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 ‧ 卷八十二 【止觀為因】

2022/12/09閱讀時間約 25 分鐘
止觀為因。眼智為果。
一一念中,無非止觀眼智也
」。
輔行記云
永明延壽大師 (904~975) 唐末五代僧。淨土宗六祖,法眼宗三祖。曾召集慈恩、賢首、天台三宗僧人,輯錄印度、中國聖賢二百人之著書,廣蒐博覽,互相質疑,而成《宗鏡錄》一百卷,會融諸法同入心宗。

《宗鏡錄》卷八十二
慧日永明寺 智覺禪師 延壽 集

夫云何一心而成止觀。
: 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非能所觀。但是一法。若台教總論二種止觀
一,相待止觀。二,絕待止觀。前是拙度。後是巧度。
. 相待止觀者。有三止三觀。三止者,一止息義。二停止義。三不止止義。三觀者,一觀穿義。二觀達義。三不觀觀義。
. 絕待止觀者。有三止三觀。三止者,一體真止。二方便隨緣止。三息二邊分別止。三觀者,一從假入空,名二諦觀。二從空入假,名平等觀。三二觀為方便道,得入中道,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名中道第一義諦觀。

今宗鏡所明,唯論一心圓頓之旨。

圓頓止觀相者。以止緣於諦,則一諦而三諦。以諦繫於止,則一止而三止。譬如三相在一念心。雖一念心,而有三相。止諦亦如是。所止之法,雖一而三。能止之心,雖三而一也。以觀觀於境,則一境而三境。以境發於觀,則一觀而三觀。
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雖是三目,而是一面。觀境亦如是。觀三即一。發一則三。不可思議。不權不實。不優不劣。不前不後。不並不別。不大不小。故中論云。因緣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
又如金剛般若經云。譬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若眼獨見。不應須日。若無色者。雖有日眼亦無所見。如是三法不異時。不相離。眼喻於止。日喻於觀。境喻於色。如是三法。不前不後。一時論三。三中論一,亦復如是。
若見此意。即解圓頓教止觀相也。何但三一一三。總前諸義皆在一心。其相云何。
  • 體無明顛倒即是實相之真。名體真止。如此實相。遍一切處。隨緣歷境。安心不動。名隨緣方便止。生死涅槃。靜散休息。名息二邊止
  • 體一切諸假悉皆是空。空即實相。名入空觀。達此空時。觀冥中道。能知世間生滅法相。如實而見。名入假觀。如此空慧。即是中道。無二無別。名中道觀
  • 體真之時。五住盤石砂礫一念休息。名止息義。心緣中道。入實相慧。名停止義。實相之性。即非止非不止義。又此一念。能穿五住。達於實相。實相非觀亦非不觀。如此等義,但在一念心中,不動真際而有種種差別。
經言。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雖多名字。蓋乃般若之一法。佛說種種名。眾名皆圓。諸義亦圓。相待絕待對體,不可思議。不可思議故,無有障礙。無有障礙故,具足無減。是圓頓教相顯止觀體也。
又三止三觀為因。所得三智三眼為果。
. 三智者。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
. 三眼者。慧眼。法眼。佛眼。若一心眼智者,眼即是智。智即是眼。
眼故論見。智故論知。知即是見。見即是知。佛眼具五眼。佛智具三智。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首楞嚴定,攝一切定。
如來雖具五眼,實不分張。只約一眼備有五用。能照五境。所以者何。佛眼亦能照麁色,如人所見,亦過人所見,名肉眼。亦能照細色,如天所見,亦過天所見,名天眼。達麁細色空,如二乘所見,名慧眼。照達假名不謬,如菩薩所見。名法眼。於諸法中,皆見實相,名佛眼。當知佛眼,圓照無遺。
故經云。五眼具足成菩提。永與三界作父母。而獨稱佛眼者。如眾流入海。失本名字。非無四用也。佛智照空,如二乘所見,名一切智。佛智照假,如菩薩所見。名道種智。佛智照空假中。皆見實相。名一切種智。故言三智一心中得。
故知一心三止,所成三眼,見不思議三諦。此見從止得,故受眼名。一心三觀,所成三智,知不思議三境。此智從觀得,故受智名。境之與諦。左右異耳。見之與知。眼目殊稱。不應別說。雖作三止三觀之三說。實是不思議一法耳。
又云。善巧安心者。以觀止安於法性。無明癡惑,本是法性。以癡迷故,法性變作無明。如眠來變心有種種夢。雖顛倒起滅。如旋火輪。不信顛倒起滅。唯信此心,但是法性。起是法性起。滅是法性滅。體其實不起滅,妄謂起滅。以法性繫法性。以法性念法性。常法性,無不法性時。體達既成。不得妄想。亦不得法性。還原反本。法界俱寂。是名為止

觀者,觀察無明之心。

等於法性。本來皆空。譬如劫盡。下等一切妄想善惡。皆如虛空。無二無別。又如劫盡。從地上至初禪。炎炎無非是火。如虛空藏菩薩所現之相。一切皆空。如海慧如來所現。一切皆水。介爾念起。所念念者。無不即空。空亦不可得。如火木能使薪燃。亦復自燃。法界洞朗。咸皆大明。名之為觀
上所言止者,尚不得法性。何況妄想。所言觀者,尚不得空。何況有法。則有無俱寂。染淨雙融。方成究竟一心止觀耳。

又絕待止觀者。

絕橫竪諸待。絕諸思議。絕諸教觀。悉皆不生故名止。止亦不可得。觀冥如境。境既寂滅清淨。尚無清淨。何得有觀。世人約種種語釋絕待義。終不得絕。若得意忘言。心行亦斷。隨智妙悟。無復分別。緣理分別。皆名為待。真慧開發。絕此諸待。絕即復絕,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故,即此意也。
輔行記云。若無生門。千萬重疊。唯是一心者。為欲修觀人措心難當。故撮示其正意。名為一心。此即正明一心無生之門。乃至既於念念止觀現前。約此心念名為眾生。何者。總撮前來若橫若竪,既入一心。凡一念起,不離於我。我即眾生。達念念心而寂而照。寂故名止。照故名觀。一心既爾,諸心例然。止觀為因。眼智為果。一一念中,無非止觀眼智也。
如上三一。若有三可三。便成差別。有一可一。便成無差。若差則失無差。若無差則失差。開一為三則失一。合三為一則失三。
今明不爾。昔三猶是今一。今一猶是昔三。開三不失一。合一不失三。即是差即無差。無差即差。
若得此意。本有今無。三世有法。無有是處。亦應例云。本無今有。三世有法。斯有是處。無常非無常。境智非境智。因果非因果。例皆如是。
昔三猶是今一,今一猶是昔三者。即是不動眾生之性。能成諸佛之性。亦是從實開權。會權歸實。亦是因果同時。迷悟一際。故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一切眾生,即涅槃相。

又說一心三觀,三觀一心

若三觀一心。即約縱說。一心三觀。即約橫說。今非縱故不一。非橫故不三。三一一三,但是真心上義。不可定執為一為三,非三非一之解。以宗非數量,道絕名言故。
: 經云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云何立多種觀門,行相差別。
: 所觀是一。能觀自殊。諸佛徇機。密施善巧。
又法是心體。觀是心用。自心起用,還照自體。如炷生焰,明還照炷。似珠吐光,反照珠體。
如華嚴經,善財參見彌伽長者,徹見十方佛海。顯此定者,唯心之觀。知眾生界無量無邊,皆心現故。明隨心念佛,諸佛現前。以唯心觀,遍該萬有。
是以湛然尊者云。上根唯觀一法。謂觀不思議境,境為所觀。觀為能觀。所觀者,謂陰界入,不出色心。色從心造,全體是心。此之能造,具足諸法。眾生理具,諸佛已成。成之與理,莫不性等。
頌云。
一一心中一切心。一一塵中一切塵。一一心中一切塵。一一塵中一切心。
一一塵中一切剎。一切剎塵亦復然。諸法諸塵諸剎身。其體悉然無自性。
無性本來隨物變。所以相入事恒分。故我身心剎塵遍。諸佛眾生亦復然。
一一身土體恒同。何妨心佛眾生異。異故分別染淨緣。緣體本空空不空。
三諦三觀三非三。三一一三無所寄。諦觀名別體復同。是故能所二非二。
如是觀時,名觀心性。隨緣不變,故名為性。
不變隨緣,故名為心。故此妙境,為諸法本。
故此妙觀,為諸行原。上根一觀,橫竪該攝。
便識無相,眾相宛然。若中下根,不逗此門。
則隨機差別,教分多種。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佛乘。佛乘不動。種種隨心。猶玻瓈珠,隨前塵而變眾色。若金剛寶,置日中而無定形。
: 自性清淨心,本無垢染。云何說斷惑之義。
: 有二種心。一,自性清淨心。二,離垢清淨心。以自性心雖本清淨。以客塵不染而染。修諸對治。得成離垢。未必有垢可離。以自性離故。此即不斷而斷。雖有能斷而無所斷。此是圓斷惑義。
如古師云。斷惑相者,要性相無礙。由能斷無性,方為能斷。所斷本空,方成所斷。若定有者,則墮於常。不可斷故。若定無者,則墮於斷。失聖智故。
中論偈云。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拙度為不善滅。巧度為善滅也。善滅者,不斷斷。不善滅者,是定斷也。

又智障有其三門

一,是智障。所謂分別有無之心。
二,是體障。謂觀非有非無之解。立已能知。故曰體障。
三,是治想。謂妄識中合如正慧。若四五六地,斷除分別取有之心。
入七地時,斷除分別取無之心。八地已上,斷除體障。
前第七地,雖除分別有無之心。猶見己心以為能觀。如為所觀。其所觀如不即心。能觀之心不即如。心如別故。心外求法。故有功用。法外立心。故有體障。
從第七地入八地時,破捨此障。觀察如外由來無心。心外無如。如外無心,心不異如。心外無如,如不異心。
故能如心泯同法界。廣大不動。以不異故息外推求。故捨功用。不復如外建立神智。故滅體障。體障滅故。名無障想。第三治想,至佛方滅。
故入八地,雖無障想而有治想。從八地已上,無生忍體轉轉寂滅。令彼治想運運自亡。至佛乃窮。今此未盡。
又若依頓教,一切煩惱本來自離。不可說即與不即。
如法界體性經云。佛告文殊師利。汝依何教法,發菩提心。文殊言。教發我見心。何以故。我見際即是菩提故。
若華嚴圓教,一切煩惱,不可說其體性。但約其用,即甚深廣大。以所障法一即一切,具足主伴。故能障惑亦如是也。是故不分使習種現。但如法界一得一切得。是故煩惱亦一即一切即也。
普賢品明一障一切障。經云。以普賢眼,見一切眾生。皆已究竟矣。故知但了真心。無惑可斷。設有餘習。還以一心佛知見而治之。不入此宗。皆成權漸。以此懺罪,何罪不消。除三毒根,如翻大地。以此發行,何行不成。徹十地源,似窮海底。遊行奮迅,猶師子之王。自在翱翔,若金翅之鳥。
: 唯一真心。入平等際。云何學者證有差殊。
: 此於能證智見有淺深。向無為法自生差別。
涅槃疏云。佛性如世間道。有未行者。有欲行者。有正行者。有已行者。雖有未行等不同。不可言道有二。佛性亦爾。有未見。欲見。正見。已見。雖見不同。理無有二。諸佛同一法界,則理無二是。一塵無非法界,則事弗毫差。此即是所證一。
若能證殊者。如藏通二教,只見空而不見不空。如尋夢得眠。若別圓二教,見不空中道之理。如尋夢得心。又別門猶執教道次第生起。若圓乘直了心性即今具足。又藏通以滅心為極果,頓皆圓乘。
台教云。六識是緣因種。善惡並是六識起。七識是了因種。惑之與解,皆是七識。八識是正因種。無八識,則無生死涅槃。
若此三種非佛種類。此外何處更有圓頓之法。二乘斷結。結盡便無佛慧之因。不能成一切種智。失了因種也。若除惡有善。惡盡則不能生一切善。豈有緣因種。若離生死入無餘涅槃。滅身不受生者。豈有正因種。
所以圓覺經云。清淨慧菩薩白佛言。世尊。願為一切諸來法眾。重宣法王圓滿覺性。一切眾生,及諸菩薩,如來世尊。所證所得。云何差別。
乃至佛言。善男子。圓覺自性。非性性有。循諸性起。無取無證。於實相中,實無菩薩及諸眾生。何以故。菩薩眾生。皆是幻化。幻化滅故。無取證者。
譬如眼根不自見眼。性自平等。無平等者。眾生迷倒。未能除滅一切幻化。於滅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差別。若得如來寂滅隨順。實無寂滅及寂滅者。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由妄想我及愛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滅。故起憎愛耽著五欲。若遇善友,教令開悟淨圓覺性。發明起滅。即知此生性自勞慮。若復有人勞慮永斷。得法界淨。即彼淨解為自障礙。故於圓覺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隨順覺性。
善男子。一切菩薩見解為礙。雖斷解礙。猶住見覺。覺礙為礙而不自在。此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
善男子。有照有覺。俱名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譬如有人自斷其首。首已斷故,無能斷者。則以礙心自滅諸礙。礙已斷滅,無滅礙者。脩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復如是。此名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
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癡,通為般若。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婬怒癡,俱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堂,皆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此名如來隨順覺性。
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彼諸眾生聞是法門,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
釋曰。居一切時,不起妄念者。念雖即空。不可故起。或串習而生。或接續而起。或覺前念非,別生後念改悔。總皆是病。但一坐之時,內外心不生,即是真如定。
設有異境牽生。唯明正念。正念者,即一心本法。心境俱虛。了無所得。於諸妄心,亦不息滅者。即推初念不見起處。何須斷滅。不見起處。是名真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者。妄想內外諸境皆空。何須強生分別。則不取不捨。妙定相應。於無了知,不辯真實者。亦不住無分別。非實非虛。心無所寄。則得本之正宗。還原之妙性矣。
: 一切眾生,皆同法性。故思益經云。眾生如,即是漏盡解脫如。云何眾住不具性起功德。
: 性有二種。一,種性義。因所起故。二,法性義。若真若應皆此性故。若是法性。凡聖皆同。若是種性。須萬善熏修。以淨奪染,性方起故。妄雖即性,不順性故。
清涼記云。如來出現義,亦名緣起。亦名性起。若八相覽緣出現,故名緣起。謂由眾生業感,如來大悲而出現故。八相成道從法性,故名性起。今以從緣無性,緣起即名性起。又淨緣起常順於性,亦名性起。
故云應雖從緣。不違性故。即無不從此法界流。即相成門。明性成於緣故。
此性起自有二義。
一,從緣無性,而為性起。
二,法性隨緣,故名性起。無不還證此法身故。
此乃緣起能成性起。即是相成門也。以淨奪染,性即起故者。明相奪門。亦是通妨。謂有問言。性起唯淨。緣起即是性起。故為此通。謂起有二。一染。二淨。淨謂如來大悲,菩薩萬行等。染謂眾生惑業等。若以染奪淨。則屬眾生,故唯緣起。今以淨奪染,唯屬諸佛,故名性起。乃至萬法出興。皆是真性中緣起。所以菩薩凡有施為。皆順法性。眾生以無明根本未盡。我執情見不亡。所有施為。皆違法性。但成有為生滅之行。不成性起功德之門。
如起信論云。此菩薩,知法性離慳貪相,是清淨施度。隨順修行檀波羅蜜。知法性離五欲境,無破戒相,是清淨戒度。隨順修行尸羅波羅蜜。知法性無有苦惱,離瞋害相,是清淨忍度。隨順修行羼提波羅蜜。知法性離身心相,無有懈怠,是清淨進度。隨順修行毘梨耶波羅蜜。知法性無動無亂,是清淨禪度。隨順修行禪那蜜羅蜜。知法性離諸癡闇,是清淨慧度。隨順修行般若波羅蜜。
故知菩薩所修一度一行。皆順真如一心法性之理。非是於自性外別有所修。以隨順心性故。所有功德皆如性起。無盡無為。不取不捨。
凡夫所造慳貪,乃至癡闇。皆是違真背性,起我見心。所以不隨性起,成無漏功德。設有妄修。皆於自心外。別有所得。盡成外道天魔,有為生滅。以不順真如,違法性故。又以修顯性。以性成修。若無性,修亦不成。若無修,性亦不顯。
如古德云。本有如真金。修生如嚴具。由嚴具方顯金德。嚴具無體。全攬金成。喻顯二德者。如修生在因漸顯於本有。在果圓滿於本有。非本有理有漸有圓。
如初生月明雖漸滿,而常帶圓月。以圓月常在故。故十五日月,遍在初一二三等中。則知滿果遍在因位。亦令後後常具前前。前前常具後後。以初一日有二日月,乃至十五日月。以十五日月,即初月故。法合可知。
由此故云修生本有。以初圓時先已圓故。本有修生。以初生時亦已圓故。忘懷思之。若不能如是思之,而失大利。猶如窮子。於己庫藏以為他物。或持衣珠而乞丐。或守金藏以貧窮。皆為不知自心之寶,致茲況矣。
又如首楞嚴經云。佛言。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己為物。失於本心。為物所轉。故於是中觀大觀小。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身心圓明。不動道場。於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夫云轉物者。物虛非轉。唯轉自心。以一切法皆從分別生。因想而成。隨念而至。
所以金剛三昧經頌云。
法從分別生。還從分別滅。
滅諸分別法。是法非生滅。
故知一切諸法,皆從分別識生。若能悟了分別識空。則知諸法寂滅。若生若滅。俱是分別。分別若亡。法非生滅。亦如法華經三變其土。唯是變心。非變土耳。
首楞嚴經鈔云。若能轉物,即同如來者。心外無物。物即是心。但心離分別為正智。正智即是般若。周遍法界。無有障礙。
是故西方國土,水鳥樹林悉皆說法。說法之處。即如如心。所以如來一一根門,遍塵剎土。乃至毛端而說妙法。如今但得離念。便同如來真實知見。
昔有禪師,在蜀地綿竹縣無為山修道。時有三百餘家設齋,俱請和尚。皆由心離分別。即應機無礙。
: 法界群機。以何智證。悉入平等一心,究竟如來之藏。
: 約佛性論,有五種如來藏。釋摩訶衍論,列十種如來藏。
且佛性論云。藏有五種
一,如來藏。在纏含果法故。
二,自性清淨藏。在纏不染。
三,法身藏。果位為功德所依。
四,出世間上上藏。出纏超過二乘菩薩。
五,法界藏。通因徹果。外持一切染淨,故名法界。內含一切恒沙性德,故名藏。
次釋摩訶衍論云。

如來藏有十種。於契經中別別說故。

一者,大總持如來藏
盡攝一切如來故。諸佛無盡藏契經中作如是說。佛告文殊。有如來藏,名曰大寶無盡殊勝圓滿陀羅尼。盡攝諸藏。無所不通。無所不當。圓滿圓滿。平等平等。
一切所有諸如來藏。無有以此非為根本。何以故。此如來藏,如來藏王。如來藏主。如來藏天。如來藏地。以此義故,名曰大寶無盡殊勝圓滿陀羅尼如來藏故。
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陀羅尼藏,所依總相。餘契經中諸如來藏,能依別相故。以何義故名如來藏。謂攝持故。
二者,遠轉遠縛如來藏
一清一滿故。實際契經中作如是說。佛子。如來藏者,唯有覺者。唯有如如。離流轉因。離慮知縛。一一白白。是故名為如來之藏故。
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真如一心。無有惑因。無有覺因。無有惑果。無有覺果。一真一如。唯有淨妙如來體故。以何義故名如來藏。諸無雜故。
三者,與行與相如來藏
與流轉力,法身如來令覆藏故。楞伽契經中作如是說。如來藏者。為善不善因。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猶如技兒故。
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生滅一心。於惑與力。於覺與力。出現生死涅槃之法。譬如非幻幻人。於諸幻事。隨其所應與力用故。以何義故名如來藏。謂令覆故。
四者,真如真如如來藏
唯有如故。真修契經中作如是說。如理如理如來藏。非建立。非誹謗。非常非無常。非正體智之所證得。亦非意意識之所緣境界。何以故。唯有理理。無彼彼故。
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真如門中性真如理。唯理自理。非智自理故。以何義故明如來藏。謂無他故。
五者,生滅真如如來藏
不生不滅,被生滅之染故。楞伽契經中作如是說。大慧。愚癡凡夫不覺不知。執著諸法剎那不住。墮在邪見。而作是言。無漏之法亦剎那不住。破彼真如如來藏故。復次大慧。金剛如來藏如來證法。若剎那不住者。一切聖人不成聖人故。
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生滅門中性真如理。遠離無常之相。不生不滅之法故。以何義故名如來藏。謂被染故。
六者,空如來藏
一切謂空,覆藏如來故。勝鬘契經中作如是說。世尊。空如來藏。若離若脫若異,一切煩惱藏故。
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生滅門中一切染法。隱覆自相本覺無量性功德故。以何義故,一切染法總名為空。所謂一切染法幻化差別。體相無實。作用非真。故名為空。而能隱覆法身如來實德真體。是故名為如來之藏。從能藏染立其名故。
七者,不空如來藏
一切不空,被空染故。勝鬘契經中作如是說。世尊。不空如來藏。過恒沙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故。
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生滅門中自相本覺。備過恒沙一切功德。被過恒沙一切染法之所染故。以何義故,一切淨法總名不空。所謂一切淨法自體中實。作用勝妙。遠離虛假。超越巧偽。故名不空。被染之覆。名如來藏。於出現時名為法身,於隱覆時名如來藏故,從所淨立其名故。
八者,能攝如來藏
無明藏中自性淨心,能攝一切諸功德故。不增不減契經中作如是說。如來藏本際相應體,及清淨法。此法如實。不虛妄,不離不脫,智不思議法。無始本際來,有此清淨相應法體故。
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一切諸眾生。自性清淨心。從無始已來。具足三智。圓滿四德。無所闕失故。以何義故名如來藏。由顛倒心不知不覺故。從能淨立其名故。
九者,所攝如來藏
一切染法無明地藏,既乃出離,圓滿覺者為所攝故。不增不減契經中作如是說。如來本際不相應體,及煩惱纏不清淨法。此本際離脫不相應煩惱纏不清淨法。唯有如來菩提智之所能斷故。
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始覺滿佛。斷一切障。具一切智。智明為外。障闇為內。一切染法。智所攝持故。以何義故名如來藏。謂攝持故。
十者,隱覆如來藏
法身如來,煩惱所覆隱沒藏故。不增不減契經中作如是說。如來藏未來際平等。恒及有法。即是一切諸法根本。備一切法。具一切法。於世法中不離不脫故。
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多一心體。等於法界。遍於三際。具足圓滿染淨諸法。無所不通。無所不至故。
復次顯示隨緣門中自性淨心。於染法中隱藏沈沒。法身如來未出現故。是名為十。
今取佛性論中,第五法界藏。及釋摩訶衍論中,第一大總持如來藏。此義弘通。總攝一切。以實相智。當能證入。如星拱北。似海會川。猶太虛空,無一塵而不入。
若宗鏡內,無一法而不歸。眾聖之所乘。諸佛之同證。其餘諸藏。隨染淨緣。成真如生滅二門。功德過患,隱顯對治故。以不差而差,不守自性故。以差而不差,不失自性故。則總別同原。本末一際。
如究竟一乘寶性論偈云。
法身遍無差。皆實有佛性。
是故說眾生。常有如來藏。
此偈明何義。有三種義。是故如來說一切時。一切眾生。有如來藏。何等為三。
一者,如來法身,遍在一切眾生心識。偈言法身遍故。
二者,真如之體,一切眾生平等無差別。偈言無差故。
三者,一切眾生,皆悉等有真如佛性。偈言皆實有佛性故。
: 能證智與所證藏。為同為異。
: 約分別門,亦同亦異。若冥合一味,則無境智之殊。若言用,即同而異。境不能照,智有照故。言寂,即異而同。境智無異味故。同故無心於彼此。忘心契合故。異故不失於照功。智異木石故。是以境智之原。非離非合。合則境智俱壞。離則境智相乖。無境而不成智。以離法無有人故。無智而不成境。以離人無有法故。
是以智心常寂,雖照境而無緣。寂不失照,雖空寂而恒用。斯則智照境亦照。境寂智亦寂。寂照雙分而一味。境智融即而歷然。若一二情生,則違真理。或作有情無情之見,自分彼我之懷。或執有用無用之心,唯墮斷常之網。都為不了萬法之實性。一道之真宗。若洞斯文。諸情頓破。
: 三界五趣。既唯一心。云何而有迷悟不同,凡聖昇降。
: 只為因心故迷。因心故悟。又因悟成聖。因迷作凡。凡聖但因迷悟得名。名亦本空。唯有真心。湛然不動。但於一真心上,妄執人法二我,所以似迷。又因了人法二空,所以似悟。
古德云。覺非始終。以迷故執我。以悟故見性。如闇中迷杌為鬼。至明杌有鬼無。迷杌為鬼,見杌非新有。了鬼本無,悟鬼非始無。既唯得杌,不得鬼者。故知鬼不新無。杌非新有。無取捨也。
既二念不生,即為實觀。何以故。念盡心澄,無生現故。如說水澄得真寶等。又凡有所見一切。或見自見他。皆是迷心自現。如迷東為西。方實不轉。以迷人西,不離悟人東。但為迷人迷故,不見悟人東也。若至悟時,西全是東也。故知迷常在悟。生不離佛。
經云。眾生界即佛界。佛界即眾生界。但為迷故癡盲。對目不知見。深自悲哉。故知依方故迷。方位不動。因覺故味。覺體靡移。則迷無所迷。悟無所悟。迷則以真為妄。悟則以妄為真。如夜見杌為人。晝見人為杌。一物未甞異。二見自成差。既知迷悟空。真妄亦何有
: 若無迷悟。平等一心。云何斷惑證果,遲速不等。
: 雖了一心本末平等。以妄習眾生界中差別種子。不熏而熏。無始堅牢。卒難除遣。至十地位猶有色心二習。若不勇猛精進。念念常與佛知見治之。無由得淨。
如華嚴經云。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勤首菩薩言。佛子。佛教是一。眾生得見。云何不即悉斷一切諸煩惱縛,而得出離。然其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欲界色界無色界無明貪愛,無有差別。是則佛教於諸眾生,或有利益。或無利益。
時勤首菩薩。以頌答曰。
佛子善諦聽。我今如實答。或有速解脫。或有難出離。
若欲求除滅。無量諸過惡。當於佛法中。勇猛常精進。
譬如微少火。樵濕速令滅。於佛教法中。懈怠者亦然。
如鑽燧求火。未出而數息。火勢隨止滅。懈怠者亦然。
如人持日珠。不以物承影。火終不可得。懈怠者亦然。
譬如赫日照。孩稚閉其目。怪言何不覩。懈怠者亦然。
如人無手足。欲以芒草箭。遍射破大地。懈怠者亦然。
如以一毛端。而取大海水。欲令盡乾竭。懈怠者亦然。
又如劫火起。欲以少水滅。於佛教法中。懈怠者亦然。
如有見虛空。端居不搖動。而言普騰躡。懈怠者亦然。
釋云。如鑽燧求火,未出而數息,火勢隨止滅,懈怠者亦然者。當以智慧鑽注於一境。以方便繩善巧迴轉。心智無住。四儀無間。則聖道可生。瞥爾起心。暫時忘照。皆名息也。
所以寶積經云。譬如繫綵帛在頭上。火來燒綵帛。無暇救帛。救頭是急。故外書勸學,尚云輕尺璧而重寸陰。況學般若求出生死法,豈可暫忘乎。
《宗鏡錄》 卷八十二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0會員
254內容數
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就是為了要說阿彌陀佛的本願。真能究竟幫助眾生的,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