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投資」專欄(專欄介紹)每月分享至少 3 篇「潛力股」分析,非訂閱戶可以閱讀公司、產業或產品介紹,訂閱戶則可閱讀個股分析與投資邏輯等更深入的價值內容。訂閱費用每月僅99元,能夠幫助作者持續發掘有潛力的投資機會,歡迎訂閱支持喔!另外,為避免錯過最新文章,請按下「追蹤」按鈕,並加入邏輯投資臉書按讚,作者將不定期分享最新資訊與市場、個股看法!
※ 日本寬鬆政策出現轉向訊號,市場轉趨保守,聖誕行情落空
12月20日日本央行宣布調整殖利率曲線政策(YCC),允許日本10年期公債殖利率升至0.5%,高於之前0.25%上限,當日帶動日圓強升,日本、台灣及亞洲股市大跌。
日本堅持貨幣寬鬆政策,目的是維持通膨,刺激企業調薪,避免持續陷入通縮,原本市場預期央行政策不會改變,特別是央行總裁黑田東彥即將卸任,不至於在卸任前有大動作,但這次黑田東彥卻為市場帶來震撼彈。
雖然黑田東彥強調,調整長天期公債殖利率波動區間至正負0.5%,原因是因為今年海外市場波動劇烈,導致殖利率曲線出現扭曲,因此需要進行調整,且堅稱央行仍以推動公司上漲與實現通膨目標為宗旨,認為現在討論退出寬鬆政策為時尚早。
然而市場仍認為這是日本央行政策轉向的前奏,因此提前做出反應,日圓兌美元強升就是一例。那為什麼市場擔心日本央行的政策調整?「邏輯投資」認為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美國政府公債今年因聯準會縮表,加上中國、日本政府持續拋售,造成美債價格下跌,引發流動性危機,結果造成企業融資與購屋貸款利率大幅增加,金融情勢緊縮加劇。而日本的貨幣政策調整,可能誘發更多美債拋售,形成更大的流動性風險。
日本投資人透過超低利率的資金投資全世界金融資產,隨日本貨幣政策調整,市場預期將有大量資金去槓桿並回流日本,造成各國金融資產跌價壓力。
市場是基於「預期」行動,目前已知美國聯準會放緩升息步調,金融情勢稍微放鬆,但日本央行此時卻被迫開始收緊貨幣政策,造成金融情勢再次縮緊,因此除了債券走跌、股市走跌外,收緊的貨幣政策也引導市場更進一步擔憂經濟衰退情形惡化,造成傳統聖誕行情落空。
※ 科技版塊轉弱,資金重啟防禦性布局,市場極度看空,把握2022Q4、2023Q1布局機會
上週還可以觀察到美股科技板塊走弱,而零售、能源板塊轉強,特別是大型科技股包括蘋果($AAPL)、微軟($MSFT)、谷歌($GOOGL)、亞馬遜($AMZN)、Meta($META)均下跌,而特斯拉($TSLA)更是大跌超過18%,帶動電動車族群集體走弱,反映市場資金再度避開科技股,特別是電動車訂單減少,需求放緩,導致整體估值下修。
「邏輯投資」認為美股市場資金又回到防禦性的布局,開始今年上半年輕倉科技股,資金移轉零售、生技與能源版塊,但這是很矛盾的,因通膨已出現明顯的向下趨勢,聯準會也已向市場釋出升息放緩的明確訊號,因此推測市場可能是在為接下來經濟衰退、半導體產業下行、金融情勢不穩預作準備。
但有趣的是,通常市場悲觀情緒越高,或這項數據高於1.1時,往往是指數的相對低點,反而是布局的時機。
「邏輯投資」認為在目前的經濟環境背景下,有三項利空正在發酵:
- 半導體產業預期2022Q4、2023Q1為庫存循環負面衝擊最大的時間點。
- 中國解封後疫情大爆發,影響供應鏈與消費需求。
- 日本可能逐漸收緊寬鬆貨幣政策。
但實際上也有利多正在醞釀,包括:
- 2023H1美國通膨將隨租屋價格回落而快速下滑
- 中國解封及疫情放緩後可能的報復性消費潮
- 半導體產業「反全球化」、「去中化」帶來的新需求
- 新產品、新應用帶動需求成長(如摺疊手機、VR/AR、AI機器人、自動化設備、儲能、綠能、電動車等)
- 亞洲旅遊業需求復甦與跨境消費提升
- 過去去庫存後帶來的庫存回補與新訂單
上面說穿了其實就是「景氣循環」,目前預期市場基調仍認為這一次景氣循環屬於通膨與升息帶來的需求壓抑,結果可能是「軟著陸」,「邏輯投資」目前也偏向這次經濟不致於發生「硬著陸」或「金融危機」,因此建議讀者可以考慮把握2022Q4、2023Q1利空出現影響市場信心的時刻進行布局,特別是市場開始拋售的科技股、電動車族群、半導體產業,或許未來將有機會在經濟真正復甦時,迎接這些概念股的長多行情。
接下來我們將追蹤部分潛力股,更新相關資訊提供訂閱讀者參考。
▋中興電(1513)
下圖可以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