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生活有辦法:【新聞時事】從白紙革命回顧中國防疫政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新聞時事】從白紙革命回顧中國防疫政策

本所許惠菁律師主持央廣【生活有辦法】,中國因防疫管不當,在12月爆發了白紙革命,許多人紛紛走上街頭爭取自由。國際媒體認為這是繼六四運動之後,中國最大規模的抗爭行動。

在歲末,許律師將與聽眾朋友一起回顧中國的防疫政策,並討論為什麼防疫政策會引起全國之抗爭行動。


raw-image



本集重點

  1. 白紙運動的起因。
  2. 中國在疫情期間,堅持「清零政策」,其中最常聽到的手段就是「封控」,實際做法是什麼?
  3. 從中國靜態管理及核酸檢測常態化談遷徙自由。
  4. 臺灣早在2003年SARS期間和平醫院封院後,由大法官確立關於強制隔離等牽涉人身自由的幾個原則。
  5. 隨著臺灣提審法上路,隔離治療通知亦成為提審的範圍之一。
  6. 臺灣針對法定傳染病隔離治療作業流程的透明化。
  7. 中國以「健康碼」作為控制人民遷徙自由的手段。
  8. 中國「大白」:疫情初期,只有醫護人員會穿上大白。但隨著防疫政策層層加碼,白色防護服內裝著的身分也變得多元:政府公務員、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警察、從社會招募的志願者、僱用的安保人員,都有可能成為「大白」。
  9. 從臺灣經驗來看,如何有效控制疫情,又減少民眾的反彈?
  10. 為了解決公共衛生危機與確保個人自由和法治之間的緊張關係,不一定總以明確規定的法律,但民主程序卻可在法律框架下迅速做出反應並確保問責制。

收聽網址

https://www.rti.org.tw/radio/programMessagePlayer/programId/1640/id/13803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知言法律事務所的沙龍
17會員
380內容數
法律或許是嚴肅的,但法律事件裡的人與事,卻都是活生生的。 除了談「法」以外,更多時候是瞭解「人性」。 這裡是兩位執業律師的內心劇場,透過對話呈現庭內與庭外的人生百態。 許惠菁 律師 / 許健鈴 律師 知言法律事務所律師 Tel:02-2959-6686
2025/05/04
近年中國強化反間諜法、國安法執行,赴中旅遊風險日益升高。從富察、李明哲、李孟居等案可見,即使一般臺灣民眾從事學術、探親或拍照等行為,都可能被冠上「間諜」「顛覆國家政權」「為境外提供情報」等罪名。中國雖聲稱僅針對「少數」人,實則有其不確定法律概念與恣意執法的政治風險,呼籲國人謹慎思考赴中行程。
Thumbnail
2025/05/04
近年中國強化反間諜法、國安法執行,赴中旅遊風險日益升高。從富察、李明哲、李孟居等案可見,即使一般臺灣民眾從事學術、探親或拍照等行為,都可能被冠上「間諜」「顛覆國家政權」「為境外提供情報」等罪名。中國雖聲稱僅針對「少數」人,實則有其不確定法律概念與恣意執法的政治風險,呼籲國人謹慎思考赴中行程。
Thumbnail
2025/04/26
知名出版人富察(李延賀)2023年返中處理戶籍後失聯,2025年被中國以「煽動分裂國家」罪判刑3年,但審判過程未公開,引發國際關注中國司法透明問題。富察遭秘密羈押兩年,中國對其附加剝奪政治權利,此案凸顯中共以國安名義打壓異議的操作手法,也提醒臺灣須警覺兩岸法律文化的深層差異。
Thumbnail
2025/04/26
知名出版人富察(李延賀)2023年返中處理戶籍後失聯,2025年被中國以「煽動分裂國家」罪判刑3年,但審判過程未公開,引發國際關注中國司法透明問題。富察遭秘密羈押兩年,中國對其附加剝奪政治權利,此案凸顯中共以國安名義打壓異議的操作手法,也提醒臺灣須警覺兩岸法律文化的深層差異。
Thumbnail
2025/04/19
隨著平台經濟與「斜槓人生」興起,傳統僱傭關係與新型態勞務模式產生激烈衝突。 中國與臺灣針對外送員、直播主、代駕司機的法律關係出現分歧:中國透過指導案例逐步明確其勞動屬性;臺灣則以「從屬性判斷」檢核外送員是否受勞基法保障。 如何界定委任、承攬與僱傭關係,已成未來勞動法制改革的核心議題。
Thumbnail
2025/04/19
隨著平台經濟與「斜槓人生」興起,傳統僱傭關係與新型態勞務模式產生激烈衝突。 中國與臺灣針對外送員、直播主、代駕司機的法律關係出現分歧:中國透過指導案例逐步明確其勞動屬性;臺灣則以「從屬性判斷」檢核外送員是否受勞基法保障。 如何界定委任、承攬與僱傭關係,已成未來勞動法制改革的核心議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央廣】兩岸新聞導報:談中共修訂立法法呈現的思維。 本所許惠菁律師接受央廣【兩岸新聞導報】採訪, 中國全國人大通過《立法法》修正案,法案當中規定未來在「緊急情形」下,可經委員逕付一讀表決通過。該修正案並未解釋何謂「緊急情形」,引發外界憂心此修正恐成濫權工具。
Thumbnail
【央廣】兩岸新聞導報:談中共修訂立法法呈現的思維。 本所許惠菁律師接受央廣【兩岸新聞導報】採訪, 中國全國人大通過《立法法》修正案,法案當中規定未來在「緊急情形」下,可經委員逕付一讀表決通過。該修正案並未解釋何謂「緊急情形」,引發外界憂心此修正恐成濫權工具。
Thumbnail
【新聞時事】中國人口60年首次負成長,新生兒人數創新低! 本所許惠菁律師主持央廣【生活有辦法】, 中國人口在今年首次出現負成長,新生兒人數創新低。 聯合國認為,印度人口數將在四月時超過中國人口數,成為全球第一人口大國。 本週許律師將與聽眾朋友討論中國的生育政策,在中國不斷地推行生育政策與激勵政策
Thumbnail
【新聞時事】中國人口60年首次負成長,新生兒人數創新低! 本所許惠菁律師主持央廣【生活有辦法】, 中國人口在今年首次出現負成長,新生兒人數創新低。 聯合國認為,印度人口數將在四月時超過中國人口數,成為全球第一人口大國。 本週許律師將與聽眾朋友討論中國的生育政策,在中國不斷地推行生育政策與激勵政策
Thumbnail
本週新聞精選:📄不要核酸要自由的「白紙革命」遍地開花|🇸🇬新加坡正式將男男性行為除罪化|🇯🇵東京地方法院判不許同婚已是「違憲狀態」|⚽世足賽首次全由女裁判執法|🇨🇳中國前領導人江澤民(真的)已死
Thumbnail
本週新聞精選:📄不要核酸要自由的「白紙革命」遍地開花|🇸🇬新加坡正式將男男性行為除罪化|🇯🇵東京地方法院判不許同婚已是「違憲狀態」|⚽世足賽首次全由女裁判執法|🇨🇳中國前領導人江澤民(真的)已死
Thumbnail
指揮中心研擬七月起不再報告確診人數
Thumbnail
指揮中心研擬七月起不再報告確診人數
Thumbnail
【歷史上的今天】在白曉燕案件中看見新聞倫理的重要性 本所許惠菁律師主持央廣【生活有辦法】,節目中我們要一起搭乘時光機回到歷史上的2022年4月14日。看看25年前的4月14日,臺灣發生了什麼重要的事?
Thumbnail
【歷史上的今天】在白曉燕案件中看見新聞倫理的重要性 本所許惠菁律師主持央廣【生活有辦法】,節目中我們要一起搭乘時光機回到歷史上的2022年4月14日。看看25年前的4月14日,臺灣發生了什麼重要的事?
Thumbnail
媒體需服務社會與大眾,報導真相、監督政府作為第四權的制衡力量。
Thumbnail
媒體需服務社會與大眾,報導真相、監督政府作為第四權的制衡力量。
Thumbnail
【自願疫苗注射的法律問題】 本所許惠菁律師接受央廣兩岸新聞導報採訪,臺灣新冠疫苗到9月3日為止第一劑的覆蓋率約44%,但是第二劑的覆蓋率約4%。在疫苗施打過程中,中國疫苗施打政策,也引發許多討論。
Thumbnail
【自願疫苗注射的法律問題】 本所許惠菁律師接受央廣兩岸新聞導報採訪,臺灣新冠疫苗到9月3日為止第一劑的覆蓋率約44%,但是第二劑的覆蓋率約4%。在疫苗施打過程中,中國疫苗施打政策,也引發許多討論。
Thumbnail
本所許惠菁律師主持央廣生活有辦法,本集討論疫情期間長時間不能出國旅遊,已經讓大家很焦慮了,但自從臺灣進入三級警戒後,帶來的衝擊更巨大(室外10人以下、室內不得超過5人、出外一律戴上口罩、休閒娛樂場所通通關閉、居家上班上課…),律師的工作有受到什麼影響嗎?
Thumbnail
本所許惠菁律師主持央廣生活有辦法,本集討論疫情期間長時間不能出國旅遊,已經讓大家很焦慮了,但自從臺灣進入三級警戒後,帶來的衝擊更巨大(室外10人以下、室內不得超過5人、出外一律戴上口罩、休閒娛樂場所通通關閉、居家上班上課…),律師的工作有受到什麼影響嗎?
Thumbnail
林鄭今早見記者被問及為何不戴口罩,林鄭表示,由於現時口罩供應緊張,特區政府在全球包括內地口罩採購不是很成功,於是在參考世衛建議等後,發出內部指引,除醫護人員等外,其他政府部門人員如非生病、前線工作及前往人流密集地區,否則不准戴口罩,「戴咗都要除落嚟」。 很荒謬。但其實,這正是過去香港二十三年的寫照
Thumbnail
林鄭今早見記者被問及為何不戴口罩,林鄭表示,由於現時口罩供應緊張,特區政府在全球包括內地口罩採購不是很成功,於是在參考世衛建議等後,發出內部指引,除醫護人員等外,其他政府部門人員如非生病、前線工作及前往人流密集地區,否則不准戴口罩,「戴咗都要除落嚟」。 很荒謬。但其實,這正是過去香港二十三年的寫照
Thumbnail
2019年,香港政府藉潘曉穎命案修訂《逃犯條例》,引來香港市民抗爭,期間警民衝突更讓暴力事件層出不窮,撤銷條例變成了「五大訴求」。 如今抗爭已經超過半年,五大訴求之後、「港獨」會是下一個潛在的訴求嗎?「黃色經濟圈」與現行的抗爭型態又是什麼?台灣如何借鏡?
Thumbnail
2019年,香港政府藉潘曉穎命案修訂《逃犯條例》,引來香港市民抗爭,期間警民衝突更讓暴力事件層出不窮,撤銷條例變成了「五大訴求」。 如今抗爭已經超過半年,五大訴求之後、「港獨」會是下一個潛在的訴求嗎?「黃色經濟圈」與現行的抗爭型態又是什麼?台灣如何借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