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 ‧ 卷八十三 【隱顯同時】

2022/12/16閱讀時間約 23 分鐘
夫真如者。雖在不起不動門。非是凝然不動。
寂爾離緣。此落靜塵。生於斷見。斯乃隨緣會寂。約法明真。
是以無性因緣。理事一際。因緣無性。隱顯同時
。」
永明延壽大師
永明延壽大師 (904~975) 唐末五代僧。淨土宗六祖,法眼宗三祖。曾召集慈恩、賢首、天台三宗僧人,輯錄印度、中國聖賢二百人之著書,廣蒐博覽,互相質疑,而成《宗鏡錄》一百卷,會融諸法同入心宗。

《宗鏡錄》卷八十三
慧日永明寺 智覺禪師 延壽 集

夫真心是一字之王。般若之母。云何論說,諸佛常依二諦說法。
: 若約正宗,心智路絕。若離二諦,斷方便門。以真心是自證法,有何文字。凡能詮教,無非假名。故云依二諦說法。
金剛三昧經偈云。
因緣所生義。是義滅非生。
滅諸生滅義。是義生非滅。
論釋云。此四句,義有總別。別則明二門義。總則顯一心法。如是一心二門之內。一切諸法無所不攝。前二融俗為真,顯平等義。後二融真為俗,顯差別門。總而言之。真俗無二,而不守一。由無二故。則是一心。不守一故。舉體為二。

又真俗無二一實之法。

諸佛所歸。名如來藏。明無量法及一切行。莫不歸入如來藏中。無邊教法所詮義相。更無異趣。唯一實義。所言實者,是自心之性。除此之外。皆是虛幻。
智度論云。除一實相外。其餘盡成魔事。
法華經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即非真。
凡經論大意。並是顯宗破執。獨標心性。若通達者,一切諸法即心自性。心外無法。性無不包。猶若虛空遍一切處。則一切諸法,無非實相。
故知諸義,但一念心。一理應一切名。以理外無名故。一切名即一理。以名外無理故。則是無名之真名。無理之真理。
是以一心二諦。體用周足。本約真論俗,從一起多。還約俗論真,從多會一。如如意珠。珠以譬真。用以譬俗。即珠是用。即用是珠。不二而二,分真俗耳。

起信論明一心二門。

心真如門者是體。以一切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唯是一心。如是名為心真如門。
楞伽經云。寂滅者,名為一心。心生滅門者是用。此一心體有本覺,而隨無明動作生滅。故於此門。如來之性隱而不顯。名如來藏。

楞伽經云。

一心者名如來藏。又云。如來藏者,是善不善因。此二門約體用分二。若以全體之用,用不離體。全用之體,體不離用。還念其一。以一心染淨其性無二。真妄二門不得有異。故名為一。此無二處。諸法中實。不同虛空。性自神解。故名為心。既無有二。何得有一。一無所有。就誰曰心。如是道理。離言絕慮。不知何以言之。強為一心也。
: 摩訶衍論云。一即是心,心即是一。無一別心,無心別一。一切諸法平等一味,一相無相,作一種光明心地之海者。云何復說同相異相。
: 若同若異,俱一心作故。如海涌千波。千波即海。以眾生差別性故,不能同種。以如來平等性故,不能異種。眾生雖差別,不能自異。如來雖平等,不能自同。不能自異故,即異無異也。不能自同故,即同非同也
摩訶衍論云。同相者,一切諸法唯一真如。異者,唯一真如作一切法。

金剛三昧論云。

平等一味故,聖人所不能異也。有通有別故,聖人所不能同也。不能同者,即同於異。不能異者,即異於同。又不可說異故,可得說是同。不可說同故,可得說是異耳。說與不說,無二無別也。
又云。依甚深教如言取義者,有二種失。一者,聞佛所說動靜無二。便謂是一。一實一心。由是撥無二諦道理。二者,聞佛所說空有二門。計有二法。法無一實。由是誹謗無二中道。
又云。如是一心,通為一切染淨諸法之所依止故。即是諸法根本。本來靜門。恒沙功德無所不備。謂一切是隨緣動門。恒沙染法無所不具。然舉染法以望心體,不能遍通。所以經云,若離若脫。若舉心體。望諸淨法,無所不遍。
故經言,於世法中不離不脫。總明一心通於動靜。為染淨所依。別顯動門,染法所依。別顯靜門,淨法所依。
亦如起信,於一心立真如生滅二門。若卷若舒。或總或別。皆是一心之體用。如日月之光明。似江河之波浪。真心無寄。不落言思。
但約世諦隨緣門中,分其二義。以真心不守性故。隨緣成異。即成異門。以隨緣時不失自性故。隨緣不變。即成同門。雖立同異。常冥一際
古釋云,真心非一非異者。真心全體動故,心與生滅非異。而恒不變真性故,與生滅不一。

先明不異門有三義

一,本從末明不異
經云。如來藏是善不善因。能遍造一切趣生。又經云。佛性隨流成別味。
二,攝末同本明不異
經云。眾生即如也。又云。十二因緣,即佛性地。論云。三界唯一心者,第一義諦也。前即末之本。本無別本。唯有生滅。更無別法可相異也。後即本之末。末無別末。故唯有不生滅。亦無別法可相異也。
三,本末平等明不異
經偈云。甚深如來藏。而與七識俱。又論云。唯真不立。單妄不成。此顯本末鎔融。際限不分。故云不異也。

次明不一門者

此中非直不乖不異以明不一。亦乃由不異故成於不一。何以故。若如來藏隨緣作生滅時,失自不生滅者。即不得有生滅也。如水失濕性,則不能成大小之波。是故由不生滅,得有生滅。是故即不異,故不一也。起信明如來藏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而成辦世出世間染淨等事。
: 論云。同相者,一切諸法唯一真如。異相者,唯一真如作一切法。此同異二義,為復法爾自作。為復因人所置。
: 法性不動,豈有同異之文。改變從心,自起一多之見。
如大乘起信論云。復次覺與不覺,有二種相。一者,同相。二者,異相。
  • 言同相者。譬如種種瓦器,皆同微塵性相。如是無漏無明,種種業幻。皆同真如性相。是故脩多羅中依於此義。說一切眾生本來常住。入於涅槃。菩提之法。非可修相。非可作相。畢竟無得。亦無色相可見。而有見色相者。唯是隨染業幻所作。非是智色不空之性。以智相無可見故。
  • 言異相者。如種種瓦器,各各不同。如是無漏無明,隨染幻差別性,染幻業差別故。
論釋曰。即此文中,故有二門。一者,同相門。二者,異相門。為明何義故,建立同相門。為欲顯示一切諸法唯一真如,無餘法故,當真如門。為明何義故,建立異相門。為欲顯示唯一真如作一切法,名相各別義用不同故,當生滅門。依何契經所建立耶。謂文殊師利答第一經。彼契經中當何說耶。
謂彼經中作如是說。
佛問文殊。汝久遠來。恒無休息。普遍遊行十方剎中。見何殊事。文殊答曰。我久遠來不見餘事。唯見微塵。
又佛問言。汝百年中居於輪家。不見種種瓦器相耶。文殊對曰。我唯見塵。不見瓦器。
又佛問言。汝實不見地水火風,山川林樹等種種相耶。對曰。我實不見如是等相。唯見微塵。如是如是,世尊問訖。文殊答曰。至一百數。佛問文殊。見微塵耶。文殊對曰。我久遠來不見微塵。
爾時世尊告文殊言。善哉善哉。汝是大士,能覺一相。能覺一相,即無相法。文殊師利。汝一仁者。非如是覺。依一相門。一切眾生本來常住。入於涅槃。菩提之法。非可修相。非可作相。畢竟無得。亦無色相可見。而有見色相者。唯是隨染業幻所作。非是智色不空之性。以智相無可見故。

異相門者。

彼契經中作如是說。佛告身子。汝見此土,作何心見。身子答曰。我見此土。山川林樹,沙礫土石,日月宮殿舍宅等種種相,各各形相名字差別不同。佛言。汝智慧力,下劣狹少。心有高下,見如是異。唯汝一人非如是見。一切眾生亦復如是。乃至諸法亦復如是。真妄互熏。染淨相待。功德過患。形相名字各各差別。隨凡夫心所立名相。有而非實。皆如幻化。
: 一心開真如生滅二門。有何所以。
: 甚有功能。深諧事理。一心者,起大乘之信。二門者,破邪見之執。約真如門信妙理決定。約生滅門信業用不立。可謂理事圓通。真俗無滯。
釋摩訶衍論云。
心真如門有十種名
  • 一者,名為如來藏門。無雜亂故。
  • 二者,名為不二平等門。無差別故。
  • 三者,名為一道清淨門。無異岐故。
  • 四者,名為不起不動門。無作業故。
  • 五者,名為無斷無縛門。無治障故。
  • 六者,名為無去無來門。無上下故。
  • 七者,名為出世間門。無四相故。
  • 八者名為寂滅寂靜門。無往向故。
  • 九者,名為大總相門。無別相故。
  • 十者名為真如門。無虛偽故。
    是名為十。如是十名。總攝諸佛一切法藏,平等義理法門名字。
生滅門有十種名
  • 一者,名為藏識門。攝持一切染淨法故。
  • 二者,名為如來藏門。覆藏如來法身故。
  • 三者,名為起動門。相續作業故。
  • 四者,名為有斷有縛門。有治障故。
  • 五者,名為有去有來門。有上下故。
  • 六者,名為多相分異門。染淨之法過恒沙故。
  • 七者,名為世間門。四相俱轉故。
  • 八者,名為流轉還滅門。具足生死及涅槃故。
  • 九者,名為相待俱成門。無自成法故。
  • 十者,名為生滅門。表無常相故。
    如是十名。總攝諸佛一切法藏,種種差別法門名字。
又夫真如者。雖在不起不動門。非是凝然不動。寂爾離緣。此落靜塵。生於斷見。斯乃隨緣會寂。約法明真。是以無性因緣。理事一際。因緣無性。隱顯同時
如義海云。入真如者。謂塵隨心迴轉。種種義味。成大緣起。雖有種種,而無生滅。雖不生滅,而恒不礙一切隨緣。今無生滅,是不變。不礙一切,是隨緣。隨緣不變,是真如義。
: 上說一切眾生皆有本覺。常熏無明成其淨用。此真如妙用。諸佛化門。為在真如門中。生滅門中。
: 此是生滅門中本覺真如,故有熏義。真如門中,則無此義。由此本覺內熏不覺。令成厭求。反流順真。故云用也。
涅槃經云。闡提之人。未來佛性力故,還生善根。佛性力者,即本覺內熏力成其淨用。乃至八相成道,十地行位,並約世諦門收。
: 上立一心真如生滅二門。為復從何門入。疾得成就。
: 但從生滅門入,直至道場。不動塵勞而成正覺。

起信論云。

復次為令眾生從心生滅門,入真如門。故令觀色等相,皆不成就。云何不成就。謂析麁色漸至微塵。復以方分析此微塵。是故若麁若細一切諸色。唯是妄心分別影像。實無所有。推求餘蘊漸至剎那。相別非一。無為之法,亦復如是。離於法界,終不可得。
如是十方一切諸法,應知悉然。猶如迷人謂東為西。方實不轉。眾生亦爾。無明迷故。謂心為動。而實不動。若知動心即不生滅。即得入於真如之門
如上二諦之義。不可一向作一解。亦不可一向作二解。
所以仁王經二諦品云。爾時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勝義諦中有世俗諦不。若言無者。智不應二。若言有者。智不應一。一二之義。其事云何。
佛言。大王。汝於過去龍光王佛法中,已問此義。我今無說。汝今無聽。無說無聽。是即名為一義二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無相勝義諦。體非自他作。因緣如幻有。亦非自他作。
法性本無性。勝義諦空如。諸有幻有法。三假集假有。
無無諦實無。寂滅勝義空。諸法因緣有。有無義如是。
有無本自二。
譬如牛二角。照解見無二。二諦常不即。解心見無二。
求二不可得。非謂二諦一。一亦不可得。於解常自一。
於諦常自二。了達此一二。真入勝義諦。世諦幻化起。
譬如虛空華。如影如毛輪。因緣故幻有。幻化見幻化。
愚夫名幻諦。幻師見幻法。諦幻悉皆無。
若了如是法。即解一二義。遍於一切法。應作如是觀。
故涅槃經況二鳥雙遊者。生死俱常無常。涅槃亦爾。在下在高。雙飛雙息。即事而理。即理而事。二諦即中。中即二諦。非二中而二中。是則雙遊義成。二鳥者,即鴛鴦鳥。雙飛雙止。雙飛即況雙照。雙止即況雙遮。亦是體用理事。不即不離。
: 真諦云何不稱第一義諦。
: 真但對俗得名。未是中道。又通了一切法無我。但是真詮。未窮實性。不通真俗。如中道第一義諦者。非離二邊稱中。即是一切法之實性。遍通凡聖情與非情。故稱第一。亦云無等。以無法可過。故稱第一。以無法可比。故稱無等。此非約勝劣而言。以一切法即真如一心故。
所以起信論云。所言法者。謂眾生心。
古釋云。諸法既無。故唯心矣。如萬像本空。唯是一鏡。
: 妙明真心。遍一切處。云何涅槃經云,佛性除於瓦礫。
: 能所不同。不可執一。心境一味。不可稱異。若以性從緣。,情非情異。為性亦殊。若泯緣從性,則非覺不覺。若二性互融,則無非覺悟。
華嚴經云。真如無少分非覺悟者。則真如遍一切有情無情之處。若無少分非覺悟者。豈無情非佛性乎。又經意但除執瓦礫無情之見。非除佛性。則性無不在。量出虛空。寧可除乎。
又古德云。覺性是理。覺了屬事。如無情中但有覺性,而無覺了。如水中但有火性,亦無火照。今言性者。但據理本。誰論枝末。又覺智緣慮名情。自性不改名性。愚人迷性生情,故境智不一。智者了情成性,故物我無二。
: 萬法唯心。誠證非一。入楞伽經偈云。三界上下法。我說即是心。離於諸心法。更無有可得。若四維上下皆是自心者。則行住坐臥依何而住。若無依報所居。正報如何成立。
: 有識之身。無情之土。皆是內外四大。悉皆無體。且如地大。唯依風輪眾微所成。本無自性。但是有情心變。更無異理。安庠動止。皆在心中。似鳥飛空。不離空界。如魚潛水。豈越水源。

入楞伽經偈云。

若一切唯心。世間何處住。去來依何法。云何見地中。如鳥虛空中。依心風而去。不住不觀察。於地上而去。如是諸眾生。依分別風動。自心中來去。如空中飛鳥。見是資生器。佛說心如是。故知舉足下足。不離自心。如鳥若離空。何以騫翥。魚若離水。豈得浮沈。所以西天祖師彌遮迦。
問婆須蜜曰 : 何方而來。復往何所。
答曰 : 自從心來。欲往無處。
又此土五洩和尚,臨終歇食三日而告寂。
學人問云 : 師何處去。 : 無處去。
學人云 : 某甲何不見。 : 非眼所覩。
故大集經云。佛言。即四大中求於菩提。不餘處求。求時不見一切諸物。不見見者,即是無處。無處者,即是無住。無住者,即是一切諸法之性。一切諸法若無性者,即是實相。實相者,非常非斷,名畢竟空。

金剛三昧經云。

無住菩薩言。尊者。我從無本來。今至無本所。佛言。汝本不從來。今亦不至所。汝得本利不可思議。乃至色無處所。清淨無名。不入於內。眼無處所。清淨無見。不出於外。心無處所。清淨無上。無有起處。清淨無動。無有緣別。性皆空寂。乃至如彼心王,本無住處。凡夫之心,妄分別見。如如之體,本不有無。有無之相,見唯心識。云何無本。以無住故。有本則有住。無住則無本。明知眾生業趣去來。諸聖淨界動止。來是心來。去是心去。動是心動。止是心止。畢竟無有去來動止而可得。不離法界故。則未有一法非心所標。
是以文殊師利化善財童子。現三千世界滿中臺觀。善財觀之。忽然不現。世界皆空。問世界來去之處。文殊答言。從來處來。却歸去處去。即是清淨法界中來。却歸清淨法界中去。故知諸法所生。唯心所現。生滅去來。皆如來藏。斯乃窮迹達本。見法明宗矣。
又如瑠璃光法王子云。
我憶往昔經恒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聲。開示菩薩本覺妙明。觀此世界及眾生身。皆是妄緣風力所轉。我於爾時觀界安立。觀世動時。觀身動止。觀心動念。諸動無二等無差別。我時覺了此群動性。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十方微塵顛倒眾生。同一虛妄。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內所有眾生。如一器中貯百蚊蚋。啾啾亂鳴。於分寸中鼓發狂鬧。乃至我以觀察風力無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合十方佛傳一妙心。斯為第一。
故知群動無二。唯一妄風。風賴眾緣。本無依處。若能諦觀風力無依。頓悟唯心不動。則本覺妙明。恒照法界。故云十方諸佛。傳此一妙心耳。風力既無依。萬法皆無主。來從緣有。去逐幻空。唯本覺心。本無生滅。
所以法華經但說一乘。開示於此。般若經唯言無二。付囑於此。涅槃經佛性平等。廣喻於此。華嚴經法界無盡。顯現於此。無邊妙旨。同歸宗鏡矣。
: 楞伽經云。佛語心為宗。既立一心為宗。云何復云無心是道。
: 心為宗者。是真實心。此心不是有無。無住無依。不生不滅。有佛無佛。性相常住。為一切萬物之性。猶如虛空體非一切,而能現一切。只為眾生不了此常住真心。
以真心無性,不覺而起妄識之心。遂遺此真心妙性。逐妄輪迴。於畢竟同中,成究竟異。一向執此妄心能緣塵徇物。背道違真。則是令息其緣慮妄心。若不起妄心。則能順覺。所以云無心是道。亦云冥心合道。又即心無心。常順本覺。未必滅心取證。却成背道。然雖即心無心。又不可故起。此妄識心對境而生。無體可得。如海上波。隨風斷續。境界妄風不起。分別識浪不生。
密嚴經云。一切諸世間。譬如熱時焰。以諸不實相。無而妄分別。覺因所覺生。所覺依能覺。離一則無二。
譬如光共影。無心亦無境。量及所量事。但依於一心。如是而分別。能知所知法。唯依心妄計。若了所知無。能知則非有。所知無者,則是無境。能知無者,則是無心。妄心幻境既空。一道真心自現。故知但心不起。萬法無生。纔有起心。即成住著
如大法炬陀羅尼經云。佛言。一切住即是非住。但是思想移來。次第相續。故有生耳。乃至若正思惟。一切皆是無住住也。故知一切萬法。皆從思生。凡有思惟。皆是邪思惟。若無思惟。即是正思惟。故云若正思惟,一切皆是無住住也。無住住者,乃萬法之根本矣。
: 若云心同境空,了不可得者。如今介爾心起。果報非虛。一念善心。遠階佛果。一念惡想。長劫受殃。豈同外色前塵。性是無記。依心假有。體畢竟無。若緣念心。即應是有。
: 此一念心。亦不孤起。依他假有。內外皆空。此一念瞥起覺了能知之心。如阿難妄執在其七處。世尊一一推破。俱無所在。然因依之處。不過此七。世人同執。熏習堅牢。若非大聖子細推尋。情見無由可脫。此七處既破。則一切處皆無。可以即今現知。無勞更執。

如首楞嚴經云。

佛告阿難。如汝所說,真所愛樂。因于心目。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不能得降伏塵勞。譬如國王為賊所侵。發兵討除。是兵要當知賊所在。使汝流轉。心目為咎。吾今問汝。唯心與目。今何所在。阿難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間十種異生。同將識心居在身內。縱觀如來青蓮華眼。亦在佛面。我今觀此浮根四塵。只在我面。如是識心。實居身內。
佛告阿難。汝今現坐如來講堂。觀祇陀林。今何所在。世尊。此大重閣清淨講堂。在給孤園。今祇陀林。實在堂外。阿難。汝今堂中先何所見。世尊。我在堂中先見如來。次觀大眾。如是外望。方矚林園。阿難。汝矚林園。因何有見。世尊。此大講堂。戶牖開豁。故我在堂。得遠瞻見。
乃至佛告阿難。如汝所言,身在講堂,戶牖開豁。遠矚林園。亦有眾生在此堂中,不見如來,見堂外者。
阿難答言。世尊。在堂不見如來,能見林泉,無有是處。阿難。汝亦如是。汝之心靈。一切明了。若汝現前所明了心。實在身內。爾時先合了知內身。頗有眾生先見身中,後觀外物。縱不能見心肝脾胃。爪生髮長,筋轉脈搖。誠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內知。云何知外。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內。無有是處。
阿難稽首而白佛言。我聞如來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實居身外。所以者何。譬如燈光然於室中。是燈必能先照室內。從其室門。後及庭際。一切眾生不見身中。獨見身外。亦如燈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義必明。將無所惑。同佛了義。得無妄耶。
佛告阿難。是諸比丘,適來從我室羅筏城。循乞摶食。歸祇陀林。我已宿齋。汝觀比丘,一人食時。諸人飽不。阿難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比丘雖阿羅漢。軀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眾飽。
佛告阿難。若汝覺了能知之心。實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則心所知。身不能覺。覺在身際。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羅綿手。汝眼見時,心分別不。阿難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難。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無有是處。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見內故,不居身內。身心相知,不相離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處。佛言。處今何在。阿難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內而能見外。如我思忖。潛伏根裏。猶如有人取瑠璃碗,合其兩眼。雖有物合而不留礙。彼根隨見隨即分別。然我覺了能知之心,不見內者。為在根故。分明矚外無障礙者。潛根內故。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潛根內者。猶如瑠璃。彼人當以瑠璃籠眼。當見山河,見瑠璃不。如是,世尊。是人當以瑠璃籠眼。實見瑠璃。佛告阿難。汝心若同瑠璃合者。當見山河,何不見眼。若見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隨。若不能見。云何說言,此了知心,潛在根內,如瑠璃合。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潛伏根裏,如瑠璃合,無有是處。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眾生身,腑藏在中。竅穴居外。有藏則闇。有竅則明。今我對佛,開眼見明。名為見外。閉眼見闇。名為見內。是義云何。
佛告阿難。汝當閉眼見闇之時。此闇境界,為與眼對。為不對眼。若與眼對。闇在眼前。云何成內。若成內者。居暗室中無日月燈。此室闇中皆汝焦腑。若不對者。云何成見。若離外見內對所成。合眼見闇。名為身中。開眼見明。何不見面。若不見面。內對不成。見面若成。此了知心及與眼根乃在虛空。何成在內。若在虛空。自非汝體。即應如來今見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覺。必汝執言身眼兩覺。應有二知。即汝一身應成兩佛。是故應知,汝言見闇,名見內者,無有是處。
阿難言。我常聞佛開示四眾。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我今思惟。即思惟體,實我心性。隨所合處,心則隨有。亦非內外中間三處。
佛告阿難。我今說言,由法生故種種法生,隨所合處心隨有者。是心無體。則無所合。若無有體而能合者。則十九界因七塵合。是義不然。若有體者。如汝以手自挃其體。汝所知心,為復內出。為從外入。若復內出。還見身中。若從外來。先合見面。
阿難言。見是其眼。心知非眼。為見非義。佛言。若眼能見。汝在室中門能見不。則諸已死尚有眼存。應皆見物。若見物者。云何名死。阿難。又汝覺了能知之心。若必有體。為復一體。為有多體。今在汝身,為復遍體。為不遍體。若一體者。則汝以手挃一支時。四支應覺。若咸覺者。挃應無在。若挃有所。則汝一體自不能成。若多體者。則成多人。何體為汝。若遍體者。同前所挃。若不遍者。當汝觸頭亦觸其足。頭有所覺。足應無知。今汝不然。是故應知,隨所合處,心則隨有,無有是處。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亦聞佛,與文殊等諸法王子。談實相時。世尊。亦言心不在內。亦不在外。如我思惟。內無所見。外不相知。內無知故。在內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義。今相知故。復內無見。當在中間。
佛言。汝言中間。中必不迷。非無所在。今汝推中。中何為在。為復在處。為當在身。若在身者。在邊非中。在中同內。若在處者。為有所表。為無所表。無表同無。表則無定。何以故。如人以表表為中時。東看則西。南觀成北。表體既混。心應雜亂。
阿難言。我所說中,非此二種。如世尊言。眼色為緣。生於眼識。眼有分別。色塵無知。識生其中。則為心在。佛言。汝心若在根塵之中。此之心體,為復兼二。為不兼二。若兼二者。物體雜亂。物非體知。成敵兩立。云何為中。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無體性。中何為相。是故應知,當在中間,無有是處。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昔見佛,與大目連,須菩提,富樓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轉法輪。常言覺知分別心性,既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俱無所在。一切無著。名之為心。則我無著。名為心不。
佛告阿難。汝言覺知分別心性,俱無在者。世間虛空水陸飛行,諸所物像,名為一切。汝不著者。為在為無。無則同於龜毛兔角。云何不著。有不著者。不可名無。無相則無。非無則相。相有則在。云何無著。是故應知,一切無著。名覺知心,無有是處。
如上所推,即今生滅身中,妄心無寄。現量所知。分明無惑。可謂頓悟真心。直了無生矣。
《宗鏡錄》 卷八十三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0會員
254內容數
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就是為了要說阿彌陀佛的本願。真能究竟幫助眾生的,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