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與科學的宇宙結晶:露西(第五章)在電影中時空與定律的眞相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主宰一切始源終滅的根本定律:時間

承接上一篇,我們已經討論了女主角在啟發到60%至80%之後,所擁有的兩種最强特殊異能:全知與全能的神聖之力,而接下来要爲大家介紹的,就是女主角在啟發到80%至99%的時候,所獲得的最後一種異能:全在的能力。
時間才是主宰一切始源終滅的根本
故事的情節在這個時候也已經到了接近尾聲的階段,而門外也開始了一場激烈的警匪厮殺。在這一段情節中其實也在告訴觀衆們一個事實,就是門外和門內這兩群敵對的人,他們都在做同一件事情,那就是:抓緊時間!在一開始的學院研討會上諾曼教授就有說過:“人類生存的最大目標就是要把握時間。”雖然這部電影的時間祇有短短的一個小時三十分鐘左右,但裏面的劇情每一分每一秒都沒有浪費在一些瑣碎的事情上,從開始的研討會演講直到最後的警匪鎗戰,每一位演員都在為電影的情節而爭分奪秒。女主角為了可以在生命結束之前,把她所知道的一切,分享給全世界的人知道而在努力的下載宇宙的數據;張先生為了要盡早奪回那四包毒品不讓牠們落在警方的手上,而直接去學院裏尋找女主角的下落並且在裏面大開殺戒;迪裏歐警官和所有的警員則在門外與張先生一夥人展開對峙,目的就是要為女主角爭取最後的時間。這一切的一切都在證明,時間才是一切的主宰。

超越時間與空間的最强異能:全在的能力

露西在向各位教授們講解時間的終極理論
諾門教授在學院裏就曾經問過女主角:“假如數字與文字都不是統治世界的程序,那到底甚麽才是主宰一切的根本呢?”女主角回答道:“當一部車子在路上不斷的加速行駛,直到最後因爲速度而消失不見,那我們應該如何才能去證明牠的存在呢?答案是:時間,祇有時間才能夠證明,時間才能計算出牠的存在,沒有了時間任何的東西都將會不復存在。”我在網上看過一位專欄作家所發的另一篇影評,裏面所說的就是時間與空間的概念與理論。這位專欄作家在影評上提到:時間,並非是一線性所延續的,而是一張又一張如同5D立體照片一般的空間所串聯在一起的,其實是由每個當下的完整空間所串聯而形成的。還記得女主角被張先生的手下用火箭炮炸開大門之後,意識飛往時代廣場的這一段情節嗎?這就是所謂的時空旅行,也就是藏傳佛教所說的“神境通”,能自由的穿越在任何的時空與維度。在時代廣場裏女主角雙手一舉,全世界的時間便停頓了下來,隨後雙手一劃,整個時空便開始往後倒退,時代開始退回到十九世紀、退回到印第安土著初入美洲的時期、甚至還退到遠古時代的恐龍洪荒時期,而且在過程中還遇到了與她同名為露西的最早雌性猿人,並且還和牠產生了所謂的:“與神明的第一次接觸”。
因爲房門的爆炸,露西的意識隨着衝擊的威力而來到了時代廣場
露西在使用念力,操控和移動時間線的前進或倒退
女主角所移動的每一個時空,其實就是每一個當下的完整空間,而時間(歷史)就是由無限個當下的完整空間所串聯組合起來的,並非祇有存在一個空間在進行前進,而是所有的空間在重疊之下一起前進,才形成了所謂的時間。就像卡通片或動畫片的創作一般,每一張畫出來的圖案,祇要把祂們重疊在一起之後,再以快速翻頁的手法來觀看,那麽這些圖畫就會變成連貫性的動了起來,而形成了所謂的卡通片與動畫片。時間的運作原理也是一様,空間就如同一張又一張的5D立體照片,把祂們重疊在一起後再讓祂們快速的翻轉(星球的引力所産生出來的自轉律動速度),那麽空間就會變成如同一部電影一般的向前快速邁進,時間就是因此而形成的。
露西與“露西”的第一次相遇
“知性”與“本能”的第一次觸碰
人類與神明的第一次接觸,也是神明把知性、知識與智慧傳遞給人類的第一次接觸
這也解釋了為甚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時間概念和思想上的空間自由觀念,每個人的相遇與相連,就是因爲空間上的時間交錯和重疊,人類才會因此而相遇和相聚在一起互相建立關係的。女主角因為意識能力的提升,可以在空間與空間的縫隙之中自由的穿梭,因此才可以穿越在過去與未來感知所有的事情,這就是藏傳佛教所謂的“宿命通”,是透過空間與時間的往返穿梭來感知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的一切事物。因為對女主角來說,時間已經沒有所謂的開始與終結了,宇宙也已經沒有過去、現在與未來之分,一切都是靠意識的控製來決定空間的前進速度。愛因斯坦曾經說過:“過去,現在與未來祇不過是個幻象”,佛祖釋迦穆尼也曾經說過:“諸相皆空,為本我(意識靈魂)才是眞理。”
相信有些人還是不明白這一段情節想要表達的意義,如果以宗教的觀點來說明的話,無論是在哪一個宗教,祂們都會用一個人們經常聽到,但卻又很難捉摸的一個詞滙,來形容所謂的時空重疊和人與人之間的相聚與相會,這個詞就是:“緣”。有緣才能相遇,無緣就算是在面前或插身而過,我們還是看不見和遇不着對方的。這就是為甚麽宗教經常說緣分難求,相遇了就應該要珍惜“當下”,否則錯過了就不會再有下一次的機會了。

神明在牠們的面前也顯得無能爲力:宇宙的法則

還有一點大家應該沒有留意到,女主角在進行時空旅行的同時,其實也是在了解地球的構造和誕生,所以大家才能看見她在太空之中,把時間退回到地球形成時的樣貌與過程,因爲祇要能了解地球的誕生,那麽要了解宇宙的誕生也已經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了。也就是說如果人的身體就是一個小宇宙的話,祇要清楚地了解與激發小宇宙的潜力達到極限,那麽到了這個時候,我們就能够直接了解自己所身處的這個大宇宙了。其實在學院裏,白茫茫的一片空間與黑漆漆的新型電腦:“世界樹”,就已經告訴我們宇宙其實就是這個模樣的。白色與黑色,就是一直以來所有宗教所說的兩面極端,也就是所謂的:實和虛,陰與陽,正和負,還有善與惡。
宇宙的最眞實模樣:太極(白裏有黑、黑裏有白、陰中有陽、陽中有陰)
宇宙就是白色所代表的虛空、眞空與虛無,而黑色則是代表由萬界(不同的星球世界)、萬物、萬事、萬靈、萬象與萬法所構成的秩序。宇宙就是無常的虛空,但萬事萬物等卻又存在於虛空之内,這就是佛教時常說的,宇宙本身所持有的:“中庸之道”,道教常說的:“兩儀太極”,也是所有平行時空所維持的:“恐怖平衡法則”,一旦其中一方失衡,就會淪為一發不可收拾的可怕災難。在宇宙中有兩個永恒不變的定律,第一:時間祇會永遠的流逝不會重來,沒有人可以改變歷史和過去,人是不會有第二次機會的,錯過了就是過去了;第二:在宇宙裏的萬界、萬事、萬物、萬象、萬靈與萬法,無時無刻每分每秒都在改變,就算眞的回到並且改變了過去,但事情往往會因為在未來已經變成了歷史的定數,而冥冥之中讓事件的結果回歸到當初所發生時的情況一模一様,甚至還會因爲擅自的改動而引起其他未知的可怕連鎖效應,例如:本來不應該出事的人,卻因為改變了過去而發生意外死亡了。所以女主角在時空旅行時,並沒有在任何時空留下或帶走任何的事物與生命體(恐龍),因為她知道如果插手幹涉的話,未來將會産生嚴重的時空扭曲,以及時代會發生重大的改變。
科學界的權威代表: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未完待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4會員
274內容數
哥斯拉新宇宙的精彩故事、探索未解之謎的理論、分享靈異事件的經驗、重温經典電影的精神、體驗生命無常的經歷、創作科幻小說的樂趣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宗教與政治的關係文章深入探討宗教、政治與獨立思考之間的關係,以自身的經驗與思考為基礎,探討了對於信仰、依附思考和獨立思考的看法。除了討論宗教和政治本身,也提及了對信仰的質疑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及對個人獨立思考的重要性。整體上,通過對個人經歷的反思,引導讀者思考宗教、政治的本質以及獨立思考的價值。
Thumbnail
avatar
新石
2024-06-11
超越科學與宗教 ➠ 解析人生的哲學困境00:03 ➠主觀實相:解析人生的哲學困境 04:28 ➠超越科學與宗教:尋找人生的意義之旅 詳細內容 ➠https://joyying888.blogspot.com/2019/07/55.htm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uqm7SwfEtQ
avatar
廖盈媗
2024-03-30
宗教,哲學,與科學最近看了一些哲學史的書,有一些感想: 最早的哲學是試圖以理性的態度來探索神的問題(科學則是以理性的態度來探索自然)。 哲學在這裡是希望能取代宗教,不靠信仰來解釋神與人的關係。
avatar
Milo
2023-12-31
宗教與死亡「宗教與死亡」這是一個觸及生命深處的主題,彷彿一場無法避免的對話,宗教如同一本指南為我們在有生之年找到方向,而死亡則是每個生靈必須面對的最後一站。
Thumbnail
avatar
林小浩
2023-12-20
論「宗教」與「科學」看到本文標題的你,是不是覺得宗教和科學八竿子打不著?那麼我想你看完本文後應該會稍微改觀,或許⋯⋯還會讓你重新思考宗教的意義。
Thumbnail
avatar
文藝青年の科普漫談
2023-06-23
教外觀點2:李雅明《科學與宗教:400年來的衝突、挑戰和展望》全書旨在敘述基督教400年來與自然科學衝突對立的經過及成因。作者認為,基督宗教對近代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學、聖經研究……等學術領域,阻撓壓制多於鼓勵促進。除了敘述上述的負面事跡,作者也順道檢視伊斯蘭教、印度教、佛教、儒家思想與自然科學的相容度,認為……
Thumbnail
avatar
爬格子的雀榕
2020-02-15
6 為什麼要關心科學與宗教的衝突?──《信仰不是事實》大要 2019D16 理性一鬆懈,迷信就捲土重來;即使科學早已十分昌明,宗教的害處仍然既廣且深。不同宗教有戰爭,不同宗派有戰爭。恐怖攻擊的關鍵是宗教,不是政治。許多孩子因大人的宗教而無法接受疫苗,得病;生病得不到治療,慘死。許多可以救人醫學研究被信徒阻撓。無數女性、同性戀者,因為宗教而飽受歧視不公,十分悲慘。
Thumbnail
avatar
局外人
2019-06-28
2 科學是什麼?──《信仰不是事實:為什麼科學與宗教不相容》大要 2019D2科學是一套工具。科學不是知識的集合,而是一套了解宇宙萬物運作的方法、程序。科學知識是暫定的,科學有可否證性、懷疑和批判精神、重複和品質控制、理論簡約、不確定性、集體性。
Thumbnail
avatar
局外人
2019-06-26
1 信仰是證據的免疫力──《信仰不是事實:為什麼科學與宗教不相容》大要 2019D1科學與宗教不相容。信仰是證據的免疫力,再確鑿的證據都可以忽視、否定。宗教以感情的交托代替證據的需求。要叫人相信科學,不但要有「事實」上的教育,而且要有「信仰」上的反教育。從民意調查可見,科學家、無神論者批評的是主流教義,打的不是稻草人。科學家信徒少,是研究科學叫人不信,而不是不信的人做了科學家。
Thumbnail
avatar
局外人
2019-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