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讀書吧| #5_按下暫停鍵也沒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Pics from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25148
這是我第二本看的Youtuber寫的書,著實在圖書館排了很久的隊,才成功借到的。想當初剛查時,高雄圖書館還沒進這本書呢!(笑)
對於憂鬱症,我其實沒有太多理解,也許是身邊只有非常少數的人有,但也不是直接的關係。大多是朋友的朋友之類的,所以一直沒太多研究。但好像在文明社會中,這是件不少見的事情。
所以當借到了這本書,很快地,大約用了一個週末,就看完了。
喜歡阿滴在書中提到的一個概念,「我過去的傷疤,是給未來的人康復的希望。」
憂鬱症,也算是一種滿特殊的疾病,就是一種不足為外人道的感覺,愈是隱蔽,愈是嚴重。某種程度,公開了,好像也就沒什麼。它不過就是「心,生病了」,或是說「心,感冒咳嗽了」,而心,需要吃藥,需要被訓練,讓它回到正常的管道。
在人生的道路中,我們不斷地往前行,無形的壓力,不論來自於工作、對自我的期許或是別人對我的期許等,一層一層疊加上來,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只會覺得自己愈來愈累。但卻沒有意識到,是否已經超出自身的負荷。也許沒有意識到單槍匹馬上路所配備的,是一顆筋疲力盡的心。
尼采:人害怕的不是受苦,而是受苦的沒有意義。人在黑洞中,四處摸不著邊際,不知道盡頭,也不知道出口,也就別遑論明白受苦的意義。
書中提到了一個緩解的方法,那就是心流。專心忘我地投入去做一些事,訓練自己的心靈肌肉,感到自己的貢獻與成就感。自信與自我的貢獻,在憂鬱症上,真的是一個很大的解藥。
文末,最近的我,興許是工作的轉換,也遇上了這種感覺,也許是因為這樣才更心有戚戚。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會員
3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戀小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莊子: 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有形的軀體生命,就好像薪柴一樣,有老舊腐壞、燃燒殆盡的一天,但無形的靈魂生命,可以像火苗一樣不斷地傳遞下去。 從小到大我一直很想成為一個自由的人。我的家庭其實給我很大的自由,父母跟我之間是存在著理性的溝通,沒有威權的壓迫。成長過程中也是自由學習,出社會工作以後
At the end of 2021, even we still face new variant- Omicron, still hope that we could be back to nomal in 2022. Go out w/o mask. Go abroad if safe.
一直覺得很難了解 Less is More的概念,擁有愈少,得到更多。這在邏輯上,實在是難令人想通。 這本書主要在談一位作者的真實經歷,怎麼透過停止過度消費,來察覺自己真正的需要,到底買東西,是要買給現在的自己,還是買給你幻想的那個自己呢? 放棄一件人生中的壞事,就可能招來一件好事。
Pic from https://a0985831021.pixnet.net/blog/post/324624238-%E9%96%B1%E8%AE%80%E5%BF%83%E5%BE%97%2A%E5%8E%9F%E5%AD%90%E7%BF%92%E6%85%A3%E3%80%8A%E6%83
莊子: 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有形的軀體生命,就好像薪柴一樣,有老舊腐壞、燃燒殆盡的一天,但無形的靈魂生命,可以像火苗一樣不斷地傳遞下去。 從小到大我一直很想成為一個自由的人。我的家庭其實給我很大的自由,父母跟我之間是存在著理性的溝通,沒有威權的壓迫。成長過程中也是自由學習,出社會工作以後
At the end of 2021, even we still face new variant- Omicron, still hope that we could be back to nomal in 2022. Go out w/o mask. Go abroad if safe.
一直覺得很難了解 Less is More的概念,擁有愈少,得到更多。這在邏輯上,實在是難令人想通。 這本書主要在談一位作者的真實經歷,怎麼透過停止過度消費,來察覺自己真正的需要,到底買東西,是要買給現在的自己,還是買給你幻想的那個自己呢? 放棄一件人生中的壞事,就可能招來一件好事。
Pic from https://a0985831021.pixnet.net/blog/post/324624238-%E9%96%B1%E8%AE%80%E5%BF%83%E5%BE%97%2A%E5%8E%9F%E5%AD%90%E7%BF%92%E6%85%A3%E3%80%8A%E6%83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憂鬱的自療概念,以及溫尼考特對憂鬱的獨特見解。文章中涵蓋了關於憂鬱的情緒成熟歷程,以及憂鬱作為自我療癒機制的角度。溫尼考特的論點提供了新穎的觀點,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和處理憂鬱情緒。
Thumbnail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跟我遇過同樣的問題:很難跟別人解釋憂鬱症是什麼,很難跟別人說為什麼自己覺得不開心,有時候自己甚至都不知道為什麼,常聽到別人說「看開點」「還有人過得比你慘,人家都照樣過」「別想這麼多」之類的話。 真要比喻的話,憂鬱症感覺就像心理方面的癌症。當癌細胞開始擴散,你不可能有辦法叫他
問題是,為什麼在過去的那個時點,我總是已經覺得自己盡力了,可是事後又總是感到懊悔與羞恥呢?在先前的文章中(學習靈性一年心得分享),我提到之前得憂鬱症的經歷,也提到現在已經能夠不使用藥物,而比較能夠自行調節情緒。雖然如此,先前導致憂鬱的原因,如果沒有徹底地解決,仍舊會發覺自己的生活總是被情緒帶著走
Thumbnail
我分享了從確診憂鬱症到停藥進程中的一些方法,以及對抗憂鬱症的武器,希望能給需要的人一點幫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憂鬱症的我對一本認知療癒的書籍的感想。書中提供了許多緩解憂鬱的方法,並指出情緒由認知引發的。有別於一般的心靈雞湯,這本書的每句話都很具體,也切實可行,是一本很棒的憂鬱自救參考書。
你知道嗎?壓力大時,不只會讓人累、心情差,甚至可能讓大腦裡的化學物質出問題,導致憂鬱症!所以平常真的要注意,像是規律睡覺、運動流流汗、靜下心放空一下,這些都很重要。如果發現壓力已經大到撐不住,記得要找醫生聊聊,早處理就能避免越陷越深。
Thumbnail
此文章描述憂鬱症並非可怕之事。 作者親身經歷九年憂鬱,從一開始的恨與討厭,逐漸轉變至理解與接納自己。他認為,正是因為憂鬱的存在,他學會珍惜幸福,並重視愛的價值。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重新接受憂鬱治療的心路歷程。對於這突如其來的消息,作者感到絕望和困惑。儘管她曾嘗試減藥並調整生活方式,但現實的轉變仍讓她感到不知所措。這段文字突顯了作者對治療過程中種種矛盾情緒的掙扎,以及對未來前路的不確定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如何面對憂鬱症,並從中找到成長和改變。雖然一開始作者討厭憂鬱症,但漸漸地學會接受並與它共處。最終,憂鬱症成為作者生命中的一部分,使她變得更堅強。文章強調逆境中的成長和勇氣。
Thumbnail
從憂鬱的低谷,我找到了一本改變固有看法的書!曾經深陷憂鬱的漩渦,試過各式抗憂鬱藥物,卻發現始終難以擺脫陰霾?或許我們需要深入探討憂鬱症的真正成因,以及藥物以外的解決方案。這本書讓我徹底改變了對憂鬱的看法,重新找回光明與平衡的關鍵或許就在這裡!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憂鬱的自療概念,以及溫尼考特對憂鬱的獨特見解。文章中涵蓋了關於憂鬱的情緒成熟歷程,以及憂鬱作為自我療癒機制的角度。溫尼考特的論點提供了新穎的觀點,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和處理憂鬱情緒。
Thumbnail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跟我遇過同樣的問題:很難跟別人解釋憂鬱症是什麼,很難跟別人說為什麼自己覺得不開心,有時候自己甚至都不知道為什麼,常聽到別人說「看開點」「還有人過得比你慘,人家都照樣過」「別想這麼多」之類的話。 真要比喻的話,憂鬱症感覺就像心理方面的癌症。當癌細胞開始擴散,你不可能有辦法叫他
問題是,為什麼在過去的那個時點,我總是已經覺得自己盡力了,可是事後又總是感到懊悔與羞恥呢?在先前的文章中(學習靈性一年心得分享),我提到之前得憂鬱症的經歷,也提到現在已經能夠不使用藥物,而比較能夠自行調節情緒。雖然如此,先前導致憂鬱的原因,如果沒有徹底地解決,仍舊會發覺自己的生活總是被情緒帶著走
Thumbnail
我分享了從確診憂鬱症到停藥進程中的一些方法,以及對抗憂鬱症的武器,希望能給需要的人一點幫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憂鬱症的我對一本認知療癒的書籍的感想。書中提供了許多緩解憂鬱的方法,並指出情緒由認知引發的。有別於一般的心靈雞湯,這本書的每句話都很具體,也切實可行,是一本很棒的憂鬱自救參考書。
你知道嗎?壓力大時,不只會讓人累、心情差,甚至可能讓大腦裡的化學物質出問題,導致憂鬱症!所以平常真的要注意,像是規律睡覺、運動流流汗、靜下心放空一下,這些都很重要。如果發現壓力已經大到撐不住,記得要找醫生聊聊,早處理就能避免越陷越深。
Thumbnail
此文章描述憂鬱症並非可怕之事。 作者親身經歷九年憂鬱,從一開始的恨與討厭,逐漸轉變至理解與接納自己。他認為,正是因為憂鬱的存在,他學會珍惜幸福,並重視愛的價值。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重新接受憂鬱治療的心路歷程。對於這突如其來的消息,作者感到絕望和困惑。儘管她曾嘗試減藥並調整生活方式,但現實的轉變仍讓她感到不知所措。這段文字突顯了作者對治療過程中種種矛盾情緒的掙扎,以及對未來前路的不確定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如何面對憂鬱症,並從中找到成長和改變。雖然一開始作者討厭憂鬱症,但漸漸地學會接受並與它共處。最終,憂鬱症成為作者生命中的一部分,使她變得更堅強。文章強調逆境中的成長和勇氣。
Thumbnail
從憂鬱的低谷,我找到了一本改變固有看法的書!曾經深陷憂鬱的漩渦,試過各式抗憂鬱藥物,卻發現始終難以擺脫陰霾?或許我們需要深入探討憂鬱症的真正成因,以及藥物以外的解決方案。這本書讓我徹底改變了對憂鬱的看法,重新找回光明與平衡的關鍵或許就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