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專頁有沒有真友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雖然大家都說老人才用 facebook,但是 facebook 仍然是捐款的大宗來源。

社群媒體的運用對商業品牌很重要,對非營利組織也是,透過社群媒體能夠發揮的影響力,是過去非網絡時代無法觸及的,更重要的是,社群的流量相當可觀,更容易掌握到話語權。

raw-image

自媒體是開發新募款的主力

雖然近年社群的流量紅利逐漸減少,但它仍是將流量轉換成捐款的有效管道,獲客成本也相對較低,低成本這件事可以另外一篇來做介紹,相較於商業類廣告投放,這是非營利組織募款的特色之一,但這次我想討論的其實是非營利組織粉絲專頁人設的問題。

近期孟耿如的輸出事件在廣大的育兒社群引起認真的討論,雖然很多是討論家庭分工不均這件事,但我更感興趣的是,這篇發文是否有經過全盤的討論?或是孟耿如本人自己的心情分享?

粉絲專頁是不是個“自然人”?

我覺得這是很有趣的議題,再細一點的看,文章是以人的角度出發或是以品牌的角度出發?而發文前是否有經過關係人的事前確認?這裡面可以探討的是粉絲專頁是不是可以被當成一個獨立的人?它有沒有人的情緒或是友誼?代表的是朋友與朋友間的對話,或是品牌與品牌間的結盟?如果粉絲專頁該有人設,是誰決定這個性格的設置?

大家在建置一個組織的粉絲專頁前,是否有思考過它應該是什麼樣的形象,什麼樣的個性呢?或是他只是一個掛著組織名字,發文硬邦邦的公佈欄?我們可以思考的點是,當粉絲專頁有了個性有了人味,發的文章才讓人有了連結與想像,才能感覺到對話的溫暖。如果今天粉專名稱是金狗貝兒的小天地金狗貝兒的粉絲專頁,是不是就缺少了點人味?

“人設”決定粉專方向

當我們在決定組織的粉絲專頁 banner、素材風格之前,更應該考慮的是專頁的人設,這個專頁代表組織是怎麼樣的一個個性,是有話直說的,是溫暖包容的或是有正義感的,這些設定可以使未來的發文風格更具一致性,也容易設定專頁的目標,甚至在廣告素材的選擇上將會更為容易。

決定好專頁的個性後,應該每季回頭檢視我們為這個設定做了什麼努力,是不是都走在正確的路線上?最好是每季做一次的確認,若是有數個管理員共同經營的專頁,分別管理不同的項目,大家更應該一起討論是否都有聚焦在一致的方向,這方向成效是否良好,是否有需要適時修正。

“人設”告訴你該做甚麼

這時候,代表品牌的粉絲專頁該發什麼資訊,用什麼角度切入就非常明確了,也容易讓團隊成員理解哪些內容對品牌有助益,哪些內容不適合發佈,比起硬性規定商業性質內容不能發布,更容易讓團隊理解與接受,標準也更為明確。對於粉絲來說,這個專頁發佈的內容是符合期待的,內容更能有延續性,不會像被盜帳號一樣明後天發文風格不一致,產生自我懷疑。

原則上,各類自媒體都通用這樣的邏輯,無論是電子報或是IG,先設定好對於品牌的想像,再設定想要達到的目標,更容易掌握營運的方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金狗貝兒的沙龍
10會員
8內容數
金狗貝兒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3/01
在碎片化資訊時代的挑戰,必須注意到使用者的注意力與喜好,並適時地提供有用的資訊。本文提供其非營利組織寄送電子報的建議,包括募款訊息的策略、提供正確的公益資訊與技巧,以及以捐款為訴求的目標設定。
Thumbnail
2024/03/01
在碎片化資訊時代的挑戰,必須注意到使用者的注意力與喜好,並適時地提供有用的資訊。本文提供其非營利組織寄送電子報的建議,包括募款訊息的策略、提供正確的公益資訊與技巧,以及以捐款為訴求的目標設定。
Thumbnail
2024/01/07
基於 LINE 在資源整合的優勢以及看好未來發展,非營利組織現階段使用 LINE OA 有流量紅利,應該積極經營佈局
Thumbnail
2024/01/07
基於 LINE 在資源整合的優勢以及看好未來發展,非營利組織現階段使用 LINE OA 有流量紅利,應該積極經營佈局
Thumbnail
2024/01/02
基於捐款人關係維護直銷角度來看,非營利組織使用電子報是再行銷的最佳方案,進一步更可以達到分眾行銷的目的
Thumbnail
2024/01/02
基於捐款人關係維護直銷角度來看,非營利組織使用電子報是再行銷的最佳方案,進一步更可以達到分眾行銷的目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前幾天看到一個長期追蹤約十萬粉絲的創作者粉絲專頁公告:「本人與經紀公司合作合約..將不再繼續相關社群平台。」該篇公告有不少網友留言詢問原因以及這位創作者的去向,我想,無論停止經營的原因或未來去向,都涉及該位創作者與經紀公司所簽的經紀契約或合作合約。 一、粉絲專頁的功能? 我詢問ChatGPT關於臉書
Thumbnail
前幾天看到一個長期追蹤約十萬粉絲的創作者粉絲專頁公告:「本人與經紀公司合作合約..將不再繼續相關社群平台。」該篇公告有不少網友留言詢問原因以及這位創作者的去向,我想,無論停止經營的原因或未來去向,都涉及該位創作者與經紀公司所簽的經紀契約或合作合約。 一、粉絲專頁的功能? 我詢問ChatGPT關於臉書
Thumbnail
雖然大家都說老人才用 facebook,但是 facebook 仍然是捐款的大宗來源。
Thumbnail
雖然大家都說老人才用 facebook,但是 facebook 仍然是捐款的大宗來源。
Thumbnail
有幾位《自媒體合作計畫》的夥伴是已經有基礎粉絲量的,我主要是協助他們做社群方向定位及內容優化。希望能夠將社群經營成營業型(主要內容產製的園地),定位更明確,且有業配空間。
Thumbnail
有幾位《自媒體合作計畫》的夥伴是已經有基礎粉絲量的,我主要是協助他們做社群方向定位及內容優化。希望能夠將社群經營成營業型(主要內容產製的園地),定位更明確,且有業配空間。
Thumbnail
標題的臉書是一種代稱,也可用其他社群軟體來代入。發現過去一直錯用社群軟體,或者應該說不知不覺中被使用? 被行銷? 被操控按讚?被美麗照片影響? 最初幾年使用臉書除了聯絡朋友和玩遊戲(娛樂)之外,其實感覺受影響的程度沒有很
Thumbnail
標題的臉書是一種代稱,也可用其他社群軟體來代入。發現過去一直錯用社群軟體,或者應該說不知不覺中被使用? 被行銷? 被操控按讚?被美麗照片影響? 最初幾年使用臉書除了聯絡朋友和玩遊戲(娛樂)之外,其實感覺受影響的程度沒有很
Thumbnail
要擺脫Facebook的演算法,第一步就是「不使用Facebook(以及所有被數據演算過的社群平台,是的,包括instagram)」那不,就來試試LINE社群吧!
Thumbnail
要擺脫Facebook的演算法,第一步就是「不使用Facebook(以及所有被數據演算過的社群平台,是的,包括instagram)」那不,就來試試LINE社群吧!
Thumbnail
有人會很焦慮讚賞公民2.0的訂閱功能是不是需要「更加強自己的社交能力」去攀談拉攏訂閱者、讀者?「使用者付費」已經是項難題了。還要去考慮「別人訂閱我,我要不要跟他有社交互動」,光想這些,怎麼寫得出來東西呢?把思考這些問題的時間拿去閱讀跟書寫,比較實在啊!
Thumbnail
有人會很焦慮讚賞公民2.0的訂閱功能是不是需要「更加強自己的社交能力」去攀談拉攏訂閱者、讀者?「使用者付費」已經是項難題了。還要去考慮「別人訂閱我,我要不要跟他有社交互動」,光想這些,怎麼寫得出來東西呢?把思考這些問題的時間拿去閱讀跟書寫,比較實在啊!
Thumbnail
最近因為工作的關係,認識了一些自稱在寫文案的朋友,也因而瀏覽了一下他們的Facebook、Twitter、個人社交媒體網頁,但發現其中有一些多半只是轉別人文章、曬曬小孩近況、貼貼美食照片等等,這樣其實有點可惜。
Thumbnail
最近因為工作的關係,認識了一些自稱在寫文案的朋友,也因而瀏覽了一下他們的Facebook、Twitter、個人社交媒體網頁,但發現其中有一些多半只是轉別人文章、曬曬小孩近況、貼貼美食照片等等,這樣其實有點可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