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讀《評傳古龍》之前——兼談我十三年來讀武俠小說的一點小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如果喜歡一個作家,就總會想要多知道一點他的故事:在創作這些故事以外,他經歷過什麼事。
我讀的第一本武俠小說是《射雕英雄傳》,印象中還沒有讀完金庸作品之前,我已經開始讀梁羽生和古龍的作品。金庸、梁羽生、古龍,算是「新派武俠三大家」,現在三人都去世了,「新派」也不再新了。其實冠之以「新派」,是相對於「舊派」而言。我幾乎沒有讀過舊派武俠小說,代表作家大概是平江不肖生、還珠樓主、王度廬等等。「新派」之所以新,是指他們在舊題材上有創新的寫作風格。
梁羽生是「新派武俠三大家」中,風格最接近舊派的,回目名稱沿用對偶句,一回之初有自己按詞譜填的卷首詞,類似古典章回小說。梁羽生的小說也是三大家中讀者最少的,原因很簡單:劇情進度和緊湊度雖算不上鬆散,但相對金庸和古龍而言,梁羽生的小說劇情進展相當緩慢。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能挑戰金庸在武俠小說界盟主地位的作家出現。金庸的《射雕三部曲》對「俠」有極完整的描寫,《天龍八部》和《鹿鼎記》篇幅宏大,已難超越。
如果說金庸的武俠小說是正派、正統,古龍則可歸為奇詭一類。古龍武俠小說的特色在於:一,段落、句子精簡,偶爾加插哲理句子;二,不詳細描寫打鬥場面,如「小李飛刀」,古龍由始至終都沒有描寫飛刀如何投出、手法如何、運力如何,全部皆是飛刀投出,立刻命中。三,古龍武俠小說中有一個「浪子範式」,好幾部小說中都有一位「浪子」作為主角,劇情雖然不同,而主角行徑大致相同。這位「浪子」生命中多有大怨大仇,雖然我行我素,但仍然不得開心顏,且甚好酒。酒和色是古龍小說中的一大特徵。
以前我對古龍生平的了解,只限於維基資料。古龍不長壽,說是英年早逝也不為過。古龍極好煙酒,古龍筆下的「浪子範式」是他自己理想人格的投射,現實中不能每日酗酒,因此古龍在筆下為這些小說主角「灌酒」。
其實古龍也與同期的兩位武俠小說家:司馬翎和臥龍生,並稱「台灣武俠三大家」,但司馬翎和臥龍生兩人名氣不大,後來小說產量也不多,因此不能擠身「新派武俠大家」之中。
新派三大家之後,我認為有兩個作家頗能晉身「大家」之列,一者溫瑞安,二者黃易。溫瑞安風格接近古龍,內容接近金庸,「四大名捕」系列算是代表作。
黃易在風格上可說是玄幻武俠,內容上力求創新。黃易前期作品有兩個弊命,一,武術描寫偏重劍術,忽略其他武術、兵器,這個問題在《大唐雙龍傳》中完全解決,《大唐雙龍傳》可說是黃易奠定其作家地位的成名作。二,故意加插色情描寫,這個毛病或是受古龍所影響也未可知。黃易在小說方面的成就和影響,是開創出不同題材的可能性,尤其《尋秦記》是結合歷史、穿越、武俠而成的作品,《尋秦記》的出版,大開網路小說中穿越、玄幻、武俠三大題材結合寫作的風氣。(這個想法是我約大半年前觀察所得,後來在一篇臺師大的碩士論文中得到印證,論文作者也有相近看法。)
我甚少讀網路小說的原因,是因為我認為網路小說有太多粗製濫造的作品。所謂粗製濫造,其實是我的學識慢慢累積起來後,往往讀小說也會去想像小說的內容合不合理。例如,黃易《大唐雙龍傳》中說某武功秘笈是用甲骨文寫成的,我稱這種是「由於缺乏常識而產生的犯錯」。甲骨文在清末才引起注意,民國初年才開始大量研究和釋讀,唐代即便發現「甲骨文」,第一,甲骨文的作用是占卜祭祀而不會用來寫武功秘笈;第二,隋唐時人根本不具備釋讀甲骨文的能力。又例如《尋秦記》等穿越小說根本不可能發生,原因在於項少龍不懂得上古語音,回到戰國時期根本不能與當時的人溝通。而項少龍聽見妻子為他的兒子命名為「項羽」,因此嚇了一大跳,一般人聯想到楚漢爭霸的「西楚霸王項羽」,顯然黃易也是有意暗示項少龍是項羽的父親。這是在於對中國文化有所誤解。項羽是歷來流傳使用的名字,連小朋友都知道,其實「羽」是項羽的字,項羽本名「籍」,所以正確來說是「項籍,字羽」。如果為孩子名為「項羽」,其實就與「項籍」不是同一個人,黃易的暗示也就完全不成立了。以上幾個例子都可顯示出黃易是一個對於中國文化認識不深,卻又喜用文化典故的作家。黃易小說對網路小說影響甚大,導致網路也出現這種對歷史文化一知半解的人大量創作小說。
模仿或學習金庸風格的作品不少,如溫瑞安、黃易之流。梁羽生作為一個被邊緣化的武俠小說作家,其光彩早被金庸蓋過,現在大概沒有什麼作家在筆風上模仿梁羽生。模仿古龍風格的或許不少,但能成功揚名立萬的則沒有,大概是古龍的風格不能模仿,古龍是將他的人生觀直接反映在筆下主角和「浪子範式」身上,非古龍本人則不能寫出古龍的文句。
一般在香港看到的金庸小說應是明河社出版,梁羽生和古龍小說應是天地圖書出版。在台灣,梁羽生小說不多見、或是版本老舊,金庸小說向來由遠流出版,古龍小說現存的有真善美版、萬象版和較新卻不齊全的風雲時代版。遠流和風雲時代最近大舉再版金庸、古龍小說,在古龍小說之前均附有名家導讀。在這些再版小說之外,風雲時代又出版了好幾本古龍小說賞析評論、古龍評傳等書,歷來對金庸小說的分析簡直是汗牛充棟,光是陳墨一人至少寫了十二本、倪匡也寫了五本評論,但古龍小說的作品分析卻非常缺乏。這次風雲時代配合小說再版而出版古龍相關的評論、傳記,是一個聰明的決定,一方面增加書籍銷量,另一方面也能開展古龍小說的研究。
2020.3.14 臺北
2022.12.21 修訂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9會員
865內容數
曾在書山當看官,屢沉酒海作醉鬼。 蘭臺覓路入淨土,息交絕游是深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天心居 的其他內容
故事以江楓和他妻子遇害開頭⋯⋯
此書是《冰川天女傳》續集⋯⋯
此書乃是《江湖三女俠》續集⋯⋯
此書以清代康熙雍正時期的俠士故事為主幹⋯⋯
故事以江楓和他妻子遇害開頭⋯⋯
此書是《冰川天女傳》續集⋯⋯
此書乃是《江湖三女俠》續集⋯⋯
此書以清代康熙雍正時期的俠士故事為主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金庸是全球華語圈知名的武俠小說作家,他筆下創造的許多人物至今仍有電視劇不斷翻拍,其中有個角色比較特別只懂劍技,他的劍比任何人都快,攻彼非不守之處,因此總能搶佔先機,克敵制勝。在筆者看來,技術分析就像是劍技,而基本面分析則是內功,且看我如何細細分解,為你解惑。
Thumbnail
老衲三本作品集分別為前年出版的《說說八卦的八卦》,去年出版的《慕容先生的水路拳法》,以及今年出版的《流與離之島》。每篇文章都是短篇,字數不多,搭捷運時過幾站就可以看完一篇。文筆流暢好讀,基本上三四小時內就能整本完讀。今天要藉由介紹《慕容前輩的水路拳法》,說說一些武俠寫作的事。
Thumbnail
總括評析王度廬「《鶴》《鐵》五部曲」。
Thumbnail
射鵰是金庸先生銷量最好的小說,內容合情合理,四平八穩,勵志與樂趣兼具,常常是青少年最初入手的第一本武俠小說。現在年紀漸長,回頭來看射鵰,才覺得這種四平八穩,平舖直敘的武俠小說,其實比笑傲江湖或天龍八部那種奇情曲折的小說難寫得多。 因為射鵰的主角比較單純,作者寫不好的話,郭靖就會變成無聊或者做作
Thumbnail
老爹的年代,流行的是武俠小說,其中最強大的應屬金庸大俠寫的小說。而當時看了第一本以後,可說是一部接一部的看,說是廢寢忘食也不為過,而電視上也不少改編自小說的武俠大劇,最美的小龍女,最美的黃蓉都是報紙曾經出現的標題。而那時候,大家都喜歡講金庸的武俠小說有公式,開篇是弱弱的男主角,莫名其妙的有了不少
Thumbnail
提到武俠小說,我必先想到金庸老師的作品。其實我小學時期也曾拜讀古龍《流星蝴蝶劍》,奈何我太習慣金庸的文筆與風格,未懂得欣賞古龍細膩的內心描寫,繼而擱置了其他作者的武俠小說😥所以這次閒話只是聚焦到金庸作品。
Thumbnail
高中時代開始看金庸小說,在沒有看完全套金庸之前,曾經我最愛的金庸小說,就是《射鵰英雄傳》。 跟我的起手式《天龍八部》不同,這次是對故事毫無概念的狀況下開始閱讀。也因此,《射鵰》的故事結構,真正帶我進入金庸獨特的武俠領域! 在今日,《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這三部著作,被稱為
Thumbnail
四十歲以上的台港東南亞華人的青春歲月裡,總有一塊是金庸駐留的。 而我,是高中開始結緣的。當時金庸還未解禁, 鹿鼎記封面書名是"小白龍 司馬翎著"。楊過跳下絕情谷就再也沒上來呢!
Thumbnail
因為看了港劇《天龍八部》,而開始看金庸,因此我所看的第一部金庸小說也是理所當然的是《天龍八部》了。 因為港劇中鮮明的角色造型,在看小說時,也會直接帶入腦海中已經既存的人物印象。也就是,喬峰就該是梁家仁那樣的形象,段譽也正該是湯鎮業那樣的感覺;只除了虛竹,原著中一個外貌醜陋的和尚,這就和黃日華對不上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金庸是全球華語圈知名的武俠小說作家,他筆下創造的許多人物至今仍有電視劇不斷翻拍,其中有個角色比較特別只懂劍技,他的劍比任何人都快,攻彼非不守之處,因此總能搶佔先機,克敵制勝。在筆者看來,技術分析就像是劍技,而基本面分析則是內功,且看我如何細細分解,為你解惑。
Thumbnail
老衲三本作品集分別為前年出版的《說說八卦的八卦》,去年出版的《慕容先生的水路拳法》,以及今年出版的《流與離之島》。每篇文章都是短篇,字數不多,搭捷運時過幾站就可以看完一篇。文筆流暢好讀,基本上三四小時內就能整本完讀。今天要藉由介紹《慕容前輩的水路拳法》,說說一些武俠寫作的事。
Thumbnail
總括評析王度廬「《鶴》《鐵》五部曲」。
Thumbnail
射鵰是金庸先生銷量最好的小說,內容合情合理,四平八穩,勵志與樂趣兼具,常常是青少年最初入手的第一本武俠小說。現在年紀漸長,回頭來看射鵰,才覺得這種四平八穩,平舖直敘的武俠小說,其實比笑傲江湖或天龍八部那種奇情曲折的小說難寫得多。 因為射鵰的主角比較單純,作者寫不好的話,郭靖就會變成無聊或者做作
Thumbnail
老爹的年代,流行的是武俠小說,其中最強大的應屬金庸大俠寫的小說。而當時看了第一本以後,可說是一部接一部的看,說是廢寢忘食也不為過,而電視上也不少改編自小說的武俠大劇,最美的小龍女,最美的黃蓉都是報紙曾經出現的標題。而那時候,大家都喜歡講金庸的武俠小說有公式,開篇是弱弱的男主角,莫名其妙的有了不少
Thumbnail
提到武俠小說,我必先想到金庸老師的作品。其實我小學時期也曾拜讀古龍《流星蝴蝶劍》,奈何我太習慣金庸的文筆與風格,未懂得欣賞古龍細膩的內心描寫,繼而擱置了其他作者的武俠小說😥所以這次閒話只是聚焦到金庸作品。
Thumbnail
高中時代開始看金庸小說,在沒有看完全套金庸之前,曾經我最愛的金庸小說,就是《射鵰英雄傳》。 跟我的起手式《天龍八部》不同,這次是對故事毫無概念的狀況下開始閱讀。也因此,《射鵰》的故事結構,真正帶我進入金庸獨特的武俠領域! 在今日,《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這三部著作,被稱為
Thumbnail
四十歲以上的台港東南亞華人的青春歲月裡,總有一塊是金庸駐留的。 而我,是高中開始結緣的。當時金庸還未解禁, 鹿鼎記封面書名是"小白龍 司馬翎著"。楊過跳下絕情谷就再也沒上來呢!
Thumbnail
因為看了港劇《天龍八部》,而開始看金庸,因此我所看的第一部金庸小說也是理所當然的是《天龍八部》了。 因為港劇中鮮明的角色造型,在看小說時,也會直接帶入腦海中已經既存的人物印象。也就是,喬峰就該是梁家仁那樣的形象,段譽也正該是湯鎮業那樣的感覺;只除了虛竹,原著中一個外貌醜陋的和尚,這就和黃日華對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