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第2篇)提到,山田女士和好友咪咪相約一起寫未來日記,並且每天都互相報告願望成真的部分,藉著這些有趣的分享,短短幾個月內,山田女士心中的怨氣一掃而空,原以為自己再也走不出這段黑暗的日子,在陰影處徘徊了很久,卻在不知不覺間找到了出口。
尋找救世主
Neville(註1)說如果人想要脫離某個不舒服的狀態,那就用另一種相反的狀態來取代它,如果困擾你的問題是疾病,那健康就是你的救世主,若問題是失業,那工作就是救世主,如果流離失所、身心無法安頓,那麼一個穩定的家就是救世主—我們要做的事情很簡單,就是抱持著對於自己理想狀態的願景,而非努力去消滅使自己不舒服的情境,因為注意力放在哪裡,就會放大那邊的能量;然而直到新的狀態成為一種穩定的心境及態度後,想像才會創造出現實,外在的轉變也才會發生。
在日記上描繪理想狀態
山田女士每天預先寫下自己想像的好事,成真後跟朋友分享,一次次地將意識關注的焦點,轉移到生活中的幸福一面上,沒空再去關心過往那些悲慘和失意,生活自然也就往越來越幸福的方向前進,這就好像談戀愛一樣,因為很幸福、產生了較一個人時更多的自信,對於生活中一些不愉快、瑣碎的小事也就淡然處之了;即使沒有戀愛我們也可以藉著好好愛自己來達成任何事,「未來日記」就是這樣一種實用工具,讓我們意識到自己有能力不斷創造出生活中的好事,並最終目的是走向物質和人生的完全豐盛~
光抱怨沒有用的原因是…
一般人覺得如果跟其他人聊聊心事,受到安慰了心情平復就會沒事,卻不知道抱怨是種自動自發的行為模式,無論抱怨、嫉妒還是欣賞喜歡某人,都是關注的行為,也就會將這些人物的形象深植在自己的意識中,即便換到全新的環境,之前討厭的人消失了,仍會有其他人來替代他的角色,如果不轉換、或再創造自己的模式的話,會發現同樣的劇情在現實中不斷上演,而總是可以有新的人事物可以抱怨。
「世界是座舞台,所有男女都只是演員;每個人退場進場;一個人在一生中要扮演好幾種角色。 」—《莎士比亞-皆大歡喜》
轉化負能量
訴說(或者抱怨)本身並沒有問題,沒有任何東西有問題,但說出煩惱之後,要設法轉化累積的負能量,這樣現實才會開始轉變,凡事都是能量先行,如果負能量纏身的話,現實就好不起來,唯有先改變自身的能量狀態,現實這面鏡子就會映照出你所擁有的能量,而你所吸引來的人事物、接收的訊息都是與你現在的頻率相符的。
重寫你的故事吧
一個編劇要是寫了一部很慘的劇,背後一定有他想要表達的意義,如果換個不一樣的角度來說故事的話,把悲劇變成幽默的喜劇、勵志劇去鼓勵別人,那麼首先對自己的感受會大不相同,轉換的目的不是為了任何人,在你準備好之前不需跟任何人討論,重寫故事的目的只有一個,讓你找回原本的自己、找回你天生自帶的幸福與喜悅,人生是一趟旅途,這些都是回歸內在真實豐盛的過程,你的經驗很寶貴,但你不必帶著傷痛前進;事實上我認為,當人把遭遇分享出來後,這些經歷就被轉化了,因為你已把自己從一個受害者,變成了說故事的人,而聽眾們都會因此受益。
一體兩面
歐林曾說(註2),如果一個人成長過程中覺得自己是貧窮匱乏的,那他也一定能在同樣的日子中找到他很富足的例子,若是一個人自認不受歡迎、不善與人交流、或者意見不受重視,那他同時也能在生活經驗中找到那些被許多人認同、備受讚賞的時刻,因為大腦中的思維模式會引導著我們在生活中不斷尋找證據來驗證自己的假設,《3分鐘未來日記》中有個小實驗(註3),給你一張圖只看5秒問你有幾個杯子,等你數好後再問你那圖中的咖啡店叫什麼名字?
有人會去注意嗎?都在忙著數杯子吧?但是咖啡廳的店名就大大的寫在那兒,怎麼剛剛就視而不見呢?
這世界每天都有太多的資訊,關鍵在於人類如何感知自己的世界?「你看見的、就是你創造的」,我們所關注的事物其實反映了我們的思考模式、取向和愛好、想體驗的經歷和課題…等等,而那些海嘯般蜂湧而上的資訊中,被大腦認可、擷取然後組織起來的東西、形成我們獨特的經驗並留在意識中,當我們向他人描述自己的經驗時,其實就是把這些經由大腦詮釋、定義後的人事物,錨定、固定在自己的意識中,於是日後便會在人生中繼續顯現。
比如說,一個人老是說自己「運氣不好」等不到車,那他每次等車都要等特別久、不知道為什麼每次他到公車站的前一秒車也剛好開走,而另一個說自己「超幸運」每次都可以搭到車的人,也就每次去車站,車都會很快就來,人們可說是透過對自己所處的狀態的形容,來持續地形塑各自的生命經驗。
「我口所出的話也必如此,決不徒然返回,卻要成就我所喜悅的,在我發它去成就的事上必然亨通。」(以賽亞書 55:11)
既然凡事都是一體兩面,那為什麼人大多忽略了那些自己被喜愛和受尊重的經驗,反倒把重點放在被拒絕、排擠上呢?這就是大腦的生存模式,頭腦會製造問題,所以它永遠認為有一個問題要解決(註4),而小我的存在是確保我們在現實中生存,因此它會專注在控制現實的發展,但靈魂看得到更大的實相,也就是一切事情發生皆於我們有益,而宇宙中有無限的資源供應讓我們創造自己想要的一切,Florence女士告訴我們,其實屬於每個人的豐盛富足早已存在了,只要人們用話語的力量將之解鎖,釋放到地面上來,就能成為真正被體驗到的現實。
「他們尚未求告,我就應允;正說話的時候,我就垂聽。」(以賽亞書 65:24)
祈禱其實是作為一種聲明,而宇宙會依照你所聲明的,將你所「是」的回報給你—你是富有、你是健康、你是幸福快樂、你是聰明幽默可愛、你是充滿魅力並且才華洋溢、你是你想成為的所有一切,而你之所以那麼努力地想成為,是因為你原本就是。
來自他人的好運
書中寫道:「相信大家對其他人身上發生什麼樣的事都會感到好奇吧,聽了其他人的故事之後,這些幸運也會發生在你身上。」我看到的時候覺得:啊原來如此,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我們常常無意識中相信了別人隨口的話,於是別人的負面信念就應驗在自己身上,比如說考試很難啦、賺錢很辛苦啦、某某行業是夕陽產業,不要進去、從事藝術賺不了錢…等等,把別人的匱乏信念背在身上,反倒自己過起了艱辛的人生。
每個人都形成了一套自己獨特且固定的行為模式,不也是我們在成長中學習而來的嗎?因為信念被內化了,習慣到沒有想到還有沒有更適合自己、做起來更舒服自然的方式,而生命的目的其實就是讓我們找到自己做起來最舒服、最自然的方式,這才是神聖意識中,屬於一個人的完美設計,自然地展現自己就能夠獲得豐盛和富足。
周圍總是有兩股力量在拉扯—魔鬼與天使的力量,唱衰的力量跟鼓勵你前進的力量,聖經中常講:「去做,不可對人說」,大多數的人習慣潑冷水和負面思考,當你想要改變時,勸退的聲音或許會一湧而上(而甚至許多聲音是來自你內在的恐懼),不希望你離開或是改變現狀,但永遠有個聲音要你前進,有時是你的直覺、有時是相信、願意支持你的朋友。
「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聽見後邊有聲音說:「這是正路,要行在其間。」(以賽亞書 30:21)
你聽過一百隻猴子效應嗎?
「百猴效應的「一百」是形容造成意識形態突破的關鍵參數,只要群體達到某個數量,在某個地方形成一種文化或覺醒,其他界線之外的族群也會受感染。」
百猴效應起自於1952-1958年的日本京都大學的研究,研究人員給日本九州幸島上的猴子一種沾滿泥巴的洋芋,剛開始猴子吃著沾土的洋芋,但後來有一隻猴子洗過才吃,這種行為慢慢在猴群中傳播開來,當第一百隻猴子也在清洗時,剩餘沒學過的猴子竟然一夕之間幾乎都學會了,而到了1965年,這種洗洋芋的新行為飄洋過海抵達對岸大分縣高崎山,這裡的猴子也都開始懂得清洗洋芋後再吃。
一開始看到故事覺得挺有意思,但後來看到了查證文章,首先原始文獻中並未提及幸島猴子有不須跟已學會洗芋的猴子接觸,就自動學會的現象,這是後人加油添醋的結果;再者,觀察到大分縣高崎山的猴子發展出洗洋芋行為,距離幸島猴子第一次動作已時隔多年,除非第一隻猴子是工讀生假扮,不然其他地區的猴群為什麼不能自己想到要洗洋芋呢???另外有人指出,其實有一隻幸島的猴子游到了高崎山並活了好幾年,而目前似乎並沒有擴散到別處的跡象。
所以有人就說它是偽科學啦、不足為奇,雖然連書都出了(註5)…,知道或許是偽科學後雖然失望,但卻仍然印證了我之前看過的一本書。
《九次元煉金術》
《九次元煉金術》(註6),裡面提到了地球的九次元真相,第四次元是集體思想的領域,任何投射在第四次元的思想,如一些低頻的思想,會被不成熟、心智不穩定的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演繹出來,書中舉例:不幸且困惑的青少年演出了潛伏在成年人集體心智裡的殺人傾向,例如某些校園槍擊案等等,然而我們必須選擇成為我們世界的主人。
集體潛意識是由人類群體共享的,所以能夠捕捉到他人的思想這一點都不足以為奇,只是有沒有意識到而已,你有沒有那種昨天想到什麼,今天身邊的人、甚至陌生人就跟你提起的經驗呢?YOUTUBER 【NG Lyla】分享她晚上做了一個夢,隔天朋友突然向她提起了夢的內容(但她完全沒告訴朋友自己做了那個夢),而且稍晚朋友的社群貼文也還是繼續在講Lyla做過的夢,她就體會到,其實我們在很深的能量層次都是彼此相連的。
每個人都是強力的思想廣播電台,每個人投射出去的無論好壞、善惡、陽光還是灰色的思想,都會投射到集體意識中,被他人所接收,尤其是那些與我們親近的人、連結很強的人更是如此。這讓我想到了電影,投射在屏幕上的影像會影響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就是一種思想的投射和接收,在看得見的世界的運作方式,在看不到的、更廣大的世界中也是如此。
「第四次元會啟動我們的感覺,並將較高次元的訊息分裂為正面或負面。當你明白這種動態的運作方式,也就能明白,第四次元不過是將我們所有人連結起來的大型創意遊戲罷了。」—《九次元煉金術》p124
對齊成功人士的能量
歐林告訴我們,任何時間都有數百萬的人將思想集中在同一類的想法上,其中不乏在某領域中大放異彩的人,於是我們可以利用他們的能量流去增加或實現自己想要的一切(註7)。
如果你在從事某個計畫卻卡關很久,你可以向內對準該領域的成功人士—揣摩他們的心態、思想言語和行為模式(歐林說如果我們想知道某個人的想法,只要想像自己是他,用他的角度來看事情,就能大約知道那個人對世界、對我們的觀感),對焦在他們較高和成功的能量,來加速你的計畫進行,透過呼吸,我們可以在全球範圍內吸引和人們的連結,或要求宇宙更高力量的協助和指引。
事情遲遲無法進展,不是因為沒有能力,而是有某些限制性信念需要解鎖,或者宇宙正在為你安排成功的最好時機,在想像中去揣摩成功者的思維、信念、心態…等等,以此來突破內心的障礙,不需要去模仿他人的成功外表,只要需要正面、積極的肯定和相信的助力,讓我們能夠勇敢迎向、接收屬於自己的成功。
◎何謂第一百隻猴子效應:
◎反駁文章參考:
- 註1:《天賦的力量》作者:內維爾‧戈達德
- 註2:《創造金錢:吸引豐盛與人生志業的教導》作者: 珊娜雅.羅曼、杜安.派克
- 註3:《3分鐘未來日記》p74
- 註4:【如何進入你的高我之內】
- 註5:《第一百隻猴子-美夢成真的思考革命》原著:船井幸雄
- 註6:《九次元煉金術》CH4神話與原型的世界p118
- 註7:《個人覺醒的力量》p45
若分享內容有侵害您的圖片版權,還請留言告知,我會及時加上版權信息,若是您反對使用,本著對版權人尊重的原則,會儘速移除相關內容,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