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將把推特「下市」!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馬斯克將把推特「下市」!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全球首富馬斯克(Elon Musk)總是語出驚人,「股票下市」(Delisting)這件事在市場上並不陌生,通常會發生在自願將公司轉為私有化、公司合併、宣佈破產、停止運營、或是不符合上市要求時發生。

馬斯克10月27日晚間完成對推特的440億美元收購案,入主後第一件事就是閃電開除執行長等4名高層並解散董事會,而且根據推特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件,推特將在11月8日從紐交所「下市」,讓推特「私有化」。這些舉動讓外界一片嘩然,也給推特所有股東與員工一個震撼彈。

#下市私有化

企業「自願下市」私有化可能有哪些原因?相對於「上市」有哪些優點?

會自願將公司下市私有化可能的原因:

❶ 想大幅度整頓公司的營運方向、營運策略、業務項目、公司組織架構、提高經營團隊持股比例、或是股東結構。不想任何事都透過董事會、股東大會,讓公司發展更自由。

❷ 公司要賣給另一個未上市公司,需要先下市完成私有化才能完成交易程序。

❸ 公司未來會有良好的發展潛能,覺得市值被低估,公司也有足夠的資金,就可以把流通在外的股票買回來。

❹ 節省上市時要定期支付的費用。

.

企業將股票下市私有化,相比與上市公司有幾個「#優點」:

❶ 不需要例行公開公司的財報和業績數據。

❷ 會減少許多審查與規範,也不用被市場股東監督。

❸ 企業主能擁有更大的權力,能進行長期、大幅度的改革,同時在管理公司營運上也能有更多彈性空間。

❹ 無需顧忌改革帶來股價的波動。

❺ 私有化能避免其他公司趁改革期間股價低點惡意併購,搶奪經營權。

❻ 藉由私有化結盟國際級豐沛的財務、人力等資源,連結私募基金加速業務重整、技術升級,更快達到轉型目標。

企業私有化並不代表永遠退出資本市場,可在完成企業轉型或達到私有化後所設定的營運目標時,申請再上市,以更合理的股價重返資本市場, 馬斯克心裡所盤算的應該就是這一步棋。

根據報導,馬斯克未來將透過名下一家社群媒體公司「X Holdings」收購推特所有股份,由X Holdings成為推特的母公司,馬斯克才能真正完全掌控推特,迅速改善推特的經營策略和獲利能力,讓推特重返資本市場,奪回投資人與媒體的目光。坦白說,V大真的很期待看到馬斯克還能夠再創造出什麼驚人之舉。

相關貼文回顧:

相片來源:Forbes

如果喜歡這類型的文章,請幫我按讚、追蹤、分享給適合的朋友。

也歡迎分享您對「推特下市私有化」的看法,大家一起探討、學習與成長。

#V大創客筆記本 https://www.facebook.com/VDaGarden

avatar-img
Vincent的沙龍
21會員
51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Vincent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PM是很多人嚮往也值得歷練的的職位,V大帶領團隊多年的經驗中,曾經遇到過一些名校科班出身或者是有獲得PM認證資格的人才,經過一段時日的考驗,並不適合擔任PM這個角色,所以並非每個人都適合擔任PM這個職務。 日後在面試PM時,比較著重對應徵者處事的態度、觀念與人格特質的檢視。
《自行車產業破天荒!一夜間庫存爆倉、客人不見了!!》這是前幾天的一則新聞,這種情況在自行車業似乎是頭一遭,其實在科技產業已經屢見不鮮了。這個自行車業破天荒的事件是「供應鏈管理」與「通路管理」非常經典的案例(case study),可以給許多正在成長的企業上很有價值的一堂課。
經常被問到關於PM的兩個問題,第一個是什麼樣的行業才需要PM?嚴格說起來,大到跨國企業,小到路邊攤,只要希望能有效率的運作,都需要PM。接下來的問題就是,一個優秀的PM應該具備的能力?這個問題的答案就眾說紛紜了。 V大從研發工程師轉戰到PM領域,從基層做起,心中一直不斷的問自己:PM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早期擔任主管時,每週定期與部屬個別面談, 讓部屬報告工作進度,原本以為這樣就能夠掌握部門內各個工作項目的進度。歷經了幾次慘痛的教訓之後,才知道「提問力」的重要性。 「提問」也有不少的眉角在裡面,方法不對,效果會大打折扣。要想把細節中的魔鬼給抓出來,還真需要有兩把刷子。以下六個提升「提問力」的方向給大
一波三折的推特(twitter)收購案,有科技狂人之稱的全球首富馬斯克(Elon Musk)最終同意以大約440億美元買下推特,計畫未來將打造全新App「X」。馬斯克表示希望將推特打造成像中國微信一樣的超級應用程式,但外界對此並不看好。個人比較持樂見其成的態度,畢竟馬斯克是我心目中的超級產品經理之一
這本書從2014年出版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還屹立於暢銷書排行榜上。作者非主流且獨到的觀點,讓《從 0 到 1》有別於一般商管好書,提供讀者跳脫一般商管的思考框架,不只對於創業家有啟發作用,也可給各類型企業經營者參考,對於投資的領域,也有相當的助益。 作者彼得‧提爾(Peter Thiel)是PayPa
PM是很多人嚮往也值得歷練的的職位,V大帶領團隊多年的經驗中,曾經遇到過一些名校科班出身或者是有獲得PM認證資格的人才,經過一段時日的考驗,並不適合擔任PM這個角色,所以並非每個人都適合擔任PM這個職務。 日後在面試PM時,比較著重對應徵者處事的態度、觀念與人格特質的檢視。
《自行車產業破天荒!一夜間庫存爆倉、客人不見了!!》這是前幾天的一則新聞,這種情況在自行車業似乎是頭一遭,其實在科技產業已經屢見不鮮了。這個自行車業破天荒的事件是「供應鏈管理」與「通路管理」非常經典的案例(case study),可以給許多正在成長的企業上很有價值的一堂課。
經常被問到關於PM的兩個問題,第一個是什麼樣的行業才需要PM?嚴格說起來,大到跨國企業,小到路邊攤,只要希望能有效率的運作,都需要PM。接下來的問題就是,一個優秀的PM應該具備的能力?這個問題的答案就眾說紛紜了。 V大從研發工程師轉戰到PM領域,從基層做起,心中一直不斷的問自己:PM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早期擔任主管時,每週定期與部屬個別面談, 讓部屬報告工作進度,原本以為這樣就能夠掌握部門內各個工作項目的進度。歷經了幾次慘痛的教訓之後,才知道「提問力」的重要性。 「提問」也有不少的眉角在裡面,方法不對,效果會大打折扣。要想把細節中的魔鬼給抓出來,還真需要有兩把刷子。以下六個提升「提問力」的方向給大
一波三折的推特(twitter)收購案,有科技狂人之稱的全球首富馬斯克(Elon Musk)最終同意以大約440億美元買下推特,計畫未來將打造全新App「X」。馬斯克表示希望將推特打造成像中國微信一樣的超級應用程式,但外界對此並不看好。個人比較持樂見其成的態度,畢竟馬斯克是我心目中的超級產品經理之一
這本書從2014年出版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還屹立於暢銷書排行榜上。作者非主流且獨到的觀點,讓《從 0 到 1》有別於一般商管好書,提供讀者跳脫一般商管的思考框架,不只對於創業家有啟發作用,也可給各類型企業經營者參考,對於投資的領域,也有相當的助益。 作者彼得‧提爾(Peter Thiel)是Pay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