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轉山之旅》從懵懂到靈光一閃,出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西藏古時被稱為吐蕃,吐蕃兩字的藏文之意:眾神的國度。

縱然青藏鐵路開通之際,在本地引起了一番觀光熱潮的討論,但說實話,前往西藏之前,平凡都市上班族如我,從來沒有想過這地方與我會有任何的連結,就連「圖博」與「西藏」這兩個詞的差別為何都不甚清楚;因緣際會下,卻在某種奇妙力量驅使與引領中踏上了旅程,一路上翻山越嶺、披星戴月,好似一張白紙般地經歷28天的荒漠高原旅程,在納悶與懵懂中許久,然後才明白得到了至今仍無以名之的收穫與感恩。

raw-image

從世界屋脊回到繁華首都盆地;在返回屆滿3年之後回顧、書寫,才懂了一路上的身心挑戰,已漸漸醞釀、轉化。

原來高原旅程是如同醍醐灌頂般,赤裸裸考驗自己對生活的理解與價值、也在過程中被洗滌、淨化,學習著對天地萬物純粹的信任。

「嘴巴張大時關節會痛。」

「吃東西時耳朵前方有喀嚓的聲響,有時會痛。」

「頭痛,越來越痛,止痛藥也無效。」

傍晚難得準時下班,奔向耳鼻喉科。牙醫說我的顳顎關節受損了。他仔細看著我的下巴和頭顱間相連的關節咬合處問道:你是不是壓力很大?是不是工作很忙,白天是不是一直在講話?

是啊,我在媒體工作,我的工作就是跟人溝通,每天都要講話,講很多話,用很多不同的角度跟不同的人重複講述同樣的事情。

然後他點點頭,彷彿預言成功般堆上滿臉笑容:這是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之一,記得要多紓壓喔。

牙醫順口說:現代人的壓力常透過三條途徑發洩:頭、嘴或胃;壓力太多時,就容易出現頭痛、腸胃潰瘍或「咬牙切齒」等現象。

回家上網研究,發現牙醫描述的基本上是身心症,原來,之前的胃痛也是。但我並不覺得壓力大啊?!

到底我看不到的壓力從何而來,又該如何消滅呢?也許,我把很多待處理的事情累積在心裡,放不掉是我的毛病。也許,眼前的人生功課隱隱帶著我啟程遙遠,終於到了得面對的時刻。

西藏,一直以來是神祕的國度,座落於亞洲的中心,總面積達2,500萬平方公里的乾燥廣漠高原,四周環繞全球最高聳的山群,西藏高原擁有極特殊的生態系統,是亞洲重要河川的發源地,供應85%亞洲人口(全球總人口數47%居民)的用水。著名的河流有金沙江,怒江,滄江,和世界最高的河流、西藏第一大河—雅魯藏布江,亞洲著名的河流恆河,印度河,布拉馬普特拉河,湄公河,薩爾溫江,伊洛瓦底江的上源都在這裡。

藏王松讚干布曾建立強大的吐蕃王朝,松讚干布等多位藏王大力弘揚佛教,唐太宗為了和吐蕃王朝結盟,把文成公主嫁給藏王松讚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及蓮花生大士入藏,融合了獨特的藏傳佛教,西藏政治與宗教合一的獨特文化、壯闊的青藏山境、神秘的天神傳說,塑造西藏秘境的無窮魅力。

raw-image


過去的生活經驗中,台灣的小孩很幸福(或不幸),升學;就業;進修;每一個階段都有明確的下一個階段,普世價值引領著方向,我們都知道要賺大錢;過好日子,可是我們不太知道:在這樣的軌道之外,是什麼風景?

投入就業市場十五年來,每一次離開,我都清楚知道自己的下一步,以及下下一步,穩健的腳步令自已安心,也省去家人擔憂,但朝九晚五或朝九晚十之後,在工作上的每一次鞠躬盡瘁,每一次的體力耗盡,新鮮的肝不再、面對職場的真心換絕情之後,很容易思考到自己的存在意義:在心裡深處畫了許多次:「棄業流程圖」來鼓勵自己繼續往前走、告訴自己:哪個上班族不是這樣呢?不過,從沒想過哪一天可以不再紙上談兵。

隨著存款數字變大,心裡越來越清楚,自己十分渴望著轉折的契機,卻沒有勇氣一下就跳出舒適圈,依戀著都市的便利與方便,因緣累積至此,2011/8/29這一天,一瞬間的勇氣拿了離職單,瀟灑地簽上名,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不知道自己的下一步及下下步是什麼。

雖然始終不知為何出發,但我知道在身心俱疲的情況下,只要願意聽,宇宙會傳遞出幫忙的訊息,還記得那個晴朗盛夏午後的靈光一閃,我忽然舉起手:我要去西藏,我要去轉山。但,轉山是甚麼…? 魔幻卻真實的旅程,就要展開。

才聽旅人說:西藏之行是「身體下地獄,心靈上天堂」,生長於亞熱帶的身體就這樣從台北、香港、上海再到西安的數度上下飛機,終於搭上青藏鐵路,踏上平均海拔高達4千公尺之處的世界屋脊。

經過27小時搭乘青藏鐵路,途經高點達五千四百公尺,此刻已經來到高度三千多公尺的西藏拉薩入宿,街上的荷槍的武警讓我們有點緊張,氣氛很緊張,大夥也不敢隨意拍照,連「達賴喇嘛」四個字都不敢提。

raw-image


初抵西藏高原,一直擔心的高原反應有之、對雪域聖地的感動有之。身體與心裡的感受真的很奇妙,美不勝收的大山大景,同時淨化與洗滌數十年來未經整理、亂糟糟的身心。

我不知道要如何描述啟程的動機或行程的終點為何,但是知道自己會離開軌道一陣子,想要經歷一段更有情調的路線,中秋節正好是我們開始轉山的第一天,岡仁波其峰有六千多公尺,想來很緊張,但也很期待,我將在聖地為此生的每一個相遇祝福,願我們能在此生所剩不長不短的路上:勇氣與智慧兼得,凡事不悔於心。

全世界的旅人來到這裡,渺小的人類如何用身體丈量天地?神的子民如何從前世到今生、邁向來生?無欲無求的高原住民如何跟現實世界較量?

raw-image


身處在神的國度,每個人用生命實踐的反思和辯證,以難得的人身向眾神獻上最崇高的虔敬,被群山峻嶺包圍下,那似曾相識的熟悉,彷彿前世的影像重現,這輩子竟能溫習,怎能錯過?

(待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udala的沙龍
18會員
103內容數
台北,有個外送到不了的地方。最近的便利商店要開車三十分鐘,每一餐幾乎都是自煮,學習在煮不停的廚房中、苦中作樂。自煮生活有其樂趣,多工作業時卻很疲倦。紀錄都市人移居山區的點點滴滴,新鮮有趣的、酸甜苦辣的種種。一邊探索飲食的意義,供給身體必需的熱量、營養,一邊思考從種植到餐桌所花的力氣、還有:高倍速時代如何讓心靜下來。
Chudal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4/27
日本人辦活動,真不是蓋的,一連三天的活動,同一時間有四個不同地點的大場地、各場地還有若干小型舞台,一連串的演出,靜態展覽與動態表演,各自吸引觀眾;文宣品清楚易讀,有條有理、豐富多彩,除了佩服,真想去上班,哈哈。
Thumbnail
2023/04/27
日本人辦活動,真不是蓋的,一連三天的活動,同一時間有四個不同地點的大場地、各場地還有若干小型舞台,一連串的演出,靜態展覽與動態表演,各自吸引觀眾;文宣品清楚易讀,有條有理、豐富多彩,除了佩服,真想去上班,哈哈。
Thumbnail
2023/04/26
近午,漫步走向夏威夷威基基海灘,平靜愉快的空氣中,突然傳來人聲。 尋得聲音來源,是一位騎著單車的紅衣男子。
Thumbnail
2023/04/26
近午,漫步走向夏威夷威基基海灘,平靜愉快的空氣中,突然傳來人聲。 尋得聲音來源,是一位騎著單車的紅衣男子。
Thumbnail
2023/01/11
省思投入就業市場十五年來,每一次的轉職,約莫都知道自己的下一步,以及下下一步,但媒體行銷工作並非朝九晚五,工作的特殊性,令人耗盡心神。
Thumbnail
2023/01/11
省思投入就業市場十五年來,每一次的轉職,約莫都知道自己的下一步,以及下下一步,但媒體行銷工作並非朝九晚五,工作的特殊性,令人耗盡心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一檔由龐畢度中心策劃的立體派大展,梳理立體派的整個起源和變革,誰能想到原來立體派的起源是非洲面具跟雕塑?立體派的鼻祖是畢卡索,還曾說出了:「非洲雕刻比米羅的維納斯更美。」
Thumbnail
一檔由龐畢度中心策劃的立體派大展,梳理立體派的整個起源和變革,誰能想到原來立體派的起源是非洲面具跟雕塑?立體派的鼻祖是畢卡索,還曾說出了:「非洲雕刻比米羅的維納斯更美。」
Thumbnail
嗨,大家好~我是菜菜,浮出來跟大家聊聊近況😜 以及要開始著手《西洋音樂史考題分享專欄》
Thumbnail
嗨,大家好~我是菜菜,浮出來跟大家聊聊近況😜 以及要開始著手《西洋音樂史考題分享專欄》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作者在川西亞丁的轉山體驗,探索藏族文化與宗教儀式的深厚意義。作者透過轉山之旅,與自然和自身的靈魂進行深刻結合,並闡述了亞丁三神山的壯麗景色與地獄谷的神祕傳說。這段九天的旅程不僅是一次生理上的挑戰,更是心靈的探索,讓人追尋內心的「本我」與意義。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作者在川西亞丁的轉山體驗,探索藏族文化與宗教儀式的深厚意義。作者透過轉山之旅,與自然和自身的靈魂進行深刻結合,並闡述了亞丁三神山的壯麗景色與地獄谷的神祕傳說。這段九天的旅程不僅是一次生理上的挑戰,更是心靈的探索,讓人追尋內心的「本我」與意義。
Thumbnail
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中,人們常常為了生活奔波忙碌,心靈上的疲憊與壓力也日益累積。然而,在尋求心靈寧靜與自我療癒的道路上,有一種古老而神奇的工具,它來自遙遠的西藏高原,以其獨特的聲響和振動,為無數尋求心靈平衡的人們提供了治療。這就是西藏頌缽,一個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厚文化底蕴和治療力量的神奇器物。
Thumbnail
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中,人們常常為了生活奔波忙碌,心靈上的疲憊與壓力也日益累積。然而,在尋求心靈寧靜與自我療癒的道路上,有一種古老而神奇的工具,它來自遙遠的西藏高原,以其獨特的聲響和振動,為無數尋求心靈平衡的人們提供了治療。這就是西藏頌缽,一個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厚文化底蕴和治療力量的神奇器物。
Thumbnail
當現代生活的喧囂與快節奏不斷侵襲我們的精神與身體,許多人開始尋找一種能夠帶來內心平靜與身心和諧的方法。在眾多古老傳統中,西藏頌缽的療愈之聲,悄悄地成為了許多尋求心靈平衡者的秘密花園。這個源自數千年前的古老儀式,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治療工具,它是一門深奧的學問,背後蘊含著豐富的歷史與文化。
Thumbnail
當現代生活的喧囂與快節奏不斷侵襲我們的精神與身體,許多人開始尋找一種能夠帶來內心平靜與身心和諧的方法。在眾多古老傳統中,西藏頌缽的療愈之聲,悄悄地成為了許多尋求心靈平衡者的秘密花園。這個源自數千年前的古老儀式,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治療工具,它是一門深奧的學問,背後蘊含著豐富的歷史與文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