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7(六)
在漢傳佛教中有四大菩薩:文殊、觀音、普賢、地藏,分別代表著大乘菩薩道的四德:智、悲、行、願。這四位菩薩代表著佛教徒在修行時所需修的四種德行,是成佛之路上的擺渡舟,因此在大乘經典中這四位菩薩幾乎都有著遠比釋迦牟尼佛還高的地位,因為釋迦文佛作為本師只是教導我們成佛的道理,而這些大菩薩久遠劫以來已能成佛,卻仍親自帶領我們走上成佛之路,是化現作為助教的大菩薩啊!
大智大慧文殊師利菩薩,又被稱作法王子,其實他就是佛法與智慧的人格化,因此文殊菩薩過去已是諸佛之師,是一種常存的法性、宇宙中遍在的規則。若要修得文殊智,則需勤加努力獲得知識與智慧,因為去無明乃是修行的第一步,唯有瞭通世界與人生的法則,才能在起點踏上正確的道路。
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則是代表救贖的人格化,代表著佛教當中一種他力救贖的傾向,是阿彌陀佛慈悲願力的實際幫手,尤其在漢傳之後化現成為女相,就更強調其慈悲的特性了;觀世音在無量劫以前已成為正法明如來,如今卻又化作菩薩相救度眾生,也代表著救贖是沒有盡頭的。若人修得文殊智,卻沒有觀音悲體眾生的慈心,那只會成為一位獨善其身的學究,而無法成為真正的智者,因此在證得文殊智後,尚須修觀音悲,才能體察眾生的苦情,並將真理應用在眾生的身上。
大行大德普賢菩薩,是大乘菩薩道的人格化,普賢十大行願就是菩薩行的要點,教導人遍於法界無刻不修菩薩行;在藏傳佛教中,普賢王如來更是無上原始佛,是修行者欲觀想合一的對象,而普賢菩薩就是其化身,幫助眾生世世常行菩薩道,以至於最終與無上佛合一。若人修得文殊智,再修觀音悲,有了智慧與悲願,則需再修學普賢行將其應用出來,方能真正利益眾生。
大願大孝地藏王菩薩,是大地母神的人格化,在《地藏經》當中地藏菩薩常作為孝女救母,而「地藏」本意則為大地的胎藏,因此地藏菩薩的宏願即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這象徵著大地之母想將其胎中的有情生出,不願再令其受苦;地藏菩薩久遠劫以來就已經是一生補處菩薩了,廣度無量眾生,但他遲未作佛,只願繼續度脫眾生,直到大地已空,方得成佛。因此若人初修文殊智,次修觀音悲,再修普賢行,最終則須修地藏願,誓願清空自性心當中的地獄,並普及眾生,唯有將修行的終極關懷定位正確,才能實行正確的應用、有著正確的慈悲、與得到正確的智慧。
因此「證得文殊智、體得觀音悲、修得普賢行、誓得地藏願」,不僅是修行者求得真理的途徑,也是人們處世該有的圓融智慧。若一位宗教人只有知識則易成為空談的學究,只有共情則容易成為整天激憤哀嘆的憤青,只有實踐則容易成為簡化問題的信徒,只有誓願則容易成為自我空想的隱修者,唯有透過「求知、共情、實踐、誓願」,將正確的知識放在對眾生的共情上,並透過應用,將終極目標定位在對超越性的渴望上,按照如此順序,方能成為真正的宗教人。
至心頂禮四大菩薩摩訶薩,願我在未來一切劫海廣能修習一切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