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讀書會之於我--不同目的,不同角色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因為經營「老查商業好書簡報」這個專題(歡迎追蹤、訂閱!)的緣故,又開始有機會主辦商業好書讀書會了。之前蠻長一段時間,我大多以參與者的身份固定參與幾個主題讀書會,因為閱讀除了自己的體會之外,能夠跟其他人討論,或是聽到不同的見解,也是很好的另一種吸收與反思。

以享受閱讀為主的讀書會

我自己看待「讀書會」,還是把「讀書」「充分討論,甚至辯證」當作是主軸,比較不是以「辦活動」的邏輯去設計。人多固然可喜,人少也很好,甚至我有過一次很獨特的經驗:只來了兩個人(包括我)的讀書會,但是卻是我覺得討論得最過癮的一次讀書會。

那是大約1996年的事,我那時是出版社的行銷企劃,而當時出版社行銷企劃兼有一個「聯誼會」定期聚會、交流經驗。(那時還沒有facebook,網路都還是撥接連線超級慢)。

而大家因為在思考如何透過讀書會推廣書,所以身體力行,成員間也組了一個「二二讀書會」,不是因為「二二六六」,而是「每隔兩個月的第一個星期二聚會」的意思,後來因為成員眾多,還分成兩組,每次同一個場地一起分兩桌討論。

讀書會進行的方式是每位成員輪值選書,眾人皆讀,一起討論。有一次輪到我選書,我選了村上春樹的《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同組的夥伴皆皺眉,我也不以為意。

不料,兩個月後,我那組只有一位成員到場,其他人都告假,另一組我記得選的書應該是《西藏生死書》,當時正暢銷,因此討論很熱烈。

唯一來的同組夥伴與我都沒讀過《西藏生死書》,也無法併組插花,所以我們兩個就聊起《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與村上春樹的其他作品了,那是我與人談村上春樹以及我的感想與體會最深入精彩的一次(自以為),之後似乎也沒有類似的體驗了。兩個人的讀書會,依然可以很精彩。

(後來有機會分享我讀村上春樹,又是另一種形式的閱讀活動,以下是當時的簡報)



當時讀書會對我來說,書永遠是主角,讀書的人也永遠是主角,剩下的都只是讓主角交鋒的場景與安排而已。

工作場景裡的讀書會

不過,對我來說,讀書會也有另一種用途—用在工作上的溝通,以及訓練。

我後來的工作生涯慢慢有機會擔任帶人主管,我也仍然維持藉由讀各類商管好書的方式吸收工作相關知識。很自然地就會想運用讀書會的方式來做部門教育訓練以及觀念溝通、共識建立。

印象很深刻的一次,是我剛開始接「無名小站」的社群經營團隊擔任主管的時候。一般我這樣的情況俗稱「空降」,加上當時無名小站才剛被雅虎購併不到半年,以及我帶的10位同事幾乎都比我小10歲,你可以想像對我們彼此來說是「三重」的隔閡:不同企業文化、陌生新主管、不同世代。所以我必須要設法盡快把這些隔閡打破,建立共同的溝通語彙與共識,那時候,我就要求大家跟我共讀一本書。

當時我們挑的書是《商業裸體革命》,探討企業如何透過經營官方部落格等方式直接與顧客或潛在顧客溝通、經營品牌。蠻符合我的部門的任務。但是我的重點也不在書,而是借書的主題與我設定的討論議題,讓我們有對話的焦點,以及經過表達與討論之後,了解彼此的個性、想事情的方式,還有在意的是。這讓我可以跟我的同事們建立起了解與信任,當然書裡的內容也的確對我們有些正向的指引,後來無名社群團隊共同經營我們的站方部落格「無名辦公室」與會員社群直接溝通,就是從這本書裡得到的啟發。

所以,讀書會對我來說的另一種意義,也是一個溝通與管理工具。

之後這樣的做法也經常在我後續的工作裡運用,而當兩年前我離開上班族的職涯之後,本來以為,應該以後不會再有機會主持公司內部的讀書會了。不過人生嘛,總是會有意料之外。

新角色-幫企業客製化組織一個讀書會

這兩年我開始擔任一些企業的顧問,有時候也會用「讀書會」協助做團隊的溝通。去年我開始做「老查商業好書簡報」,以及在12月辦了三場《零規則》的讀書會之後,開始不約而同地有人來問:「可以幫我們公司組織與主持內部的例行讀書會嗎?」,我很好奇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需求,得到的答案大致是「因為你擔任過企業主管甚至是高階主管,所以我們感覺你來導引會兼具「書的重點導引」和「管理實戰經驗的導引」兩種效果。」

嗯,好吧,我畢竟是在1997就開始有帶部門經驗(嚴格的說,我在麥當勞打工的時候就帶過打烊團隊了)的資深上班族,這一點我也不用客氣了。

所以,接下來應該會有蠻多機會成為「專業讀書會主持人」,哈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與老查一起讀商業好書
42.1K會員
221內容數
持續分享商業好書閱讀心得與整理,以及人生下半場的轉型心得,歡迎你一起交流
2025/04/30
中年級的你,是否開始察覺─以前那種「拚命就好」的單純模式,似乎不太管用了?《柔韌管理學》是我的好朋友Yuki 黃昭瑛整理二十多年職涯,從基層一路做到跨國公司高階主管、外商企業總經理的全方位工作與管理經驗,希望帶給讀者的體悟是:真正能長久走下去的人,不是最強悍的,而是最能適應變化、以柔韌自處的人。
Thumbnail
2025/04/30
中年級的你,是否開始察覺─以前那種「拚命就好」的單純模式,似乎不太管用了?《柔韌管理學》是我的好朋友Yuki 黃昭瑛整理二十多年職涯,從基層一路做到跨國公司高階主管、外商企業總經理的全方位工作與管理經驗,希望帶給讀者的體悟是:真正能長久走下去的人,不是最強悍的,而是最能適應變化、以柔韌自處的人。
Thumbnail
2025/04/21
你我都經歷了一番努力才到達中年階段的,有些人轉換過不同的工作逐步探索,有些人則在一個領域堅持,深耕努力,都到達了人生中相對寬裕、平順的時期。這種「漸入佳境」的感受,讓我們誤以為這就接近終點了。 接下來20年,以一個「更厲害的自己」,具備主動意識的規劃,你是不是覺得比起年輕的自己,更有把握一些呢?
Thumbnail
2025/04/21
你我都經歷了一番努力才到達中年階段的,有些人轉換過不同的工作逐步探索,有些人則在一個領域堅持,深耕努力,都到達了人生中相對寬裕、平順的時期。這種「漸入佳境」的感受,讓我們誤以為這就接近終點了。 接下來20年,以一個「更厲害的自己」,具備主動意識的規劃,你是不是覺得比起年輕的自己,更有把握一些呢?
Thumbnail
2025/04/16
也許你會奇怪,不是已經有「負責」Responsibility 了,為什麼又要談「當責」Accountability 呢?而當責和負責又有什麼不同呢?如果為「當責」下個定義:對承諾說到做到,並且為最終成果負起完全責任。即便在過程中有出乎意料、超出自己掌控的因素發生,仍然積極構思因應,致力於交出成果。
Thumbnail
2025/04/16
也許你會奇怪,不是已經有「負責」Responsibility 了,為什麼又要談「當責」Accountability 呢?而當責和負責又有什麼不同呢?如果為「當責」下個定義:對承諾說到做到,並且為最終成果負起完全責任。即便在過程中有出乎意料、超出自己掌控的因素發生,仍然積極構思因應,致力於交出成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你參加過讀書會嗎? 這裡的讀書會只的是針對非學科、考試目的所辦理的社群交流,隨著社群媒體的發展,讀書會的模式可說是變得更加多元且精彩,就我個人的經驗與觀察,我覺得可以分為四大類型,以下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多元主題X說書導讀: 這點應該是目前最火熱的一塊,無論免費、付費的管道相當多。就台灣部分我
Thumbnail
你參加過讀書會嗎? 這裡的讀書會只的是針對非學科、考試目的所辦理的社群交流,隨著社群媒體的發展,讀書會的模式可說是變得更加多元且精彩,就我個人的經驗與觀察,我覺得可以分為四大類型,以下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多元主題X說書導讀: 這點應該是目前最火熱的一塊,無論免費、付費的管道相當多。就台灣部分我
Thumbnail
《維斯塔繭居日記》:Vista讀書會 2021年6月18日 轉眼間,在家工作已經整整一個月了。相信也有許多朋友跟我一樣都WFH,大家最近都好嗎? 因為原本就不是朝九晚六的上班族,所以我不像一般人特別期待週末的來到,雖然自認大致能做好時間管理,但平常對時間的流逝並沒有太大的感受。 原本每月舉辦一
Thumbnail
《維斯塔繭居日記》:Vista讀書會 2021年6月18日 轉眼間,在家工作已經整整一個月了。相信也有許多朋友跟我一樣都WFH,大家最近都好嗎? 因為原本就不是朝九晚六的上班族,所以我不像一般人特別期待週末的來到,雖然自認大致能做好時間管理,但平常對時間的流逝並沒有太大的感受。 原本每月舉辦一
Thumbnail
書是廣泛、多元的,用讀書會討論,可以創造出另一個讓組織成員對話甚至收斂想法、聚焦的場域,是工作情境下未必能做到的。持續從書中吸收與累積,在這個以知識、創意決勝負的時代,肯定也是有幫助的積累。 找一個『專業讀書人』幫你突破門檻、省下時間,對於企業來說,應該是可以評估的教育訓練或增進內部溝通品質的方式。
Thumbnail
書是廣泛、多元的,用讀書會討論,可以創造出另一個讓組織成員對話甚至收斂想法、聚焦的場域,是工作情境下未必能做到的。持續從書中吸收與累積,在這個以知識、創意決勝負的時代,肯定也是有幫助的積累。 找一個『專業讀書人』幫你突破門檻、省下時間,對於企業來說,應該是可以評估的教育訓練或增進內部溝通品質的方式。
Thumbnail
最近突然有種感覺是,生活裡充滿了"讀書會"。臉書隨便滑,都是誰誰誰要準備辦讀書會,或是某某某分享他參加讀書會的心得。這麼多種讀書會有分成哪幾種類型呢?如果我要辦讀書會又應該怎麼定位呢?
Thumbnail
最近突然有種感覺是,生活裡充滿了"讀書會"。臉書隨便滑,都是誰誰誰要準備辦讀書會,或是某某某分享他參加讀書會的心得。這麼多種讀書會有分成哪幾種類型呢?如果我要辦讀書會又應該怎麼定位呢?
Thumbnail
「我每次跟朋友說我在看哪一本書,都會被句點!」這句話是在各個讀書會中,最常聽見的一句。 現在社會中,因為社群平台的興起、資訊量的爆炸,閱讀標題、懶人包成為大多數人的習慣,畢竟資訊量太多,我們的時間卻有限。進而願意從頭到尾讀完一本書,居然已經變成一種孤單的心事。
Thumbnail
「我每次跟朋友說我在看哪一本書,都會被句點!」這句話是在各個讀書會中,最常聽見的一句。 現在社會中,因為社群平台的興起、資訊量的爆炸,閱讀標題、懶人包成為大多數人的習慣,畢竟資訊量太多,我們的時間卻有限。進而願意從頭到尾讀完一本書,居然已經變成一種孤單的心事。
Thumbnail
身為一個長期的閱讀愛好者,參與或主辦讀書會對我來說,也有不同的樂趣與目的,就讓我來談談其中的三種場景與功用。
Thumbnail
身為一個長期的閱讀愛好者,參與或主辦讀書會對我來說,也有不同的樂趣與目的,就讓我來談談其中的三種場景與功用。
Thumbnail
終於拾起了這本《讀書會備忘錄》來閱讀,當時會買這本書主要是參與過讀書會帶領人的訓練,以及進階的意識會談法,談論如何透過讀書會一起學習,建立起成長團體,讀書會閱讀的不是只有書籍,有可能是一張照片、一幅畫、一部電影、一篇故事,當然還有書,主要是透過一個共同的獲得知識的體驗去發掘彼此。
Thumbnail
終於拾起了這本《讀書會備忘錄》來閱讀,當時會買這本書主要是參與過讀書會帶領人的訓練,以及進階的意識會談法,談論如何透過讀書會一起學習,建立起成長團體,讀書會閱讀的不是只有書籍,有可能是一張照片、一幅畫、一部電影、一篇故事,當然還有書,主要是透過一個共同的獲得知識的體驗去發掘彼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