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習慣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本書回答我2個疑問
  1. 為什麼「堅持」很困難?
  2. 如何幫助自己有效堅持?
從這本書得到的5個觀念
1.習慣是甚麼
習慣指的是你如何進行某個動作,而不是那個動作是甚麼
2.環境讓你的生活充滿一個個困難的決策
我們以為:只要強烈的企圖心跟意志力就會成功堅持下去。
事實上:如果沒有創造有利於自己堅持的環境,生活會充滿一個又一個困難的決策,讓人需要一再的抗拒同樣的方便跟舒適,每天都要測試自己・向新目標邁進時,決策和意志力不能拿來作為持續犧牲的工具,太耗神了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改掉不想要的壞習慣,培養與目標一致的好習慣,當自動反應是我們所期望的時候,習慣與目標就能互相協調,不需要仰仗意志。
3.打造環境(重複、獎勵、情境)
習慣不是需要意圖和思考的行動,反覆做一件事會重新組織大腦活動。
  • 目的和獎勵,對於要開始持續做某件事很重要,幫助我們一開始養成有益的習慣
  • 情境的提示能多快引起重複動作,對習慣很重要,如果還要花時間思考,可能就會發生放棄或暫停的變化(讓情境觸發行動)
  • 消除困惑,做出決定,困惑造成猶豫,一旦猶豫就會被打敗以及受傷
習慣心智一直不斷的工作著,只要有重複、獎勵、情境,它甚麼都學,歐巴馬和祖克伯,善用習慣,來讓意識心智空出來處理更多新事物
記憶、行動、情境與堅持→習慣
4.知道是一回事,做是另一回事
日常生活中,人們是依據習慣行動,而非依據理想
控制:非常勞心力,且花費機會成本
習慣:機會成本低廉
5.自制力和你想的不一樣
自制力就是把自己放在對的情境下,發展出對的習慣
了解這一點,自制力就變得很簡單,
情境的重要性,棉花糖實驗中,
看得到棉花糖跟看不到棉花糖,忍耐時間後者多4分鐘。
讀後所轉化的1個行動
讓好習慣自然融入生活
行為=人+情境的作用結果
距離完全決定你的行為,
我們不知道環境與壓力對我們的行為有多大影響,但習慣知道,
無法讓自己更健康、更富有或更聰明的時候,與其自責,不如改變廚房擺設,
比如將水果碗放在明顯的地方,移除阻力,設定正確的驅動力,好習慣自然就能融入生活。
書本資訊
習慣力:打破意志力的迷思,不知不覺改變人生的超凡力量
作者:溫蒂.伍德(Wendy Wood)
出版:天下雜誌出版
博客來實體書:https://bit.ly/3f7tr0g
讀墨電子書:http://moo.im/a/5itwCH
avatar-img
9會員
22內容數
工作這條漫漫長路,學習沒有止境, 習慣養成、執行力鍛鍊、時間管理、溝通表達、人員管理..等等, 一路上接到各式各樣新的任務,碰過許多問題。 整理自己曾碰到的問題與方法,期許自己更上一層樓, 如果也有幫助到你的話,也請留言或來信跟我交流一下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sto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資訊爆炸,如果時間有限,書該怎麼選? ・何謂有效的重點擷取,也就是「畫線」?
目前的元素材料來說,還是缺乏「必須性」,無法滿足這點, 就像馬斯克所說:沒人會想把螢幕整天綁在臉上。 除了嚐鮮、炫耀外, 為什麼人們要克服這一點進到元宇宙裡? 為什麼要沉浸在裡面? 以及最重要的,為什麼要消費?
如果以一年為一個時間軸,回頭審視自己所購入的物品, 一年後覺得買了真好,必須要購買的物品佔了幾成呢? 近期看了一部電影叫催眠大師,據片中說法,催眠分為恍惚催眠與清醒催眠,看著懷錶3秒睡著叫做恍惚催眠,而藉由多次的聲音圖像放送讓人潛意識的記住特徵稱為清醒催眠(例如看到紅色配黃色會讓人直覺聯想到麥當勞標
日前參加了一場工作坊,目的在於商品該如何介紹,可以快速升溫現場參與者的熱情與互動意願,起先大家中規中矩,各憑本事的輪番做商品分析與特色解說,結果在某一次的說明中某位開始加入了情慾元素引起現場頗大的迴響後,後面上台的介紹說明可說是越來越奇怪了。 當下繼續努力走正規路線與迎合當下風氣的兩路介紹風格成了非
國中的時候,從朋友那借了一片愛爾蘭舞王的火焰之舞DVD, 記得當下看完的感想是: 「好整齊,好厲害。」  結束。(愛爾蘭舞王,對不起) 那是一個腦袋還像猴子的時代,形容詞真的非常有限。  不過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突然開始思考是否該去學踢踏舞。 現在回想推敲起來,我確定至少應該不是在國中的時候吧。
・資訊爆炸,如果時間有限,書該怎麼選? ・何謂有效的重點擷取,也就是「畫線」?
目前的元素材料來說,還是缺乏「必須性」,無法滿足這點, 就像馬斯克所說:沒人會想把螢幕整天綁在臉上。 除了嚐鮮、炫耀外, 為什麼人們要克服這一點進到元宇宙裡? 為什麼要沉浸在裡面? 以及最重要的,為什麼要消費?
如果以一年為一個時間軸,回頭審視自己所購入的物品, 一年後覺得買了真好,必須要購買的物品佔了幾成呢? 近期看了一部電影叫催眠大師,據片中說法,催眠分為恍惚催眠與清醒催眠,看著懷錶3秒睡著叫做恍惚催眠,而藉由多次的聲音圖像放送讓人潛意識的記住特徵稱為清醒催眠(例如看到紅色配黃色會讓人直覺聯想到麥當勞標
日前參加了一場工作坊,目的在於商品該如何介紹,可以快速升溫現場參與者的熱情與互動意願,起先大家中規中矩,各憑本事的輪番做商品分析與特色解說,結果在某一次的說明中某位開始加入了情慾元素引起現場頗大的迴響後,後面上台的介紹說明可說是越來越奇怪了。 當下繼續努力走正規路線與迎合當下風氣的兩路介紹風格成了非
國中的時候,從朋友那借了一片愛爾蘭舞王的火焰之舞DVD, 記得當下看完的感想是: 「好整齊,好厲害。」  結束。(愛爾蘭舞王,對不起) 那是一個腦袋還像猴子的時代,形容詞真的非常有限。  不過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突然開始思考是否該去學踢踏舞。 現在回想推敲起來,我確定至少應該不是在國中的時候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習慣紅利》一書探討如何透過微小的習慣改變來達成人生的重大蛻變。作者艾爾文提供了實用的方法與步驟,幫助讀者在工作管理、時間管理和金錢管理等方面培養良好習慣。
Thumbnail
《栗山筆記:一生受用的經典閱讀法》是前WBC日本隊,以及北海道日本火腿鬥士隊總教練栗山英樹所著,會對他印象比較深刻的人,可能會是因為前旅日球員王柏融就待在火腿隊,自然而然會關注時任總教練栗山英樹的看法。 當時我對栗山英樹的印象是非常的親切,散發出溫暖的氣息,完全沒有總教練的架子,抱持著想要了解栗山
Thumbnail
日常生活發現習慣容易中斷,後來發現自己中斷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 「不知道這習慣是為了什麼?只因看到大家都說這是好習慣,所以才執行。」
Thumbnail
書中介紹策略顧問的幾個核心思考脈絡與方法,透過書中所教的思考脈絡與問題解決三大支柱:批判思考、邏輯思考、假說思考,掌握問題20%的關鍵,一一拆解並解決至少80%的問題!
Thumbnail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版權為作者所有,內容僅個人心得與摘要 這本書會告訴你怎麼利用四個步驟建立更好的習慣?
Thumbnail
✨閱讀後你將學會: 認識習慣形成的底層原理:瞭解習慣是如何透過「提示-行為-獎勵」的模式形成。 具體的習慣形成策略:提供具體步驟來介紹讀者養成新習慣,從設置清晰的提示、規範行為模式,到創造實質的獎勵。 實際案例的應用:發現習慣養成的步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功應用。
Thumbnail
我們常常會自然而然地去做一些事,也常聽到跟「習慣」相關的句子,例如:習慣成自然、習慣就好、你這個壞習慣要改掉…等。查閱字典對「習慣」的解釋是:「長期養成,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模式或地方風尚。」而在網路書店查詢跟「習慣」相關的書名,竟有數百本之多,包括全球銷售超過1500萬本以上的《原子習慣》,可見習
Thumbnail
這本書訪談了大學學生,並且歸納出幾點建議,書中也提到不必每條條都嚴格遵守,而是選擇一組吸引你的規則,並在大學生活中履行。 我自己在看這本書的時候,結合自己的大學經歷,選取幾點我比較有感觸的部分,分為以下幾點,後面則會提到一些關於書中內容反思
這本書是在談思維練習,我覺得選一些來練習,應該能從中獲得不少的啟發,讓自己不再「人云亦云」。像是「歸納3大重點」或是「批判性思維」,這幾個概念在作者的3本書中都有提到。 本書提到以下幾點: A.聰明人具備的能力 作者提到聰明人是能正確地「輸入」與「輸出」的人。亦即擁有能正確理解、重整結構並清楚
Thumbnail
習慣是人類大腦自動化的一種展現,不論是好習慣或是壞習慣,將會深植在我們的生活中,透過每天不斷的重複執行,最終對我們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由Charles Duhigg所著《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的這本書,詳細剖析了習慣的力量,以及我們如何能夠掌控它們,從而改善我們的生活與工作。Duhigg在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習慣紅利》一書探討如何透過微小的習慣改變來達成人生的重大蛻變。作者艾爾文提供了實用的方法與步驟,幫助讀者在工作管理、時間管理和金錢管理等方面培養良好習慣。
Thumbnail
《栗山筆記:一生受用的經典閱讀法》是前WBC日本隊,以及北海道日本火腿鬥士隊總教練栗山英樹所著,會對他印象比較深刻的人,可能會是因為前旅日球員王柏融就待在火腿隊,自然而然會關注時任總教練栗山英樹的看法。 當時我對栗山英樹的印象是非常的親切,散發出溫暖的氣息,完全沒有總教練的架子,抱持著想要了解栗山
Thumbnail
日常生活發現習慣容易中斷,後來發現自己中斷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 「不知道這習慣是為了什麼?只因看到大家都說這是好習慣,所以才執行。」
Thumbnail
書中介紹策略顧問的幾個核心思考脈絡與方法,透過書中所教的思考脈絡與問題解決三大支柱:批判思考、邏輯思考、假說思考,掌握問題20%的關鍵,一一拆解並解決至少80%的問題!
Thumbnail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版權為作者所有,內容僅個人心得與摘要 這本書會告訴你怎麼利用四個步驟建立更好的習慣?
Thumbnail
✨閱讀後你將學會: 認識習慣形成的底層原理:瞭解習慣是如何透過「提示-行為-獎勵」的模式形成。 具體的習慣形成策略:提供具體步驟來介紹讀者養成新習慣,從設置清晰的提示、規範行為模式,到創造實質的獎勵。 實際案例的應用:發現習慣養成的步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功應用。
Thumbnail
我們常常會自然而然地去做一些事,也常聽到跟「習慣」相關的句子,例如:習慣成自然、習慣就好、你這個壞習慣要改掉…等。查閱字典對「習慣」的解釋是:「長期養成,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模式或地方風尚。」而在網路書店查詢跟「習慣」相關的書名,竟有數百本之多,包括全球銷售超過1500萬本以上的《原子習慣》,可見習
Thumbnail
這本書訪談了大學學生,並且歸納出幾點建議,書中也提到不必每條條都嚴格遵守,而是選擇一組吸引你的規則,並在大學生活中履行。 我自己在看這本書的時候,結合自己的大學經歷,選取幾點我比較有感觸的部分,分為以下幾點,後面則會提到一些關於書中內容反思
這本書是在談思維練習,我覺得選一些來練習,應該能從中獲得不少的啟發,讓自己不再「人云亦云」。像是「歸納3大重點」或是「批判性思維」,這幾個概念在作者的3本書中都有提到。 本書提到以下幾點: A.聰明人具備的能力 作者提到聰明人是能正確地「輸入」與「輸出」的人。亦即擁有能正確理解、重整結構並清楚
Thumbnail
習慣是人類大腦自動化的一種展現,不論是好習慣或是壞習慣,將會深植在我們的生活中,透過每天不斷的重複執行,最終對我們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由Charles Duhigg所著《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的這本書,詳細剖析了習慣的力量,以及我們如何能夠掌控它們,從而改善我們的生活與工作。Duhigg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