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作者尤迦南達認識一名天才科學家博斯,這位天才科學家的特別之處在於他不僅在物理的領域才華洋溢,領先世界創造大量發明,更是一位植物學家。在博斯的視角看世界,科學與宗教可以連接起來,東方和西方的智慧可以融合為一體。
科學家博斯發明的新儀器可以讓生物體放大到千萬倍,從而觀察到許多從前一般的顯微鏡從未想過可以看到的東西。透過這個儀器觀察,博斯讓作者尤迦南達看見植物的細微畫面和伸張過程,這些植物就和動物一樣積極的活動生長。博斯說:
這在當時的傳統生物學領域,是非同尋常的發現。同時也帶給作者巨大的啟迪,感到原來世間萬物那些看似靜止的事物,實際上並非靜止的存在,就連一株微小的植物,都在以自己緩慢的速度生長著。
在參觀完博斯的實驗室之後,作者打破自己固有的認知,開始認真觀察眼前的一切,從天上星塵至地上花草,從此他發現世界的奧秘無處不在。一切孕有生命的存在,彷彿一部被大自然導演的精彩絕倫的電影,全都在同一個時代活著,在這個無可取代的每一瞬間,竭盡全力默默綻放生命,奮力生存著。
在博斯的一場公開演講上,他說:
這讓我聯想到佛學中的典故,在佛學經典《華嚴經》中,佛曰: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
一朵花就是一個宇宙。
一個人身也是一個宇宙。
萬物渺小或者宏大,微觀世界或者宏觀世界,都是一個世界。對於生長在花裡的細菌來說,那就是他們的地球。對於生長的地球之外的比我們更宏大的生物來說,我們的地球只是一個皮球。
有時候,我們就像井底之蛙,沉浸在自以為的單一一種認知中,不曉得原來自我認知外的世界是如此遼闊,別有洞天。每個人都有許多偏見和誤解,有些是由於過去生活的經驗所累積的莫名原因,有些是與成長背景有關,從小的時候就根植在心中,隨著時間逐漸成為潛意識的一部分。對於這些我們個人的偏見,書中這樣比喻:
它們就像遮在我們頭頂的烏雲,讓我們看不見蔚藍的天空和白雲,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那麼多阻礙。
原本並不相信占星術的作者尤迦南達,在受到上師的一席話後省悟,探究到原來讓他產生偏見的根源不是星相學,而是那些胡說八道的江湖術士。上師告訴他:「對待任何一個事物,科學的態度應該是:
在生活中,我們需要察覺到自己對待事物的固執,還有對待別人的誤解,當我們有發現到自己被偏見影響的時候,應該如何做才能消除心理障礙呢?書中給我們三個方向:
1. 【加強自我控制】
努力控制自己的反抗情緒及無理的言語和行為,學會使用感情轉化的心理調適方法。
2. 【把精力引向事業】
不要過於欣賞自己的成績,談論別人的缺點,要努力克服虛榮心,把這種虛榮心的能量引向精進自己的事業。
3. 【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
不要頑固的堅持自己的觀點,越有知識越要懂得謙虛,為人處事越要尊敬和信人他人。
不論面對各種宗教信仰、社會態度、政治主張、專業學科、或者人種膚色不同的存在,我們都應當平等的對待他們。當你有了微觀和宏觀隨時轉換的眼界時,在遇到那些價值觀念不同的人,你就會以一顆開放的心去接受新知識和新事物,不再計較那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你會發現自己不過是大觀世界一粒塵沙中的一個微小的存在。從本質上而論,這些所有差異的存在,都只是人類對宇宙、對生命不同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