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現在」不存在!?深入探索時間的奧秘──《時間的秩序》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好一段時間沒有翻科普書,這次有種「物理魂」回來的感覺!

 《時間的秩序》用最顛覆你直覺與常識的方式,深入淺出地指出時間怪異的本質。讓我們想一想已經被物理學證實的現象:

  • 如果你住在一樓,過的時間會比住在五樓的人還少。
  • 如果你移動得比較快,過的時間會比移動得慢的人還少。
  • 對宇宙來說,「現在」並不存在。你的現在與宇宙另一處的現在是不一樣的。
  • 在物理學的基本方程式中,時間甚至沒有過去與未來之分。

 

本書由義大利理論物理學家卡羅.羅維理(Carlo Rovelli)所寫,他用幽默又富文學性的筆觸指出,在宇宙中時間不是統一的、客觀的、標準的。沒有獨立在世界之外的「時間」存在。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那世界真實的樣子究竟為何?基於有限的視角,我們似乎只能「近似」世界的模樣。但作者鼓勵我們,我們不能一味讓世界服從我們的知覺,而是努力讓我們的知覺跟上世界的奧秘。物理學的美妙之處,正是展現在此。

 

raw-image



「現在」不存在!?

什麼是「現在」?


想像一下,你的姐姐住在距離地球以外四光年的比鄰星b(光走到地球要花四年)。如果你接受到她傳來的無線電波訊息,說她正在過二十歲的生日,那代表那是她「四年前」的慶生,她現在已經在慶祝二十四歲的生日了。所以,地球的「現在」,是比鄰星b的「過去」;而比鄰星b的「現在」,是地球的「未來」?

 

這到底怎麼一回事?

 

或者我們可以這樣說,姐姐「現在」的二十四歲慶生,是我們「現在」在地球接受到她二十歲慶生的訊息時,四年後她將要做的事情。然而,在姐姐的時間裡,經過四年後,她可能早已離開比鄰星b,返回地球了。那時,可能是在未來的十個地球年!但是,姐姐的「現在」怎麼會在「未來」呢?

 

如果你讀得有點混亂,純屬正常。事實上,我們必須放棄「統一的現在」的堅持。問另一個星球與地球上的對應時刻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我們的「現在」不會延伸到整個宇宙。它就像包圍我們的有限氣泡,取決於我們決定時間的精確程度。因此,在過去和未來之間,有個時間段落「既非過去,亦非未來」。

 

這就是愛因斯坦所說的「膨脹的現在」(expanded present),我們能膨脹的程度很有限,因此就近似整個地球如一個氣泡,而地球上所有人都屬同一瞬間。如果我們對時間精確的定義是到奈秒,那「現在」的定義不過幾公尺。幸好,人類連0.1秒都很難分辨,所以我們可以放心地認為每個人都在「同樣的現在」。

 

「認為整個宇宙有一個定義明確的現在,這個想法只是幻覺,是我們根據個人經驗所做的不合理推論。」

 

Photo by Greg Rakozy on Unsplash

Photo by Greg Rakozy on Unsplash


時間為何流動?來聊聊熵

為什麼我們會經歷到時間的流逝?

 

有意思的是,在所有的物理學方程式中,唯一區分過去與未來的是熱力學第二定律(ΔS≧0,熵的變化大於等於零)。

 

如果我們看到影片中有一顆球在滾動,你沒有辦法分辨影片是正著播放還是倒著播放;但如果球停下來,你就會知道是正著播放。那是因為,球在滾動的過程中摩擦生熱。在有熱產生的地方,才會有過去與未來。

 

低溫的物體受到高溫的物體碰觸,就會被加熱,裡頭的分子就會活躍起來,瘋狂撞擊。這樣的熱騷動只能從高溫傳向低溫,不能從低溫傳向高溫,像是一杯冷水不會把自己的熱傳給熱水。

 

物理學家波茲曼發現,熱騷動讓物體的「分子亂度」增加,就好像原本整齊有序的牌被一直洗牌。他用「熵的增加」來描述自然界會朝向「失序」的狀態。時間會從有秩序的一端流向失序的一端,這又被稱為「時間之箭」。

 

不過,作者提問,為什麼過去就比較「有秩序」?他請我們想想:如果一副撲克牌前面二十六張都是紅色,後面二十六張都是黑色,我們就會稱之為「特殊」或「有秩序」的。但是,那是因為我們在意的是顏色。若我們注意的是數字,我們會認為前面二十六張是奇數,後面二十六張是偶數才是「特殊」的。

 

事實上,如果觀察五十二張牌排列的全部細節,那會發現「所有的排列都是特殊的」。但既然從微觀層次來看,所有的排列都是特殊的,那熵就沒有高與低的差別,過去與未來的差別就不復存在。這完全不是我們的經驗啊!

 

作者說,那是因為我們用「模糊」的方式來描述世界,用特定的視野去認知到低熵的存在。熵是相對的概念。低熵不是宇宙過去的一個特殊狀態,而是我們與世界互動的方式才造就的特殊狀態。宇宙有無數個系統、無數個交互作用,而剛好我們只在某個系統中,只考慮與我們系統曾發生交互作用的變數,而這些變數的值又決定了世界相對於我們系統的狀態。我們系統的熵上下起伏很特別,因此造就了時間的流動。

 

這就好比天空的日夜旋轉不是宇宙的本質,因為在旋轉的其實是我們。特殊的其實是我們!

 

Photo by Daniele Levis Pelusi on Unsplash

Photo by Daniele Levis Pelusi on Unsplash


時間是「發生」,世界是事件的網絡

我尤其喜歡本書談「量子重力」的章節,這是作者畢生在研究的主題(雖然讀得不是很懂,但還是很過癮)。

 

他指出,重力場(時空)也可以像光或電子一樣「量子化」。當我們將尺度放到普朗克時間(10-44秒)以下時,便會發現「連續時間段」的概念不復適用,時間的測量會變成是不連續的特定值。且根據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時空也可以如電子一樣處於疊加態,沒有固定的位置,僅能用機率闡述。因此,甚至連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差別,都變得上下起伏,變得不確定──一個事件可以同時在另一事件前與後。

 

時空是一個沒有確定值的量子實體,直到它與其他物體發生交互作用,時間段才會是粒子性且確定的。

時間鬆弛為互相關聯的網路,不再聚合形成一種同調的畫布。時空(複數型態)的圖畫上下起伏,層層疊加,在特定時刻,與特定物體發生關聯,然後突然實體化出現,於是造成一種非常模糊的圖像。但這已是我們對於世界精微的粒子性所能有的最好圖像了。」

 

於是,在本體論的層次,我們改變了對世界的看法。世界不是由事物、物質、實體組成的,而是事件、發生、過程組成的。事物在時間中持續存在,但事件僅發生在某刻。

 

看看桌上的書,它們雖然看起來是個事物,但這些事物是由原子組成的,而這些原子又是由更基本的粒子組成的,是短暫的量子場騷動,是無數個事件相互作用的結果。就好比一朵雲不是事物,而是空氣中的水氣凝結而成的;波浪不是事物,而是無數個水分子的運動。

 

世界是事件的網絡。

 

「如果我們所說的『時間』代表的只是『發生』,那麼萬事萬物皆時間。存在於時間之內的,除了『事件發生』,別無他物。」

 

raw-image

 

時間統一於我們的內在

好險,我們是一般人,不是物理學家,所以感覺世界有朦朧美,尚未分崩離析(?

 

作者在最後回到人的內在感知,引用哲學與神經科學的思想,探討人如何用記憶與預期來體驗生命。

 

大腦是一部收集過去記憶的機器,以便用這些記憶來預測未來。例如,如果有人拋一顆球過來,我們的手會很自然地移動到球等等會出現的位置。在神經系統的訊號中,一顆球出現在A,隨後出現在B,並不會呈現兩種不同的訊號,而是會整合成一個訊號,反映我們看見某物體移動的現實。我們看到的不是「當下」,而是時間中發生與擴張的事物。

 

其實,早在西元四世紀聖奧古斯丁在思索時間的本質時,便指出時間不是客觀的,而是存在於心智中的事物。我們雖然永遠只能處在「當下」,卻內建了統一的時間結構,好讓我們將記憶與預期存於我們內心中,因此得以感知到時間的流逝。他舉例說,當我們聽音樂的時候,當下的聲音的意義是由「前後的聲音」所決定,一首歌是以統一的形式存在於我們心中。

 

過去、現在與未來集一身在我們心中。我們體驗著變化多端的事件,品嘗著生命的成長,當然也承受著時間帶來的痛苦。




結語:生有時,死有時

 

《時間的秩序》用優美的文字與大量生動的比喻帶領我們進入探索時間的旅程,讓我們了解到萬事萬物都在變化。或許,探討宇宙「真實的樣子」對我們來說的意義不是在於描述正確性,而是「朦朧地」去感謝這些「偶然」造就了無數令我們感動的奇蹟。

 

時間創造天上的星星,淬鍊璀璨的寶石,孕育無數個珍貴生命。而或許在宇宙的另一頭,也有另一群生命在感謝時間帶給他們的寶藏。儘管我們沒有共同的「現在」。

 

正如《傳道書》所說的:「凡事都有定期,天下每一事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有時。」(3:1-2)

 

我們都存在於時間之中,感謝著。

關於各種書的心得與評論,內容涵蓋社會學、哲學、心理學、科學、神學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要求做錯事的人反省,會讓他成為罪犯 「要求做錯事的人反省,會讓他成為罪犯。」  看到《教出殺人犯》正文的第一句話,令人不寒而慄,但接著是更多困惑。反省不是美德嗎?有反省,才不會誤入歧途,怎麼會成為罪犯呢?如果一個人不會反省,那他才有可能成為罪犯吧!  不過,作者岡本教授正是刻意用聳動的句子,來
前陣子偶然在書店看到這本書,翻開後令人愛不釋手! 愛,往往讓人想破頭也搞不明白,不同的人對愛的詮釋更是天差地遠。不過,讓我們腦洞大開一下。如果你可以穿越時空把一群哲人聚在一起暢聊愛情,你會選哪些人呢?他們會怎麼與對方爭論呢?又會如何看待我們現代的愛情觀呢? 《蘇格拉底談愛情》是本讓讀者一窺偉大的
《聆聽的力量》書評 沒有回答的回答 想像一下,你是安寧病房裡的工作人員,有一個患者突然問你說:「我是不是已經快不行了?」請問你會怎麼回答? (1)「不要說這種喪氣的話,繼續加油!」(鼓勵患者) (2)「這種事不需要擔心喔!」(回答患者) (3)「為什麼會這樣想?」(反問患者) (4)「痛成這個樣子,
精神分析是自我理解與自我解放的工具 佛洛姆(Erich Fromm)無疑是個多產的作家,大眾對佛洛姆的印象多半是出版至今快70年的經典之作《愛的藝術》。身為社會心理學家、哲學家、精神分析師,他總能用睿智且獨到的眼光為社會與個人的疾病作出診斷。在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對人性的關懷與對社會的批判。他不
自由戀愛不自由? 我們都認為「自由戀愛」乃一個社會邁向現代文明的標誌。相較於限縮於狹小的社會網絡、依賴親友推薦、門當戶對的傳統相親模式,我們相信唯有基於自由產生的「真愛」才能造就美好的婚姻。如果一段婚姻不美滿,那他們一定是不夠愛彼此,或是不夠愛自己。 戀愛的自由,讓我們得以透過交往來認識自己的性格,
我極少看小說,但最近在二手書店發現之前話題度頗高的《正常人》,想說可能是個緣分吧。這是講述千禧世代的愛情故事,我挺好奇愛爾蘭的新生代作家莎莉‧魯尼(Sally Rooney)會用何種手法詮釋新一代的愛情觀。 原以為主題應該跟虛擬世界、約炮、開放式關係、憂鬱症、網路霸凌有關,但實際上《正常人》並沒有將
要求做錯事的人反省,會讓他成為罪犯 「要求做錯事的人反省,會讓他成為罪犯。」  看到《教出殺人犯》正文的第一句話,令人不寒而慄,但接著是更多困惑。反省不是美德嗎?有反省,才不會誤入歧途,怎麼會成為罪犯呢?如果一個人不會反省,那他才有可能成為罪犯吧!  不過,作者岡本教授正是刻意用聳動的句子,來
前陣子偶然在書店看到這本書,翻開後令人愛不釋手! 愛,往往讓人想破頭也搞不明白,不同的人對愛的詮釋更是天差地遠。不過,讓我們腦洞大開一下。如果你可以穿越時空把一群哲人聚在一起暢聊愛情,你會選哪些人呢?他們會怎麼與對方爭論呢?又會如何看待我們現代的愛情觀呢? 《蘇格拉底談愛情》是本讓讀者一窺偉大的
《聆聽的力量》書評 沒有回答的回答 想像一下,你是安寧病房裡的工作人員,有一個患者突然問你說:「我是不是已經快不行了?」請問你會怎麼回答? (1)「不要說這種喪氣的話,繼續加油!」(鼓勵患者) (2)「這種事不需要擔心喔!」(回答患者) (3)「為什麼會這樣想?」(反問患者) (4)「痛成這個樣子,
精神分析是自我理解與自我解放的工具 佛洛姆(Erich Fromm)無疑是個多產的作家,大眾對佛洛姆的印象多半是出版至今快70年的經典之作《愛的藝術》。身為社會心理學家、哲學家、精神分析師,他總能用睿智且獨到的眼光為社會與個人的疾病作出診斷。在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對人性的關懷與對社會的批判。他不
自由戀愛不自由? 我們都認為「自由戀愛」乃一個社會邁向現代文明的標誌。相較於限縮於狹小的社會網絡、依賴親友推薦、門當戶對的傳統相親模式,我們相信唯有基於自由產生的「真愛」才能造就美好的婚姻。如果一段婚姻不美滿,那他們一定是不夠愛彼此,或是不夠愛自己。 戀愛的自由,讓我們得以透過交往來認識自己的性格,
我極少看小說,但最近在二手書店發現之前話題度頗高的《正常人》,想說可能是個緣分吧。這是講述千禧世代的愛情故事,我挺好奇愛爾蘭的新生代作家莎莉‧魯尼(Sally Rooney)會用何種手法詮釋新一代的愛情觀。 原以為主題應該跟虛擬世界、約炮、開放式關係、憂鬱症、網路霸凌有關,但實際上《正常人》並沒有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物理學家告訴我們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是同一時刻。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差別,只不過是一種頑固的錯覺。愛因斯坦使我們明白,過去的事件並非永遠消失,而是存在並發生於此時此刻。同樣的,所有的未來事件也早已存在。源頭並不經驗時間,但人世間的我們卻感受到結構嚴謹的時間。事實上,時間的本質是具包容性的。時間既是同步的
Thumbnail
《時間》由image 3發行的圖文繪本,書本打開是B3紙張大小,每個跨頁大大的圖,配上一小段短短的文字,排版方式我感覺到一種時間的霸氣,但時間其實是抓不住的強烈對比。 作者把時間畫在沙漠、月曆上,也用節拍器、沙漏來表示,還有影子、月亮、火元素來顯示,當然還有好幾個跨頁,用抽象的形狀、空間來接引
Thumbnail
聽人說過,時間空間是不真實存在的架構, 是虛構的概念,堅固的幻想⋯ 那真的太好了。 換句話説,幸福的時光,不用去「找」,也不曾「過去」, 或許只是存在某個無法想像的狀況, 直到我們與真實相遇。 我在畫中寫了「Clock That Stands Nowhere」。 當時我覺得完成
Thumbnail
認識時間藍圖,只有個人的高級心智體能做到。時間無處不在,既在現實的殘酷裏,也在美好的天堂裏。時間有它的全息模樣,在各個時空中,時間有它自己的能量場。 比如現實的殘酷在時間中發生,現實的時間就攜帶殘酷的能量而存在於生活。現實的時間能量場就因爲殘酷,成爲負面的時間能量場。
Thumbnail
沒有過去,沒有未來,所有的一切紀錄都在當下。阿卡西紀錄如是,宿命通如是,預言如是,愛因斯坦也恍然大悟秘密如是。 在時空的錯覺中,如果我能把時間的片段聚焦,只於當下,那麼... 我就能感受到,一種沒有對立面的內在。 感受到的喜悅,不再是時時流逝的經驗,而是常住不動的意識臨在。 我不用再欺騙自己
Thumbnail
在《奇蹟課程》裡面談到不少關於時間和空間的理論。我們都知道非常地抽象,那個不是我們所能夠理解的。因為這個時間觀,其實隱含在所有的奇蹟裡面或者是操練的背後。尤其是它隱藏在所謂我們的寬恕法門裡面。 任何希望別人改變的想法都假設「別人已經錯了」,這個假設會成為你的經驗。 別當一回事吧。
Thumbnail
1.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2. 能量看不到,卻統籌物理世界(形而上統籌形而下) 3. 數學與物理的不同:數學「定理」:絕對真理,不因時空轉換;物理「定律」:找到自然背後的律,而非證明 4. 數學的本質:建立在不能再問的「公理」上 5. 歐式平
Thumbnail
時間與意識的關係,人們常誤解時間是線性的,但其實它並非如此。這篇文章探討時間、意識與宇宙的本質,提出人們的理解方式是如何受到頭腦的限制,指出宇宙的本質是現在的,開始與結束都在當下的這個瞬間生滅。最後呼籲人們要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也是一場遊戲,每個人所體驗的痛苦與快樂都是一種指引。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物理學家告訴我們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是同一時刻。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差別,只不過是一種頑固的錯覺。愛因斯坦使我們明白,過去的事件並非永遠消失,而是存在並發生於此時此刻。同樣的,所有的未來事件也早已存在。源頭並不經驗時間,但人世間的我們卻感受到結構嚴謹的時間。事實上,時間的本質是具包容性的。時間既是同步的
Thumbnail
《時間》由image 3發行的圖文繪本,書本打開是B3紙張大小,每個跨頁大大的圖,配上一小段短短的文字,排版方式我感覺到一種時間的霸氣,但時間其實是抓不住的強烈對比。 作者把時間畫在沙漠、月曆上,也用節拍器、沙漏來表示,還有影子、月亮、火元素來顯示,當然還有好幾個跨頁,用抽象的形狀、空間來接引
Thumbnail
聽人說過,時間空間是不真實存在的架構, 是虛構的概念,堅固的幻想⋯ 那真的太好了。 換句話説,幸福的時光,不用去「找」,也不曾「過去」, 或許只是存在某個無法想像的狀況, 直到我們與真實相遇。 我在畫中寫了「Clock That Stands Nowhere」。 當時我覺得完成
Thumbnail
認識時間藍圖,只有個人的高級心智體能做到。時間無處不在,既在現實的殘酷裏,也在美好的天堂裏。時間有它的全息模樣,在各個時空中,時間有它自己的能量場。 比如現實的殘酷在時間中發生,現實的時間就攜帶殘酷的能量而存在於生活。現實的時間能量場就因爲殘酷,成爲負面的時間能量場。
Thumbnail
沒有過去,沒有未來,所有的一切紀錄都在當下。阿卡西紀錄如是,宿命通如是,預言如是,愛因斯坦也恍然大悟秘密如是。 在時空的錯覺中,如果我能把時間的片段聚焦,只於當下,那麼... 我就能感受到,一種沒有對立面的內在。 感受到的喜悅,不再是時時流逝的經驗,而是常住不動的意識臨在。 我不用再欺騙自己
Thumbnail
在《奇蹟課程》裡面談到不少關於時間和空間的理論。我們都知道非常地抽象,那個不是我們所能夠理解的。因為這個時間觀,其實隱含在所有的奇蹟裡面或者是操練的背後。尤其是它隱藏在所謂我們的寬恕法門裡面。 任何希望別人改變的想法都假設「別人已經錯了」,這個假設會成為你的經驗。 別當一回事吧。
Thumbnail
1.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2. 能量看不到,卻統籌物理世界(形而上統籌形而下) 3. 數學與物理的不同:數學「定理」:絕對真理,不因時空轉換;物理「定律」:找到自然背後的律,而非證明 4. 數學的本質:建立在不能再問的「公理」上 5. 歐式平
Thumbnail
時間與意識的關係,人們常誤解時間是線性的,但其實它並非如此。這篇文章探討時間、意識與宇宙的本質,提出人們的理解方式是如何受到頭腦的限制,指出宇宙的本質是現在的,開始與結束都在當下的這個瞬間生滅。最後呼籲人們要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也是一場遊戲,每個人所體驗的痛苦與快樂都是一種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