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感悟 | 與管轄這幽暗世界的爭戰 Struggle Against Powers of The Dark World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思想感悟 | 與管轄這幽暗世界的爭戰 Our Struggle Against Powers of This Dark World and Spiritual Forces of Evils
--------------
以弗所書 6:11-13
要穿戴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就能抵擋魔鬼的詭計。 12因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 13所以,要拿起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好在磨難的日子抵擋仇敵;並且成就了一切,還能站立得住。
--------------
在過去的30多年裡,技術的發展對我們文化的影響可謂是一日千裡,日新月異。
記得1992年斷斷續續就收到來自美國朋友們信件,告訴我們他們的email信箱。可是,對我來說,那時這絕對是新鮮事。直到1994年才利用中科院計算所的公用帳號給一個朋友發了第一份電子郵件。同年來到美國,學校就為我給了一個電子郵箱才慢慢學會使用。那時,互聯網剛剛開始沒有多久,校園裡的計算機網絡都是蘋果系統。后來,從email網絡郵件開始到www萬維網,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等的迅速崛起,通過網絡,我們現在可以擁有世界觸手可及的地方,無論何時何地,我們可能會發現自己想要的東西。
然而,今天每一個人都會目睹大家從網絡上引發的讓大家深感困擾的事情。讓人們無法想象的是,即使是一分鐘或兩分鐘,今天的人們已經無法離開智能手機,這就是俗稱的上癮,也有人稱之為痴迷。 但是,這兩者之間卻沒有本質的區別。從醫學角度來說,成癮意味著一個人正試圖讓他的大腦釋放的神經遞質成為慣常,這標志著身體感受有一種愉快的體驗。 神經遞質的化學物質與人的壓力和焦慮症狀相關。當我們沉迷於某些事情時,我們會為它所帶來的一種內在愉悅而吸引從而不斷為得到它努力。 當我們痴迷於這類事情時,我們會努力減少大腦中的焦慮因子。痴迷事實上是一種與焦慮有關的障礙。成癮和痴迷主要是減輕一個人的焦慮狀態,而很少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快樂和滿足。在自以為的“盡善盡美”中不斷重復的活動中,也就如我們對待智能手機一樣,放下就感到需要,拿起來似乎隻是將時間耗過去,並沒有實質性的為快樂加分。
有多少次會看到人們在拍一下他們自己的口袋知道手機與他們同在時那臉上的微笑,就已經放心,他們的手機安然無恙地就在隨觸隨摸的手邊。這樣心裡才得安穩,否則焦慮的情緒無法釋懷。在每天通勤的公車上,在逛店的人群中,在休閑散步在廣場上的人們,實在是找不到一個不手持手機的人。我在世界各地的朋友也告訴我在不同地方他們看到了一個相同的情形。在我上班的餐廳裡,一次看到一位年輕學生和他的老板一起吃午飯時,在與老板說話的同時拿起他的手機,並檢查他的電子郵件。而更有趣的部分是,老板一直跟學生說話,並不在乎學生的不專心的行為。另一個有趣而有點令人不安的是,無論許多年輕人還是許多長者也是手不離機。我經常問他們為何這樣,他們答案總是一樣的:當我收到短信或電子郵件或在社交媒體上有人發帖時,我就會立即知道。
經常看到周圍的學生們白天哈欠連連,問他們才知道玩手機半宿快到天亮。每晚隨著要去就寢時間的臨近,對手機或屏幕痴迷,讓他們流連閑逛無法停下來。去了這裡有點了那裡,忘記了時間,忘記了身體還需要睡覺。科學研究發現,人們熄滅燈光時才看手機,會導致抑制褪黑素的分泌以致引發睡眠困難,褪黑素是大腦鬆果體分泌的一種光信號激素。調節人的晝夜節律和季節節律以及機體“睡眠與覺醒”節律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抑制自身褪黑素的分泌,也就是打亂了正常睡眠的秩序,讓失眠和節律紊亂。目前約四分之三的青少年和成年年輕人在他們睡覺的床邊放著手機,一旦有聲音出來還是有振動,都要去看一下。每晚都會因此被喚醒幾次,這大大破壞了人們的睡眠周期,從而影響了我們的大腦夜間休息需要的所有重要過程。
我覺得有趣的是人們不斷借口逃避真正應該花時間去接觸的人,卻與那些可能不是現實生活中的朋友們借著網絡虛擬接觸。我喜歡和朋友一起坐下來談話,談我們對生命的思考,談生命中面臨的困境,談生命的意義,也願意與朋友們一起出去散步,野游和吃飯。可是我卻對他們在一起吃飯時把手機也拿出來放在桌子上感到困惑。我會發現當一個鈴聲嘀一下時或振動一下,手機的主人立刻會中斷任何正在談論或進行的事情拿起手機點擊一下幾個鍵。當幾秒中后再回到對話中時經常問:“你剛講的是什麼,我錯過了” 通常人們稱這種焦慮稱為FOMO(恐懼擔心症候群)他們選了不錯過他們的虛擬社交世界,可是他們卻錯過真實的可持續性的現實交往世界。
我仍然相信借著神給人的形象樣式,人也有創造能力,可以造出很多技術產品。可是這一切不是來榮耀神時,而是一味滿足人的欲望時,人的罪性就將人的需要擺在神之上的最高秩序和位置上。這讓人們在快速變化的技術及技術產品中迷戀,以為這些技術會給我們的世界帶來主要的好處之外,卻陷入到兩刃劍的另一面。真誠地希望我們所看到的技術和技術產品隻是另一個鐘擺,在人們對新事物感到如此興奮,卻不要被它們迷戀住。一波一波的更新產品換代,使昨天還著迷不已的東西,今天已經是落葉黃華。著時間的流逝,我們變得選擇越多,越滿足各種人對它們的沉迷程度,結果我們與人的真實聯系越來越少,今天的孤獨症,憂郁症和焦慮躁狂症越來越多,仔細的環顧四周,年紀輕輕卻靠著抗這類症候的藥物維持著每天的情緒穩定。每個人都會有情緒,它是外界刺激所作出的一種反應,例如:喜、怒、哀、樂。情緒又分正面和負面。技術是雙刃劍,一個心中沒有神的人罪性必會讓人對它們的迷戀,就好比錢權財物和一切可見與不可見之物成為人的偶像,必會將人在其中得不到滿足時負面情緒頻頻來襲,結果陷入到暴怒到最大、或憂郁到低谷、絕望當中導致各類精神疾患甚至自殺或對他人的殺戳。
很多的問題多是來自人們對這類技術產品的迷戀,把從神賜給我們的正常人與人的交往進入到割裂的人與機,人與屏幕的交往之中。表面上各種線上的活動頻繁,實際上在這類交往中失去了人面對面,眼對眼之間帶來的信任,可靠,誠實,積極,陽光,鼓勵,向上的情緒。一個人若能看到自己的罪性,又知道來到最大的愛和善的上帝面前,那他就在這份溫暖和生命的無限中滿足快樂。也不會對世界熱門追求的陷入迷戀和成癮。因為他知道上帝才是人們生命中最大的滿足。一個與上帝建立和好關系的人,他也會構建與世界以及居住在這個世界的“真實”人的關系。
“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對你們的旨意。“(帖撒羅尼迦前書5:16-18)“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應當仰望神,因他笑臉幫助我,我還要稱贊他。”(詩篇42:5)馬太福音主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馬太福音11:28-30)這裡看出,現今讓我們眼花繚亂的技術產品常常將我們的罪性誘騙,讓我們的行動行為常常超出所能承受的,罪的重擔也時常壓得我們靈裡憂傷痛苦。想要擺脫這一切罪的重壓和帶來的痛苦,必須從內部根本處解決。主耶穌向受一切這類受痛苦的人呼喊:“來我這裡,我就使你們得享安息。” 所以當我們感到悲傷憂愁沒有希望時,神是安我們的安慰、祂帶給我們的是快樂。將我們一切的重擔卸給神。雖然在我們看來很大很難,但是在神那裡卻是容易的,擔子是輕省的。“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因為他顧念你們。”(彼得前書5:7)
願我們每一個人能夠看到我們內心真實的對神的需要,進入到祂的生命中,榮耀高舉祂的名成為我們一生的滿足。
2018年3月29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85會員
222內容數
我自己並不是一個會碼字的,然而,有時聖靈充滿就會情不自禁寫下幾行可以稱為感動的句子。能思想,能拿出手來寫,能post這裡,都是神的恩典。若不是出於神,一切都不會成為可能。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思想漫步-創世紀019-學一個功課要花十三年!可以快一點嗎?對付肉體快不了「亞伯蘭年九十九歲的時候,耶和華向他顯現,對他說,我是全足的神;你要行在我面前,並且要完全;」(創 17:1) 為什麼要等到 99 歲?好久喔。 「我要與你立約,使你的後裔極其增多。」(創 17:1) 咦,這應許之福我想起來了,當時歡喜接受並相信時,還心中火熱呢,不過那是好久好久以前,經過歲月
Thumbnail
avatar
newman
2024-05-25
思想漫步-創世紀018-相信後我非常努力,這樣錯了嗎?「夏甲給亞伯蘭生以實瑪利的時候,亞伯蘭年八十六歲。亞伯蘭年九十九歲的時候,耶和華向他顯現,對他說,我是全足的神;你要行在我面前,並且要完全;」(創 16:16~17:1) 空白的 13 年!聖經用字很精簡,這個意思非常明顯,就是神不喜悅,生以實瑪利是一個錯誤,而且是大錯特錯,是對「全足的神」
Thumbnail
avatar
newman
2024-05-15
思想漫步-創世紀017-後裔與地,才是應許之福的核心上一篇 見識到了亞伯拉罕用 318 名家僕戰勝四王軍隊,真是勇猛無比;得勝後無所求,又顯得何等尊貴超越!這難道就是經歷的高峰?神的祝福能達到怎樣的程度?還有更高嗎?當然有的。 請看神起初呼召時說了什麼?「成為大國」「你的名為大」「使別人得福」(創 12:2)。之後到了迦南地再度顯現,講得更明確
Thumbnail
avatar
newman
2024-05-11
思想漫步-復活後還有十字架?看看雅歌怎麼寫,何等細緻,何等美麗雅歌這卷奇妙的書,用極為美麗的詩意發表,來描述愛基督的信徒,一生追求的歷程。自始至終全是愛情故事,還非常的區折離奇!從受吸引到完全的成熟歷經數個階段,而這些階段並非只經歷一次,乃是不斷的循環,每次都更高更深,沒有窮盡的一天,也沒有什麼經歷可以超越這段文字,直到脫離肉身的一天。 我想若任何人理解
Thumbnail
avatar
newman
2024-05-03
思想漫步-創世紀016-當「天地的主,至高的神」站在你這邊,可以何等的任性!「亞伯蘭聽見他姪兒被擄去,就率領他家裏生養的精練壯丁三百一十八人,直追到但,便在夜間,自己同僕人分隊擊敗敵人,又追到大馬色北邊的何把,將一切財物奪回來,連他姪兒羅得和他的財物,以及婦女、人民也都奪回來。」(創 14:14~16) 318 人!可知敵人是誰?同盟的有四王「以攔王基大老瑪、戈印王提
Thumbnail
avatar
newman
2024-04-30
【思想實驗】毫無思辨過的給予:貧困與惡的深淵重要的永遠不是對錯,因為對錯之分,會基於成長歷程中所接觸到的風土文化影響整個生命脈絡。重要的,是我們能不能少一點道德批判,多一些吾日三省吾身。
Thumbnail
avatar
予晞🌸
2023-01-12
【思想實驗】臺灣之於世界的世界史是什麼?知識都是有限的,我們都只是嘗試去做較佳的詮釋。
Thumbnail
avatar
予晞🌸
2023-01-12
思想與嚴復「思想救國」的歷史評價─深度政經分析(19)作者:陳華夫 史華慈教授如此評價嚴復:「周振甫(筆者按:《嚴復思想述評》的作者)聲稱嚴復是從I895年的“全盤西化” 逐漸穩定的倒退為年老的“反動傳統主義者”。但我認為嚴復卻一直關注思想的實質內在之連貫性。他在《法意》的評論、《老子》的邊旁注釋、及 1895 年的論文中都明顯與中國傳統價值觀決裂。」
Thumbnail
avatar
陳華夫hwafuchen
2022-12-22
思想與歷史人物的評價之真相─深度政經分析(18)作者:陳華夫 思考是人的本能,其一是辨識─即從無序的象現中模式識別,找到規則(規律)。其二是概括─即從多個具體例子或概念,抽取共同屬性,再表述為一般概念,聲明,或共同特徵,從而創建心靈中的概念模型,以作為演繹推理的基礎。其三是洞識,能過穿透表象,洞徹事件的真相,以找到難題之解答。
Thumbnail
avatar
陳華夫hwafuchen
2022-12-08
思想,“快思”與“慢想”的平衡點(下集)最近看了本書英文名叫做Thinking Fast and Slow,中文名則叫做快思慢想(覺得中文書名取的非常巧妙,把這本書的精髓一語道破),書中用心理學解釋了很多商業社會中無法用經濟學解釋的現象,讓我對工作上很多現象有了新的體悟 ..............
Thumbnail
avatar
HAPPENer 橘鬍子弼爾
2022-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