,彷彿在描繪她的輪廓。

「她的雀斑在夏天時長出來了。」我說。「她很討厭雀斑。」

「我超羨慕她的長睫毛。」

莎夏把那些照片並列排在一起,改變順序好讓她方便檢視,或者這是某種無法言喻的設計感。「他們找到她的父母了嗎?」

「沒有。」

「DNA比對呢?失蹤人口?」

「他們把全世界都搜遍了。」

「她後來發生什麼事?」

「她受到法庭保護,法庭給了她一個新名字,因為沒人知道她真正的姓名。」

「我以為一定會有人來招認她。」

「那就是我來這裡的原因,我在想艾薇可能對妳說過些什麼,給過妳某些線索。」

「你這是在浪費時間。」

「可是妳是找到她的人。」

「僅此而已。」

接著我們又陷入更久的沉默,莎夏雙手插進口袋裡,定住不動。

「你知道的有多少?」她問。

「我讀過妳的陳述,足足兩頁。」

擺動門從廚房由內而外敞開,剛才那位女侍者為我們送上兩壺茶。莎夏打開茶壺蓋子,將茶包上下搖動。

「你去過那間屋子嗎?」她問。

「去過。」

「也看過警方的報告?」

我點點頭。

莎夏把茶倒入杯中。

「他們在樓上的前臥室裡找到泰瑞.波蘭德,他被綁在椅子上,嘴巴被塞住,是被折磨至死的。強酸滴入他的耳裡,眼皮被燒光。」她打了個哆嗦。「那是北倫敦多年來最大宗的謀殺案件。我當時是在巴內特警局擔任志願警察,當時刑案室位在二樓。

「發現時波蘭德已經死兩個月了,也因此警方花了很久的時間辨認他的身分。他們發布一張他臉部的模擬畫像,他的前妻打熱線進來,提及波蘭德的名字時,大家都很驚訝,因為他是個無名小卒,只有過一些像是攻擊和竊盜等輕微的犯罪紀錄。大家原本以為這個案件會和黑幫扯上關係。」

「妳當時有參與調查嗎?」

「當然沒有。志願警察只是雜工,做些狗屁倒灶的工作和負責社區聯繫而已。我那時在樓梯間經過調查這起殺人案的警員旁邊,也在酒吧裡偷聽到他們交談。當他們找不到任何線索時,就開始猜測波蘭德是個惹錯對象的毒販。當地人大可放寬心,因為這是壞人在自相殘殺。」

「妳怎麼看待這件事?」

「我沒資格評斷。」

「妳當時為什麼被派去那間屋子?」

「我不是被派到那間屋子,而是去那條路上調查。那裡的街坊鄰居在抱怨東西不見了,車庫和花棚裡有些零散的東西被偷竊,於是我的長官派我去詢問他們狀況,就當作是公共關係的實作練習。他稱之為「麵包和馬戲」 ,讓群眾開心。

「我在那條街走上走下,敲門詢問關於竊盜的事,可是所有人都只想談論那場謀殺案。他們總會問相同的問題:『你們抓到兇手了嗎?我們需不需要擔心?』每個人都自有一套推論,但沒有人真的熟識泰瑞.波蘭德。他二月份住進那間屋子,但並未進一步和鄰居來往。他會揮手打招呼、遛狗,但多半保持神祕。

「大家對那些狗在意的程度更甚於波蘭德。他死在樓上的好幾個星期,他的兩隻德國牧羊犬在後院的狗屋裡挨餓。不過其實牠們並沒有餓到,有人一直在餵牠們食物。人們說那些殺手一定回來過,意思是他們比起人類更在乎那些狗。」

女服務生再度步出廚房,這次她的手裡拿著一個黑板,把黑板撐在一張椅子上。

「那些竊盜案件呢?」我問。

「被偷竊的物品中,最值錢的是一件羊毛衣,一位女士用來鋪貓的床。」

「還有呢?」

「蘋果、餅乾、剪刀、早餐麥片、蠟燭、麥芽糖、火柴、雜誌、狗飼料、襪子、撲克牌、混和乾草糖等等,噢對了,還有一個艾菲爾鐵塔的水晶球。我記得那個,是因為那是住在對街一個小男孩的東西。」

「喬治。」

「你和他談過了。」

我點點頭。

莎夏似乎對我透徹的調查感到訝異。

「喬治是唯一看過天使臉女孩的人。他原本以為在樓上窗戶旁看到的是個小男孩。喬治揮揮手,但那小孩並未揮手回應。」

莎夏點了藍莓麥片粥、柳橙汁並加點了茶,我選了全英式早餐和雙份濃縮咖啡。

她已經放鬆心情、脫下外套了,我注意到她的衣著頗為貼身。她把落到臉龐的幾縷髮絲撥到耳後,我努力回想她讓我想起的人,是一位女演員,不是剛出道那種新星,而是凱瑟琳.赫本。我媽喜歡看老電影。

莎夏繼續說下去。「鄰居都無法解釋小偷是怎麼進家門的,可是我懷疑他們可能讓窗子開著,或者門沒上鎖。我打給長官,給了他一張清單。他說是小孩子搞的鬼,要我回家。」

「可是妳沒有就此罷手。」

莎夏搖搖頭,頭髮像在燃燒。「我正要走回車上時,注意到有兩位油漆工人正把東西打包到小貨車上。七十九號正在重新翻修,要準備出售。於是我和那位年輕工人和他的老闆小聊了一下。他們抵達時房子的狀況很糟,牆面上有洞、屋裡有破水管和撕破的地毯。氣味是最糟的一部分。

「年輕工人名叫托比,他說這間房子鬧鬼,因為有東西一直不見,像是無線電和吃了一半的三明治。他的老闆笑稱是托比自己很常忘東忘西的,所以可能是他自己忘了三明治的去向。

「托比的老闆給了我鑰匙之後,他們就開著小貨車走了。我上樓巡視每個房間,還記得當時心裡納悶為什麼泰瑞.波蘭德要租這麼大的屋子。四間臥室在北倫敦並不便宜。他預先付了六個月的房租,而且是付現,在租賃合約上用的是假名。

「我在階梯上坐了幾個小時,然後用防塵罩鋪成一張臨時權充的床,讓自己保暖。到了午夜,我真恨不得自己已經回家了,也好希望可以有個枕頭或睡袋。我覺得自己很蠢,如果警局有人發現我為了監視某個空屋子而在裡面待一整晚,我會成為辦公室的笑柄。」

「後來發生什麼事?」

莎夏聳聳肩。「我睡著了,夢到泰瑞.波蘭德的脖子和額頭都被皮帶綁著,強酸滴入他的耳裡。你覺得在侵蝕開始之前,他會先感覺到冰冷的液體嗎?他能聽見自己的尖叫聲嗎?」

莎夏的身子在顫抖,我注意到她的手臂起了雞皮疙瘩。

「我記得我醒來後用拳頭敲敲頭,想努力把強酸敲出耳朵。就在那時,我感覺到有人正在看我。」

「在屋子裡嗎?」

「對。我大叫出聲,可是沒人回應。我把燈打開,把屋子從上到下全部仔細找過一遍,可是屋子裡全無異狀,除了廚房水槽上方的一面窗之外,那面窗開著。」

「而妳之前把它上鎖了。」

「我不能百分之百確定。」

女服務生打斷我們,為我們送上餐點,莎夏每吃一匙都會朝粥吹氣,她看著我排列眼前切成三角形的吐司,這麼一來那些茄汁焗豆就不會沾到蛋,蘑菇也不會碰到培根。這是一場軍事行動,在盤子上管理我的食物。

「那間房子裡後來發生什麼事?」我問。

「到了早上我開車回家,沖個澡後躺上床,一覺睡到下午一兩點。我爸媽想知道我在哪裡過夜,我告訴他們我參與一場監視行動,讓這件事聽起來像是重要的警察工作。我騙了他們。

「那天是星期六,我原本那晚要和朋友出去,可是我沒有。我開車去超市,買些爽身粉、手電筒的備用電池、柳橙汁和一個家庭包的巧克力棒。接近午夜時分,我回到荷斯安路,悄悄地打開門。我那時穿的是我上健身房的裝扮,黑色緊身褲、拉鍊外套和運動鞋。

「我從樓上開始把爽身粉撒在地上,沿著樓梯撒下來,經過走廊再到廚房。每個房間我都不放過,在空蕩蕩的地板上撒了薄薄的一層粉,當電燈關著的時候肉眼是看不見那些粉末的。後來我把屋子重新鎖上,回到我的車裡,爬進睡袋,把座椅往後調後就睡著了。

「一位牛奶送貨員在黎明時分把我吵醒,我聽見瓶子在木箱裡碰撞的框啷聲響。我進到屋裡,用手電筒照著地板。地上有腳印分頭走向兩個方向,樓梯上下與沿著走廊到廚房。腳印停在水槽前面,就在我前一晚發現打開的窗子底下。我沿著腳印走,跟著走上樓,穿過樓梯平臺後走進主臥室。腳印就在衣帽間的衣架子下方消失了,這就好像有人忽然消失無蹤,或被史考提 隱形傳送了一樣。

「我仔細研究這個衣櫥,把衣架子撥到一邊,手指沿著踢腳板摸了一遍。我輕敲石膏板時發現裡面的聲音很空洞,所以把袖珍折刀的刀片塞進鑲板邊緣,前後拉動,每拉一次鑲板就移動一些。我用身體的重量推動鑲板,可是有東西似乎在反推回來。最後我直接用手指勾住愈來愈寬的縫隙,用力往後拉。石膏板被我推向一邊,在衣櫥後方竟然有個爬行空間,大約八呎長、五呎寬,在遠處那端有個斜天花板,空間朝遠端愈來愈窄。

「我用手電筒照地上,看到一些食物的包裝紙、空水瓶、雜誌、書本、撲克牌和艾菲爾鐵塔水晶球。『我不會傷害你的。』我說。『我是警察。』

「沒有人回應,所以我用嘴巴咬著手電筒,以跪姿爬進那個洞裡。這空間裡像是空無一人,只有一個木箱子塞在天花板和地面之間。我移近腳步,說:『別害怕,我不會傷害你的。』

「我來到箱子旁邊,用手電筒往箱子裡面照,看到那裡有一綑破布,而且開始蠕動。原先緩慢的動作後來變得急促,接著忽然間,有個東西從我身旁衝出去,我伸手要抓那塊破布,但它還是從我的指尖溜走了。在我來得及反應之前,那生物就不見蹤影了。我必須再往回穿過鑲板回到臥室裡。就在那時,我聽見門把轉動的聲音,和小小的手敲擊樓下窗戶的聲音。我從樓梯欄杆瞥過去,看見一道黑影沿著走廊快速奔向起居室。於是我跟在後頭,看見有一雙腿從煙囪裡伸出來,就像是煙囪清掃工人在試著往上爬一樣。

「嘿!」我說。那人影迅速轉身,朝我低吼。我一開始以為是個小男孩,但後來發現不是男生,而是個小女生。她用一把刀直指著自己的胸腔,就在心臟的位置。

「她的模樣……我永生難忘。她的皮膚好蒼白,導致在她臉頰上的灰塵看起來像瘀青。她的睫毛和眉毛都很濃密黝黑,好像洋娃娃一樣。她穿著一件褪色的牛仔褲,膝蓋處有個破洞,上衣是一件胸前有北極熊圖案的套頭毛衣。我以為她七歲,也許八歲,或者可能年紀更小。

「我被她的狀態和那把刀震懾住了。是什麼樣的小孩會威脅要拿刀刺死自己?」

我沒回話。莎夏雙眼緊閉,彷彿在腦海中重現當時的畫面。

「『我不會傷害妳的。』我說。『我叫莎夏,妳叫什麼名字?』她沒回我。當我手伸進口袋,她又把那把刀往自己的胸前刺得更用力。

「我們在那裡一定坐了超過一小時,全都是我在說話,我告訴她關於爽身粉和廚房窗閂的事,她完全沒反應。我拿出我的搜索令,把它舉高,我說這能證明我是志願警察,那幾乎等同於受訓中的警察。我說我能保護她。」

莎夏原本看著空碗,而後她抬起頭。「你知道她做了什麼嗎?」

我搖搖頭。

「她看著我的眼神,讓我覺得自己好糟糕。那眼神裡充滿了絕望,不抱一絲希望。這就好像把一顆石頭丟進黑色的井裡,等著它掉落到底部,但它從來沒掉到井底,而是一直不斷地在墜落。那讓我很害怕。還有她的聲音,刺耳而沙啞。她說:『沒有人能保護我。』」

●本文摘自臉譜出版之《謊言誕生的房間》/邁可‧洛勃森(Michael Robotham)。

raw-image

作者-邁可‧洛勃森Michael Robotham

原是資深記者,後來成為代筆作家,專為名人撰寫暢銷傳記,十四年的採訪經驗為他累積了豐富的寫作素材。一九九三年,他辭去記者工作,靠著當幽靈寫手維生,先後幫政治家、心理學家、探險家和演藝圈名人執筆自傳,幾乎本本暢銷,總銷量超過兩百萬冊,等於是他日後創作小說的「先修學分班」。

經過十年的「為人作嫁」,洛勃森終於用本名寫起小說,首部心理驚悚作品《嫌疑犯》(Suspect)就獲得英國華納出版集團發行人的青睞,火速簽下版權,該書出版後果然叫好又叫座,在英國狂銷二十萬冊,更外譯為二十二種語言、發行全球三十餘國,洛勃森搖身變成國際暢銷驚悚小說家,而後續作品也成為轟動一時的暢銷書,在英、美、澳、南非四大英語市場和全球最大的翻譯書市場德國都成績斐然。

二○一五年,洛勃森更以獨立作《死活不論》擊敗史蒂芬‧金、J.K. 羅琳等強敵,勇奪英語系犯罪小說界的最高榮譽──英國犯罪作家協會金匕首獎,成為有史以來第二位贏得此獎項的澳洲作家。五年後,他更以《看穿謊言的女孩》二度拿下金匕首獎,讓他和米涅・渥特絲和約翰・勒卡雷一樣,成為極少數能兩次榮獲金匕首的殿堂級作家。

洛勃森深受好評的心理驚悚小說獨立作《她懷著祕密》在二○二○年由澳洲的Network 10電視網改編為兩季的影集;以心理師喬瑟夫‧歐盧林為主角的代表作《嫌疑犯》系列也將推出改編電視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臉譜出版的沙龍
93會員
471內容數
離開地面,是永恆的現代性,理當有文學來捕捉人類心靈最躍動的一面。 --詹偉雄×臉譜出版 山岳文學書系 meters
臉譜出版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原因我雖然不清楚,但打從奧迪入獄的那天起,似乎就一直有人在背後指使大家殺他,而且一個月前情況越演越烈,那孩子被刺、被勒、被打、被關又被燒,卻從來都不恨、不悔,也從不示弱。」 摩斯抬頭迎向黛瑟蕊的凝視。 「妳想知道他為什麼逃跑是吧,妳問錯問題了。妳該問的是,他為什麼等到現在才逃。」
Thumbnail
2025/04/26
「原因我雖然不清楚,但打從奧迪入獄的那天起,似乎就一直有人在背後指使大家殺他,而且一個月前情況越演越烈,那孩子被刺、被勒、被打、被關又被燒,卻從來都不恨、不悔,也從不示弱。」 摩斯抬頭迎向黛瑟蕊的凝視。 「妳想知道他為什麼逃跑是吧,妳問錯問題了。妳該問的是,他為什麼等到現在才逃。」
Thumbnail
2025/04/26
入獄十年的運鈔車搶匪,在刑期屆滿前一天從大牢裡消失, 如果明天就能合法重獲自由,為什麼要在今天冒險逃獄? ◆《請找到我》、《守護妳》國際懸疑推理暢銷名家邁可‧洛勃森醞釀二十年精湛純熟代表作 ◆改編電影由《原罪犯》、《分手的決心》韓國名導朴贊郁籌拍中 ◆勇奪英國犯罪作家協會金匕首獎
Thumbnail
2025/04/26
入獄十年的運鈔車搶匪,在刑期屆滿前一天從大牢裡消失, 如果明天就能合法重獲自由,為什麼要在今天冒險逃獄? ◆《請找到我》、《守護妳》國際懸疑推理暢銷名家邁可‧洛勃森醞釀二十年精湛純熟代表作 ◆改編電影由《原罪犯》、《分手的決心》韓國名導朴贊郁籌拍中 ◆勇奪英國犯罪作家協會金匕首獎
Thumbnail
2025/04/25
以能力為依據評價他人時,容易落入類似的陷阱當中。比方說,在商場、職場上,某種程度上必須給人「那個人表現非常優秀」、「他沒做出成果」等等評價。但如果將之進一步解讀為「沒做出成果的人,就是沒有用的人」,或是 「能力差,一點價值也沒有」,便武斷地全盤否定那個人,就太危險了。
Thumbnail
2025/04/25
以能力為依據評價他人時,容易落入類似的陷阱當中。比方說,在商場、職場上,某種程度上必須給人「那個人表現非常優秀」、「他沒做出成果」等等評價。但如果將之進一步解讀為「沒做出成果的人,就是沒有用的人」,或是 「能力差,一點價值也沒有」,便武斷地全盤否定那個人,就太危險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詭畫連篇》是一本精采絕倫的懸疑小說,主要敘述好不容易戒毒的瑪洛莉在指導員的推薦下到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當保母的故事。這本書因著插畫而更引人入勝,讓讀者進入瑪洛莉的視角,隨著泰迪畫作的轉變、聽著鄰居說著那些詭異的過去,揭開了一系列懸疑事件的幕後真相。
Thumbnail
《詭畫連篇》是一本精采絕倫的懸疑小說,主要敘述好不容易戒毒的瑪洛莉在指導員的推薦下到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當保母的故事。這本書因著插畫而更引人入勝,讓讀者進入瑪洛莉的視角,隨著泰迪畫作的轉變、聽著鄰居說著那些詭異的過去,揭開了一系列懸疑事件的幕後真相。
Thumbnail
年輕的哈珀.康納莉與其說是偵探,不如說是靈感工作者,她是閃電下的倖存者,同時也是破碎家庭中的受害者;閃電帶來了不知是贈與,還是後遺症的能力-死亡感應,攜手毫無血緣關係,卻有深刻羈絆的哥哥,康納莉四海漂泊,努力賺錢。
Thumbnail
年輕的哈珀.康納莉與其說是偵探,不如說是靈感工作者,她是閃電下的倖存者,同時也是破碎家庭中的受害者;閃電帶來了不知是贈與,還是後遺症的能力-死亡感應,攜手毫無血緣關係,卻有深刻羈絆的哥哥,康納莉四海漂泊,努力賺錢。
Thumbnail
戒毒十八個月的瑪洛莉得到一份保母工作,搬進麥斯威爾夫妻家庭院的小屋中,照顧他們的五歲兒子泰迪。泰迪不和其他孩子交朋友、每天都只穿同一款紫色條紋上衣,還會畫出一系列令人毛骨悚然的畫,畫中會出現長髮飄飄的幻想朋友「安雅」。
Thumbnail
戒毒十八個月的瑪洛莉得到一份保母工作,搬進麥斯威爾夫妻家庭院的小屋中,照顧他們的五歲兒子泰迪。泰迪不和其他孩子交朋友、每天都只穿同一款紫色條紋上衣,還會畫出一系列令人毛骨悚然的畫,畫中會出現長髮飄飄的幻想朋友「安雅」。
Thumbnail
#阿加莎是誰# 原名阿加莎·克裏斯蒂,是20世紀全球最著名、最具影響力的偵探小說作家,被譽為“偵探小說之母”。 她的作品不僅在文學領域具有極高的成就,還在戲劇、電影、電視等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Thumbnail
#阿加莎是誰# 原名阿加莎·克裏斯蒂,是20世紀全球最著名、最具影響力的偵探小說作家,被譽為“偵探小說之母”。 她的作品不僅在文學領域具有極高的成就,還在戲劇、電影、電視等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Thumbnail
從前,在威洛布魯克小鎮上,住著一位開朗、富有想像的小學生,名叫艾瑪。 她熱愛閱讀和寫作,她最喜歡的財產是一本神奇的筆記本,她稱之為「魔幻筆記本」。 這本筆記本有能力讓她的故事栩栩如生。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艾瑪的老師約翰遜先生宣布他們將舉辦一場創意寫作比賽。 獲勝者的故事將發表在學校時
Thumbnail
從前,在威洛布魯克小鎮上,住著一位開朗、富有想像的小學生,名叫艾瑪。 她熱愛閱讀和寫作,她最喜歡的財產是一本神奇的筆記本,她稱之為「魔幻筆記本」。 這本筆記本有能力讓她的故事栩栩如生。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艾瑪的老師約翰遜先生宣布他們將舉辦一場創意寫作比賽。 獲勝者的故事將發表在學校時
Thumbnail
史蒂夫‧卡瓦納稱讚像是一部充滿電影感的真實犯罪紀錄片。當書中受訪者談及過往時,的確給人的感覺就像觀看紀錄片。書中的緊張感又不同於其他犯罪小說,但依舊讓人越讀越在意,恨不得馬上看到最後。很容易投入其中,讀完後仍沒辦法馬上抽離情緒的一本小說。
Thumbnail
史蒂夫‧卡瓦納稱讚像是一部充滿電影感的真實犯罪紀錄片。當書中受訪者談及過往時,的確給人的感覺就像觀看紀錄片。書中的緊張感又不同於其他犯罪小說,但依舊讓人越讀越在意,恨不得馬上看到最後。很容易投入其中,讀完後仍沒辦法馬上抽離情緒的一本小說。
Thumbnail
他既是謀殺犯罪的天才,橫倒在血染般的床鋪上,也要製造一段謊言式的深刻友誼;她也是墜入愛河的女子,傾倒在戀人的懷中,不計任何代價也要勇於求愛;牠更是雌雄同體的蝸牛,攀附在海史密斯握筆的掌心裡,是讓她著迷的繆思化身。這些橫跨於文字與影像間的性別角色,體現了她前半生隱藏到最後出櫃的同志身分,別於那保守年代
Thumbnail
他既是謀殺犯罪的天才,橫倒在血染般的床鋪上,也要製造一段謊言式的深刻友誼;她也是墜入愛河的女子,傾倒在戀人的懷中,不計任何代價也要勇於求愛;牠更是雌雄同體的蝸牛,攀附在海史密斯握筆的掌心裡,是讓她著迷的繆思化身。這些橫跨於文字與影像間的性別角色,體現了她前半生隱藏到最後出櫃的同志身分,別於那保守年代
Thumbnail
這些故事有著滿載爆發力的跌宕情節、高度原創性的設定、主要人物都透著一份迷人但難以穿透的曖昧性,海史密斯這個名字多年以來,也就連結著這些作品的膾炙人口。書「太好看」了,那麼環環相扣又緊湊,那麼無一絲鬆懈的連續性,以致於讓人們忽略了在這些書頁後頭,竟是一個在某種意義上不相像、拼湊不起來的崎嶇靈魂。
Thumbnail
這些故事有著滿載爆發力的跌宕情節、高度原創性的設定、主要人物都透著一份迷人但難以穿透的曖昧性,海史密斯這個名字多年以來,也就連結著這些作品的膾炙人口。書「太好看」了,那麼環環相扣又緊湊,那麼無一絲鬆懈的連續性,以致於讓人們忽略了在這些書頁後頭,竟是一個在某種意義上不相像、拼湊不起來的崎嶇靈魂。
Thumbnail
  如果人生是四通八達的道路,女性自出生的選擇往往就比男性少,成長過程至成年更會被周遭逐漸限縮,如果再加上種族歧視、移民身份、菁英主義的限制,不知不覺,就會被逼到窄巷,關進不見天日。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再讀)
Thumbnail
  如果人生是四通八達的道路,女性自出生的選擇往往就比男性少,成長過程至成年更會被周遭逐漸限縮,如果再加上種族歧視、移民身份、菁英主義的限制,不知不覺,就會被逼到窄巷,關進不見天日。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再讀)
Thumbnail
要選擇《燃燒女子的畫像》作為文章封面的圖片非常困難,因為這部片實在有太多值得收藏的定格,瑟琳席安瑪以攝影機為畫筆,精準呼應了片中一名女子替另一名女子繪畫的故事,這是一部有自覺的電影,這是一部美麗的電影,這是一部電影院的電影,以燭光、素紗、海浪譜寫而成的仲夏戀曲,以最幽微的聲音,只唱給有好耳朵的人聽
Thumbnail
要選擇《燃燒女子的畫像》作為文章封面的圖片非常困難,因為這部片實在有太多值得收藏的定格,瑟琳席安瑪以攝影機為畫筆,精準呼應了片中一名女子替另一名女子繪畫的故事,這是一部有自覺的電影,這是一部美麗的電影,這是一部電影院的電影,以燭光、素紗、海浪譜寫而成的仲夏戀曲,以最幽微的聲音,只唱給有好耳朵的人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