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蝦場的十日談》阮劇團╳楊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地點: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院
時間:2022-11-06 14:30
推薦度:★★★★☆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ourtheatre/)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ourtheatre/)

何止葷腥不忌、嬉笑怒罵?送往迎來、生老病死皆可笑看。

釣蝦場的十日談與十日談

1353年,在義大利佛羅倫斯黑死病疫情爆發後5年,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完成短篇小說集《十日談/Decameron》;2022年,Covid-19疫情爆發後3年,阮劇團與中國旅歐漳洲布袋木偶戲偶師楊輝合作,改編薄伽丘《十日談》為《釣蝦場的十日談》粉墨登場。

略將阮劇團《釣蝦場的十日談》與薄伽丘《十日談》相互對照(若不確定是否為特定故事或多故事綜合改編,一併列出),羅列如下:
第一日:臨終時說的話,都是真的嗎?◈第一日第一個故事
第二日:如果夜鶯不啼,我會想辦法讓牠啼◈第五日第四個故事
第三日:我也要去偉大的航道◈第二日第十個故事
第四日:爛桃花祭解銀貨兩訖◈第三日第三個故事
第五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二日第二個故事
第六日:蝦靈咒怨◈第七日第一個故事或第五日第八個故事
第七日:與千金小姐相戀的保鑣生死成謎◈第四日第五個故事或第四日第一個故事
第八日:在修道院恬恬吃三碗公◈第三日第一個故事
第九日:學姊的英雄旅程◈第二日第七個故事或第二日第九個故事或第六日第七個故事
第十日:在意想不到的情況下和他相認了◈第五日第五個故事

偶師現身,樂師參演,傳統戲偶、金光戲偶同臺......諸多打破傳統之舉,淨臺還是得好好地淨起來。(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ourtheatre/)

偶師現身,樂師參演,傳統戲偶、金光戲偶同臺......諸多打破傳統之舉,淨臺還是得好好地淨起來。(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ourtheatre/)

薄伽丘《十日談》透過因疫情避居鄉間的10位男女閒聊八卦軼事、道聽途說打發時間為包裝,寫下100則短篇故事,情節曲折離奇、俚俗淫邪,極盡諷刺宗教、權貴、愛情、婚姻、法律與道德之能事,挑戰教會勢力。而透過阮劇團臉書官網,可知雙導演汪兆謙及楊輝不但撿選《十日談》的故事改編為《釣蝦場的十日談》的十日,更拮取《十日談》「挑戰一切」的態度,轉化為針對內臺戲、劇場及表演藝術種種常規與限制的質問與反抗,作為《釣蝦場的十日談》的創作核心。

《釣蝦場的十日談》的反抗直白且明確:觀眾入場即可看見整個舞臺表演空間,燈光全亮,舞臺幕全數拉起,表演區空無一物直見正對觀眾席的防火逃生門,布景、服裝、鑼鼓樂架全放在左右兩側......演出前的全場消毒與布景就定位也可以是表演的一部分;偶師未必站在戲臺後,也未必穿黑衣戴黑紗蒙面,戲偶可以與演員對戲,甚至偶師本身也是演員之一,樂師也是偶師也是演員,偶師及樂師可以任意「進出」劇情與角色,可以上一秒還是戲中一角,下一秒成為偶師或演員本身抱怨「這齣戲(錢)真難賺,又要牽亡又要出山」;場上有單手即可操持的傳統布袋戲偶、亦有雙手甚至多人共同操持的金光布袋戲偶,與視為戲偶的物件。表演形態全無限制。

另外,《釣蝦場的十日談》挑戰於劇場呈現腥羶色的部分,亦處理得恰到好處。劇場中真人演出,不像電影、電視隔著螢幕,於呈現情慾、性愛與暴力橋段,若太過擬真,反而會激發觀眾的防衛心態,懷疑演員是否受迫為之等演員福祉問題感到不安,擔心自己成為系統暴力的一部分,而從劇情中抽離,並明顯感受到劇場中瀰漫一股警戒及尷尬的空氣。相反的,以戲謔、諧仿的方式,正因為不夠真實,能有效維持既有氛圍。《釣蝦場的十日談》選擇透過戲偶、或演員與人偶/物件對戲呈現情慾、性愛甚至戀屍等橋段,增添誇大、惡搞、荒謬、無俚頭等原素,成功讓觀眾放鬆無戒心地哈哈大笑。

黃色夾娃娃機,同時也是單人KTV包廂、自動求籤機與布袋戲臺。(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ourtheatre/)

黃色夾娃娃機,同時也是單人KTV包廂、自動求籤機與布袋戲臺。(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ourtheatre/)

嘉義釣蝦場或佛羅倫斯鄉間

至於《釣蝦場的十日談》企圖以「嘉義釣蝦場」呼應《十日談》發生地佛羅倫斯鄉間,就顯得有些牽強。薄伽丘《十日談》中,因為城裡疫情嚴重又人口密集,染疫風險太高才避居鄉間,而在臺灣,雖說釣鄉場多設在鄉間,不至於滿座,但管理鬆散、出入複雜,加上兼營烤蝦、胡椒蝦等餐飲小吃,染疫風險不比出入城市餐飲店低。何況,疫情期間,釣蝦場等娛樂業因防疫不得營業,而餐飲業亦不得內用,殊難想像前往釣蝦場躲避Covid-19疫情。

釣蝦文化是否屬於臺灣非都會區的常民娛樂,有待商確,但的確可以透過釣蝦場一窺臺灣在地的生命力與應變能力:釣蝦場協助釣客料理釣到的蝦子是常態,有些還兼營熱炒、飲料,或放置夾娃娃機、單人KTV等複合式經營。透過「釣蝦場」將21世紀的臺灣在地文化附合於中世紀薄伽丘《十日談》的故事之上,或許才是《釣蝦場的十日談》令臺灣的十日談發生在釣蝦場裡的真正原因。

《釣蝦場的十日談》有效利用釣蝦場的蝦池,代替薄伽丘《十日談》中反覆出現的地中海。釣蝦場常見的夾娃娃機,不但同時是布袋戲臺,也是唱出每日主題曲的黃色單人KTV包廂,還是自動求籤機,投錢才能問事、祭解,巧的是臺灣將墮胎稱作「夾娃娃」,當舞臺上訴說著情慾橫流、偷情不倫的故事,自帶燈光的夾娃娃機隨演員妖魔亂舞,那畫面既華麗且惡搞,隱喻、嗜血與譏諷並陳。而受疫情打擊停業後無人出入、陽氣不足的釣蝦場,喪命於此的眾蝦聚合成蝦靈咒怨,似乎也是合情合理的。

《釣蝦場的十日談》第八日,源自薄伽丘《十日談》第三日第一個故事,加入夾娃娃機,單人KTV機及電話號碼色情諧音等臺式元素。(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ourtheatre/)

《釣蝦場的十日談》第八日,源自薄伽丘《十日談》第三日第一個故事,加入夾娃娃機,單人KTV機及電話號碼色情諧音等臺式元素。(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ourtheatre/)

臺式元素混佛式原味

導演汪兆謙及楊輝檢選《十日談》故事改編成《釣蝦場的十日談》的十則故事,其間加入「臺式元素」的濃厚程度各不相同,其中〈第四日:爛桃花祭解銀貨兩訖〉改編得最完整也最巧妙,原本《十日談》第三日第三個故事裡,中世紀不諳世事、聆聽懺悔死要錢的神父,轉化為宗教電視頻道或是Youtube裡看似大智慧講經開釋的「師父」,其實只是拿錢開運解命,總以那一百零一招回復萬年不變的問題,夾娃娃機的外框成了螢幕框,不投錢即沒電不動,諷刺「大師」如自動求籤機不過是有錢才動、結構粗略簡單的機器。而〈第一日:臨終時說的話,都是真的嗎?〉源自《十日談》第一日第一個故事,也改編的十分澈底,所有「惡事」都準確臺灣化,然而改編內容過於真實,荒誕及趣味性不足,有些可惜。

當然也有故事本身幾乎原封不動橫向移植,臺式元素僅人名改漢名、服裝改漢服等點綴式加入,通常是故事性強又帶有普世性,如〈第二日:如果夜鶯不啼,我會想辦法讓牠啼〉與〈第五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分別源自《十日談》第五日第四個故事及第二日第二個故事。在此特別提及〈第八日:在修道院恬恬吃三碗公〉,源自《十日談》第三日第一個故事,雖然也是故事本身幾乎原封不動橫向移植,不加改編顯然出於深思熟慮而非難以改編,畢竟臺灣傳統民間信仰加佛道教信徒占總人口75%,天主教教徒僅占1%,且近年歐美天主教教會權勢性侵醜聞頻傳,若將修女改為尼姑、女道士或菜姑,必將引發諸多爭議,不如「尊重原著」。

至於大幅更替、面目全非的,如〈第六日:蝦靈咒怨〉,表面上脫離薄伽丘《十日談》,純然臺式惡趣味--在釣蝦場的單人KTV機唱甄妮《我不知我愛你》〈嘿嘿嘿嘿......〉諧音臺語〈蝦蝦蝦蝦......〉在釣蝦場連續說13個蝦引來蝦靈咒怨,胡鬧無俚頭又一舉擊中高雄在地人熱愛的諧音梗--意外地貼近薄伽丘《十日談》嬉鬧戲謔笑看人生的本質,與《釣蝦場的十日談》創作核心「挑戰一切」。而〈第七日:與千金小姐相戀的保鑣生死成謎〉,大改悲劇結局為熱鬧招魂兼牽亡亦是一絕!《釣蝦場的十日談》何止葷腥不忌、嬉笑怒罵?送往迎來、生老病死皆可笑看。

《釣蝦場的十日談》應該是2022年所看的喜劇之中最好笑、最有文化厚度,同時兼具實驗挑戰企圖的一臺戲,可惜我看的那場票房實在不好。希望這類實驗性較高的戲,勿視高雄為畏途。

----------

《十日談》原著:薄伽丘
戲劇顧問:何一梵
製作人/導演:汪兆謙
導演/主演:楊輝
編劇:集體創作
劇本整合:吳明倫
臺語協力/口述影像指導:MC JJ
助理導演:朱芳儀、吳盈萱
導演助理:莊庭瑜
舞台監督:鍾品喬
助理舞台監督:李佳儒、楊嘉璿
製作組長:許惠淋
執行製作:楊宜潓
舞臺設計:李柏霖
助理舞台設計:蘇子喻
舞台技術指導:劉柏言
道具設計與製作:曾玟琦
燈光設計:莊知恆
燈光設計助理:曹芯慈
燈光技術指導:彭宣凱
服裝設計:林玉媛
服裝設計助理:楊子祥
影像設計:王正源
助理影像設計:黃詠心
音樂與音效設計:柯鈞元
音場設計:陳星奎
音響技術統籌:陳宇謙、張稚暉
主視覺設計:廖小子
平面設計執行:謝涵亦
劇照攝影:黃煚哲
戲偶製作:陳佳豪
戲偶提供:楊輝、蘇大俠
宣傳影片製作:種種影像
舞臺製作:李維造物
道具搬運:立代企業有限公司
服裝管理:黃璿頻、蔡均培
梳化:吳孫寧、洪欣怡、徐語歆、魏妙芳
道具管理:楊麗菁
DJ:李冠億
演員:王凱生(嘉義義興閣掌中劇團第四代接班人)、李京曄(真雲林閣掌中劇團第二代負責人)、黃僑偉(集藝戲坊團長/李天祿大師第三代傳人)、蘇俊穎(蘇俊穎木偶劇團團長)、陳佳豪(偶師/製偶師)、林曉函(偶戲及物件劇場表演者)、余品潔、吳盈萱、莊庭瑜
臺文字幕校稿:賴瀅伊
觸覺導覽服務:林明慧
口述影像服務:王嵐青
口述影像助理:戴綺芸
排練助理/字幕執行:鍾汶叡
排練助理:郭昭伶
現場協力:阮劇團行政團隊
工作人員:王皓穎、何欣芸、林家瑜、吳映徹、周冠志、郭蕙瑜、曾擇弘、黃南智、薛竣豪、蔡耀廷、藍舸方、羅宇辰、羅晨洋、蘇筱筠

----------

關聯閱讀:
【表演藝術評論臺】
把握今朝,及時行樂?疫情中《釣蝦場的十日談》|許美惠(駐站評論人)
令人驚艷的Carpe diem,阮劇團《釣蝦場的十日談》|林伊辰( 一般社會人士 )
人偶跨界親密接觸──及時行樂的理由《釣蝦場的十日談》|李紹庭(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文學跨域創作研究所)
每當我的心裡想起《釣蝦場的十日談》的時候⋯⋯|吳岳霖(駐站評論人)
【ARTALKS:】
疫情時代中的顛狂與破口《釣蝦場十日談》|林慧真
自我空洞化的場面調度《釣蝦場的十日談》|吳思鋒(提名觀察人)
【于善祿@LULUSHARP|PChome個人新聞台】
阮劇團×楊輝《釣蝦場的十日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ustone獨的沙龍
117會員
215內容數
最近看了哪些戲?參觀了哪些展覽?分享你的想法吧!
justone獨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30
推薦度:★★★★《魚.貓》迷人之處,不在故事情節,在導演鍾伯淵的理念與導戲手法。
Thumbnail
2024/11/30
推薦度:★★★★《魚.貓》迷人之處,不在故事情節,在導演鍾伯淵的理念與導戲手法。
Thumbnail
2024/07/21
推薦度:★★★☆春河劇團維持過往家庭類型劇目常見的缺失,場上角色眾多,每位角色都有自已的故事要交待,使得主軸弱化,支線過多且破碎。
Thumbnail
2024/07/21
推薦度:★★★☆春河劇團維持過往家庭類型劇目常見的缺失,場上角色眾多,每位角色都有自已的故事要交待,使得主軸弱化,支線過多且破碎。
Thumbnail
2024/05/31
推薦度:★★★★☆瞳座乙女文樂全團表演者皆為女性,操偶方式亦不同於傳統,由1位操偶師獨立操作人形。
Thumbnail
2024/05/31
推薦度:★★★★☆瞳座乙女文樂全團表演者皆為女性,操偶方式亦不同於傳統,由1位操偶師獨立操作人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愛到深處若著猴,人神仙魔吵鬧鬧」 來賓介紹👏👏👏 -- 廟公演員:陳彥達 aka.十年如一日的廟公🤭 -- 劇團經理:李彥祥 aka.十年如一日的厝邊😃 🤝阮的故事,咱來交陪 《熱天酣眠 》真的是莎劇?😳 YES~YES~YES~
Thumbnail
🌿「愛到深處若著猴,人神仙魔吵鬧鬧」 來賓介紹👏👏👏 -- 廟公演員:陳彥達 aka.十年如一日的廟公🤭 -- 劇團經理:李彥祥 aka.十年如一日的厝邊😃 🤝阮的故事,咱來交陪 《熱天酣眠 》真的是莎劇?😳 YES~YES~YES~
Thumbnail
【狩瘟殘書】為台灣知名的一心戲劇團2023的年度鉅獻,該劇與導演傅裕惠、編劇李易修合作,並由劇團雙生孫詩詠與孫詩珮領銜演出,故事背景為瘟疫四起,惶惶不可終日的陳港村,以及一對父子在此發生的故事,劇情探討信仰、疾病、人性,以獨特的觀點提醒人們在後疫情時代仍須反思這三者間的相互關係與影響。
Thumbnail
【狩瘟殘書】為台灣知名的一心戲劇團2023的年度鉅獻,該劇與導演傅裕惠、編劇李易修合作,並由劇團雙生孫詩詠與孫詩珮領銜演出,故事背景為瘟疫四起,惶惶不可終日的陳港村,以及一對父子在此發生的故事,劇情探討信仰、疾病、人性,以獨特的觀點提醒人們在後疫情時代仍須反思這三者間的相互關係與影響。
Thumbnail
推薦度:★★★★☆何止葷腥不忌、嬉笑怒罵?送往迎來、生老病死皆可笑看。
Thumbnail
推薦度:★★★★☆何止葷腥不忌、嬉笑怒罵?送往迎來、生老病死皆可笑看。
Thumbnail
改編自日治時代鹿窟溝的傳說,精心設計的燈光現場體驗,曲曲串連的北管歌樂,平行對照的戲中戲劇情,近/中/遠景的舞台視覺,是一齣精彩感人的布袋戲。
Thumbnail
改編自日治時代鹿窟溝的傳說,精心設計的燈光現場體驗,曲曲串連的北管歌樂,平行對照的戲中戲劇情,近/中/遠景的舞台視覺,是一齣精彩感人的布袋戲。
Thumbnail
嗨,世界!歡迎來到問題學生羅訢的小格,我是羅訢。 繼《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以及關漢卿筆下的竇娥以後,聒噪的問題學生羅訢竟然還沒把話說完?! 好啦,這次就會結束了。我們要來到幾個月前國光劇團演出的《春草闖堂》⋯⋯
Thumbnail
嗨,世界!歡迎來到問題學生羅訢的小格,我是羅訢。 繼《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以及關漢卿筆下的竇娥以後,聒噪的問題學生羅訢竟然還沒把話說完?! 好啦,這次就會結束了。我們要來到幾個月前國光劇團演出的《春草闖堂》⋯⋯
Thumbnail
疫情期間該看什麼書?從書架上抓出應景的《瘟疫》和《極樂之邦》,先看了極樂的兩章,很難不想到現在印度的慘況,遂不忍再讀下去,卡繆的文字自然也一樣,是世所現,太迫近了,且讓我逃離。 索性去找蒲松齡話聊齋,最對味,夏天必備消暑利器,跟冰啤酒一樣沁涼暢快,配點小黃瓜一杯接一杯,鬼話也就一篇接一篇。
Thumbnail
疫情期間該看什麼書?從書架上抓出應景的《瘟疫》和《極樂之邦》,先看了極樂的兩章,很難不想到現在印度的慘況,遂不忍再讀下去,卡繆的文字自然也一樣,是世所現,太迫近了,且讓我逃離。 索性去找蒲松齡話聊齋,最對味,夏天必備消暑利器,跟冰啤酒一樣沁涼暢快,配點小黃瓜一杯接一杯,鬼話也就一篇接一篇。
Thumbnail
歷史上,每段瘟疫大流行時期都是人類價值觀探索與重塑的契機。正如在中世代後期爆發的黑死病,動搖了教會在人們心中無上的精神地位。 我們正面臨的這場瘟疫,必然地為世界帶來秩序上改變。 我們日夜遵循的秩序也許有日就如中世代看似無可動搖的神權一樣,變成明日黃花。
Thumbnail
歷史上,每段瘟疫大流行時期都是人類價值觀探索與重塑的契機。正如在中世代後期爆發的黑死病,動搖了教會在人們心中無上的精神地位。 我們正面臨的這場瘟疫,必然地為世界帶來秩序上改變。 我們日夜遵循的秩序也許有日就如中世代看似無可動搖的神權一樣,變成明日黃花。
Thumbnail
《今古奇觀 一.十娘沉寶》 最具代表性、流傳最廣的中國短篇白話小說集《今古奇觀》 抱甕老人挑選「三言」、「兩拍」中四十卷精采佳作編成,故事有趣,劇情曲折動人,人物極富魅力。
Thumbnail
《今古奇觀 一.十娘沉寶》 最具代表性、流傳最廣的中國短篇白話小說集《今古奇觀》 抱甕老人挑選「三言」、「兩拍」中四十卷精采佳作編成,故事有趣,劇情曲折動人,人物極富魅力。
Thumbnail
宅編:《挩窗去弄險:大士爺厚火氣》出版,SOSreader和我嘛分享一份光彩佮榮幸。誰人講台語袂使寫作精彩趣味的故事?不止寫予你看,閣唸予你聽,猶有主題曲!
Thumbnail
宅編:《挩窗去弄險:大士爺厚火氣》出版,SOSreader和我嘛分享一份光彩佮榮幸。誰人講台語袂使寫作精彩趣味的故事?不止寫予你看,閣唸予你聽,猶有主題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