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動機來源的13條準則】下 #設計心理 #圖像視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圖解筆記《設計師要懂心理學》
本專欄是圖解讀書會的文字版,此次書單是《設計師要懂心理學》,每周三與六與你一起共讀,分享書中100個與設計相關的心理知識,如果您喜歡或關注知識圖解、圖解設計、用戶體驗相關話題,歡迎追蹤本專欄。

01 自我克制能力從小形成

常聽見的棉花糖實驗,孩子如果在規範時間內不吃掉棉花糖,將可獲得加倍獎勵,用以測試孩子是否擁有延遲滿足的能力,藉以推估孩子成年後的決策行為與成就,棉花糖實驗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自我克制實驗的升級版。
在原實驗中,米歇爾發現,自我克制或許在幼年期就已經形成了,此外,能夠自我克制的孩子,在學校或出社會後都有較好的表現;反之不能自我克制的孩子,成年後有概率濫用毒品,甚至更容易被稀缺性的文案或圖片影響,比如,大特優惠僅剩3天,接下來要漲價。
👉啟發:上述實驗,一個實驗結果是偏向長期主義,追求長期增量利益,一個實驗結果是短期主義,追求短期及時滿足。
若是應用到行銷面,可假定有3種用戶,分別給予不同文案:(1)長期主義:打好基本功,不求速勝,但求慢贏;(2)短期主義:21天帶你破解爆紅文案,輕鬆實現帶貨變現;(3)兩邊飄移:OO大師推薦,1000+人都在學,你不上車嗎~~

02 人天生懶惰:滿足原則

懶惰是人對於效率需求的體現——經過億萬年進化,人發現保存能量才能夠長久的生存,畢竟能量可以換得生活必需品,諸如,食物、水、住所等等,因此,人往往會避免浪費過多能量,盡可能以最少的工作量來完成任務。
那麼,人是怎麼衡量每件事要花多少能力呢?
諾貝爾經濟學獎賽門( Herbert Simon)提出了「滿足原則」,認為人做決策的策略是選擇恰到好處的「合格選項」,而非選擇「最優選項」。現實中人們很難對所有選擇,進行全方位分析後才做選擇,因此,更有效的決策策略是:追求合格選項。
根據上面的依據,本書作者提醒,作設計時,不一定要最優方案,而是找出恰到好處的方案。
👉啟發:less is more,在做設計時,避免將所有資訊都攤開給用戶看,而是去設想用戶當下情境需要的資訊與功能,僅展示用戶需要的即可。(在做知識萃取時亦同)

03 錯誤歸因:別人是人品. 自己是客觀因素

當人在路上看到一個人跌倒文件散落一地,如果有旁人經過不幫忙,看到的人可能會覺得,這個人好自私或沒愛心(將行為歸因於人品),但如果是自己碰到相同情況,可能會解釋,自己是因為要趕去上班沒有停下(將行為歸因於客觀因素)。
錯誤歸因在推崇個人主義的國家更容易出現,比如,美國,很容易把錯誤歸因於他人,而在推崇集體主義的國家,比如,中國,則沒有發生的這麼頻繁——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知道自己會發生錯誤歸因,還是會一再發生...... 避免的方法是,當要進行用戶動機分析時,問自己:是否犯了基本歸因錯誤?
👉啟發:對於用戶的動機分析,多關注客觀因素,避免歸因到用戶的個人特性上,畢竟我們不知道對方實際上的心理活動狀態。

04 習慣需要逐步養成

心理學家Philippa Lally研究發現,一個習慣的養成平均需要66天,越困難的習慣越難養成,以及人一旦養成習慣後,該習慣的自覺性會很穩定。Lally也發現偶爾間斷一天對習慣養成沒有影響,但若時常間斷會影響習慣的養成。
總而言之,養成習慣相當於做以前沒做過的事,若想要用戶完成大任務,要從小任務開始,逐漸改變用戶舊有習慣,為後續大任務作鋪陳。
👉啟發:要養成習慣,要從小任務開始,比如,每天練習140字的文字圖解,過100天後,開始練習千字圖解,最後再進展到4000-5000千字圖解。

(這裡的習慣養成也與遊戲化設計相關,可自行運用)

05 競爭少時人更有競爭動力

N效應N-Effect)是來自2009年Stephen M. Garcia與Avishalom Tor的研究,該研究發現,增加競爭者 (N) 的數量會降低競爭動機。
他們發現平均考試成績(例如,SAT考試)會隨著平均應試人數增加而下降,而當應試者察覺到自己跟10人或100人競爭時,完成測驗速度亦有所不同,當跟10人競爭時,前20%的考生作測驗速度會更快。
書中作者總結,競爭會讓人有動力,但超過10人以上的競爭反而會讓動力下降。
👉啟發:這跟內卷不知道有沒有相關,當所有人都開始卷,最終會看不清排序,最終躺平,因為不知道要努力到何時,沒有盡頭的努力。

06 自助讓人更有動力

人比起找專家,更喜歡自己動手,因為潛意識腦喜歡掌控一切的感覺,這樣就可以避免危險生存下去,而能夠獨立動手,無須他人幫助,能夠遠離危險,會更有動力。
👉啟發:這會讓我想起丹麥的樂高(LEGO),它設計出的積木能夠讓人自由自在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DIY、創作,能夠自己DIY——這也是讓樂高成為風靡全球遊戲的因素之一吧。
好啦,動機的部分到此結束,下禮拜3.6是人類的社會性,人際關係對人的影響。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圖解讀書會後的文字稿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專欄是圖解讀書會的文字版,此次書單是《設計師要懂心理學》,每周三與六與你一起共讀,分享書中100個與設計相關的心理知識,如果您喜歡或關注知識圖解、圖解設計、用戶體驗相關話題,歡迎追蹤本專欄。 正文開始↓ 本篇文章是關於:人的動機來源,以及如何吸引用戶動機。 01 人越接近目標越被激勵 目標趨近效應
本專欄是圖解讀書會的文字版,此次書單是《設計師要懂心理學》,每周三與六與你一起共讀,分享書中100個與設計相關的心理知識,如果您喜歡或關注知識圖解、圖解設計、用戶體驗相關話題,歡迎追蹤本專欄。 正文開始↓ 本篇文章是關於:人是如何注意,以及如何吸引用戶的注意。 01 人無法完成多個任務 即使人看起來
本專欄是圖解讀書會的文字版,此次書單是《設計師要懂心理學》,每周三與六與你一起共讀,分享書中100個與設計相關的心理知識,如果您喜歡或關注知識圖解、圖解設計、用戶體驗相關話題,歡迎追蹤本專欄。🍨【人如何集中注意的10條準則】上
本專欄是圖解讀書會的文字版,此次書單是《設計師要懂心理學》,每周三與六與你一起共讀,分享書中100個與設計相關的心理知識,如果您喜歡或關注知識圖解、圖解設計、用戶體驗相關話題,歡迎追蹤本專欄。 正文開始↓ ( 15分鐘 貼上來 ><
本專欄是圖解讀書會的文字版,此次書單是《設計師要懂心理學》,每周三與六與你一起共讀,分享書中100個與設計相關的心理知識,本次內容: 01 人更擅長處理小塊資訊 02 不同心理活動有不同負荷 03 用戶30%時間正在走神 04 人擺脫認知失調的路徑 05 人會創造心智模型 06 人與概念模型交互
人有3種記憶方式,分別是感官記憶、短期記憶、長期記憶,感官記憶大約存在4秒內,短期記憶存在5-60秒、有4組塊的容量限制,長期記憶則長期存在、空間無限,以下將敘述如何將:要學習的資訊轉化為長期記憶。 01 感官記憶 02 短期記憶:人一次只能記住4項事物 03 長期記憶:靠重複練習和新舊關聯
本專欄是圖解讀書會的文字版,此次書單是《設計師要懂心理學》,每周三與六與你一起共讀,分享書中100個與設計相關的心理知識,如果您喜歡或關注知識圖解、圖解設計、用戶體驗相關話題,歡迎追蹤本專欄。 正文開始↓ 本篇文章是關於:人的動機來源,以及如何吸引用戶動機。 01 人越接近目標越被激勵 目標趨近效應
本專欄是圖解讀書會的文字版,此次書單是《設計師要懂心理學》,每周三與六與你一起共讀,分享書中100個與設計相關的心理知識,如果您喜歡或關注知識圖解、圖解設計、用戶體驗相關話題,歡迎追蹤本專欄。 正文開始↓ 本篇文章是關於:人是如何注意,以及如何吸引用戶的注意。 01 人無法完成多個任務 即使人看起來
本專欄是圖解讀書會的文字版,此次書單是《設計師要懂心理學》,每周三與六與你一起共讀,分享書中100個與設計相關的心理知識,如果您喜歡或關注知識圖解、圖解設計、用戶體驗相關話題,歡迎追蹤本專欄。🍨【人如何集中注意的10條準則】上
本專欄是圖解讀書會的文字版,此次書單是《設計師要懂心理學》,每周三與六與你一起共讀,分享書中100個與設計相關的心理知識,如果您喜歡或關注知識圖解、圖解設計、用戶體驗相關話題,歡迎追蹤本專欄。 正文開始↓ ( 15分鐘 貼上來 ><
本專欄是圖解讀書會的文字版,此次書單是《設計師要懂心理學》,每周三與六與你一起共讀,分享書中100個與設計相關的心理知識,本次內容: 01 人更擅長處理小塊資訊 02 不同心理活動有不同負荷 03 用戶30%時間正在走神 04 人擺脫認知失調的路徑 05 人會創造心智模型 06 人與概念模型交互
人有3種記憶方式,分別是感官記憶、短期記憶、長期記憶,感官記憶大約存在4秒內,短期記憶存在5-60秒、有4組塊的容量限制,長期記憶則長期存在、空間無限,以下將敘述如何將:要學習的資訊轉化為長期記憶。 01 感官記憶 02 短期記憶:人一次只能記住4項事物 03 長期記憶:靠重複練習和新舊關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許多人缺乏執行力並不是出於懶惰,而是因為大腦不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會有結果。文章強調了成長型思維的培養,提出降低預期、不和外界比較、聚焦自己等方法,可以激發內在的動力。作者分享了自己歷練成長型思維的過程,以及在社群媒體經營中透過持續行動實現小目標的經驗。
Thumbnail
研究表明,有1/4清醒的時間都在抗拒自我的慾望,最普遍的自我慾望是吃、睡眠、休閒和性。自我控制需要耗費意志力,而意志力是有限的資源。透過培養正向習慣,可以提升自己而不必依賴意志力。
Thumbnail
1960~1970年做過一個棉花糖實驗,這應該很多人都聽過 研究團隊進行一項有關自制力的兒童心理學實驗 100位有30位小孩成功克制延遲滿足,後面追蹤沒吃跟有吃的在社會發展程度 發現沒吃的比有吃的不管在社交或成就都相對好 在當時的環境都是"物質缺少的背景" 所以在當時自制力越強的人他在
Thumbnail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版權為作者所有,內容僅個人心得與摘要 這本書會告訴你怎麼利用四個步驟建立更好的習慣?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有大量的學者在研究,為什麼某些人可以將習慣持續,而大部分人卻難以保持動力?《原子習慣》一書中指出,其中最大的差異在於習慣的難度:維持動力並達到欲望最高點的關鍵,就是執行「難度恰到好處」的任務。這個其實用手機上的遊戲就可以明瞭,一開始遊戲不能太難,要盡量設計的讓使用者願意玩下去,然後隨著使用者的技巧越
Thumbnail
當你想要養成好習慣或戒除壞習慣時,即時性懲罰可能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式。透過「習慣契約」,找到問責夥伴一起助你達成目標,並使用自動化問責策略來幫助自己。本文將介紹如何運用這些原則,並分享一位成功減重的企業家的故事以供參考。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行為改變的起點是什麼、如何釐清志向以及探索行為選項等步驟。跟作者BJ Fogg一起學習如何設計你的小習慣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許多人缺乏執行力並不是出於懶惰,而是因為大腦不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會有結果。文章強調了成長型思維的培養,提出降低預期、不和外界比較、聚焦自己等方法,可以激發內在的動力。作者分享了自己歷練成長型思維的過程,以及在社群媒體經營中透過持續行動實現小目標的經驗。
Thumbnail
研究表明,有1/4清醒的時間都在抗拒自我的慾望,最普遍的自我慾望是吃、睡眠、休閒和性。自我控制需要耗費意志力,而意志力是有限的資源。透過培養正向習慣,可以提升自己而不必依賴意志力。
Thumbnail
1960~1970年做過一個棉花糖實驗,這應該很多人都聽過 研究團隊進行一項有關自制力的兒童心理學實驗 100位有30位小孩成功克制延遲滿足,後面追蹤沒吃跟有吃的在社會發展程度 發現沒吃的比有吃的不管在社交或成就都相對好 在當時的環境都是"物質缺少的背景" 所以在當時自制力越強的人他在
Thumbnail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版權為作者所有,內容僅個人心得與摘要 這本書會告訴你怎麼利用四個步驟建立更好的習慣?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有大量的學者在研究,為什麼某些人可以將習慣持續,而大部分人卻難以保持動力?《原子習慣》一書中指出,其中最大的差異在於習慣的難度:維持動力並達到欲望最高點的關鍵,就是執行「難度恰到好處」的任務。這個其實用手機上的遊戲就可以明瞭,一開始遊戲不能太難,要盡量設計的讓使用者願意玩下去,然後隨著使用者的技巧越
Thumbnail
當你想要養成好習慣或戒除壞習慣時,即時性懲罰可能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式。透過「習慣契約」,找到問責夥伴一起助你達成目標,並使用自動化問責策略來幫助自己。本文將介紹如何運用這些原則,並分享一位成功減重的企業家的故事以供參考。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行為改變的起點是什麼、如何釐清志向以及探索行為選項等步驟。跟作者BJ Fogg一起學習如何設計你的小習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