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頂大校長談「未來大學」 主導權在學生手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清華大學今日(11)舉辦大學教師創新教學研討會,邀請頂大校長一同分享他們對「未來大學」的想像。(照片由清華大學提供)

清華大學今日(11)舉辦大學教師創新教學研討會,邀請頂大校長一同分享他們對「未來大學」的想像。(照片由清華大學提供)


清華大學今日(11)以「未來學習」為主題,舉辦大學教師創新教學研討會,邀請台大管中閔、政大李蔡彥、台科大顏家鈺等3位頂大校長,與清華高為元校長一同分享他們對「未來大學」的想像。

清大高為元校長指出,面對全球更複雜多元的人才需求,大學應成為一個廣納資源的平台,提供跨領域的多元學習,並加強導師的輔導,幫助學生規畫出最適合自己的學習路徑。

台大管中閔校長表示,未來大學將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開放式大學」,打破科系界限、學習年限、校園界限與產業界限,將學習主導權還給學生,幫助學生找回學習的初心,重新學會學習。具體做法包括建立各種「領域專長模組」,如電機系的智慧顯示技術、地理系的地理數據科學、經濟系的政治分析等,幫助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向並組合領域專長。

政大李蔡彥校長提出將把政大打造成為一所數位賦能、詩意棲居的大學。他認為未來大學應強化數位教學的基礎建設,推動教學創新,讓學生能不限時空學習。

台科大顏家鈺校長則希望建立科技大學的研究特色,調整招生策略、推動雙語學習計畫、將社會責任納入校務發展計畫、設立台灣建築研究中心等各種校級研究中心、推動產業接軌方案、協助學生創業等,幫助師生「超越界線、無懼未來」。

清華通識中心翁曉玲主任在座談時問4位校長,許多知識都可在網路上取得,大學如何面對「去校化」的挑戰?政大李蔡彥校長答,大學的存在目的不只是知識的取得,而在態度的養成及價值的創造。台科大顏家鈺校長認為動手實作是網路無法取代的;台大管中閔校長則補充,互動及討論的氛圍、讓學生願意學習也是無法取代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臺大溫度計的沙龍
4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圖:宣導與會貴賓致詞左起 新北市中小學家長會長協會李榮隆理事長、新北市教育局張明文局長、新北市永平高中沈美華校長、中華未來學校教育學會吳清基理事長、台灣知識庫丘昌其董事長。 【李婉如/ 報導】新北市教育局為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為幸福而教」教育願景,其中「適性」為施政重要教育目標,辦理「促進家長
Thumbnail
圖:宣導與會貴賓致詞左起 新北市中小學家長會長協會李榮隆理事長、新北市教育局張明文局長、新北市永平高中沈美華校長、中華未來學校教育學會吳清基理事長、台灣知識庫丘昌其董事長。 【李婉如/ 報導】新北市教育局為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為幸福而教」教育願景,其中「適性」為施政重要教育目標,辦理「促進家長
Thumbnail
圖:產學合作備忘錄簽約合照:臺南大學校長陳惠萍(右五)、教育學院院長鄒慧英(左三)、台灣知識庫董事長丘昌其 (左四)。(圖/台灣知識庫提供) 【李婉如/ 報導】國立臺南大學與台灣知識庫簽訂教育合作備忘錄,除了積極提升南大學生職場就業力外,並為社會教育注入新動能。備忘錄圍繞四大主軸,分別是「專業
Thumbnail
圖:產學合作備忘錄簽約合照:臺南大學校長陳惠萍(右五)、教育學院院長鄒慧英(左三)、台灣知識庫董事長丘昌其 (左四)。(圖/台灣知識庫提供) 【李婉如/ 報導】國立臺南大學與台灣知識庫簽訂教育合作備忘錄,除了積極提升南大學生職場就業力外,並為社會教育注入新動能。備忘錄圍繞四大主軸,分別是「專業
Thumbnail
在來賓回饋的環節,我們邀請到國教院、教育部高教司、國教署與教育部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推動專案辦公室等委員,來對我們的觀察報告所提出的問題給予回饋。
Thumbnail
在來賓回饋的環節,我們邀請到國教院、教育部高教司、國教署與教育部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推動專案辦公室等委員,來對我們的觀察報告所提出的問題給予回饋。
Thumbnail
教育的環境需要大幅度的轉變與升級,政府的角色需要從長而深遠的「環境創造」著手。即使 108 課綱在三年前已推行到各個校園,它有比較前瞻與大膽的目標與定位,然而各縣市政府推行與執行方式仍舊依照以往的基本模式。這是很可惜的地方!因此羅列幾個我看到的現場問題,供思考:
Thumbnail
教育的環境需要大幅度的轉變與升級,政府的角色需要從長而深遠的「環境創造」著手。即使 108 課綱在三年前已推行到各個校園,它有比較前瞻與大膽的目標與定位,然而各縣市政府推行與執行方式仍舊依照以往的基本模式。這是很可惜的地方!因此羅列幾個我看到的現場問題,供思考:
Thumbnail
清華大學今日(11)以「未來學習」為主題,舉辦大學教師創新教學研討會,邀請台大管中閔、政大李蔡彥、台科大顏家鈺等3位頂大校長,與清華高為元校長一同分享他們對「未來大學」的想像。 清大高為元校長指出,面對全球更複雜多元的人才需求,大學應成為一個廣納資源的平台,提供跨領域的多元學習,並加強導師的輔導,幫
Thumbnail
清華大學今日(11)以「未來學習」為主題,舉辦大學教師創新教學研討會,邀請台大管中閔、政大李蔡彥、台科大顏家鈺等3位頂大校長,與清華高為元校長一同分享他們對「未來大學」的想像。 清大高為元校長指出,面對全球更複雜多元的人才需求,大學應成為一個廣納資源的平台,提供跨領域的多元學習,並加強導師的輔導,幫
Thumbnail
【面對挑戰,是轉變的最好時機。】 在技能需求越來越多元的現在與未來, 學習者要能學會如何學習, 身為教學者, 思維是否能從傳統教育以教學者中心轉變為學習者中心; 面對考試制度不變,思維改變的教學者又如何調整。 在冠緯和安婷優雅又幽默的主持下, 聽到王慧蘭教授對城鄉教育的經歷, Hahow 好學校創辦
Thumbnail
【面對挑戰,是轉變的最好時機。】 在技能需求越來越多元的現在與未來, 學習者要能學會如何學習, 身為教學者, 思維是否能從傳統教育以教學者中心轉變為學習者中心; 面對考試制度不變,思維改變的教學者又如何調整。 在冠緯和安婷優雅又幽默的主持下, 聽到王慧蘭教授對城鄉教育的經歷, Hahow 好學校創辦
Thumbnail
對於清大語言中心來說,語言學習效果之評量不僅限於一般公認之全民英檢檢定外,是否能夠與社會接軌,落實於生活之中也同樣重要。因此,在課程設計上,不局限於考取英文檢定認證,在課程設計上,融入日常常接觸的媒體:國際新聞、Podcast等。
Thumbnail
對於清大語言中心來說,語言學習效果之評量不僅限於一般公認之全民英檢檢定外,是否能夠與社會接軌,落實於生活之中也同樣重要。因此,在課程設計上,不局限於考取英文檢定認證,在課程設計上,融入日常常接觸的媒體:國際新聞、Podcast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