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一種強迫|為什麼我要參加讀書會?/寓言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每次跟朋友說我在看哪一本書,都會被句點!」這句話是在各個讀書會中,最常聽見的一句。
現在社會中,因為社群平台的興起、資訊量的爆炸,閱讀標題、懶人包成為大多數人的習慣,畢竟資訊量太多,我們的時間卻有限。進而願意從頭到尾讀完一本書,居然已經變成一種孤單的心事。
在現在社群平台、交友軟體興盛的年代,許許多多線上線下的實體聚會都相當熱絡,也成為一種現代生活中社交的管道和方式。但一起讀書的團體,常常都成為各大平台中的「邊緣團體」,畢竟美食、旅遊等等活動,還是比較能夠涵蓋大多數人平時的生活愛好,閱讀這樣的活動,在現在工作緊繃的生活當中,確實很少人會拿來當做消遣。
但現在無論是線上或是實體,都還是有一小群人專注的在進行閱讀的交流。有些是開共同書單一起閱讀,提出書中的問題共同討論;有些是固定時間會到一個地方,由一小批人進行最近閱讀的心得與分享,各個讀書會都有自己運行的方式。也有許多線上的團體,透過語音一起討論與交流,或是定期張貼閱讀心得到社團,分享給大家。但即便形式如此多元,但還是屬於社交團體中比較稀微的存在。究竟在這個資訊快速又多元的時代,我們究竟何須閱讀,又何須以書本為媒介作為交流?
  • 與自身寂寞地晤談,卻讓心靈飽滿
讀書本身是一件寂寞的事情。在閱讀的當下,因為沒有辦法與其他人互動,向來都是一件孤單的活動。尤其在網路資訊迅速的這個時代,似乎彰顯了寂寞是一件值得焦慮的事,與人互動、展現自己,已經無須透過面對面,甚至透過限時動態的發佈,讓我們每天每個時刻都可以大聲疾呼現在的自己在做什麼,與人隨時隨地分享現在的心情。
但這樣的互動就不寂寞嗎?有時過度地向外索求卻沒有辦法減輕自己的焦慮,因為害怕寂寞本身就是來自於自己的內心。閱讀是一件孤單的行為,但卻不是一種寂寞的心事,透過專注在文字上,咀嚼文字的內容、與作者深度的交談,反而豐富了我們的內心,讓我們能夠整理好自己的內在、整理好自己的想法與價值觀、也能整理好自己的生活與外在態度。
「聆聽自己」是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少有機會做的事,但透過閱讀,反覆與自己的交談,卻是認識自己最好的方式。當我們願意靜下心來閱讀、與自己孤單的相處,反而能讓自己的內心更飽滿,更不用透過外在的刺激,來尋找屬於自己的快樂。
  • 以書本為媒介的交流,更具有深度
既然閱讀是一件孤單的心事,又為什麼要參加讀書會呢?
招募讀書會至今已經將近四年,好多人參加讀書會最大的目的,是因為好想與人分享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現在社群平台、交友軟體不乏各種揪團活動,但人與人之間初次見面,其實難以認識深入。年紀多大?做什麼工作?住哪裡?有什麼興趣?這樣的交流有時候流於表面,也基於保護自我,我們鮮少在不熟悉的人面前隨意袒露自己的想法,因為我們不認識對方,凡事必須小心翼翼,難以展露自我。
但透過書籍為媒介,一群人反而可以在一個觀點上各自輕鬆發表自己的看法。我們除了知道這個人的外在,更能透過各種書籍、議題的討論,了解這個人的態度和想法,對於人的認識也不再流於表面的應酬,更能真正觸及到每個人的核心價值和態度,也能在不斷交流當中,重新架構、形塑自我的價值觀。
以書為核心的交流,反而成為感情的基礎,因為比起聊起生活瑣事、工作抱怨外,更能讓我們認識一個人的,反而是對事情的價值觀以及態度,以書為媒介不用讓我們過度揭露,卻能展現一個人真正的樣子,更深度的進行交流。
  • 讓閱讀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無需強迫
常常有人進讀書會的時候,說自己想要培養閱讀的習慣,因為剛剛開始拿起書本閱讀,所以常常會想要偷懶。本來在現代人的生活當中,空暇時間其實非常的珍貴,那樣的時刻只想滑滑手機、看看影片,放鬆一下。
但參加了讀書會之後,身旁的朋友三不五時都會分享各式各樣的書籍訊息,甚至因為擔心讀書會要到了還沒有東西可以分享的時候,就會自然而然拿起書本來讀,也怕自己分享得不夠好,做點筆記歸納重點也是常有的事。
舉辦讀書會即將四年,也參加過各式各樣不同的閱讀聚會。我們曾經一起在書展大買特買、也曾在聖誕節人家交換禮物的時候,我們交換書。不知不覺,閱讀、買書,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走過這幾年,更能體悟到,讀書會不僅能與自己交流,也能與他人互動,彼此成為一個一起前進的力量。久而久之,當閱讀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從來都不覺得是一件很勉強或是必須堅持的事,它是一種自然而然。
面對現在資訊的龐雜、迅速,能夠擁有自己的價值判斷,是很重要的事。大量的閱讀,能建立自我的價值觀,也能擺脫自己仰賴懶人包、被帶風向的文章標題矇騙的情況,更能認識一群深度交流和談話的朋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0會員
28內容數
以各式各樣的經典文學書籍為主,包含台灣,古今中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寓言家閱讀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果對於「存在主義」四個字不陌生的話,肯定會聽過卡繆的這一本「異鄉人」,而這也是我自己對於自身存在於世間、最具啟蒙意義的一本小說。我們問自己,到底為何要被降生於這個世上?又或是我們已經降生於這個世間,該如何面對這個處境?
每天我們都過著日復一日的生活,學生忙著唸書、出社會後忙著工作,每天做著一成不變的事,但都會走向同一個終點:死亡。既然每個人的結局毫無不同,誰都難逃一死,那我現在成就的一切到底有什麼意義?如果怎麼走都會走到相同的終點,那我走哪一條路又有什麼差別?十七歲的我曾問自己這個問題,十幾年後的我仍然沒有
楚門的世界乃1998年由金凱瑞主演的電影,在Wiki中,他被歸類為科幻喜劇片。這部片的評價頗高,IMDB有8.1分,也獲得了不少獎項。而電影裡的情節與設定非常值得以哲學的角度分析,阿寓在GOOGLE打「楚門的世界」時,後面的搜尋推薦就立刻出現了「哲學」呢!  
《過於喧囂的孤獨》一書因其令人易達共感的書名,成為文青口中的必讀書單。但它的內容卻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鮮麗。 關於生命的真相,與世間的真理,應該如何看待?主角漢嘉最常在書中提到的便是:「天道不仁慈」。身為在社會最底層卻又帶著最澄澈目光的漢嘉,或說赫拉巴爾,怎麼說這個故事?
人類在遇到沒有辦法控制的巨大災禍的時候,在那個當下該如何去面對?是勇敢的去對抗還是乾脆躲起來,或是選擇麻木不仁、心不在焉?面對死亡將近的時刻,我們能夠好好正視自己的生命,活在當下,盡力做能做的事,並繼續做一個好人嗎?
精神分析博士、婚姻及家庭治療師瑪蒂‧蘭妮所寫的內向心理學並不是我們傳統認為的害羞內向,而是一種氣質的典型。喜歡獨處,享受一個人的時光。為什麼在人群興奮交際的場合,我特別容易疲憊?為什麼當別人能夠侃侃而談自己的想法的時候,我總是得好好整理,才能說出自己的想法?
如果對於「存在主義」四個字不陌生的話,肯定會聽過卡繆的這一本「異鄉人」,而這也是我自己對於自身存在於世間、最具啟蒙意義的一本小說。我們問自己,到底為何要被降生於這個世上?又或是我們已經降生於這個世間,該如何面對這個處境?
每天我們都過著日復一日的生活,學生忙著唸書、出社會後忙著工作,每天做著一成不變的事,但都會走向同一個終點:死亡。既然每個人的結局毫無不同,誰都難逃一死,那我現在成就的一切到底有什麼意義?如果怎麼走都會走到相同的終點,那我走哪一條路又有什麼差別?十七歲的我曾問自己這個問題,十幾年後的我仍然沒有
楚門的世界乃1998年由金凱瑞主演的電影,在Wiki中,他被歸類為科幻喜劇片。這部片的評價頗高,IMDB有8.1分,也獲得了不少獎項。而電影裡的情節與設定非常值得以哲學的角度分析,阿寓在GOOGLE打「楚門的世界」時,後面的搜尋推薦就立刻出現了「哲學」呢!  
《過於喧囂的孤獨》一書因其令人易達共感的書名,成為文青口中的必讀書單。但它的內容卻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鮮麗。 關於生命的真相,與世間的真理,應該如何看待?主角漢嘉最常在書中提到的便是:「天道不仁慈」。身為在社會最底層卻又帶著最澄澈目光的漢嘉,或說赫拉巴爾,怎麼說這個故事?
人類在遇到沒有辦法控制的巨大災禍的時候,在那個當下該如何去面對?是勇敢的去對抗還是乾脆躲起來,或是選擇麻木不仁、心不在焉?面對死亡將近的時刻,我們能夠好好正視自己的生命,活在當下,盡力做能做的事,並繼續做一個好人嗎?
精神分析博士、婚姻及家庭治療師瑪蒂‧蘭妮所寫的內向心理學並不是我們傳統認為的害羞內向,而是一種氣質的典型。喜歡獨處,享受一個人的時光。為什麼在人群興奮交際的場合,我特別容易疲憊?為什麼當別人能夠侃侃而談自己的想法的時候,我總是得好好整理,才能說出自己的想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近年網上大量「閱讀心得」文章,甚至有網站、Podcast以書籍要點整理作為賣點,收費訂閱。因為他們看到一個市場: 人們愈來愈不願投放時間閱讀,只想快捷掌握要領。 走捷徑,是近年愈演愈盛的都市趨勢。 然而,到底短短幾篇閱讀筆記,能否真正促進你的成長? 1.專業與業餘的分別
Thumbnail
既然來到了方格子上寫作,我想很少人是平時不閱讀的吧?閱讀是養份,聽音樂是養份,人生經歷是養份,然後最後才能轉由筆尖或鍵盤把它以文字的形式表現出來。   我目前參加一個閱讀社團,一個寫作社團,都是實體聚會。閱讀社團的文學取向非常重,有些壓力。寫作社團因為是要自己去寫出來,相對比較輕鬆。但是反過來
Thumbnail
閱讀對我來說是一種獨特的享受,也是提升生活品質的低成本方式。透過書本中的價值觀和觀點,我能夠擴展思維,擺脫狹隘的視野。閱讀也是一種內心的治癒良藥,當面對挫折時,書本總能給予我慰藉和解答。無論生活多艱困,書本始終是我最富裕、最自由的樂土。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Thumbnail
閱讀對個人成長和學習有著巨大的幫助,從生疏到熟練,閱讀帶給我們的收穫遠遠超過我們所想像的。閱讀讓我們能從每一本書、每一次閱讀中獲得新的知識和體驗,讓我們未知的已知變多。
Thumbnail
我為什麼喜歡閱讀?  因為閱讀能讓我跟外界搭起橋梁。  我聽不見,吸收資訊很有限,在人際關係上一直都是孤單的,不曉得怎麼跟人溝通,因此,書成了我的慰藉,它陪伴了我大半生,當我沉浸在書海,就會忘我,所有一切彷彿停止了,好像在對我說話,我停頓了,開始思考,自言自語。 
Thumbnail
閱讀無疑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個人活動,所以我從沒想過要與人比較自己是如何閱讀。 但隨著朋友間的討論,我才發覺大家閱讀時自然會養成許多小習慣。其實「閱讀」這個看似單一的行為蘊含各種個人取向,而這些差異都相當有趣。
學習語言,大量輸入(input)是非常重要的 學習英語不要再捧著單字書從頭背到尾 試試看利用網路免費電子書、有聲書資源,無痛、短時間提升英語實力
Thumbnail
你參加過讀書會嗎?想像上是不是一群人拿著誠品排行榜第一名的書,坐在咖啡廳邊喝邊聊八卦呢?曾經我也以為讀書會不過就是一群無聊人組的八卦會,但實際參與了一年多後,這段時間的積累絕對是我近兩年來、不容忽視的成長與快樂來源。如果你正在思考新的一年想要做一些改變,那麼你或許可以試試看參與一個讀書會!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近年網上大量「閱讀心得」文章,甚至有網站、Podcast以書籍要點整理作為賣點,收費訂閱。因為他們看到一個市場: 人們愈來愈不願投放時間閱讀,只想快捷掌握要領。 走捷徑,是近年愈演愈盛的都市趨勢。 然而,到底短短幾篇閱讀筆記,能否真正促進你的成長? 1.專業與業餘的分別
Thumbnail
既然來到了方格子上寫作,我想很少人是平時不閱讀的吧?閱讀是養份,聽音樂是養份,人生經歷是養份,然後最後才能轉由筆尖或鍵盤把它以文字的形式表現出來。   我目前參加一個閱讀社團,一個寫作社團,都是實體聚會。閱讀社團的文學取向非常重,有些壓力。寫作社團因為是要自己去寫出來,相對比較輕鬆。但是反過來
Thumbnail
閱讀對我來說是一種獨特的享受,也是提升生活品質的低成本方式。透過書本中的價值觀和觀點,我能夠擴展思維,擺脫狹隘的視野。閱讀也是一種內心的治癒良藥,當面對挫折時,書本總能給予我慰藉和解答。無論生活多艱困,書本始終是我最富裕、最自由的樂土。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Thumbnail
閱讀對個人成長和學習有著巨大的幫助,從生疏到熟練,閱讀帶給我們的收穫遠遠超過我們所想像的。閱讀讓我們能從每一本書、每一次閱讀中獲得新的知識和體驗,讓我們未知的已知變多。
Thumbnail
我為什麼喜歡閱讀?  因為閱讀能讓我跟外界搭起橋梁。  我聽不見,吸收資訊很有限,在人際關係上一直都是孤單的,不曉得怎麼跟人溝通,因此,書成了我的慰藉,它陪伴了我大半生,當我沉浸在書海,就會忘我,所有一切彷彿停止了,好像在對我說話,我停頓了,開始思考,自言自語。 
Thumbnail
閱讀無疑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個人活動,所以我從沒想過要與人比較自己是如何閱讀。 但隨著朋友間的討論,我才發覺大家閱讀時自然會養成許多小習慣。其實「閱讀」這個看似單一的行為蘊含各種個人取向,而這些差異都相當有趣。
學習語言,大量輸入(input)是非常重要的 學習英語不要再捧著單字書從頭背到尾 試試看利用網路免費電子書、有聲書資源,無痛、短時間提升英語實力
Thumbnail
你參加過讀書會嗎?想像上是不是一群人拿著誠品排行榜第一名的書,坐在咖啡廳邊喝邊聊八卦呢?曾經我也以為讀書會不過就是一群無聊人組的八卦會,但實際參與了一年多後,這段時間的積累絕對是我近兩年來、不容忽視的成長與快樂來源。如果你正在思考新的一年想要做一些改變,那麼你或許可以試試看參與一個讀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