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天下群英傳-狼的智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既得突厥之援,更應圖晉陽,南下以爭天下!」宋金剛朗聲道。

宋金剛,本上谷賊帥,善戰而少義。

夏王竇建德接受幽州總管羅藝請託,興兵逐之。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竇建德事先探知了宋金剛的行事風格,使人間之,趁宋金剛迎戰之時,奪了他的老巢。

戰場上,宋金剛雖占優勢,也只能敗逃。

度量時勢,宋金剛認為,竇建德既然能直搗上谷,那麼必是志在河北。若與漁陽高開道聯合,共同抵抗,乃是上策。

那是有謀主的前提下。

宋金剛是個不相信人性的人。他反而擔心,高開道或許早與竇建德聯合,前去不過是自投羅網。

不如西去。

西邊馬邑劉武周,絕對不可能跟竇建德的勢力有所瓜葛。更不要說,大亂至今,有能者如李淵、竇建德、王世充,皆已有一席之地,正努力向外拓展。

又或者如李密,在衝突中覆滅。

原地不動者,幾稀。

宋金剛認為,劉武周恐怕和自己有幾分相似的味道。

正所謂虎霸山林。

狼,擇人而噬。


面對宋金剛帶四千人前來,劉武周展開了熱烈的歡迎。

跟宋金剛料想得不太一樣,劉武周並非一個想要靜待時機的領袖。宋金剛很快就明白過來,只是劉武周的親信苑君璋與尉遲恭,始終表示要小心從事。

尉遲恭比宋金剛更清楚,劉武周是怎樣一個貨色。

一開始,尉遲恭找上劉武周,多少也奢望過這傢伙能一統天下,做那漢高光武。不過隨著日子下來,尉遲恭很明白是指望不上了。

還不如,待價而沽。

身為一方之霸的左右手,不論來日誰領風騷,自己都會成為重要人物。與其讓劉武周出去跟人硬碰硬,還不如繼續維持馬邑的實力與影響力。

但宋金剛的出現,就讓尉遲恭感到不安了。

分明是敗戰之將,卻總在吹噓自己於河北未逢敵手。更不斷對劉武周進言,指點該如何爭霸天下。

甚者,宋金剛居然休了自己的妻子,請劉武周把妹妹嫁給他。

不說這行逕令鮮卑貴族出身的尉遲恭難以想像……你就都娶便是,豈有趕走家中女主人的?

很快的,尉遲恭就發現不對頭。

雖說劉武周不因裙帶關係用人,但宋金剛已得重用,如今又是皇上妹婿,在朝廷百官眼裡,那就是與苑君璋平起平坐了。

開國重臣尉遲恭,此時反倒矮了宋金剛一頭。

宋金剛的主戰態勢,也漸漸受到眾人信服。

這日,劉武周收到突厥處羅可汗來信,表示願意提供馬邑五千精騎,卻不說為何。

劉武周找來心腹相議,宋金剛就這麼跳了出來。

尉遲恭倒吸了一口涼氣。就他看來,李淵可是最可能成為買主的一方。

「晉陽乃李唐根本,太原境內豪族更是死忠支持李淵,即便我等能攻下太原,只怕百姓也不心服啊。」

尉遲恭出言反對,同時看向苑君璋。苑君璋持重多智,應該也會站在自己這邊吧。

「這就難說了。」苑君璋輕咳一聲,道:「日前斥侯來報,李淵新封太原郡公武士彠,如今武氏家族正持詔命,大肆收購各地田產,要說太原世族沒有反感,我看也是不易。」

尉遲恭不虞有此變卦,一時張口結舌。

宋金剛暗自冷笑,更道:「邊境更探知,早先太原方在留守李元吉指揮下,大量糧草逕往河北送去,支援李神通討伐宇文化及……」

劉武周點了點頭,道:「李神通被竇建德擊敗,太原世族恐怕是血本無歸,這下哪還有本錢跟新任郡公家族討價還價……這是天要助我!咱們,出兵!」

心意已決,劉武周不由分說,命宋金剛為西南道大行臺,尉遲恭為將,率兩萬兵馬南侵。

宋金剛雖是山賊出身,但治軍極嚴。大軍日夜兼程,卻是繞過了晉陽,往取南側榆次縣。宋金剛的目標,不是郡守李元吉,而是郡公武士彠的家鄉:文水。

既然決定出兵,苑君璋這邊也沒閒著。他很快派人與太原大族連繫,得知李元吉性好畋獵,又縱其左右攘奪百姓。

守將宇文歆看不過去,上表彈劾。

當時李淵准奏,坐免元吉,但實有後著。武氏家族很快發動親信父老上書,為李元吉說情請命,尋復原職。實則更多的太原士族與百姓,皆已憤怒。

故此,雙方協議,先取文水,並斷晉陽與長安的聯繫,太原百姓自會相助周軍。


隨著宋金剛完成任務,劉武周方率五千騎兵,大張旗鼓往晉陽而去。

李元吉聞報,不信軍情,遣將軍張達領步卒百人再探。

張達表示,兵兇戰危,寧信其有,應增兵阻之。

李元吉罵道:「敵軍已至黃蛇嶺方探之,這些廢物能信嗎?保不定便是聲東擊西之計,晉陽豈可無軍守禦?」

張達無奈,只能出兵迎戰。

劉武周這邊早有準備,面對這百人小隊,哪還有不一網成擒的。

看到張達被綁來面前,劉武周親自為之解縛,勸降張達。在張達協助下,晉陽周遭縣城更是紛紛不戰而降。

少數不願投降的百姓,自四面八方湧入晉陽城,這下,也由不得李元吉不信了。

李元吉召來司馬劉德威,命其盡點精兵,李元吉要親自率軍與周軍作戰。

晉陽城中,只留老弱殘兵便可。

劉德威雖微覺不妥,但也知李元吉脾性,只管照辦。哪裡知道,李元吉率領部隊出城後,便沒了消息。

數日後,劉武周兵臨城下,劉德威方知,部隊盡皆被擒,在張達的勸說下紛紛投降。

在晉陽軍離城的第二天夜裡,李元吉與其家人便已消失無蹤。

群龍無首,又怎能與周軍交戰?

然而,歡欣鼓舞的慶功宴上,唯獨不見了尉遲恭的身影……


長安大興城,軍情未至,李元吉已出現在李淵面前,痛陳守將昏庸無能,自己如何浴血奮戰,獨木難支,勉強逃脫。

強兵數萬,食支十年,起義興運之資,一朝而棄。李淵大怒,下令抓捕眾人,欲處以極刑。

此時,李綱出來勸諫。

李綱攤開了過去守將們檢舉李元吉的奏摺,淡淡道:「忠奸自古難辨,但齊王與人結怨,不證自明。不論皇上要怪罪於誰,民心不散,周軍豈可推進至斯,如入無人之境?」

李淵馬上就明白過來。沒錯,自己確實在抽太原的板。

隔日,李淵便宣布錯在元吉,諸將無罪。

至少還在手裡的,要好好維繫了。

李綱更建議道:「如今河東未失,更需有能穩住民心士氣者往。至於反攻太原,臣有二人可薦。」

一者李仲文,本是與李綱一同效力胡商何潘仁,勸其降於柴娘子者。這些早期投降李唐的關中人士,並不在李淵要除去的對象之列。

二一個,則是姜寶誼。姜寶誼過去與尉遲恭為同袍,屬支持李淵太原起義的老將。

李唐這邊仍以為,劉武周手下大將,當是尉遲恭為首。有姜寶誼在,盡可提出對策。

至於李仲文這步棋,用意可深了。

一旦奪回太原,李淵必得重新布置親信官員。

李綱此薦,意思便是:把太原交由我們關中派來處理。

見李淵似乎有點猶豫,李綱更道:「河東總管,臣以為裴監為優……若能輔以永安王,皇上以為如何?」

裴監便是李唐開國功臣裴寂,李淵的親信自不待言。

永安王李孝基,更是李淵少數真正親近的李氏子弟。

即使把太原轉交關中派,其命脈咽喉,仍是要握在李淵手裡。

李淵的神情漸漸紓緩開來,方道:「兵貴神速,便授李仲文與姜寶誼先行,裴監那邊,我再與他談談便是。」

裴寂可不是一般呼之則來,揮之即去的臣子。時至今日,他仍是李唐最重要的後勤指揮。不過,李淵也已經想到說服裴寂的法子了。


卻說李仲文與姜寶誼帶兵北上,一路上毫無遲滯。但姜寶誼認為,晉陽既降,太原以溫姓為首世族,定有不少人支持周軍。

故此,兩人擬定行軍路線,不往祁縣,卻行文水。

這一去,就遭到了宋金剛的伏擊。

姜寶誼當場戰死,李仲文則勉力逃出,退往汾陽城招收殘兵,並通知京師。

李淵獲報,連忙要裴寂與李孝基往援。若能守住汾陽一線,仍大有可為。

不料兵行河東,又聞當地人王行本造反。

裴寂與李孝基商量之下,決定由李孝基這邊留下來與河東叛軍作戰,裴寂則繼續推進。

沒想到裴寂剛走,李孝基背後又遭敵襲。

原來尉遲恭早已進入河東,說服各地反唐。

夏縣人呂崇茂因殺縣令,舉城相應,更把握時機夾攻李孝基。

李孝基不虞此著,大敗遭擒。

而深入太原的裴寂,在介休城遭遇了宋金剛。

裴寂素無用兵之才,命其前來,本為河東徵兵以用。會選擇分頭行事,也是因為只要援軍能帶到李仲文手裡便可。否則讓裴寂迎戰河東叛軍,也是無濟於事。

但宋金剛又怎會讓唐軍輕易會合?

早在裴寂抵達前,宋金剛早將附近地形摸熟。

待唐軍駐紮,宋金剛便遣人斷其水源,料定對方必定再次移動。趁裴寂移動之際,周軍大舉突襲。

裴寂惶急逃竄,但到了太原河東邊界,非但不見李孝基部隊,道路更為叛軍封鎖。無奈之下,轉往絳縣城躲避。

而宋金剛的追兵,不久也即趕到。

裴寂走投無路,只盼消息能順利送回京師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95會員
95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03
陰陽互濟,缺一不可。若是任一方過盛,定然遭到另一方的反撲。 此消彼長,在時間的長河中,沒有誰是真正的勝利者。 隋唐演義篇到此結束,現在的我盡力了。
Thumbnail
2024/06/03
陰陽互濟,缺一不可。若是任一方過盛,定然遭到另一方的反撲。 此消彼長,在時間的長河中,沒有誰是真正的勝利者。 隋唐演義篇到此結束,現在的我盡力了。
Thumbnail
2024/06/01
對李元吉跟李建成來說,一個殺手的失利算不了什麼。但對李世民跟長孫夜而言,總是要有人為高惠通的逝去付出代價。 秦王府高調而又隱密的為反擊展開動作,只是下定決心的,究竟是李世民?還是長孫夜?
Thumbnail
2024/06/01
對李元吉跟李建成來說,一個殺手的失利算不了什麼。但對李世民跟長孫夜而言,總是要有人為高惠通的逝去付出代價。 秦王府高調而又隱密的為反擊展開動作,只是下定決心的,究竟是李世民?還是長孫夜?
Thumbnail
2024/05/30
高惠通擒了長孫夜,約李世民單刀赴會。但尉遲恭實不知該如何配合這個太子派來的殺手…… 我們都知道,李世民不會死,尉遲恭也不會死。按照史實,只有一個人在這時候必須死。 距離六月四日的玄武門之變,還有三天。
Thumbnail
2024/05/30
高惠通擒了長孫夜,約李世民單刀赴會。但尉遲恭實不知該如何配合這個太子派來的殺手…… 我們都知道,李世民不會死,尉遲恭也不會死。按照史實,只有一個人在這時候必須死。 距離六月四日的玄武門之變,還有三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卻說李元吉受命往山東應戰,但無意深入,只命史萬寶輔佐原鎮洛陽的李道玄出兵,自己則坐鎮洛陽指揮。 「當前敵軍動態未明,不過,劉黑闥肯定著意奪回樂壽。」李道玄如此認為。 樂壽是過去叛軍首都,在李世民的授意下,即使數度遭到攻陷,仍是維持舊觀。
Thumbnail
卻說李元吉受命往山東應戰,但無意深入,只命史萬寶輔佐原鎮洛陽的李道玄出兵,自己則坐鎮洛陽指揮。 「當前敵軍動態未明,不過,劉黑闥肯定著意奪回樂壽。」李道玄如此認為。 樂壽是過去叛軍首都,在李世民的授意下,即使數度遭到攻陷,仍是維持舊觀。
Thumbnail
絕境。 在羅士信生平大小數百戰中,很少陷入這樣的絕境。 上一次是什麼時候呢? 是了。 羅士信的嘴角,微微的向上揚了一下。 那一年,跟裴行儼那小子,一起試圖突破王世充的包圍。 兩個人,都死了一回。 如今,裴行儼已不復在。 身旁的李道玄,同樣的年紀彷彿。 同樣的,勇猛異於常人。
Thumbnail
絕境。 在羅士信生平大小數百戰中,很少陷入這樣的絕境。 上一次是什麼時候呢? 是了。 羅士信的嘴角,微微的向上揚了一下。 那一年,跟裴行儼那小子,一起試圖突破王世充的包圍。 兩個人,都死了一回。 如今,裴行儼已不復在。 身旁的李道玄,同樣的年紀彷彿。 同樣的,勇猛異於常人。
Thumbnail
李世民決定的戰術,是奇襲。 抵達鄭州之後,果不其然,夏軍展開了包夾攻勢。自虎牢關登陸的部隊,向東推進。從山東而來的軍勢,更是一點不慢。 管城、考城……原本隸屬王世充,在入冬前投降唐軍的縣城,開始向夏軍靠攏。就連先前只打算觀望,王世充所轄徐州行臺,也對夏軍提出了支援。
Thumbnail
李世民決定的戰術,是奇襲。 抵達鄭州之後,果不其然,夏軍展開了包夾攻勢。自虎牢關登陸的部隊,向東推進。從山東而來的軍勢,更是一點不慢。 管城、考城……原本隸屬王世充,在入冬前投降唐軍的縣城,開始向夏軍靠攏。就連先前只打算觀望,王世充所轄徐州行臺,也對夏軍提出了支援。
Thumbnail
整齊劃一,精神抖擻的軍隊,走進了洛陽城。 曾為大隋東都,繁華一時的洛陽城,如今街上竟是空無一人。領軍的魏隱感到很是奇怪,不過,此時他的任務,還是得先入宮面聖。 對於皇上來說,沒有比跟竇建德達成協議,更重要的消息了。 一如魏隱所料,王世充聞訊大喜過望。
Thumbnail
整齊劃一,精神抖擻的軍隊,走進了洛陽城。 曾為大隋東都,繁華一時的洛陽城,如今街上竟是空無一人。領軍的魏隱感到很是奇怪,不過,此時他的任務,還是得先入宮面聖。 對於皇上來說,沒有比跟竇建德達成協議,更重要的消息了。 一如魏隱所料,王世充聞訊大喜過望。
Thumbnail
始終攻不下汾陽城的李仲文,讓劉武周非常惱怒。 原本,這裡不過是李唐一支殘軍。 宋金剛也是吃準了,李仲文只是負隅頑抗,再無抵抗之力,才把這個「戰功」讓給主子,南下增援邊境。 不過,不管是宋金剛還是劉武周,都沒有發現,汾陽城中,悄無聲息的進駐了過萬士兵。
Thumbnail
始終攻不下汾陽城的李仲文,讓劉武周非常惱怒。 原本,這裡不過是李唐一支殘軍。 宋金剛也是吃準了,李仲文只是負隅頑抗,再無抵抗之力,才把這個「戰功」讓給主子,南下增援邊境。 不過,不管是宋金剛還是劉武周,都沒有發現,汾陽城中,悄無聲息的進駐了過萬士兵。
Thumbnail
尉遲恭與李世民已對峙近月,始終僵持不下。 李世民渡過黃河後,一路猛進,取下太原河東交界處的柏壁後,便改以守勢不出。 尉遲恭假意放開防線,讓唐軍能夠前進絳縣援助裴寂,再從中伏擊。卻沒料到,裴寂居然獨自棄城逃跑,唐軍也並未出動。 僵局,卻將由身陷敵營的自己人來突破。
Thumbnail
尉遲恭與李世民已對峙近月,始終僵持不下。 李世民渡過黃河後,一路猛進,取下太原河東交界處的柏壁後,便改以守勢不出。 尉遲恭假意放開防線,讓唐軍能夠前進絳縣援助裴寂,再從中伏擊。卻沒料到,裴寂居然獨自棄城逃跑,唐軍也並未出動。 僵局,卻將由身陷敵營的自己人來突破。
Thumbnail
宋金剛,本上谷賊帥,善戰而少義。 夏王竇建德接受幽州總管羅藝請託,興兵逐之。 當這頭野狼來到了馬邑,蟄伏已久的劉武周,也決定對李唐的領地展開侵攻……
Thumbnail
宋金剛,本上谷賊帥,善戰而少義。 夏王竇建德接受幽州總管羅藝請託,興兵逐之。 當這頭野狼來到了馬邑,蟄伏已久的劉武周,也決定對李唐的領地展開侵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