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暫停鍵也沒關係》一本獻給正在精神疾病裡掙扎人們的書

《按下暫停鍵也沒關係》一本獻給正在精神疾病裡掙扎人們的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第一次踏進身心科求診並開始吃藥,是在高一上學期的時候。​
 ​
畢竟那是十幾年前的事(請不要偷換算我的年齡喔屑屑),當時對心理疾病的認識和醫治還沒有現在成熟與完整,藥物在我身上的副作用非常強。雖然每天照常上學,但幾乎沒有清醒的時候,我失去了半年多的記憶,只記得每一張交出去僅僅寫了名字的空白考卷。直到高二分到新的班級,向醫生商量減量藥物,我對高中的記憶才逐漸清晰。​
 ​
阿滴在《按下暫停鍵也沒關係》一書裡記錄自己得到憂鬱症從掙扎、面對、治療到穩定的歷程。其中一段是這樣的:​
 ​


 ​
很多人會說「生病不是你的錯,生病不是你願意的」。但我認為,就是因為自己各種錯誤的決定,才會導向這個結果。我一直都會覺得,生病就是我的錯,甚至是到現在我比較好了,仍然如此認為。​
 ​
有些人說不要這樣思考,可能是為了讓患者比較好過一點,但我無法說服自己,生病這件事,我是無辜的。我很難過這一關。​
 ​


這段對我來說非常真實。即便我對陷在情緒困境裡的他人,也會不斷說「不是你的錯」,但老實說,很難這樣說服自己。​
 ​
回想自己在高中時期的經歷,至今我仍會一直檢討自己,是我當時太多嘴或是不夠合群,以至於後來大家討厭我,我是做錯事的那方。去年又因為情緒問題而再此就醫吃藥時,這樣自責的情緒依然揮之不去–– 一定是我做錯了什麼,是我抗壓性太低,才會變成這樣。​
 ​
阿滴這本書不只將自己的病程攤開,也將如何讓自己求助專業、稍微好過一點的方式分享出來,還有收錄身為陪伴者的滴妹的序文,以及滴爸滴媽的說法。​
 ​
除了這些,書中後面更有專業醫師和諮商師的QA,用專業角度解答許多問題。比方說對藥物治療要有耐心,可能要三~四週才會看見效果。又比如,出現想自殺的想法時,該怎麼處理這樣的念頭,該如何求助專業等等。​
 ​
當然,我知道大多數人的工作性質無法像阿滴這樣放下工作、有親友陪伴、遠離網路,對生活按下暫停鍵。但我想,這本誠實將自己剖開的書,依然能給予正在情緒漩渦裡掙扎的人們,一些支持與幫助。

#按下暫停鍵也沒關係

#按下暫停鍵也沒關係


粉絲團 粗劣的厭世香菜

avatar-img
粗劣的厭世香菜的沙龍
14會員
43內容數
有關各種觀影心得碎碎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因為粉絲頁的「帶媽媽入手閱讀器」一文收到很多關於電子閱讀器的問題,想說就來簡單介紹一下。希望對正在對閱讀器觀望的人有幫助。​ 【封閉式閱讀器/開放式閱讀器】​ 選閱讀器一開始的最大分水嶺(?),就是封閉式或是開放式。​ ​
從上一本《#宋氏三姊妹與她們的丈夫》後被張戎圈粉,於是手刀買下《#慈禧_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繼續沉浸在張戎的文字宇宙裡。​ 讀歷史相關的書籍,看到最爽的事情就是「翻案」,打臉過去的認知,用另一個視角重現曾經的印象。​
大約四年多前,我經歷了一場低潮。當時因為網路上一些立場不一樣的爭執言論,對方翻出了我過去所有網路足跡和照片,然後在一些地方散佈這些東西。在心理狀態斷線的邊緣,我不得不先關閉臉書,避難。​ ​ ​ ​ ​ ​ ​ ​ 大錯特錯!實際看完這本書後,要是能回到過去,我會賞以前的那個我一巴掌!​ ​ ​
據說 #哈利波特 中的 #催狂魔 是對精神疾病(尤其是憂鬱症)的具象化。當催狂魔現身,就讓人再也快樂不起來,只能感到無盡絕望。唯有當事人努力想著快樂的事,唸出護法咒「疾疾,護法現身」,召喚出屬於自己的 #護法,才能驅趕催狂魔。​ ​ ​ ​ ​ 召喚出護法救了自己的人,就是未來的自己。​ ​ ​
這兩天看完了《#月薪嬌妻SP》,真是又香又甜又萌啊!但也在其中看到了日本職業文化中,對懷孕女性及其伴侶的各種不友善,連男性要請陪產假和育嬰假都會被指指點點、百般刁難。​ 這幾年,亞洲各個國家(包括台灣)都在強調生育率持續下降,甚至已經和死亡率的曲線來到交叉點。但,在這樣對孕婦和有小孩的女性的不友善
身為熱愛晚睡晚起又長期失眠的人,這本書實在深得我心! 作者從書的一開始就說明,每個人內建的生理時鐘不一樣,所以一個人是晨型人還是夜貓,什麼時間會清醒、什麼時間會想睡,一切都是天生註定好的。
因為粉絲頁的「帶媽媽入手閱讀器」一文收到很多關於電子閱讀器的問題,想說就來簡單介紹一下。希望對正在對閱讀器觀望的人有幫助。​ 【封閉式閱讀器/開放式閱讀器】​ 選閱讀器一開始的最大分水嶺(?),就是封閉式或是開放式。​ ​
從上一本《#宋氏三姊妹與她們的丈夫》後被張戎圈粉,於是手刀買下《#慈禧_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繼續沉浸在張戎的文字宇宙裡。​ 讀歷史相關的書籍,看到最爽的事情就是「翻案」,打臉過去的認知,用另一個視角重現曾經的印象。​
大約四年多前,我經歷了一場低潮。當時因為網路上一些立場不一樣的爭執言論,對方翻出了我過去所有網路足跡和照片,然後在一些地方散佈這些東西。在心理狀態斷線的邊緣,我不得不先關閉臉書,避難。​ ​ ​ ​ ​ ​ ​ ​ 大錯特錯!實際看完這本書後,要是能回到過去,我會賞以前的那個我一巴掌!​ ​ ​
據說 #哈利波特 中的 #催狂魔 是對精神疾病(尤其是憂鬱症)的具象化。當催狂魔現身,就讓人再也快樂不起來,只能感到無盡絕望。唯有當事人努力想著快樂的事,唸出護法咒「疾疾,護法現身」,召喚出屬於自己的 #護法,才能驅趕催狂魔。​ ​ ​ ​ ​ 召喚出護法救了自己的人,就是未來的自己。​ ​ ​
這兩天看完了《#月薪嬌妻SP》,真是又香又甜又萌啊!但也在其中看到了日本職業文化中,對懷孕女性及其伴侶的各種不友善,連男性要請陪產假和育嬰假都會被指指點點、百般刁難。​ 這幾年,亞洲各個國家(包括台灣)都在強調生育率持續下降,甚至已經和死亡率的曲線來到交叉點。但,在這樣對孕婦和有小孩的女性的不友善
身為熱愛晚睡晚起又長期失眠的人,這本書實在深得我心! 作者從書的一開始就說明,每個人內建的生理時鐘不一樣,所以一個人是晨型人還是夜貓,什麼時間會清醒、什麼時間會想睡,一切都是天生註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