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記|先處裡心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The Blossoming of Dreams -- 跨域歷程記錄]
幾年前,一位經理問我:「事情和心情,哪個重要?」那時剛踏入職場的我,沒頭緒地回答「一樣重要吧。」他接著說:「當以前上司問他相同問題時,他回答事情重要,先解決完事情再去煩惱心情的問題。」但闖蕩職場多年後的現在,他已和當初上司的回答一致:「先處裡心情重要。」


那份工作在公司解散之前我已先行辭職,後來他們因為財務的問題與積欠員工薪水鬧得有些難堪,而我未領到的半個月薪水換一句話,夠用一生。

在往後的職場生涯,凡遇到棘手的事,我總先反問自己,是事情太難超乎我能力,還是參與人員沒向心力因而使事情難入正軌。後來發現多半是後者,是心的問題居多。彼此猜忌,因生誤會,又難啟口。


記得一回年初公司內部調整工作內容,在調整的交接期間,我身兼多項工作無法獲得一位準備交接給我的同事體諒。那位同事毫不留情地在第一個交接時間把手上的工作全丟給我,一點都沒有商量的餘地。而上司雖不準許她這樣做但遲遲拿她沒辦法。比起別人的苛求,我向來對待那位同事寬容,給她尊敬。然而這一回我被弄糊塗了,在加班到十一點的深夜裡,我又一次懷疑人性。

隔天,老闆來找我,因為連日的工作壓力已使我身體不適,我差點眼睛紅了起來。冷靜後,我推一把椅子去找那位女同事,才終於知道真相。那是個殘酷的事實,「在自己被傷害以前先傷害別人」。

「可不可以告訴我,我對妳一向很寬容,為什麼這回妳咄咄逼人把所有工作幾天內全丟給我?妳知道我已經忙不過來,大家是團隊,不能互相幫忙嗎?」她看我坐在她正前方,先是無話可說搖著頭,後來她帶著點淚水衝動地對我抱怨:「我不想再管那堆爛事,那些人一點也不給我好臉色看,我幹麻幫他們做得那麼辛苦!」

我心想這樣的逃避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別人不給她好臉色正因她平常也不給人好臉色,大家都為了處理事情沒去關心對方,人際間是一顆冰冷的雪球,越滾越大。事情一定做得了,但沒有人心甘情願,每個人都在惦記下一回要怎麼修理對方。

「好!算我慈悲為懷體諒妳處境,這比起以為妳要傷害我來得好過些,至少知道這是妳本能的反擊能力。而這力量並非來自我,是來自他人對妳的加壓。」我當時沒能改變什麼,只好乖乖推椅子回到崗位上,體醒自己能不加班就不加班,早點結束一堆惱人的糾纏。

隔了一個月聽她選擇辭職,正如我預料一般。之後,來了一位工作態度十分積極的同事,一切工作因此變得容易許多。常常彼此之間訴說工作上的難處,揪出了心態上盲點,再回頭工作,相同的工作變得不再那麼棘手了。

事情分輕重緩急,關於那種非在當下做決定的事,很難斷言是心情還是事情重要,得視當下的情況而定。但關於很重要但不急的事,給自己一些時間反問自己,可是因心情造成的延誤,再來面對事情的樣貌。先處裡心情再處理事情常常能換來事半功倍的益處。

avatar-img
142會員
349內容數
這裡有畫、有歌、有詩,有關於跨域觀察與學習,體驗藝術人文的細微,與親近藝文的內容工具,謝謝您來訪回饋與關注支持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雲聚雲散教我們體會生命的無常
雲聚雲散教我們體會生命的無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其實你只是想得到我的認同吧?而不是意見」「其實你已經想好了啊,不需要問我了」「其實你已經說服你自己了」「其實你已經有答案了」     這幾天剛好在轉職就職離職,以前一直都是業務性質出身,幾經歷練,想要轉換到行政職,把較多的時間規劃在閱讀跟生活。但兜兜轉轉還是選擇了一個業務性質的工作。
Thumbnail
在職場的第一週總是充滿挑戰和疑惑。對於工作及同事的期望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讓人感到困惑。透過這段經歷,作者反思了自己在職場遇到的問題,並最終做出了放下這份工作而尋找更適合自己的道路的決定。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凱因斯經濟學觀念與亞當‧斯密等經濟學家有所不同,他主張政府應該積極介入經濟,並強調價值型投資翻轉傳統的風險報酬權衡。凱因斯的六項關鍵投資心法,成為廣大股市投資人的參考典範。投資者應該專注於公司內在價值,確保具有足夠的安全邊際,獨立判斷股票的價值,控制交易成本,實行投資集中化策略並保持合適的態度。
Thumbnail
我不是我,我的想法不代表真正的我 不知道為什麼,人總是有一正一負的念頭在打架,負面念頭不停的在詆毀自己,另一個念頭則是在鼓勵,而我總是被詆毀的念頭攻擊的體無完膚,記得從第二份工作開始,或許受到主管影響,我被詆毀自己的念頭攻擊的很疲憊,除了自己的念頭,工作上的不被認同,甚至到主管的言語,我開始服藥才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是最近三個月閱讀起來最有感覺的一本書,封面寫著「達賴喇嘛:這本書能使所有人受益」,非常行銷手法的一句話,但是確實引起我拿起了這本書。 第一章【覺察】,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經心中真實感受到平靜,對於當下的呼吸、當下自我的存在感受到滿足,作者在八歲時就體會到「正念」
Thumbnail
人生要擁有什麼,才會感到「足夠」的快樂呢?從20世紀的經典讀物《湖濱散記》反思人生、管理、行銷溝通。
我看到玻璃窗上有冷暖差下凝結形成的小水珠,然後我的眼淚就跟著那些小水珠,一顆一顆地順著玻璃滑落。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其實你只是想得到我的認同吧?而不是意見」「其實你已經想好了啊,不需要問我了」「其實你已經說服你自己了」「其實你已經有答案了」     這幾天剛好在轉職就職離職,以前一直都是業務性質出身,幾經歷練,想要轉換到行政職,把較多的時間規劃在閱讀跟生活。但兜兜轉轉還是選擇了一個業務性質的工作。
Thumbnail
在職場的第一週總是充滿挑戰和疑惑。對於工作及同事的期望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讓人感到困惑。透過這段經歷,作者反思了自己在職場遇到的問題,並最終做出了放下這份工作而尋找更適合自己的道路的決定。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凱因斯經濟學觀念與亞當‧斯密等經濟學家有所不同,他主張政府應該積極介入經濟,並強調價值型投資翻轉傳統的風險報酬權衡。凱因斯的六項關鍵投資心法,成為廣大股市投資人的參考典範。投資者應該專注於公司內在價值,確保具有足夠的安全邊際,獨立判斷股票的價值,控制交易成本,實行投資集中化策略並保持合適的態度。
Thumbnail
我不是我,我的想法不代表真正的我 不知道為什麼,人總是有一正一負的念頭在打架,負面念頭不停的在詆毀自己,另一個念頭則是在鼓勵,而我總是被詆毀的念頭攻擊的體無完膚,記得從第二份工作開始,或許受到主管影響,我被詆毀自己的念頭攻擊的很疲憊,除了自己的念頭,工作上的不被認同,甚至到主管的言語,我開始服藥才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是最近三個月閱讀起來最有感覺的一本書,封面寫著「達賴喇嘛:這本書能使所有人受益」,非常行銷手法的一句話,但是確實引起我拿起了這本書。 第一章【覺察】,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經心中真實感受到平靜,對於當下的呼吸、當下自我的存在感受到滿足,作者在八歲時就體會到「正念」
Thumbnail
人生要擁有什麼,才會感到「足夠」的快樂呢?從20世紀的經典讀物《湖濱散記》反思人生、管理、行銷溝通。
我看到玻璃窗上有冷暖差下凝結形成的小水珠,然後我的眼淚就跟著那些小水珠,一顆一顆地順著玻璃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