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逆向工程,你我都能變優秀的秘訣》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篇文章包含

  1. 看書的緣由與提點
  2. 逆向工程是工程反著做?
  3. 模仿 + 個人特色 = 創意
  4. 更靠近理想的自己
  5. 在三維度練習
  6. 後記:先從不做不想到多做多想

看書的緣由與閱讀前的提點

之所以會閱讀這本書是因為讀書會的緣故,當初決定了下一次的討論主題是個人成長後,經過投票,最終選擇了《逆向工程,你我都能變優秀的秘訣》,依照書名來看應該會很契合主題(看完也證實非常的個人成長導向)。
將焦點放回到書的副標—全球頂尖創新者、運動員、藝術家共同實證,這句話卻也提醒著我,這可能是一本成功學的書籍,作者應該會試圖在書中傳達不同傑出人士之間的共同行為習慣、特質或思考模式。
在看書的同時要時刻意識到倖存者偏差在書中扮演的角色,真的是運用這個方法的人都較容易成功,又或者是我們僅僅看到其中一部分使用這個方法且出眾的人。

逆向工程是工程反著做?

以維基百科上對工程的解釋,工程是個實踐科學,透過不斷嘗試、檢驗、改進,朝著期望能達到目標前進。
可以想像成若是今天想用樂高積木拼出一座城堡,在開始堆砌之前會先試著在腦海中想像完品大概長怎樣,接著去找各種形狀的小樂高,拼出來看對比,是否和期待的相同,再做調整,慢慢朝向(自認為的)最優解靠近。
Photo by Fran Jacquier on Unsplash
而逆向工程的概念則正好相反,意思是
一個人透過優秀結果回頭建構某項技能的學習地圖或找出必要元素。」
回到剛剛的樂高例子,從逆向工程的角度出發,第一步驟就會變成上網搜尋樂高城堡的傑出成品,試著找出特別非凡的積木城堡都具備什麼特質(或許是屋頂都用三角形構成、塔樓高矮有固定比例等),再依照這些特定的條件回去堆自己的城堡,成品會比自己從零起頭摸索來的好且快得多。
逆向工程可以說應當是我們在開始整個學習過程的第零步,在開始之前先了解該如何學這個本領,靠著自己去建構一項技能的成功方程式。想透過逆向工程辨識出卓越方程式,包含四個要素依序是:蒐集資料、找出重要變數、偵測相似性、做出預測。

模仿+個人特色 = 創意

逆向工程一項技藝的方式是模仿經典,大量接觸該領域的重要作品,可以幫助你找出該領域成功的某些必要元素,比方說想做出一道好料理,可以先從模仿食譜開始,找出幾乎每道佳餚都具備的關鍵元素,可能是味道比例、清新香氣、特殊口感等等。
而模仿精良的作品這個行為含括了三個逆向工程的要素,蒐集資料、找出重要變數、偵測相似性。以寫作為例子的話,透過模仿找出卓越方程式—文章架構、文章長度、控制讀者的情緒等,在創作時加上因人而異的元素—個人寫作風格、書寫主題、目標受眾等—所產出的作品,會比全然原創或全部抄襲的作品更容易在該領域突出(全原創容易被抗拒或受眾太小,而全抄襲是侵犯著作權)。
作者對於創意的形容就是如此,一項創新不該是完全原創的,而是在舊有的規律中加入一些不同的概念和想法,讓一個東西呈現出全新的樣貌。
讀書會有以此延伸討論出一個觀點:「在這個年代要具備完全的原創性很難,已經太多事物被人嘗試與發現了。若是把原創想成一個個點的話,現代的創意就是如何將這些領域內或不同領域之間的點連成一幅完好的圖。」
Photo by D koi on Unsplash
賈伯斯創造出iPhone就是一個現代創意的例子。當時是按鍵式手機稱霸的年代,而多點式觸控平板的概念也正在興起,賈伯斯巧妙地將這兩個的概念—可攜式手機、多點觸控—結合,中間經過了很多風風雨雨,最後便成為了現在眾所週知的智慧型手機。

如何更靠近理想的自己

在逆向工程了一項技藝之後,該如何將自己的現況慢慢朝向理想的樣子邁進,本書用了四個章節介紹四種作者認為很有效的方法,分別是:追蹤關鍵指標控制風險的冒險在三維度練習獲取有用的回饋與建議;以下我會分享作者如何在三維度練習,至於其他的部分,就留給想知道的讀者去閱讀該書吧!

在三維度練習

  • 回顧過去:在完成一次任務之後進行反思實踐,回頭檢視自己做了什麼、怎麼做、如何做能表現得更好,讓自己能跳出例行模式、自動化和當下的情緒用大局觀或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如同電競選手或NBA球員在比賽結束後的復盤、考試後訂正考卷。
  • 想像未來:在實作之前,先想像自己真正上場表現,可以讓自己模擬可能遇見的困難、預告情緒對表現的影響、提前做決定、提升自信、而且在想像時會啟動與實際行動一樣的神經通道,作者也提到相較於完全依靠實體練習,多想少做的運動員不會對表現造成負面影響(前提是你已經熟悉該領域)。
Photo by Kenny Eliason on Unsplash
  • 在現在練習:練習是無可避免的,只不過要將練習的重心放在弱點或是更具挑戰性的目標上,弱點打擊可以強迫自己改變行為方式並不斷推深自己的極限。此外,練習還有其他好處,可以幫助自己拆解複雜的任務、有立即的回饋可以調整。

後記:先從不想不做到多想多做

看完這本書會發現很多裡面提到的技巧和概念很多早已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會使用的了,或者有其他書甚至整本都在討論其中一個概念,像是:從(逆向工程出來的)大綱學習、追蹤關鍵指標來評估進步、獲取有用的建議與回饋、在現在練習、想像未來。
在獲取了這些有用工具之後,如何靠著它們改造自己的生活,才應該是看《逆向工程》的當務之急,盡力邁入初學者的階段。
投入心思去逆向工程一項技能,投入心力去模仿和辨識成功模式,投入時間讓自己熟悉並自動化任務中某些部分,這是一個人從不想不做轉移到多想多做的過程。
而後就會銜接上作者在後半書中提到的縮短現實與理想的距離,那個部分是更進階的時候才需要考量的,期望從普通變成優秀或是朝向專精的過程。
這點出了所有工具書與成功學書籍中最重要且隱而不談的一點,看完書之後要參考書的內容去調整日常生活,否則這類型的書籍就無法完全展現它的功用,或者變得類似於心靈雞湯的功能,成為提供繼續努力的燃料。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讀癮書寫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讀癮書寫站的初衷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日安憂鬱》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逆向思維重新思考,避開紙上談兵的認知盲點。《逆思維》閱讀心得|【大衛說故事】Podcast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逆思維》作者: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本書曾榮獲《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博客來書店2023年暢銷總榜前三名。作者是知名華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心理學教授...
    Thumbnail
    avatar
    大衛說故事
    2024-04-17
    藉模仿再超越,教你如何解構他人成功秘方,成為自己的心法--《逆向工程,你我都能變優秀的秘訣》在這個社群媒體與各類內容蓬勃發展的時代,我們可以發掘與連結到幾乎無窮的成功個體與案例,如何藉由「逆向工程」的技法,幫我們從其他人的成功中拆解他的成功秘方並且轉化成我們的能力,會是一項非常有用的技能。這也是《逆向工程,你我都能變優秀的秘訣》要教給我們的方法
    Thumbnail
    avatar
    我是老查
    2024-03-11
    職人書選|邁向成功的第三條道路 —《逆向工程》原來成功不只有天賦、努力,而第三條捷徑「逆向工程」,也許更吻合你我的需求,值得推薦給認真上進的你!
    Thumbnail
    avatar
    石頭哥
    2024-03-01
    逆向思考/逆向工程|Reverse thinking Reverse engineering|小艾科普你知道什麼是「逆向工程」嗎?媽媽說,其實它就像是我們玩樂高積木⋯⋯
    Thumbnail
    avatar
    冰兒
    2024-02-29
    逆向思考-要如何投資才會失敗?學習投資的成功經驗不一定會讓你成功,但那些導致失敗的原因卻一定會讓你失敗!這是我投資時會一再review的清單,確定自己還在正確的軌道上,避開失敗也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Thumbnail
    avatar
    Titi的價值投資筆記
    2023-09-18
    《逆向工程,你我都能變優秀的祕訣》:作品背後的創意《逆向工程,你我都能變優秀的祕訣》作者:郎恩傳利曼 敘述 所謂【逆向工程】,就是看穿明顯可見的表象,而找出隱藏其中的結構──這種結構不但能夠揭露一件物品是怎麼設計而成,更重要的是也能夠揭示這件物品可以如何重新製造而成。 書中舉例了大量不同領域的逆向工程,以企業家、作家、廚師、音樂家、運動員等例子說明
    Thumbnail
    avatar
    青谷
    2022-11-13
    閱讀:《自學力是你的超能力》技能堆疊、能力變現的三面向與五原則興趣很多但時間、精力、金錢有限怎麼辦?長期重複的工作內容消磨你的熱情感覺不到自己的成長進步?或者你感覺自己有著獨到的創作能力、技能卻知音難尋,沒有什麼人懂你的價值。想要能力變現但自覺不是某個領域的頂尖專家能夠生存下去嗎? 自學力就是你的超能力:從技能堆疊到能力變現,你所有的投入都不會徒勞無功
    Thumbnail
    avatar
    自在生
    2022-10-08
    閱讀|你我都能做得到的《解憂書寫》書寫是療癒自己的過程,寫著寫著,過去和現在的憂鬱(憂慮),一點一點地揉進文字中,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成為自己獨特閃亮的夢的衣裳。 光是標題,就讓我很有感,透過書寫,一遍遍
    Thumbnail
    avatar
    曾箏
    2022-09-16
    閱讀筆記《動機是一切的開始:當所有人都按部就班地走向目標,你能讓自己用飛的嗎?》★植木宣隆認為:「要去想著自己是認真地期望這麼做,且事情一定會如此發展。」 關鍵就在於你對「達成目標」這件事的想法,以及有多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我經常被問到一個問題:「與百萬暢銷書最貼近的編輯是怎麼樣的人呢?」我的答案很簡單,那就是「比誰都強烈地想要出版百萬暢銷書的人」。
    avatar
    偶希都理
    2022-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