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自然感受自己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年輕時曾經看過一個著名的襌宗公案,一個老和尚獨坐襌房,忽然聽見庭院青蛙跳入池塘噗通一聲,當下他就開悟了!
當年會好奇老和尚到底悟到了什麼?那隻青蛙怎麼如此厲害?如今才瞭解,重點不在於那一隻青蛙,老和尚可能已經聽千百萬次青蛙跳入池塘裏,卻都沒事,可是當他的心境對了,因緣成熟了,那一聲噗通就是引起他身心靈共振的契機。
因此,當我們看周遭的世界時,花就是花,樹就是樹,流水就是流水,陽光就是陽光,可是當某一天,某個時刻,我們能夠與自然萬物共鳴時,就會像美國國家公園之父的翰繆爾所說的:「讓陽光灑在心上而非身上,溪流穿軀而過而非從旁流過。」
當然,這種情境不是很多人可以體會的到的,因此,多年來心中一直有個夢想,想推動一個運動:「給荒野24小時」,這個口號是仿效「饑餓30」,透過實際不進食30個小時來體驗非洲難民在饑餓邊緣掙扎的情境,我想提倡的給荒野24小時源自於我小時候參加童軍,有一個人獨自移動露營的經驗,以及童軍考驗裏一個人在森林或曠野中守靜的儀式。我發現一個人獨自在大自然裏漫遊行走,周邊沒有任何同伴,甚至視野所及之處沒有任何人類,也沒有任何人為設施,比如建築物,電線杆或柏油馬路,然後沒有任何目的性的與這一片自然荒野共處(不為了作調查,也不是做特定物種的觀察或攝影),這種方式,大概是最能融入自然,感受到自然生命的法門了。
一般來說,不管是大人自己或帶領著孩子接近大自然,除了覺得可以讓我們情緒放鬆,戶外活動對身體健康也有幫助之外,往往也著重在自然知識的探索,當然,這並沒有錯,人類的食衣住行物質生活的需求都來自於大自然,甚至我們也可以從大自然中獲得源源不絕的想像力與創造力,但是,若是只看到這些太具體的「功效」,就太可惜了,因為荒野大自然是萬物生命的源頭,是人類古老的鄉愁,自然荒野可以更新我們生命的能量,和一種與萬物合一的連結,這種超覺經驗的體會,可以安定我們的心靈,甚至領悟到生命的終極意義。

緊湊但不忙碌的生活

只要碰到許久不見的老朋友,人人都會互問:「你最近在忙什麼?」
剛開始我還會很老實地回答:「最近忙著看書。」看到他們瞠目結舌的樣子,我只好照著大家能理解的標準答案回答:「東奔西跑,到處開會演講參加活動。」
想起「小王子」書裏一開頭提到的那個故事,當大人把那幅很可怕的吃了大象的大蟒蛇圖畫看成一頂帽子時,孩子只好跟他們講一些他們能理解的事,比如橋牌或股票啦,而不再提什麼森林、什麼蝴蝶了!
其實現代人對於「忙不忙」的問話,幾乎已成了古時候碰到朋友問「吃飽沒」,單純只是問候打招呼,大家並不是真的想聽答案。
因此對於什麼是該忙的,值得忙的,或許大家已忙得沒空去想,甚至也不能夠被理解。比如說,若別人邀約你參加個聚會,你說:「對不起,我已經跟客戶有約」,或者跟什麼美髮師、牙醫師、獸醫師的邀約,都可以立刻被理解。但是若你說:「對不起,我跟自己有約,我必須去散個步、我要看本書。」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會莫名其妙,認為你是個不合群的怪人!但是,我們曾認真思考到底有那些事值得我們付出如生命般珍貴的時間呢?
很多年前曾經與法鼓山的聖嚴法師在電視節目裡對談,主持人在調整燈光的空檔時,詢問聖嚴師父:「我知道您行程很多,非常忙,不知道您如何規劃時間?」
只見聖嚴法師很嚴肅地回答:「我不忙,雖然我行程是很多,我是很趕,這二十分鐘在這裡,下半小時在那裡,但是我的心都在,忙是心不在了!」的確,心不見了中文造字就是忙,而吾心在就是悟。
這一段對話多年來一直提醒著我,忙不忙只是心理上的認知,而且以生理學的觀點來看,你不管坐在書桌前或躺在沙發上,其實都是消耗一樣的能量,累或不累只是我們主觀的感覺。蘇格蘭有句諺語:「辛勤工作決不會致人於死,人們只會死於厭煩與壓力。」我們所謂的累通常是來自於壓力與精神困頓,肉體的疲憊只要睡個好覺就能恢復,但是來自內心的厭倦感往往再怎麼休息也無濟於事。
每個人一天都是24小時,一秒一秒來,也一秒一秒消失,我們唯一能掌握的就是當下,當下也是我們唯一能處理,能運用的時間。不必去想從前已經做過多少事,有多辛苦,多久沒有休假,也不要去擔心往後還有多少任務要完成,或是有多少長的路要走,因為擔心也沒有用,試著把每個時刻當做全新的開始。
或許我們做不到修行者所說的,在一呼一吸之間休息,但是我們應該能做到,在一呼一吸的每個瞬間去感受,去珍惜眼前相遇的人事物。
除了心靈的修練之外,我也在察覺心開始著急時,用吐納深呼吸的方式來讓自己安靜下來,我們的心跳、呼吸、血壓是屬於自律神經系統,也就是我們無法控制的,但是呼吸例外,我們可以用深度的腹式呼吸,讓亢奮的交感神經穩定,並且抑制產生壓力的賀爾蒙,讓緊繃的肌肉放鬆。
人生很多時候,真的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許多事接踵而來,不得不處理,但是我總提醒自己,外形可以趕,但是心情不能急,一急就會失去柔軟的心,失去感恩的心,也就失去了品嘗生命滋味的餘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5K會員
2.0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帶孩子到有魚的地方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小心走路上下班馬路的pm2.5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基因改造食品可以不可以吃?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個夜晚還正年輕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創夢大叔與森林療癒:全台首場實體活動!直接帶你走入烏來內洞,感受自然生命力!進入森林,大自然的溫柔撫慰您的心靈。參加我們的森林療癒活動,感受森林環境的豐沛生命力,透過台灣森林保健學會培育出的森林療癒師引導,提升專注度與幸福感。報名截止日期:5月10日,報名連結請見內文!
Thumbnail
avatar
風潮音樂 Wind Music
2024-05-03
創夢大叔與自然相癒:走進自然感受療癒,找回原屬於我們生命中最自然的脈動【Podcast全新企劃】過去大家稱呼我是最年長的瘋狂企業家Podcaster 創夢大叔 楊錦聰,從夢想出發聊旅行聊美食聊音樂聊生活,三周年我和團隊選擇凝望與我們密不可分的這塊土地臺灣,「與自然相癒—走進自然感受療癒。」
Thumbnail
avatar
風潮音樂 Wind Music
2024-02-16
以自然與科技連結,感受萬物變化:幽法《Hia 自然的脈動》由音樂製作人成文和歌者章素琳 'mic.usay.monari' 組成的電子音樂團體「幽法」,在2023年12月推出新專輯《Hia 自然的脈動》,作品融合世界音樂、實驗音樂、電子音樂與迷幻音樂等多重類型,為聽者打造出深邃而神秘的聽覺饗宴。
Thumbnail
avatar
風潮音樂 Wind Music
2024-01-02
苗栗野奢露營區「寨酌然野奢庄園 」打造全新露營車及Villa!於世外桃源感受自然之美!位於苗栗的野奢露營品牌「寨酌然野奢庄園」,一直以來都以其獨特且濃厚的自然風光聞名。近期更打造更打造全新露營車及Villa,讓旅客能有更多的森林度假選擇,體驗隱居般的生活! #寨酌然 #苗栗 #Glamping #野奢露營 #露營 #露營車 #Villa
Thumbnail
avatar
V1 cycle
2023-11-24
[人類圖觀察] 情緒顯生自然醒的感受63-4(邏輯的通道) 51-25(開創的通道) 29-46(發現的通道) 14-2(脈動的通道) 人類圖觀察
Thumbnail
avatar
RB🐊♏鱷魚準魔導士
2023-09-27
接納自己所有感受的重要性以前我是一個對自己很沒自信的人 尤其是學習上 因為我從小就成績不好 (但回頭看 發現其實只是當時 我沒有找對適合的學習方法 還有我完全不是邏輯型的人 所以教育體制並不適合我) 父母就會因為這個結果 用他們淺意識的自卑 灌輸我我是很笨的人 做不到很多事 還會說像我這樣就要比別人努力 (其實根本不是要更
Thumbnail
avatar
Yangyang Shu
2022-10-21
當自己的情緒科學家《讓感受自由》回溯我們在成長與求學的時期,有人真正教導我們分辨各種情緒嗎?當心情飛揚或陷入低潮時,別人給予我們的回應又是什麼呢? 很奇妙地,當我們在學校獲得好成績回家興高采烈地告訴父母時,很多時刻我們得到的並不是支持與鼓勵,反而希望我們不要太過得意忘形而刻意打壓我們愉悅的情緒;被同學霸凌而感到委屈難過時,也被要求
Thumbnail
avatar
射手媽咪婷婷
2022-10-01
相信自己的感受很不容易相信自己的感受是一件蠻困難的事。我們的感受時常會跟父母要我們認知的事有落差,但小時候我們除了相信自己的父母別無他法,除非我們很幸運地擁有要我們信任自己感受、內心健康的照顧者。 舉我自己的例子來說,我爸很討厭外婆、我媽覺得外婆很可怕,我好像就理所當然要討厭外婆、覺得外婆很可怕,這個認知一直持續到了今年
Thumbnail
avatar
文飛(Dana)
2022-09-16
如何為了自己的感受負責在許多的身心靈相關的書中,都有提到這個概念,一聽到覺得很有道理,確實覺得為自己的感受負責比為別人的感受負責更容易達成。 最近比較體會出怎麼做到,我的體會是相較於「負責」,我更喜歡「照顧」這個概念,更有溫度,所以置換一下,我體會到的是「如何照顧自己的感受」。 那要怎麼做了 舉例來說,例如說:
avatar
阿德
2022-09-04
請允許自己去感受曾經有一段時期,我自己不允許某些感覺的產生,以致於事件發生時,這些感覺被放到識體的一個地方,我就像木牆一樣沒有感覺。這些感覺其實已生,並未消失。它們是: 貢獻感 不滿感 喜歡 不喜歡 光榮感 被病人所愛的感覺 意義感 溫暖 <亦可參閱:情緒梳理七步法>
Thumbnail
avatar
Peilin Tsai
2022-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