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 ‧ 卷八十五 【迷本無從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9 分鐘
迷本無從來。悟亦無所去。
何以故。以妄心為有,本無體故。
如繩上蛇,本無從來。亦無所去。

永明延壽大師
永明延壽大師 (904~975) 唐末五代僧。淨土宗六祖,法眼宗三祖。曾召集慈恩、賢首、天台三宗僧人,輯錄印度、中國聖賢二百人之著書,廣蒐博覽,互相質疑,而成《宗鏡錄》一百卷,會融諸法同入心宗。

《宗鏡錄》卷八十五
慧日永明寺 智覺禪師 延壽 集

夫稱一心無外境界者。云何華嚴經十地品,說初地見百佛。乃至地地增廣,見於多佛。
: 所見多少。皆從念生。心狹見少佛。心廣鑒多形。舒卷由心。開合在我。離心之外,實無所得。
大集經云。憍陳如復作是念。我當云何得見諸佛。爾時隨其所觀方面。悉得見佛。多觀多見。少觀少見。見已復念。諸佛世尊。無所從來。去無所至。我觀三界是心。是心因身。我隨覺觀,欲多見多。欲少見少。諸佛如來即是我心。何以故。隨心見故。心即我身。身即是虛空。我因覺觀,見無量佛。我以覺心,見佛知佛。心不見心。心不知心。我觀法界,性無堅牢。一切諸法,皆從覺觀因緣而生。是故法性即是虛空。虛空之性,亦復如空。我因是心,見青黃赤白雜色虛空。作神變已。所見如風。無有真實。則名為共凡夫如實陀羅尼。
又云。復次賢護。如人盛壯。容貌端嚴。欲觀己形美惡好醜。即便取器盛彼清油。或持淨水。或取水精。或執明鏡。用是四物。觀己面像。善惡妍醜。顯現分明。
賢護。於意云何。彼所見像。於此油水。水精明鏡四處現時,是為現有耶。賢護答言。不也。
曰。是豈本無耶。答言。不也。
曰。是為在內耶。答言。不也。
曰。是豈在外耶。答言。不也。
世尊。唯彼油水精鏡。諸物清朗。無濁無滓。其形在前。彼像隨現。而彼現像。不從四物出。亦非餘處來。非自然有。非人造作。當知彼像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無生無滅。無有住所。時彼賢護如是答已。
佛言。賢護。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諸物清淨。彼色明朗。影像自現。不用多功。菩薩亦爾。一心善思。見諸如來。見已即住。住已問義。解釋歡喜即復思惟。今此佛者從何所來。而我是身復從何出。觀彼如來。竟無來處及以去處。我身亦爾。本無出趣。豈有轉還。彼復應作如是思惟。
今此三界。唯是心有。何以故。隨彼心念。還自見心。今我從心見佛。我心作佛。我心是佛。我心是如來。我心是我身。我心見佛。心不知心。心不見心。心有想念則成生死。心無想念即是涅槃。諸法不真。思想緣起。所思既寂。能想亦空。賢護。當知諸菩薩等。因此三昧。證大菩提。

首楞嚴經云。

隨眾生心。應所知量者
古釋云。隨眾生根熟處即現。所知量者。即眾生差別境。即知一法塵中。等周法界。為隣虛塵無自性。自性是虛空。虛空即是真空。真空即是本覺。故知如來於一毛孔中。為無量眾生常說妙法。
即知一切毛孔微塵。亦不出我。但解得一微塵法。即數得等同法界微塵。是以如來能知四大海水滴數。大地須彌皆知斤兩。皆由觀此一身。於一身上觀一毛髮,俱知無自性。但於一毛孔中觀,實無有自性。一毛孔亦不可得。不可得處遍法界知,一切智也。

所以信心銘云。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若能如是。何慮不畢。若能如是,了達一塵一毛無有自性。唯心所現。則知一切諸法悉然。更無別體。以徇塵執見一切眾生。一法不通。諸塵自滯。
華嚴論云。以實而論。初發心住中。如一渧之水入海水中。總同海體。諸龍魚寶藏咸在其中。為教化眾生故。教網筌罤方法不可不具。以名言竹帛著籙。即似如前後義生。體道者應須明鑒。如持寶鏡。普臨萬像。
又頌云。
無限智悲成佛德。佛以智悲成十地。還將十地成諸位。
前後五位加行門。不離十地智悲起。是故十地初發心。
發心即入十地智。雖然五位方便殊。只為成熟十地智。
猶如迅鳥飛虛空。不廢遊行無所至。亦如魚龍遊水中。
不廢常遊不離水。如是五位行差別。不廢差別不離智。
所有日月歲差別。以智法印無別異。智體不成亦不壞。
以明諸位除習氣。了習無習悲行成。萬行常興無作智。
: 若心外無法,唯是一心者。於外則無善惡業果,苦樂報應。何成佛法。翻墮群邪。
: 若了一心。有無見絕。境智雙寂。契彼性空。根塵兩亡。內外解脫。亦常照內外。脫於無知。空尚不存。妄從何起。所現外諸苦樂境界。如鏡中像。以自心為明鏡。還照自之業影。
古德云。以如來藏性而為明鏡。隨業緣質,現果影像。夫業通性及相。謂此業體,以無性之法而為其性。以不失業果之相而為其相。由無性故。能成業果。由不壞相。方顯真空。何者。若有性,則善惡業定不可改移。無有苦樂果報。若壞業相,則成斷滅。以一切因果從自心生。心外實無善惡業可得。以業無自性。但由心起故。所以如影如幻。無有定相。又以業無自性,故不落有。以不壞業果,故不墮無。非有非無,則一心中理。
: 雖然心即是業。業即是心。既從心生。還從心受。如何現今消其虛妄業報。
: 但了無作。自然業空。所以云。若了無作惡業。一生成佛。
又云。雖有作業而無作者。即是如來祕密之教。又凡作業。悉是自心橫計外法。還自對治。妄取成業。若了心不取。境自不生。無法牽情。云何成業。
義海云。除業報者。為塵上不了自心。為心外有法。即生憎愛。從貪業成報。然此業報。由心迷塵妄計而生。但似有顯現。皆無真實。
迷者為塵相有所從來而復去,是迷。今了塵相無體,是悟。迷本無從來。悟亦無所去。何以故。以妄心為有,本無體故。如繩上蛇,本無從來。亦無所去。何以故。蛇上妄心橫計為有,本無體故。
若計有來處去處,還是迷。了無去來,是悟。悟之與迷,相待安立。非是先有淨心。後有無明。此非二物。不可兩解。但了妄無妄。即為淨心。終無先淨心而後有無明。故知迷悟唯只一心。如手反覆,但是一手。如是深達。業影自消。

如華嚴經云。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德首菩薩言。佛子。一切眾生。等有四大。無我無我所。云何而有受苦受樂。端正醜陋。內好外好。少受多受。或受現報。或受後報。然法界中無美無惡。
時德首菩薩,以頌答曰。
隨其所行業。如是果報生。作者無所有。諸佛之所說。
譬如淨明鏡。隨其所對質。現像各不同。業性亦如是。
亦如田種子。各各不相知。自然能出生。業性亦如是。
又如巧幻師。在彼四衢道。示現眾色相。業性亦如是。
如機關木人。能出種種聲。彼無我非我。業性亦如是。
亦如眾鳥類。從殼而得出。音聲各不同。業性亦如是。
譬如胎藏中。諸根悉成就。體相無來處。業性亦如是。
又如在地獄。種種諸苦事。彼悉無所從。業性亦如是。
譬如轉輪王。成就勝七寶。來處不可得。業性亦如是。
又如諸世界。大火所燒然。此火無來處。業性亦如是。
淨業障經云。觀一切法。即是佛法。是則為淨諸業障。

如有學人問安國和尚云。若未悟時,善惡業緣是有不。
: 非有。喻如夜夢彼惡人逐。或作梵王帝釋。將為是有。豁然睡覺。寂然無事。信知三界本空,唯是一心。
又有問大珠和尚云 : 若為得知業盡。
: 現前心,通前生後生。猶如眼見前佛後佛。萬法同時。
經云。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是知從心所生。皆無真實。如夢心不實。夢事亦虛。世間共知。可深信受。是以善惡之業。理皆性空。不壞緣生。恒冥妙旨。
量云。正業是有法。定即有即空故是宗。
因云。即緣成即無性故。
同喻云如幻。幻法術等生。即有不礙虛。正業從緣生。空有不相礙。故知萬法從遍計情生。但有虛名。都無實義。

如首楞嚴經云。

妙覺湛然。周遍法界。含吐十虛。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含吐十虛者,含即一真不動,在如來藏中。吐即依妄分別,乃隨處發現。但有纖塵發現之處。皆是自心生。從分別有。若知發處虛妄。則頓悟真空。真空現前。豈存言說。
: 真心不動。三際靡遷。云何說心流轉,又云絕流轉義。
: 所云隨流返流。皆約眾生緣慮之心。妄稱流轉。其體常寂。但不見一念起處,即是不流。未必有念可斷。

智嚴經云。

文殊師利言。云何斷流轉。以於過去心不起。未來識不行。現在意不動。不住不思惟。不覺不分別。故知以境對境。將心治心。狗逐塊而逾多。人避影而徒乏。若能知身是影。捨塊就人。則影滅迹沉。安然履道。故知萬動皆搖。悉成魔業。若知心不動。則不隨流。方入宗鏡之中。永超魔幻。自然心智寂滅。諸見消亡。
如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云。山相擊王菩薩曰。譬如有孔隙處。風入其中。搖動於物。有往來相。菩薩亦爾。若心有間隙。心則搖動。以搖動故。魔則得便。是故菩薩守護於心。不令間隙。若心無間隙。則諸相圓滿。以相圓滿故。則空性圓滿。是為菩薩超魔法門。
乃至文殊師利菩薩曰。仁者。汝等所說。悉是魔境。何以故。施設文字。皆為魔業。乃至佛語猶為魔業。無有言說。離諸文字。魔無能為。若無施設。即無我見及文字見。以無我故。則於諸法無有損益。如是入者。則超魔境。是為菩薩超魔法門。

大乘千鉢大教王經云。

佛言。諸天魔幻惑種種相貌。障修學人心眼聖道。乃至令見一切幻相前後生死之事,善惡諸相。魔作幻惑。非關正智。唯心所變。莫取外緣。修學行人。必不得於夢境界。及現眼前,取相執著。動轉人心。恐畏怕怖。則被天魔鬼神之所障礙。行人正見。須常諦觀心性。見性寂靜。心性無物。是相莫取。則無境界妄想因緣。是故行人勤行精進。實勿退轉懈怠懶惰。則得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大智度論云。除諸法實相。皆菩薩魔事。若證般若。能契實相。即過魔事。此是約說證實相時事。當親證時。如人飲水。不可取說而不證。若但說過魔。不離魔界。若過魔界。說證俱絕。是知必無境魔。但從心起。何者。若內心樂生死。則身為天魔。內心著邪見。則身為外道。乃至心外見法。理外別求。皆成外道。
: 凡聖一心。同其種性。種性無異。云何所受因果不同。報應有別。
: 雖自業各受。妄有昇沉。而緣性無生。了不可得。
諸法無行經云。佛告文殊師利。一切眾生。其心皆一。是名種性。種性即根本義。根本常一。而眾生妄起自他差別。凡聖高下。雖起差別。一體不動。以差別性非有故。但是妄起無實體故。
所以經云。佛言。文殊師利。一切眾生皆無有心。緣性不可得故。是名種性。又一切善惡境界。皆是心光。一切勝劣受用。皆是心果

大莊嚴論偈云。

種種心光起。如是種種相。
光體非體故。不得彼法實。
種種心光。即是種種事相。或異時起。謂貪瞋光等。或同時起。謂信進光等。如是染位心數。淨位心數。唯有光明而無光體。是故世尊,不說彼為真實之法。
又云。諸行剎那增上者。如佛說心將世間去。心牽世間來。由心自在。世間隨轉。識緣名色。此說亦爾。故知諸行是心果。
又隨淨者。淨是禪定人心。彼人諸行,隨淨心轉。修禪比丘具足神通。心得自在。若欲令木為金。則得隨意。故知諸行皆是心果。
又隨生者。如作罪眾生,可得外物一切下劣。作福眾生,可得外物一切妙好。故知諸行皆是心果。
當知一切萬法,既以心為因。亦以心為果。雖然淨穢顯現不同。於心鏡中如光如影。了不可得。
: 入唯識門。觀一切境。自然無相。何用更言破相顯理。復云棄有觀空。若有所破之宗。則立能空之理。既存空法。還成有相之因。若守觀門。豈合無為之道。
: 夫言破相者。是未入唯識。去其妄執。雖言破相。實無所破。既無所破之有。亦無能破之空。情執若消。空有俱寂。前塵無定。破立隨心。迷真之妄不生。對妄之真亦絕。
大智度論云。種種取相。皆為虛妄。如玻瓈珠隨前色變。自無定色。諸法亦如是。無有定相。隨心為異。若常無常等相。如以瞋心。見此人為弊。若瞋心休息。婬欲心生,見此人還復為好。若以憍慢心生,見此人以為卑賤。聞其有德,還生敬心。如是等有理而憎愛,無理而憎愛,皆是虛妄憶想。若除虛誑,亦無空相。無相相。無作相。無所破故。尚不宗無相之理。豈存破立之門。以成壞去取,皆自心故。若直了心,自然絕觀。

如楞伽經偈云。

一切無涅槃。無有涅槃佛。無有佛涅槃。遠離覺所覺。若有若無有。是二悉俱離。牟尼寂靜觀。是則遠離生。是名為不取。今世後世淨。有二偈半。
大雲解云。初一偈,了今一如。謂此約無願觀以顯圓成。無涅槃佛,故無願矣。初句,謂色心等一切法中無得涅槃。以一切法本如故。若得涅槃。是斷常見。滅法是斷。證得是常。次句,既無涅槃。云何有佛。故經云。見斷煩惱而得成佛。此則名為壞佛法者。煩惱與佛性寂靜故。第四句中,所覺如故。無有涅槃。能覺如故。無有得佛。離覺所覺。混同一如。
: 見聞覺知,不出俗諦心量。真諦無得無生,還出心量不。
: 夫量者,是能緣心。但有對俗說真。因虛立實。斥差別,論平等。遣異相,建如如。盡是對待得名。破執設教。若能真俗雙拂。空有俱消。了邊即中。無邊可離。達中即邊。無中可存。能證之智既亡。所證之理亦寂。方超心量。入絕待門。若有得無得。有生無生。盡不出於心量。
楞伽經偈云。離一切諸見。及離想所想。無得亦無生。我說為心量。非性非非性。性非性悉離。謂彼心解脫。我說為心量。如如與空際。涅槃及法界。種種意生身。我說為心量。
所以涅槃經云。若有一法過涅槃者。我亦說如幻如化。以涅槃無相。若取於相。即自心現量。非真涅槃。故佛說言,設有一佛過於涅槃。趣所得心。亦成心量。自心所變。盡為幻化。故知似形言跡。瞥生妙解。皆是心量所收。未有一法不關心矣。若能悟心無心。了境無境。理量雙消。可入宗鏡。
: 夫論心量。不出見聞。若約見聞。則存前境。云何成唯心之義。
: 此是無心之心量。非有實體。
: 若無實體。云何建立一切諸法。
: 只由無體無性。方成萬有。萬有所起。不離真空。若言有性。一法不成。則空不自空。豈能容色。若色不自色。方能合空。摩訶衍論云。一切諸法唯心迴轉,無餘法者。如是心法亦不可得。
楞伽經云。無心之心量。我說為心量。由心不可得之句,立大空之義。由無心之心量句,成幻差別之義。由大空之義,諸法得成。由幻差別義,空理得顯。
: 妄能覆真,全成生死。真能奪妄,純現涅槃。真妄若離,互不生起。真妄若合,二諦不成。如何會通一心妙理。
: 一心二諦。教理所歸。開即迷真。合則壞俗。何者。相隨真起,即相而可辯真原。覺因妄生,因妄而能知覺體。無妄則覺不自立。無真則相無所依。真妄相和。染淨成事。
唯真不立,無妄而對誰立真。單妄不成,無真而憑何說妄。真妄各無自體。名相本同一原。是則二諦恒分。一味常在。藏性不動。緣起萬差。故知實無一法而有自體獨立者。皆從真妄二法和合而起。如起信論云。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變起根身器世間等。

釋摩訶衍論云。生滅因緣者有二。

一者,不相應生滅因緣。二者,相應生滅因緣。論云。現鏡識體。六塵境界。如其次第。為彼三種相應染法,能作因緣。是故說言麁重生滅之因緣門。
現識體中又有緣義。應審思惟。復次更有二重因緣。一者,本遍因緣。二,末遍因緣。言本遍者。舉本無明及本覺心,望於六塵相應,有因緣義。言末遍者。舉業轉現相,望於三相應。有因緣義故。
復次更有二因緣。一者,上下因緣。二者,下上因緣。言上下者。無明為始。果報為終。上下與力,不越其數,作因緣故。言下上者。果報為始。無明為終。下上與力,不越其數,作因緣故。
復次一切有為生滅之法。剎那不住,無因無緣故。復次因緣之法,空而無生,其實自性不可得故。復次不可得法,不可得亦不可得故。復次生滅因緣者,所謂眾生心意意識轉故。
此文為明何義。謂欲顯示所依能依之差別故。云何所依,謂本覺心。云何能依,謂即眾生。言眾生者。當何法耶。謂意意識。何故意及意識,名為眾生。意及意識,一切眾染合集而生,故名眾生。而無別自體,唯依心為體。是故說言依心而轉。
又云。無明之相,不離覺性,非可壞非不可壞,猶如大海,風相水相不相捨離者。大海喻阿賴耶識。水喻本覺心。風喻根本無明不覺。能起動轉慮知之識,如彼風故。波動者,喻諸戲論識,遷流無常。水相風相不相捨離者,喻真妄相資,俱行合轉。謂本覺心不自起故。當資無明之力,方得而起。根本無明不自轉故。要因真心之力,方得而轉。如水不自作波,當因風力。風不自現動,要資水力,方得現動相。
經云。煩惱大海中有圓滿如來。宣說實相常住之理。本覺實性中有無明眾生。起無量無邊煩惱之波。
如經云。佛告大眾。
始覺般若者。從具縛地漸漸出離。乃至金剛圓滿因行。發究竟道。頓斷根本無明住地。覺日圓照,無所不遍。
二本覺般若。從清淨性漸漸遠離。乃至信初發究竟智。斷滅相品。入無明海。隨緣轉動。於是大眾聞此事已。覺知諸法一相一體。亦無一相。亦無一體。而諸法性亦是實相。亦是常住。亦是決定。亦是實有。
: 本始二覺。從何立名。
: 本覺者,因始得名。始覺者,從本而立。

如起信鈔云。

未審始覺從何而生。為本所對,故此云也。元其始覺,是本所生。斬新而有,故名為始。反照其體,元來有之。敵對於始,故名為本。苟無其始,何所待耶。如母生子,對子稱母。
乃至問 : 始覺本覺既殊。何因無二。又既同本覺。因何名始。
: 即是本覺初顯相用,名為始覺相用。非別外來。故得融同一體。又若非本覺舉體之相用,即不是始覺。以心外有法故。若不然者,但名相似覺。亦名隨分覺。是知直待合同本體。方得名真始覺也。既合於本。始即非始。既無於始。即無於本。本始之名既喪。但可名為覺焉。
如上所釋。若入宗鏡。方為究竟之覺。未入宗鏡。但稱相似覺耳。此雖稱覺。乃是不覺。故論云,又以覺心原故名究竟覺,不覺心原故非究竟覺,即其義矣。
: 上說真心無生。妄念起滅。如何會妄歸真。入一乘平等之道。
: 妄原無體。本自全真。何須更會。今謂情見妄執之人。引祖佛善巧洞心原之智。搜經論微細窮性海之詮。令頓豁情塵。便成真覺。
如釋摩訶衍論云。一心真如體大,通於五人。平等平等。無差別故。云何名為五種假人。一者凡夫。二者聲聞。三者緣覺。四者菩薩。五者如來。是名為五。如是五名,人自是五。真自唯一。所以者何。真如自體無有增減。亦無大小。亦無有無。亦無中邊。亦無去來。從本已來,一自成一。同自作同。厭異捨別,唯一真如。
是故諸法,真如一相。三昧契經中作如是說。譬如金剛作五趣像。五人平等,亦復如是。於諸人中,無有增減。
故起信論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以心本性,不生不滅相。一切諸法,皆由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境界差別之相。
古釋云。執者問云。現見諸法差別遷流。云何乃云性無生滅。
釋云。差別相者。是汝遍計妄情所作。本來無實。如依病眼妄見空華。故云皆依妄念而有差別。
疑者又云。以何得知依妄念生。
釋云。以諸聖人離妄念故。盡無其境。即驗此境定從妄生。又若此境非妄,定實有者。聖人不見。應是迷倒。凡夫既見。應是覺悟。如不見空華是病眼。返結準之。故若離於念,即無差別也。所執本空,故真心不動。由此一切諸法,皆即真如。斯則會妄顯真,可絕疑矣。
如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我非勅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
昔人有簡金頌云。君不見,
澄清麗水出黃金。逐浪隨波永被沉。
有幸得逢良鑒者。披砂細揀暫知音。
因此遂蒙皇上寵。直入瓊樓寶篋中。
一練一明光照耀。一迴掌上一迴欽。
以此塵沙含妙寶。故喻眾生覺照心。
眾生無始沉三有。元來流浪被境侵。
對塵恰似真如慧。離境元無照體心。
迷即一真名二體。只為群生不照心。
若能對境常真照。隨塵離境一般心。
如來今日除分別。意遣眾生妄習心。
但除妄習存終始,真照何妄不真心。
《宗鏡錄》 卷八十五完

avatar-img
13會員
352內容數
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就是為了要說阿彌陀佛的本願。真能究竟幫助眾生的,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念相應一念佛 的其他內容
「本來常空。實不生滅。如是一切法實不生滅者。則無一切境界差別之相。寂靜一味,名為真如第一義諦自性清淨心。彼自性清淨心,湛然圓滿。」—永明延壽大師 剎與眾生。云何平等。以各無體故。悉不成就。若自類相望。如剎望剎平等。若異類相望。如剎望眾生平等。以一無性之理。乃至心境自他。同異高下。十方三世。悉皆平等。
「夫真如者雖在不起不動門。非是凝然不動。寂爾離緣。此落靜塵。生於斷見。斯乃隨緣會寂。約法明真。以無性因緣。理事一際。因緣無性。隱顯同時。」—永明延壽大師 金剛三昧經偈云因緣所生義。是義滅非生。滅諸生滅義。是義生非滅。如是一心二門之內。一切諸法無所不攝。前二融俗為真,顯平等義。後二融真為俗,顯差別門。
「止觀為因。眼智為果。一一念中,無非止觀眼智也」—輔行記. 今宗鏡所明,唯論一心圓頓之旨。圓頓止觀相者。以止緣於諦,則一諦而三諦。以諦繫於止,則一止而三止。譬如三相在一念心。雖一念心,而有三相。止諦亦如是。所止之法雖一而三。能止之心,雖三而一也。以觀觀於境,則一境而三境。以境發於觀,則一觀而三觀。
此宗鏡所集禪定一門。唯約宗說。於諸定中而稱第一。名王三昧。總攝諸門。囊括行原。冠戴智海。亦名無心定。與道相應故。亦名不思議定。情智絕待故。亦名真如三昧。萬行根本故。亦名一行三昧。一念法界故。亦名金剛三昧。常不傾動故。亦名法性三昧。恒無變易故。諸佛智光明海,無量觀行,皆從此生。若不體此理,非佛智故。
「如來為除五種過失,生五種功德,故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佛性論云. 善男子。若一闡提,信有佛性。當知是人,不至三惡。是亦不名一闡提也。以不自信有佛性故,即墮三惡。故名一闡提。是知一切眾生,雖有正因。不得了緣。枉沉生死。為不知故,甘稱下凡。為不聞故,不親善友。常迷智眼,豈有了因。恒習惡緣,何成善本。
「事上無事,本全是心。念起塵生。念寂塵滅。」— 傳奧法師云 如經云。佛言。隨有是經之處,則為有佛。若我住世無異。故知自心之佛,無處不遍,寧論前後出沒耶。若隨異境,則生滅無常。見他佛,則隱顯無恒。誦他經,則音聲間斷。
「本來常空。實不生滅。如是一切法實不生滅者。則無一切境界差別之相。寂靜一味,名為真如第一義諦自性清淨心。彼自性清淨心,湛然圓滿。」—永明延壽大師 剎與眾生。云何平等。以各無體故。悉不成就。若自類相望。如剎望剎平等。若異類相望。如剎望眾生平等。以一無性之理。乃至心境自他。同異高下。十方三世。悉皆平等。
「夫真如者雖在不起不動門。非是凝然不動。寂爾離緣。此落靜塵。生於斷見。斯乃隨緣會寂。約法明真。以無性因緣。理事一際。因緣無性。隱顯同時。」—永明延壽大師 金剛三昧經偈云因緣所生義。是義滅非生。滅諸生滅義。是義生非滅。如是一心二門之內。一切諸法無所不攝。前二融俗為真,顯平等義。後二融真為俗,顯差別門。
「止觀為因。眼智為果。一一念中,無非止觀眼智也」—輔行記. 今宗鏡所明,唯論一心圓頓之旨。圓頓止觀相者。以止緣於諦,則一諦而三諦。以諦繫於止,則一止而三止。譬如三相在一念心。雖一念心,而有三相。止諦亦如是。所止之法雖一而三。能止之心,雖三而一也。以觀觀於境,則一境而三境。以境發於觀,則一觀而三觀。
此宗鏡所集禪定一門。唯約宗說。於諸定中而稱第一。名王三昧。總攝諸門。囊括行原。冠戴智海。亦名無心定。與道相應故。亦名不思議定。情智絕待故。亦名真如三昧。萬行根本故。亦名一行三昧。一念法界故。亦名金剛三昧。常不傾動故。亦名法性三昧。恒無變易故。諸佛智光明海,無量觀行,皆從此生。若不體此理,非佛智故。
「如來為除五種過失,生五種功德,故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佛性論云. 善男子。若一闡提,信有佛性。當知是人,不至三惡。是亦不名一闡提也。以不自信有佛性故,即墮三惡。故名一闡提。是知一切眾生,雖有正因。不得了緣。枉沉生死。為不知故,甘稱下凡。為不聞故,不親善友。常迷智眼,豈有了因。恒習惡緣,何成善本。
「事上無事,本全是心。念起塵生。念寂塵滅。」— 傳奧法師云 如經云。佛言。隨有是經之處,則為有佛。若我住世無異。故知自心之佛,無處不遍,寧論前後出沒耶。若隨異境,則生滅無常。見他佛,則隱顯無恒。誦他經,則音聲間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西晉 月氏國三藏 竺法護 譯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原文,細體字為白話) 「聖慧之明入於無量,分別聰達,道靡不通,其智慧輪莫能遏毀,行權方便暢識一切眾生根本,為說經法莫能抑制,而皆斷絕一切處所閉結之行,照見群黎所欲咨受。」 聖人的智慧光明無量,分辨清楚,通達大道,沒有不通的地方。他們的智慧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為何有過去、現在和未來?凡夫心行之處,住色聲香味觸法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導讀:【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金剛經》前半段經文闡述「緣起性空」的義理,世俗諦緣生,救度諸眾生,勝義諦性空,實無
Thumbnail
※經文: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經文導讀:   【聞說是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以空寂如如之心,聞如是之法,如來無說無示,聞者無取無得。   【深解義趣】:真空不空,能生妙有;妙有不有,無相可得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導讀: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今須菩提已明白「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於是佛陀再以微塵世界之喻,闡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Thumbnail
什麼叫做「共」與「不共」?很多的神通、很多的神變,外道跟佛法都是共通有的,你有天眼,外道有天眼;你有天耳,外道有天耳;你有宿命通,外道有宿命通。但佛陀的「漏盡通」,斷盡一切的煩惱,涅槃寂靜的境界,這就是不共的、獨步的,超絕、超勝於外道,最究竟的所在,這才是佛陀最殊勝的地方。 文殊菩薩為眾生演說,佛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大乘起信论》云:“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 心即是佛,佛即是觉。此一觉性,生佛平等,无有差别。空寂而了无一物,不受一法,无可修证。灵明而具足万德,妙用恒沙,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西晉 月氏國三藏 竺法護 譯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原文,細體字為白話) 「聖慧之明入於無量,分別聰達,道靡不通,其智慧輪莫能遏毀,行權方便暢識一切眾生根本,為說經法莫能抑制,而皆斷絕一切處所閉結之行,照見群黎所欲咨受。」 聖人的智慧光明無量,分辨清楚,通達大道,沒有不通的地方。他們的智慧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為何有過去、現在和未來?凡夫心行之處,住色聲香味觸法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導讀:【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金剛經》前半段經文闡述「緣起性空」的義理,世俗諦緣生,救度諸眾生,勝義諦性空,實無
Thumbnail
※經文: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經文導讀:   【聞說是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以空寂如如之心,聞如是之法,如來無說無示,聞者無取無得。   【深解義趣】:真空不空,能生妙有;妙有不有,無相可得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導讀: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今須菩提已明白「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於是佛陀再以微塵世界之喻,闡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Thumbnail
什麼叫做「共」與「不共」?很多的神通、很多的神變,外道跟佛法都是共通有的,你有天眼,外道有天眼;你有天耳,外道有天耳;你有宿命通,外道有宿命通。但佛陀的「漏盡通」,斷盡一切的煩惱,涅槃寂靜的境界,這就是不共的、獨步的,超絕、超勝於外道,最究竟的所在,這才是佛陀最殊勝的地方。 文殊菩薩為眾生演說,佛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大乘起信论》云:“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 心即是佛,佛即是觉。此一觉性,生佛平等,无有差别。空寂而了无一物,不受一法,无可修证。灵明而具足万德,妙用恒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