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張老說全球化已死?

2022/12/1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老巴之前買台積電的時候財經人沒有寫,但最近護國神山去美國建廠,市場沸沸揚揚,看來命運還是推著財經人來寫一篇台積電了

台積電美國建廠

最近台積電到美國建廠的消息,應該不用財經人幫各位更新了吧。畢竟台積電在六月股東會就證實要在美國設廠了,再加上張忠謀先生在APEC時說考慮移轉3奈米製程到美國,導致各家媒體大肆報導,名嘴老師各種評論。最後,移機典禮時的大咖雲集,連美國總統都親自飛到亞利桑那州演講,張老還語出驚人表示:「全球化已死」,近一步引發市場軒然大波,支持與反對方紛紛跳出來表達立場,甚至引導出掏空台灣的理論,把經濟部也拉下來參一咖,精彩程度不下八點檔。關於財經人對這項說法的看法,先保留到之後再說,財經人先幫各位簡介一下到美國設廠的幾個重點。
第一,台積電並不是第一次前往海外設廠,但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廠房是截至目前規模跟金額最大的一次。台積電之前在中國、新加坡或是2022年年初宣布的日本熊本等地都有建設廠房的經驗,若加入設計研發中心,海外據點更是不計其數,但先前投入的資本規模都無法跟這次美國設廠比較。這次美國建廠計畫預計第一階段投入120億美元,後續又宣布再追加至400億美元並建設第二座廠房,同時從台灣包機送了500位工程師過去,無愧於亞利桑那州及美國史上外商最大手筆直接投資案的稱號
第二,台積電這次移去美國預計首先生產的是4奈米及5奈米製程,同樣也是首次將先進製程移出台灣。先前在中國和日本的廠房都是16或12奈米的成熟製程,因此大家覺得對台灣的影響尚可(可防可控),但這次是將4奈米及5奈米的先進製程移去美國生產,甚至預計第二座廠房將生產3奈米製程(aka目前台積電可量產的最先進製程),這個原因才引發一部分人士的「掏空台灣」說法,這個說法財經人留到後面再說。

老巴投資&全球化已死

當初老巴公布投資台積電時,各方猜測紛紛浮現,財經人沒有為這件事寫一篇文章是因為這件事有點撲朔迷離啊。各位如果有讀過一些老巴的書,應該會知道巴菲特一向不投資不熟悉的領域(aka高科技),再者老巴投資的持有期間普遍很長,所以除非他認為價錢到了,不然他不會直接投入大筆金額,綜合以上,財經人有點想不透老巴大量買入台積電的理由。但現在看到台積電到美國設廠的計畫以及評估建造日本第二座廠房的風聲,財經人覺得老巴有考量這些消息,尤其地緣政治風險隨著美國先進製程的廠房興建而降低,且波克夏的分析師應該有提出一些額外的理由說服老巴,才促成第三季的大手筆投資。但財經人不想和名嘴老師們一樣去揣測別人的心理,所以我們轉換主題來看全球化已死這件事。
先說結論,我們張忠謀大師所說的全球化已死,財經人是認同的。傳統上認為,隨著全球貿易的活絡,各國有各自的比較利益(簡單來說就是什麼地方做什麼事比較便宜),因此企業可以持續找到成本較低及較方便的方式製造產品或提供服務。但隨著疫情以及俄烏戰爭的影響,各國開始保護自己的資源,造成保護主義的復甦。再加上美中情勢越來越緊張,兩大國的對抗以及選邊站好像越來越不可避免,更加速全球貿易的阻礙。川普之前的貿易戰和拜登今年通過的晶片法案就是對抗的最好例子。簡言之,全球化的阻礙增加、成本提高,各國的比較利益逐漸消失,都是全球化減少(或已死)的徵兆。當然也有不少業界大老和學者們持反對意見,但這就是民主社會以及言論自由的好處,大家都可以發表看法並理性討論,也歡迎讀者們和財經人分享想法!

掏空台灣

先說立場,財經人不認為台積電去美國代表掏空台灣。
首先,從產能上來說,台積電在美國的產能並沒有比日本和中國來的高,當然也沒有比台灣來得高。日本熊本預計月產能為5.5萬片,中國上海月產能為12萬片,南京月產能為10萬片,但美國預計月產能只有5萬片,實在是有一段落差。再加上南科的3奈米廠預計2023就會量產,到時美國廠佔台積電總產能的分配還有待觀察。
再來,從技術上來說,美國的確是生產先進製程的5奈米及4奈米,甚至之後會有3奈米,但建廠並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即使美國廠目前開始動工,最快也要2025或2026才能開始量產,以目前台積電半導體研發的進度,到時的先進製程可能已經進展至2奈米甚至1奈米,因此美國技術上也不太可能超越台灣。
簡言之,不論從產能或技術上來說,掏空台灣都有點言之過早,更不用說人力的部分,台積電送去500位工程師大約只佔比總工程師人數不到5%,對於台灣人才的流失不構成太大的影響力,可能慣老闆跟低薪環境還比較有影響XD當然財經人覺得從未雨綢繆的角度來看,將擔憂提出來討論並適度的規劃,以免到時真的被掏空也很重要。但這就跟台灣人才流失和檢討勞動環境一樣,對於台灣政府跟企業解決問題的能力,財經人不抱什麼期望拉。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很實用,請幫忙按愛心、追蹤我和我的文章,並且把它分享出去(可以贊助當然更好XD)!如果有任何意見也歡迎留言與我討論,我們下一篇文章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每周五分鐘,財經人挑選一則國際時事,透過簡單的財經解說,帶你了解背後的故事。注意:內容皆為財經人自主觀察及歸納之意見,不代表任何立場,亦無任何投資理財建議,如有相關操作,請自負風險。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