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讀書會之於我--不同目的,不同角色

2021/01/2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因為經營「老查商業好書簡報」這個專題(歡迎追蹤、訂閱!)的緣故,又開始有機會主辦商業好書讀書會了。之前蠻長一段時間,我大多以參與者的身份固定參與幾個主題讀書會,因為閱讀除了自己的體會之外,能夠跟其他人討論,或是聽到不同的見解,也是很好的另一種吸收與反思。

以享受閱讀為主的讀書會

我自己看待「讀書會」,還是把「讀書」「充分討論,甚至辯證」當作是主軸,比較不是以「辦活動」的邏輯去設計。人多固然可喜,人少也很好,甚至我有過一次很獨特的經驗:只來了兩個人(包括我)的讀書會,但是卻是我覺得討論得最過癮的一次讀書會。
那是大約1996年的事,我那時是出版社的行銷企劃,而當時出版社行銷企劃兼有一個「聯誼會」定期聚會、交流經驗。(那時還沒有facebook,網路都還是撥接連線超級慢)。
而大家因為在思考如何透過讀書會推廣書,所以身體力行,成員間也組了一個「二二讀書會」,不是因為「二二六六」,而是「每隔兩個月的第一個星期二聚會」的意思,後來因為成員眾多,還分成兩組,每次同一個場地一起分兩桌討論。
讀書會進行的方式是每位成員輪值選書,眾人皆讀,一起討論。有一次輪到我選書,我選了村上春樹的《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同組的夥伴皆皺眉,我也不以為意。
不料,兩個月後,我那組只有一位成員到場,其他人都告假,另一組我記得選的書應該是《西藏生死書》,當時正暢銷,因此討論很熱烈。
唯一來的同組夥伴與我都沒讀過《西藏生死書》,也無法併組插花,所以我們兩個就聊起《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與村上春樹的其他作品了,那是我與人談村上春樹以及我的感想與體會最深入精彩的一次(自以為),之後似乎也沒有類似的體驗了。兩個人的讀書會,依然可以很精彩。
(後來有機會分享我讀村上春樹,又是另一種形式的閱讀活動,以下是當時的簡報)
當時讀書會對我來說,書永遠是主角,讀書的人也永遠是主角,剩下的都只是讓主角交鋒的場景與安排而已。

工作場景裡的讀書會

不過,對我來說,讀書會也有另一種用途—用在工作上的溝通,以及訓練。
我後來的工作生涯慢慢有機會擔任帶人主管,我也仍然維持藉由讀各類商管好書的方式吸收工作相關知識。很自然地就會想運用讀書會的方式來做部門教育訓練以及觀念溝通、共識建立。
印象很深刻的一次,是我剛開始接「無名小站」的社群經營團隊擔任主管的時候。一般我這樣的情況俗稱「空降」,加上當時無名小站才剛被雅虎購併不到半年,以及我帶的10位同事幾乎都比我小10歲,你可以想像對我們彼此來說是「三重」的隔閡:不同企業文化、陌生新主管、不同世代。所以我必須要設法盡快把這些隔閡打破,建立共同的溝通語彙與共識,那時候,我就要求大家跟我共讀一本書。
當時我們挑的書是《商業裸體革命》,探討企業如何透過經營官方部落格等方式直接與顧客或潛在顧客溝通、經營品牌。蠻符合我的部門的任務。但是我的重點也不在書,而是借書的主題與我設定的討論議題,讓我們有對話的焦點,以及經過表達與討論之後,了解彼此的個性、想事情的方式,還有在意的是。這讓我可以跟我的同事們建立起了解與信任,當然書裡的內容也的確對我們有些正向的指引,後來無名社群團隊共同經營我們的站方部落格「無名辦公室」與會員社群直接溝通,就是從這本書裡得到的啟發。
所以,讀書會對我來說的另一種意義,也是一個溝通與管理工具。
之後這樣的做法也經常在我後續的工作裡運用,而當兩年前我離開上班族的職涯之後,本來以為,應該以後不會再有機會主持公司內部的讀書會了。不過人生嘛,總是會有意料之外。

新角色-幫企業客製化組織一個讀書會

這兩年我開始擔任一些企業的顧問,有時候也會用「讀書會」協助做團隊的溝通。去年我開始做「老查商業好書簡報」,以及在12月辦了三場《零規則》的讀書會之後,開始不約而同地有人來問:「可以幫我們公司組織與主持內部的例行讀書會嗎?」,我很好奇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需求,得到的答案大致是「因為你擔任過企業主管甚至是高階主管,所以我們感覺你來導引會兼具「書的重點導引」和「管理實戰經驗的導引」兩種效果。」
嗯,好吧,我畢竟是在1997就開始有帶部門經驗(嚴格的說,我在麥當勞打工的時候就帶過打烊團隊了)的資深上班族,這一點我也不用客氣了。
所以,接下來應該會有蠻多機會成為「專業讀書會主持人」,哈哈。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0.9K會員
146內容數
分享商業好書閱讀心得與整理,歡迎你也一起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