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關係的結束,該怎麼離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分享一段很有意思的影片,理科太太訪問于美人的影片。
影片中很多是關於男女之間的描述,但我覺得對所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包含愛情、友情,甚至是職場的上下屬、夥伴關係,也很受用。
一段關係的終結,要怎麼走過、面對和處理,其中的過程整理以下幾個重點:
  • 一段關係用什麼方式結束,要讓三十年後的自己回頭看,你看得起自己。三十年後,覺得自己被糟踏,連討都沒得討。
  • 關係裡的是非,不需要逢人就說,做不到大 S,請做 XS。
  • 不要想報復,整理好自己的思緒,不要只往自己承受困難的方向思考,去思考背後的禮物。
人生和投資沒有不同。股票跌了,硬要向下攤平,最後只會血本無歸。你相信自己不一樣,投入時間與精力去研究個股與市場,會帶來比別人高的報酬。但事實是即便是金融專業人士投入大量資源與心力,大多拿到的是落後市場的成果。
做好風險管理,不要硬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雨後的天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幾天看到一則新聞:捷運上一位阿姨看到一個小弟弟使用螢幕有點碎裂的摺疊手機,便開口問小弟弟:   姨:「你父母怎麼給你用這種爛手機?」   弟:「阿姨,手機夠用就好。」 很多學生拿著動輒上萬的 iPhone,讓我不禁反思,這樣的價值觀應該嗎? 國中念私立學校。家長會,操場是豪華跑車、轎車的停車場。各
今天聽 Podcast 《曼報》,主持人聊到,時不時會有希望自己在睡夢中死亡,明天就不要再醒來的念頭,更驚訝的是他是在《股癌》的節目裡聽到這個議題。至少在我的印象中,兩位主持人都是能被定義成有成就的人。 「叫醒你的是夢想,不是鬧鐘」,這句話離現實太遠了吧。 其實仔細想想,記憶裡,遇過幾位談到自己熱愛
Satya Nadella 是微軟的 CEO,是讓微軟這隻巨象跳起舞來的人。他打破微軟的傳統 Windows 包袱,開啟雲端服務,為微軟開闢新的篇章。 特別的是,近來微軟和 Meta 在元宇宙上的合作,一改往常科技巨頭的競爭關係,從敵人變成朋友,用合作取代競爭,兩大巨頭加起來的力量,在元宇宙上的發展
也許很多人有經驗,出外求學或工作多年後,再回到家和父母同住,會很不習慣,也很容易有衝突。只適合短暫停留,品嚐蜜月期的甜蜜。 因為種種因素,讓我待在家裡已經一段時間了,真的是,悶到喘不過氣。 昨晚跑步時,聽了一集歐陽立中的 Podcast,講的是「時間顆粒度」,很有啟發。歐陽立中說,這個概念他是從劉潤
前幾天看到一則新聞:捷運上一位阿姨看到一個小弟弟使用螢幕有點碎裂的摺疊手機,便開口問小弟弟:   姨:「你父母怎麼給你用這種爛手機?」   弟:「阿姨,手機夠用就好。」 很多學生拿著動輒上萬的 iPhone,讓我不禁反思,這樣的價值觀應該嗎? 國中念私立學校。家長會,操場是豪華跑車、轎車的停車場。各
今天聽 Podcast 《曼報》,主持人聊到,時不時會有希望自己在睡夢中死亡,明天就不要再醒來的念頭,更驚訝的是他是在《股癌》的節目裡聽到這個議題。至少在我的印象中,兩位主持人都是能被定義成有成就的人。 「叫醒你的是夢想,不是鬧鐘」,這句話離現實太遠了吧。 其實仔細想想,記憶裡,遇過幾位談到自己熱愛
Satya Nadella 是微軟的 CEO,是讓微軟這隻巨象跳起舞來的人。他打破微軟的傳統 Windows 包袱,開啟雲端服務,為微軟開闢新的篇章。 特別的是,近來微軟和 Meta 在元宇宙上的合作,一改往常科技巨頭的競爭關係,從敵人變成朋友,用合作取代競爭,兩大巨頭加起來的力量,在元宇宙上的發展
也許很多人有經驗,出外求學或工作多年後,再回到家和父母同住,會很不習慣,也很容易有衝突。只適合短暫停留,品嚐蜜月期的甜蜜。 因為種種因素,讓我待在家裡已經一段時間了,真的是,悶到喘不過氣。 昨晚跑步時,聽了一集歐陽立中的 Podcast,講的是「時間顆粒度」,很有啟發。歐陽立中說,這個概念他是從劉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曾經建立過關係的他們,都結束關係了嗎?」 「多久呢?」 「為什麼會解除關係?」 ⁡ 我能明白問這些問題的背後,是因為害怕如果擁有後,某一天的失去… ⁡ 於是在與主動與自己接觸並表示自己是理想對象後,一定會詢問:「你真的知道你要的是什麼嗎?」。 - 無論是否在各方面的資訊裡建構了一些
Thumbnail
離職的本質就是下定決心結束一段關係,所以對Una來說,提離職最關鍵的是能夠堅毅且妥善地處理各類人際關係。本文分享提離職時該注意的小要點,包括向直屬主管、部屬、同事/外部單位提離職的溝通技巧。
Thumbnail
關於分手這個議題總是讓人不知道如何解決,在學校或是家庭我們都被教導如何跟別人好好建立關係,卻沒有人教導我們如何與人好好說再見,我們到底如何跟別人說再見或是梳理關係??
前言 前幾天,偶遇友人提及相互熟悉的另友,才知夫妻已經分手。聽說是因為男方受不了女方的嘮叼,女方受不了男方的無能……。 熟年離婚是一大改變 結婚二、三十年,然後分手,對雙方應該都是重大的改變,不管是心態上,社交上,親友上,生活上…(例如,對方的親戚還是你的親戚嗎?對方的朋友還要打招呼嗎?)
Thumbnail
在一個階段的結束時,我們會透過某些儀式或是方法,來與它道別。 而一段工作的結束,同樣也會需要好好道別,來幫助我們在開啟新的一段工作時,能夠處於比較好的狀態。
Thumbnail
延續在上一篇文章中談論到,如何判斷結束一段工作關係。然而,在真正做了決定之後,又該如何為一段工作關係劃下句點呢?
經過了四個月,兩段朋友的外遇,都有了結局。
Thumbnail
 離婚的現象在現代社會生活中一直存在,無法改變。 但很多男性或女性朋友,一旦自己遭受到離婚的境遇,就可能會長期陷入悲傷、難過、自怨自艾的地步,甚至還會痛恨對方的無情無義。
Thumbnail
回首過去的人際關係,可能隨著時間流逝而日漸淡去,抑或是其中一方斷然離去,無論是哪一種,想必我們都已逐漸適應並理解到這是人生的必然,但建立在法律關係之上的「婚姻」似乎就沒那麼單純了,除了「解約」需要既定的流程,還牽涉到共同財產及孩子的問題,讓關係變得糾結而難解,倘若真的無法達成共識,最後一途便是尋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曾經建立過關係的他們,都結束關係了嗎?」 「多久呢?」 「為什麼會解除關係?」 ⁡ 我能明白問這些問題的背後,是因為害怕如果擁有後,某一天的失去… ⁡ 於是在與主動與自己接觸並表示自己是理想對象後,一定會詢問:「你真的知道你要的是什麼嗎?」。 - 無論是否在各方面的資訊裡建構了一些
Thumbnail
離職的本質就是下定決心結束一段關係,所以對Una來說,提離職最關鍵的是能夠堅毅且妥善地處理各類人際關係。本文分享提離職時該注意的小要點,包括向直屬主管、部屬、同事/外部單位提離職的溝通技巧。
Thumbnail
關於分手這個議題總是讓人不知道如何解決,在學校或是家庭我們都被教導如何跟別人好好建立關係,卻沒有人教導我們如何與人好好說再見,我們到底如何跟別人說再見或是梳理關係??
前言 前幾天,偶遇友人提及相互熟悉的另友,才知夫妻已經分手。聽說是因為男方受不了女方的嘮叼,女方受不了男方的無能……。 熟年離婚是一大改變 結婚二、三十年,然後分手,對雙方應該都是重大的改變,不管是心態上,社交上,親友上,生活上…(例如,對方的親戚還是你的親戚嗎?對方的朋友還要打招呼嗎?)
Thumbnail
在一個階段的結束時,我們會透過某些儀式或是方法,來與它道別。 而一段工作的結束,同樣也會需要好好道別,來幫助我們在開啟新的一段工作時,能夠處於比較好的狀態。
Thumbnail
延續在上一篇文章中談論到,如何判斷結束一段工作關係。然而,在真正做了決定之後,又該如何為一段工作關係劃下句點呢?
經過了四個月,兩段朋友的外遇,都有了結局。
Thumbnail
 離婚的現象在現代社會生活中一直存在,無法改變。 但很多男性或女性朋友,一旦自己遭受到離婚的境遇,就可能會長期陷入悲傷、難過、自怨自艾的地步,甚至還會痛恨對方的無情無義。
Thumbnail
回首過去的人際關係,可能隨著時間流逝而日漸淡去,抑或是其中一方斷然離去,無論是哪一種,想必我們都已逐漸適應並理解到這是人生的必然,但建立在法律關係之上的「婚姻」似乎就沒那麼單純了,除了「解約」需要既定的流程,還牽涉到共同財產及孩子的問題,讓關係變得糾結而難解,倘若真的無法達成共識,最後一途便是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