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非洲雕刻比米羅的維納斯更美|国立西洋美術館《巴黎龐畢度中心立體派展—美的革命》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這是一檔由龐畢度中心策劃的立體派大展,梳理立體派的整個起源和變革,誰能想到原來立體派的起源是非洲面具跟雕塑?立體派的鼻祖是畢卡索,還曾說出了:「非洲雕刻比米羅的維納斯更美。」《女性的胸像》被展覽視為立體派最早的肖像畫,影(嚇)響(爛)許多知名畫家,重新思考對物件空間和結構的想像。

於是這些藝術家就瘋狂地開始亂切東西再重新組合在畫面上,裡面有超多畫真的都很瘋!有的根本分不出到底在畫啥?很有那種抖音的音檔爆紅以後,網友就開始瘋狂惡搞的既視感⋯⋯

例如某位畫家畫這個作曲家的肖像,嘗試視覺化它的音樂風格,導覽提到「節奏是無限的側面變成碎片」,我重播了三遍確定自己真的沒聽錯。或是夏卡爾很立體派地切割了主角的頭,畫家的母語有諺語形容「沈溺夢想的人」是腦袋飛起來,於是這幅畫可能也展現了夏卡爾追逐夢想的感受。

raw-image

當然,其中還是有一些正常人:這個畫作則是這檔展覽我最喜歡的作品《色面的構成》(捷克立體派畫家 František Kupka ,1910-1911)嘗試切割、玩弄線條光影跟色彩,同時展現女性身體的性感和曲線,我覺得不像其他的瘋子(?)是很優雅的立體派作品。

每次到日本看展都會覺得靈魂很豐盛,最棒的是這場展覽有中文導覽可以租,讓我看了快兩個小時,快樂地在各位立體派創作者的創意之中衝浪,国立西洋美術館真的是我最愛的東京美術館了!

raw-image
即時更新 𝓕𝓸𝓵𝓵𝓸𝔀 𝓕𝓪𝓲𝓷 𝓙𝓲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𝓕𝓪𝓲𝓷 𝓙𝓲𝓷 𝓐𝓻𝓽
17會員
127內容數
上班是認真的專訪記者,下班是努力的小畫家。隨筆紀錄喜歡的展覽、空間或作品,分享採訪幕後的細思極恐。即時更新歡迎追蹤 IG @fainjinart
2025/04/04
一個藝術家的風格歷程是線性地慢慢改變,而不是跳躍。因為賴純純作為藝術家的生命夠長,所以會想要有各種不同豐富的媒材和嘗試,與其說對她的抽象作品有共鳴,反倒是對她豐富的藝術生涯感到十分敬佩。
Thumbnail
2025/04/04
一個藝術家的風格歷程是線性地慢慢改變,而不是跳躍。因為賴純純作為藝術家的生命夠長,所以會想要有各種不同豐富的媒材和嘗試,與其說對她的抽象作品有共鳴,反倒是對她豐富的藝術生涯感到十分敬佩。
Thumbnail
2025/03/28
自從 2022 年看了台灣藝術家江賢二在「台東美術館」的個展後,就一直很被他作品中的光所打動;2025年來朝聖位在台東金樽的「江賢二藝術園區」,期待這樣的景點,甚至說是美術館,為台灣本土藝術家開拓更多可能性。
Thumbnail
2025/03/28
自從 2022 年看了台灣藝術家江賢二在「台東美術館」的個展後,就一直很被他作品中的光所打動;2025年來朝聖位在台東金樽的「江賢二藝術園區」,期待這樣的景點,甚至說是美術館,為台灣本土藝術家開拓更多可能性。
Thumbnail
2025/01/12
MinaLima是一組雙人設計師,曾經替哈利波特系列電影製作道具,包含霍格華茲通知信、劫盜地圖、阿茲卡班的通緝海報、布萊克家的壁紙,甚至魔法世界裡的各種讀物和刊物都是他們的作品,後來發展成一個很具特色及魔法氛圍的設計品牌。
Thumbnail
2025/01/12
MinaLima是一組雙人設計師,曾經替哈利波特系列電影製作道具,包含霍格華茲通知信、劫盜地圖、阿茲卡班的通緝海報、布萊克家的壁紙,甚至魔法世界裡的各種讀物和刊物都是他們的作品,後來發展成一個很具特色及魔法氛圍的設計品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一檔由龐畢度中心策劃的立體派大展,梳理立體派的整個起源和變革,誰能想到原來立體派的起源是非洲面具跟雕塑?立體派的鼻祖是畢卡索,還曾說出了:「非洲雕刻比米羅的維納斯更美。」
Thumbnail
一檔由龐畢度中心策劃的立體派大展,梳理立體派的整個起源和變革,誰能想到原來立體派的起源是非洲面具跟雕塑?立體派的鼻祖是畢卡索,還曾說出了:「非洲雕刻比米羅的維納斯更美。」
Thumbnail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 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他以其在雕塑、 繪畫和建築等領域的卓越成就而聞名於世。 以下是他的生平故事以及一些著名的藝術創作: 米開朗基羅於1475年3月6日出生於意大利佛羅倫薩的小鎮卡皮爾訥,他從小就展現出對藝術的天賦
Thumbnail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 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他以其在雕塑、 繪畫和建築等領域的卓越成就而聞名於世。 以下是他的生平故事以及一些著名的藝術創作: 米開朗基羅於1475年3月6日出生於意大利佛羅倫薩的小鎮卡皮爾訥,他從小就展現出對藝術的天賦
Thumbnail
系列開篇迴響真好,果然誰不喜歡漂亮的東西呢?有朋朋表示看完還是分不出來,老實說我也是半斤八兩。不過,這種事情就跟直男研究社一樣看多就習慣了;所以,這一篇就帶大家逛過一輪不同時期的古北歐工藝品本人長怎樣,強烈推薦先讀完上一篇再回來會比較好懂哟。
Thumbnail
系列開篇迴響真好,果然誰不喜歡漂亮的東西呢?有朋朋表示看完還是分不出來,老實說我也是半斤八兩。不過,這種事情就跟直男研究社一樣看多就習慣了;所以,這一篇就帶大家逛過一輪不同時期的古北歐工藝品本人長怎樣,強烈推薦先讀完上一篇再回來會比較好懂哟。
Thumbnail
1. 文藝復興顧名思義是復興古典古代文化運動,是以人性為本質所做的一種思潮運動,所以在建築、雕刻和繪畫上面呈現出來的是自然、人性而不死板的顯現方式,初期是以義大利為發祥之的,在建築方面,哥德式建築轉變為希臘式的山型牆和羅馬式的凱旋門,展現強而有力的美感觀,例如著名的聖母百花大教堂,重視和諧與比例,
Thumbnail
1. 文藝復興顧名思義是復興古典古代文化運動,是以人性為本質所做的一種思潮運動,所以在建築、雕刻和繪畫上面呈現出來的是自然、人性而不死板的顯現方式,初期是以義大利為發祥之的,在建築方面,哥德式建築轉變為希臘式的山型牆和羅馬式的凱旋門,展現強而有力的美感觀,例如著名的聖母百花大教堂,重視和諧與比例,
Thumbnail
國立巴杜博物館Musée national du Bardo,位於突尼斯市郊,本是19世紀「貝伊」在突尼斯市郊區的王宮,是地中海盆地最重要的博物館之一,也是埃及博物館後第二座建立在非洲大陸上的博物館。博物館,自身就是一件藝術品,純白建築,內框是典型回教宮庭風格,中央有庭園,樓高三層。
Thumbnail
國立巴杜博物館Musée national du Bardo,位於突尼斯市郊,本是19世紀「貝伊」在突尼斯市郊區的王宮,是地中海盆地最重要的博物館之一,也是埃及博物館後第二座建立在非洲大陸上的博物館。博物館,自身就是一件藝術品,純白建築,內框是典型回教宮庭風格,中央有庭園,樓高三層。
Thumbnail
建築物是會說話的,悄聲道出設計者與環境的對話,也是一種力量、一種武器,改寫藝術的世界地圖。
Thumbnail
建築物是會說話的,悄聲道出設計者與環境的對話,也是一種力量、一種武器,改寫藝術的世界地圖。
Thumbnail
19 世紀末,英國首次在大英博物館展示了從西非洲掠奪而來的貝南銅像,讓當時處於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人驚艷不已,同時感到難以置信,因為大家習以為常的認為,「黑暗大陸」非洲不過是一處蠻荒、原始大地,根本是一處未曾開發的國度,怎麼可能有所謂的文明?怎可能有如此細膩與人性化的藝術創作?
Thumbnail
19 世紀末,英國首次在大英博物館展示了從西非洲掠奪而來的貝南銅像,讓當時處於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人驚艷不已,同時感到難以置信,因為大家習以為常的認為,「黑暗大陸」非洲不過是一處蠻荒、原始大地,根本是一處未曾開發的國度,怎麼可能有所謂的文明?怎可能有如此細膩與人性化的藝術創作?
Thumbnail
Alex的學校對面是聖十字宮殿,周二我們進入宮殿參觀在這裡舉辦的非洲藝術展。這座宮殿為伊莎貝拉女王所建造,她到這領地視察時就住在這兒,據聞哥倫布在此覲見女王並獲得資助(哥倫布紀念館也在附近)。這宮殿並不豪華,但是大方典雅、固若金湯,入門處有一小教堂,Alex有同學的父母在這兒舉行婚禮,教堂雖小卻很莊
Thumbnail
Alex的學校對面是聖十字宮殿,周二我們進入宮殿參觀在這裡舉辦的非洲藝術展。這座宮殿為伊莎貝拉女王所建造,她到這領地視察時就住在這兒,據聞哥倫布在此覲見女王並獲得資助(哥倫布紀念館也在附近)。這宮殿並不豪華,但是大方典雅、固若金湯,入門處有一小教堂,Alex有同學的父母在這兒舉行婚禮,教堂雖小卻很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