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哥直播系列-如何辦一場成功的讀書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raw-image

出處:https://www.facebook.com/wendellyu/videos/10217738825168038

來賓:謝克群

暢哥:我想問一下,認識你滿久了,上一次我們在辦理完全訂閱制網聚時候,你說你也有常常辦網聚、還有讀書會?

克群:是,我滿常辦讀會和人脈活動,我還滿常辦的。

暢哥:我看你很多邀請很多知名講師,舉辦這些活動,我想請問幾個問題,要辦書會的話,該怎麼開?

為什麼要辦讀書會,讀書會有什麼好處?

克群:我講一下我辦讀書會的經歷,我目前辦這個活動,它叫做聚慧,大家聚在一起,有智慧,它是我們的品牌,我本身經歷是某個讀書會(行雲會),經歷二十幾年的讀書會,它是一個傳統讀書會,我也當到會長。

讀書會在早期是純知識型,大家很喜歡學習讀書的人,我不知道暢哥有沒有經歷過這個年代,這一次我們讀這一章節,大家聚集在一起討論這個章節重點或是大家分別讀幾章,我們現在的時代越來越硬,資訊越來越多,越來越沒有時間做這件事情,現在大家可以看到一些讀書會,像是說書會,就是我找一個人來花一或兩個小時來講一本書,我之前在某個會中,一場活動聽三本書,與會者,可以很快,大家沒時間讀書,有點類似聽書的觀念,我後來觀察到一個需求,現在除了知識性需求以外,人脈性需求也會越來越高

聚會慢慢變成平台或品牌,我後來發現這樣有幾個好處:

  • 滿足喜歡學習需求。
  • 可以找到學習同好,來自不同產業的朋友。

對參與者好處:認識的人給我的幫助比聽書的幫助來的大。

對主辦者而言,我建議做個人品牌來辦理類似讀書會活動和線下活動。

個人品牌一定會有一個主題,像暢哥邀請某個人講旅行主題,其實旅行主題,需要線下活動,可以適合用書,我們各行各業都有不同書,各行各業凝聚出來,對主辦者來說,真的做得好,以自己為中心的人脈網路,一群有影響力的流量,辦活動就是聚眾

暢哥:我常常跟大家講,很多好書,我們要做社群,其實辦讀書會就是社群,它是一個非常扎實的社群,它就是從Online(網路)打回Offline(實體),一開始採簡簡單單10個人或15個人,跟你見面或跟你聊天,它其實是社群一開始最堅強的先鋒部隊,如果今天你幻想你要有一千個人社群或是兩千人社群,你還是得從10個人或15個、20個慢慢耕耘,它真的可以抓住你死忠的那一群人群。

完美社群世界呈現,就是宗教。

我們去看宗教社群概念,實現可以這麼完美?

是因為它有三大要素:

  1. 核心:就是信仰的神,可能是基督、可能是佛教,這個神就是信仰的中心
  2. 人:就是教徒
  3. 交流:兄弟姊妹、師兄師姐師妹交流


我們把教會它想成10人讀書會,它有同樣的要素,核心就是一本書,有人,也有交流,它其實就是社群模擬演練,如果能把讀書會操作的好到未來操作大型社群就會得心應手。

克群:真的! 它就是一個社群,從小練習是滿好的。

暢哥:我想問一下克群,如果今天我是一個部落客,我很想舉辦讀書會,但我什麼都沒有,我如何從0開始?

克群:就是完全沒有辦過的人嗎? 讀書會可以有兩種方式!

自己講一本書:介紹書,這部分要花很多心力,我自比本身說過五本書左右,我只講一個小時,我功課部分準備簡報上面,一開始要做的話!

  1. 找一本書
  2. 設立活動通頁面
  3. 用人脈找人(找十個人來參加,找到基本觀眾,日期、地點敲出來、時間敲出來,你的東西就會生出來,就會逼自己分享)

另外一個方法自己來做:一兩次做這件事情,慢慢的可以找相關書籍的人,市面上有很多說書人的活動,可能有辦過,比如說這本書最近可能跟讀書會主題相關,你就可以說書人攀談,我有個讀書會,我可不可以邀請你來,通常你好不容易做一個簡報,你去別的地方也是講同樣的簡報,十次也是講,我的產出是可以重複使用,重要的是自己開始行動,兩個月辦一場,自然你的人就會用這樣方法排出來。

暢哥:我也分享一下,我現在也不參加讀書會了,我早年還會參加,你說到做簡報,做簡報這件事情,對任何人很重要,它可以把腦中知識,重點化、條列化。

暢哥:我記得有一個講師叫做孫治華,他每次都會把讀書會的簡報,準備得非常優質,非常認真,我就問他...你只做一次讀書會,你不覺得做這件事情很浪費嗎?

他說不會,這些東西做出來就是數位資產,他去下一場演講就可以不用在準備,或是擴大名聲想讓免費給人下載也無所謂,這種做法很好,也幫自己練習。

還有一件事情,我們做知識,總有一天會走向公開班的講師,公開班講師市場是非常殘酷,只有一次機會,你說你要開課,大家慕名而來,你一次搞砸,未來就不會有人來,讀書會就是練習非常好的場合,在讀書會搞砸,失誤也沒差,讀書會三百、五百,如果你未來走公開班講師,你需要練習,讀書會就是非常好的場合。

克群:我補充一下,若是怕你自己讀書會的話,在自己讀書會之前,可以先去別人場子說書,讓自己更好的練習,你說的那些書,到時候可以在自己的讀書會再說一遍,又沒有什麼關係,我自己是這樣做,我自己在自己讀書會中說了五、六本書之後,我覺得可以了,我開始知道讀書會怎麼做,找到主題,把之前內容擴大,在這過程中認識說書人,他們也是我的人脈。

暢哥:比如說這場讀書會是請忘形來,如果今天這本書是本土作者,這本書作者親臨現場導讀,露臉,幫大家簽書,對這個讀書會加很大分數,可是你要怎麼說服他來? 你不可能給他很大酬勞阿? 這些講師很貴啊!

克群:其實以忘形為例,我之前是他學員,我之前上他課好幾次,我請他來,我會跟他變得好朋友,這是一個,再來歐陽立中老師,我就是善用他們打書期,起碼會有兩、三個月打書期,他們會希望自己曝光率越來越高,一旦讀書會經營久了,你就會固定20~40個,只要跟他們講,他們只要願意曝光,他們會很想要,我覺得也不要覺得他們高不可攀,我們是互相幫助概念,我們有這些群眾與流量,我邀請你來,他也不會跟我們索取高額費用,我覺得讀書會有一個重點是:商業氣息不能太重,你要跟講師強調我們是互助共好地方,知識交流,可以用社團價,學校價給你,場地費跟講師費就可以攤平,我的經驗是他們都很願意來。

暢哥:如果我今天出一本書,我當然會以作者身分去推書,書真的很難賣,如果這個單位邀請我說,你不用給我酬勞,我跟你買20~30本書,但是你可不可以來現場加10%。

克群:還有一個方法是,我們會主動請講師,請你帶書來,因為聽完之後,大家也會買了書,反而買不到反而不好,它是一種課後服務,我們反而會主動,你一定要做這件事情,不要等到別人開口。

暢哥:那這樣我會很願意!

克群:謝謝暢哥! 我們現在實體活動有點停下來(疫情),但是我還是會繼續按照原本的方法做,我覺得滿好。

暢哥:你覺得一場好的讀書會它應該要怎麼安排、怎麼設計,讓來賓覺得物超所值,覺得很好玩?

克群:我會分活動前、活動中

活動前:我反而會強調,主辦單位蒐集參與者資訊,要知道參與者產業、年齡、程度,最好要跟講師溝通,離開之後他可以帶走什麼東西,他有什麼樣成效(非常重要)

活動設計其實還好,我會請忘形,多設計一些小組討論、互動環節或上台發表環節,大家還記得我一開始說的人脈需求,大家還有一個很深、很大需求就是人脈需求,聽人家講沒什麼意思,最好是自己有些回饋和別人交流,這樣是很好,2個小時、加上兩、三段互動環節,大家滿意度通常滿高,又有收穫、又有產出,又能認識人,能夠產出帶回去使用,這是最棒,有點偏向WorkShop性質。

暢哥:治華老師之前有跟我說過,他的讀書會反應都很好,感覺去上課只要付出三百到五百塊,物超所值。

克群:他的課程,我非常推薦,我有參加好幾次。

暢哥:當來賓參加你的讀書會有物超所值感覺時候,他未來要賣東西或任何課程,來賓都會傾向去上,你可能就是品質保證,讀書會的功用非常多,很合適做個人品牌。

克群:好感和信任度,帶回這個品牌,你就會對這些流量有影響力,當你有這個影響力,導到商品,我覺得最合適導到課程,像之前我們有團購開班,跟一個講師,那個講師教粉絲頁經營,大家都有這個需求,揪團開班,我發現這條路可以做,實體商品還沒做,另外讀書會沒辦法賺太多錢!

暢哥:開公開班很辛苦,人家不認識你,人家也不知道你多厲害,我才會說你想開公開班之前一小步,你要固定開讀書會,這些人會願意來讀書會的人,願意聽你的知識分享,這些人就是你的潛在公開班學生,不敢說百分之百,但轉換率很高。

克群:你在互動過程中,你會更了解,他們真正需求是什麼? 你就可以設計課程For它們。

暢哥:然後可以做實驗,反正是讀書會,在讀書會出錯也無所謂,不是上公開班,上爛,你就沒有第二次。(註記:公開班開課是一次定生死)

來賓問題

Q1.觀眾可立即做,提升自己能力的一件事?

克群:回到個人品牌主題,其實我也正在研究這件事,我其實做的方式,我不管人或是怎麼樣...挑一個你想學主題,最好是只有一個,最好學習之後,透過文字書寫,一個禮拜產出一、兩篇的文章,自己在學習的主題(輸出),我比較想強調的是,觀察大家輸入太多,輸出太少,我最少是輸入2:1、最好是1:1,重點是內化過程,透過這個過程當中,能力進步很多。

暢哥:每天產出或是文字或是照片產出,其實連續產出,這個行為,就會造成腦部的行為出現變化,你說輸入輸出1:1太難了...你可以把今天聽的重點產出一篇也不錯!

Q2.介紹一個你在追蹤的人?

王劍老師

raw-image


克群:大部分都在專注國外的人,我最近都在看王劍老師,他其實是一個大陸的人,他現在在美國東岸,他算是財徑直播主,他一天直播兩次,一次直播一個小時,他的背景是香港財徑記者,他真的很懂中國,講很多中國事情,一方面是我的職業,我要跟我客戶談到經濟趨勢,現在就是中美時勢,他講話慢慢,非常有條理,有素養、內涵的人,他每次講話,他每次講三十分鐘,另外三十分鐘互動時間,他直撥五百人、六百人、一千人以上,這些人來自全球各地華人,他會請大家不要亂聊天,他會請大家三個Tag發以下

  1. 你有什麼問題?
  2. 情況
  3. 觀點

我一開始追蹤他的時候,是武漢肺炎,他的直播華人會回報情況,有些網友的觀點非常棒,這個人非常強。

暢哥:你昨天推薦我這個人,真的很強,什麼特效、字幕都沒有。

克群:一個人一個小時,一天兩次、三四百集,肚子非常有料。

raw-image

暢哥:我來分享一個人他就是以書維生的人,這個人叫做RYAN HOLIDAY,很多矽谷老闆或意見領袖,都有在關注他,他一年看很多書,他會推薦書,他會有書單,加入他的電子報,他會寄送書單給你,他每年會推2000本書,他電子報有8萬人,他在書市有舉足輕重,很可怕的一個人。

它其實有幾本書有中文版,有幾本書我非常愛,有一本書Perennial Seller

註記:成長駭客也是他著作。

有推出中文版,這個人寫書、賣書,就可以滿厲害,可以維生。

Q3.分享一個好康的資源?

raw-image


克群:勞動部有一個產業投資人才方案,專門給在職人員或勞保,台灣就業通的在職訓練網,各個產業課程都有,你只要出席五分之四以上,勞動部就會補助80%學費,我現在就學保險相關,勞動部有跟它合作,這些老師很不錯,都是來自業界老師,如果是身心障礙者就會有100%補助。

raw-image

暢哥:我的好康分享Papaya電腦教室。

我覺得它是台灣最好的教學頻道,像我們網路人非常討厭浪費時間,這個人不囉嗦,它的影片安排好素材、橋段,重視拳拳到肉,它是一個非常好的教學頻道。

克群:我是聽你分享才知道!

暢哥:最後克群有什麼要補充?

克群:回到讀書會主題,一定要去辦! 你可以站在台,就不要站在台下,只有站在台,人家才會記得你,只要有產出,才會有收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T界影武者-程序元的沙龍
18會員
48內容數
個人品牌口述-筆記
2022/11/27
出處:來自FB暢哥-FIRE心得與實踐方法 Q1.暢哥:45歲就退休達成【FIRE】(財務獨立、盡早退休)為什麼? 這一點很特別,到底是怎麼做到? 為什麼有這樣想法? 老黑:為什麼阿...簡單來說在40歲的時候碰到中年危機,40歲的時候只在同一家公司工作過,一做就做22年,40歲的時候,該升遷的
Thumbnail
2022/11/27
出處:來自FB暢哥-FIRE心得與實踐方法 Q1.暢哥:45歲就退休達成【FIRE】(財務獨立、盡早退休)為什麼? 這一點很特別,到底是怎麼做到? 為什麼有這樣想法? 老黑:為什麼阿...簡單來說在40歲的時候碰到中年危機,40歲的時候只在同一家公司工作過,一做就做22年,40歲的時候,該升遷的
Thumbnail
2022/11/12
出處來自FB暢哥-藝術家的變現之道 主講者:諾米 為什麼從建築轉插畫 諾米:原本在建築系,高中念廣告設計,大學學的更廣泛,上課是喜歡建築設計,踏入職場跟學校所學不一樣,上班一年左右,在上班沒辦法畫畫,大不了成為一個接案插畫家,失敗成為上班族,後來就轉職接案插畫家。 暢哥:諾米粉絲團畫了很多台灣小攤販
Thumbnail
2022/11/12
出處來自FB暢哥-藝術家的變現之道 主講者:諾米 為什麼從建築轉插畫 諾米:原本在建築系,高中念廣告設計,大學學的更廣泛,上課是喜歡建築設計,踏入職場跟學校所學不一樣,上班一年左右,在上班沒辦法畫畫,大不了成為一個接案插畫家,失敗成為上班族,後來就轉職接案插畫家。 暢哥:諾米粉絲團畫了很多台灣小攤販
Thumbnail
2022/11/12
如何擁有出色的溝通-筆記 出處來自FB暢哥-如何擁有出色溝通? 主講者:莊舒涵-卡姐 關於卡姊:一開始在企業工作當HR,做教育訓練,在傳產當管理師,跟不同事業部門主管聯繫溝通,必須在不同環境溝通,跟不同的人溝通。 為什麼出來創業 做這方面講師? A:大學讀教育背景,原本是當小學老師,發現不是我要的環
Thumbnail
2022/11/12
如何擁有出色的溝通-筆記 出處來自FB暢哥-如何擁有出色溝通? 主講者:莊舒涵-卡姐 關於卡姊:一開始在企業工作當HR,做教育訓練,在傳產當管理師,跟不同事業部門主管聯繫溝通,必須在不同環境溝通,跟不同的人溝通。 為什麼出來創業 做這方面講師? A:大學讀教育背景,原本是當小學老師,發現不是我要的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出處:https://www.facebook.com/wendellyu/videos/10217738825168038 來賓:謝克群 暢哥:我想問一下,認識你滿久了,上一次我們在辦理完全訂閱制網聚時候,你說你也有常常辦網聚、還有讀書會? 克群:是,我滿常辦讀會和人脈活動,我還滿常辦的。 暢哥:
Thumbnail
出處:https://www.facebook.com/wendellyu/videos/10217738825168038 來賓:謝克群 暢哥:我想問一下,認識你滿久了,上一次我們在辦理完全訂閱制網聚時候,你說你也有常常辦網聚、還有讀書會? 克群:是,我滿常辦讀會和人脈活動,我還滿常辦的。 暢哥:
Thumbnail
你參加過讀書會嗎? 這裡的讀書會只的是針對非學科、考試目的所辦理的社群交流,隨著社群媒體的發展,讀書會的模式可說是變得更加多元且精彩,就我個人的經驗與觀察,我覺得可以分為四大類型,以下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多元主題X說書導讀: 這點應該是目前最火熱的一塊,無論免費、付費的管道相當多。就台灣部分我
Thumbnail
你參加過讀書會嗎? 這裡的讀書會只的是針對非學科、考試目的所辦理的社群交流,隨著社群媒體的發展,讀書會的模式可說是變得更加多元且精彩,就我個人的經驗與觀察,我覺得可以分為四大類型,以下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多元主題X說書導讀: 這點應該是目前最火熱的一塊,無論免費、付費的管道相當多。就台灣部分我
Thumbnail
書是廣泛、多元的,用讀書會討論,可以創造出另一個讓組織成員對話甚至收斂想法、聚焦的場域,是工作情境下未必能做到的。持續從書中吸收與累積,在這個以知識、創意決勝負的時代,肯定也是有幫助的積累。 找一個『專業讀書人』幫你突破門檻、省下時間,對於企業來說,應該是可以評估的教育訓練或增進內部溝通品質的方式。
Thumbnail
書是廣泛、多元的,用讀書會討論,可以創造出另一個讓組織成員對話甚至收斂想法、聚焦的場域,是工作情境下未必能做到的。持續從書中吸收與累積,在這個以知識、創意決勝負的時代,肯定也是有幫助的積累。 找一個『專業讀書人』幫你突破門檻、省下時間,對於企業來說,應該是可以評估的教育訓練或增進內部溝通品質的方式。
Thumbnail
最近突然有種感覺是,生活裡充滿了"讀書會"。臉書隨便滑,都是誰誰誰要準備辦讀書會,或是某某某分享他參加讀書會的心得。這麼多種讀書會有分成哪幾種類型呢?如果我要辦讀書會又應該怎麼定位呢?
Thumbnail
最近突然有種感覺是,生活裡充滿了"讀書會"。臉書隨便滑,都是誰誰誰要準備辦讀書會,或是某某某分享他參加讀書會的心得。這麼多種讀書會有分成哪幾種類型呢?如果我要辦讀書會又應該怎麼定位呢?
Thumbnail
「我每次跟朋友說我在看哪一本書,都會被句點!」這句話是在各個讀書會中,最常聽見的一句。 現在社會中,因為社群平台的興起、資訊量的爆炸,閱讀標題、懶人包成為大多數人的習慣,畢竟資訊量太多,我們的時間卻有限。進而願意從頭到尾讀完一本書,居然已經變成一種孤單的心事。
Thumbnail
「我每次跟朋友說我在看哪一本書,都會被句點!」這句話是在各個讀書會中,最常聽見的一句。 現在社會中,因為社群平台的興起、資訊量的爆炸,閱讀標題、懶人包成為大多數人的習慣,畢竟資訊量太多,我們的時間卻有限。進而願意從頭到尾讀完一本書,居然已經變成一種孤單的心事。
Thumbnail
身為一個長期的閱讀愛好者,參與或主辦讀書會對我來說,也有不同的樂趣與目的,就讓我來談談其中的三種場景與功用。
Thumbnail
身為一個長期的閱讀愛好者,參與或主辦讀書會對我來說,也有不同的樂趣與目的,就讓我來談談其中的三種場景與功用。
Thumbnail
終於拾起了這本《讀書會備忘錄》來閱讀,當時會買這本書主要是參與過讀書會帶領人的訓練,以及進階的意識會談法,談論如何透過讀書會一起學習,建立起成長團體,讀書會閱讀的不是只有書籍,有可能是一張照片、一幅畫、一部電影、一篇故事,當然還有書,主要是透過一個共同的獲得知識的體驗去發掘彼此。
Thumbnail
終於拾起了這本《讀書會備忘錄》來閱讀,當時會買這本書主要是參與過讀書會帶領人的訓練,以及進階的意識會談法,談論如何透過讀書會一起學習,建立起成長團體,讀書會閱讀的不是只有書籍,有可能是一張照片、一幅畫、一部電影、一篇故事,當然還有書,主要是透過一個共同的獲得知識的體驗去發掘彼此。
Thumbnail
        同事朋友都知道我是一個熱衷參加活動的人,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的活動,我之所以願意投入時間參與的原因是:任何我感興趣的活動,都可以產生正面的刺激。例如全英文的講座,無法隨時聽懂融入,那麼我就學習講者的表達和簡報方式。 還無法學習他人的專業,就從小處挖掘可學習之處。 這是我參加活動的哲學。
Thumbnail
        同事朋友都知道我是一個熱衷參加活動的人,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的活動,我之所以願意投入時間參與的原因是:任何我感興趣的活動,都可以產生正面的刺激。例如全英文的講座,無法隨時聽懂融入,那麼我就學習講者的表達和簡報方式。 還無法學習他人的專業,就從小處挖掘可學習之處。 這是我參加活動的哲學。
Thumbnail
回顧自己與讀書會結緣的閱讀歷程,赫然發現我參加讀書會已經有超過十年的歷史。像是由我和一群朋友所創建的HPX G5讀書會,成立至今已經屆滿十年;而我參與書粉聯盟的運作,也已經進入第三個年頭了。我很感謝閱讀為生命帶來的豐潤與美好,也很慶幸讀書會已然成為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Thumbnail
回顧自己與讀書會結緣的閱讀歷程,赫然發現我參加讀書會已經有超過十年的歷史。像是由我和一群朋友所創建的HPX G5讀書會,成立至今已經屆滿十年;而我參與書粉聯盟的運作,也已經進入第三個年頭了。我很感謝閱讀為生命帶來的豐潤與美好,也很慶幸讀書會已然成為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