櫃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是發生在很普通的某一天的某個飯店櫃檯,櫃檯人員是位約莫40歲上下的女士。
這時一個瘦瘦年輕髮色褪的很淺的女客人,走進大廳,放下行李,準備要入住,她的中文流暢,語速偏快:「你好我有訂房,訂房名字是拼音。」
什麼叫作訂房名字是拼音?
櫃檯女士看了一下登記表,還真的有一個名字是英文拼音。接過身分證後看到她的名字,身分證上姓名欄有兩排,一排是中文字,下面一排是英文字,其實那叫羅馬拼音,更正確是族文拼音,但櫃檯女士是不知道的,所以她忍不住問:
「妳是⋯⋯外國人嗎?」
「原住民。我是用族名。」
「啊!是原住民喲⋯⋯」
櫃檯女士再次抬眼看著客人,雙眼皮,但膚色不深,好像跟印象中原住民長相不太像。
「嗯。」客人說。
發現自己這樣打量人家不禮貌,櫃檯女士趕快低頭繼續打字,客人口罩上的眼睛也尷尬禮貌笑了一下。
接下來她的動作比平時還久,因為這個名字共有八個漢字,中間還有佔一格的點,她第一次看到有原住民在身分證上用這樣的名字,而且其中有些字她不知道怎麼發音,於是抬頭問了對方第二個問題:
「不好意思,這個字怎麼念?」
「ㄈㄨˊ,二聲ㄈㄨˊ」,她還是回答的很快,「如果妳找不到這個字,它還有破音字。」
感覺就是常常被問。
「妳名字好特別。」
「是族語啊。」
「那姓氏是要填⋯⋯」
「這邊。」
在對方的指引下終於填完入住登記,櫃檯人員再度發問了:
「啊妳是哪一族?」
「布農族。」
「原來原住民可以這樣用名字了喔!」
「對啊早就可以了,這政策很久了。我恢復十幾年了。」
這時不偏不倚另一位櫃檯同事從後台晃出來問:「怎麼了?」她轉頭:「沒有啦,她名字很特別,原來是原住民。」「喔喔。」同事ㄧ秒又晃走了。
客人拿到鑰匙後,一副很想儘快離開的樣子,她看起來是很好聊天的人,但時間晚了可能也累了。她已經再度把行李拎起來。其實櫃檯女士同時還有很多問題想問,比如說妳名字怎麼會這麼長?妳為什麼長得比較白?妳為什麼要用族名在身分證上?會不會很多不方便?為什麼有英文拼音?念法怎麼念?妳是哪裡人?
⋯⋯但她知道不應該這樣打擾客人,而且很像在身家調查。為了彌補前面脫口而出的探問,櫃檯女士決定順口向對方分享一件事情:
「其實我老公也是原住民。」
「是喔。那他有族名嗎?」
沒料到客人會這樣問,她眉頭稍微擠起來,「沒有,他,呃⋯⋯我老公家比較複雜,他爺爺是外省人⋯⋯」她有點後悔自己開了一個很難完整解說的話題,但客人也很快接話:「喔我了解。」
她們互相點了頭,結束跟陌生人的寒暄。櫃檯女士望著她離開的背影想著,晚上回家的時候,她要跟老公說,她有遇到一個原住民,是在身分證上使用族語名字的年輕人。
◇◆◇◆◇◆◇◆ ◇◆◇◆◇◆◇◆
按下hashtag就可以看到粉專上的倡議跟相關創作⬇️
#原住民族正名的日常 #使用族語名字的日常 #使用族名的日常
更多故事在
【Umav如何了!】
Sound On 🎧 https://reurl.cc/pgeeXx
多元連結 🎧 https://link.chtbl.com/1ReCThDl
avatar-img
41會員
115內容數
可以在這裡以文字閱覽我們聊天內容與重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Umav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隨便打開網路貼文、新聞和影評,還是一堆堅持要扁平化的強調「原住民(天性)多麼樂觀幽默」的內容。雖然這種敘述有明顯的謬誤,可以從「某些朋友講話很好笑」跳到「原住民是採集民族」所以「樂天知命活在當下」得出結論「很容易得到快樂」……這種分析真的是很超越民族學、人類學和社會學的視野吧。
凱莉蹲下去,我們只能吞下去?網友留言:「你應該是所有得獎者裡最黑的」,結果凱莉回「別忘了還有原民台」。⋯⋯不意外的被大家看到了。
這集想了一下還是覺得稍微寫個側記,因為後來在網路上和出去演講時,發現有不少人對於原住民立場怎麼看待國慶日蠻有興趣的,也不乏年輕學生來問我。國族認同議題台灣人來說很複雜,對台灣的原住民來說恐怕更複雜。
因於歪歌生成的年代與傳唱群體,這類歌曲若嚴正檢視,恐怕會被視為低俗且不尊重性別正義的,但當身旁的哥哥姐姐酒酣耳熟之際,大唱這種很地獄梗的歌詞,為什麼全場還是東倒西歪。即使到最後我們還是不知道放進去的是什麼,只知道笑聲絕不只有一下下。
(這是寫在4月1日釋憲宣判違憲之前的投書。言詞辯論案是1月17日,投稿發布於1月底。原發佈於臉書粉專和投稿至自由時報電子報) #輸了你贏了世界又如何 #我的名字那麼長
目前原住民身分升學優待政策之目的,聚焦於培養族群身分認同,與培養原住民族高等教育與多元專業人才兩大部分。
隨便打開網路貼文、新聞和影評,還是一堆堅持要扁平化的強調「原住民(天性)多麼樂觀幽默」的內容。雖然這種敘述有明顯的謬誤,可以從「某些朋友講話很好笑」跳到「原住民是採集民族」所以「樂天知命活在當下」得出結論「很容易得到快樂」……這種分析真的是很超越民族學、人類學和社會學的視野吧。
凱莉蹲下去,我們只能吞下去?網友留言:「你應該是所有得獎者裡最黑的」,結果凱莉回「別忘了還有原民台」。⋯⋯不意外的被大家看到了。
這集想了一下還是覺得稍微寫個側記,因為後來在網路上和出去演講時,發現有不少人對於原住民立場怎麼看待國慶日蠻有興趣的,也不乏年輕學生來問我。國族認同議題台灣人來說很複雜,對台灣的原住民來說恐怕更複雜。
因於歪歌生成的年代與傳唱群體,這類歌曲若嚴正檢視,恐怕會被視為低俗且不尊重性別正義的,但當身旁的哥哥姐姐酒酣耳熟之際,大唱這種很地獄梗的歌詞,為什麼全場還是東倒西歪。即使到最後我們還是不知道放進去的是什麼,只知道笑聲絕不只有一下下。
(這是寫在4月1日釋憲宣判違憲之前的投書。言詞辯論案是1月17日,投稿發布於1月底。原發佈於臉書粉專和投稿至自由時報電子報) #輸了你贏了世界又如何 #我的名字那麼長
目前原住民身分升學優待政策之目的,聚焦於培養族群身分認同,與培養原住民族高等教育與多元專業人才兩大部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櫃檯指數 轉弱慣性是從10/20經理人持有現金創低水位就開始該注意的 不是現在才開始注意 資金少的也許可以更短的週期變化策略 而資金大的機構或投資人不會等到發生當天才開始轉變 選舉也已經不是重要主角 因為川普當選的投資策略跟賀錦麗當選的投資策略全部法人機構早就都
Thumbnail
10/20 經理人現金水位創低後的判斷以及櫃檯指數就是20周的慣性拉不開 開始注意這個慣性可能要改變了 10/24 櫃檯指數開始回測重要慣性10~20周 已經不能再有任何積極策略 尤其滿足過獲利的不要急著要馬上重複操作 昨天確定正式轉弱跌破重要位
Thumbnail
結帳櫃台就守在樓梯旁,看來老闆模樣的,是一位花白頭髮的中年男子,臉色低沉的接過書,收錢,裝袋。 「你係台灣來的?」他忽然開口。 「係。」我點頭,回了一句口音不準的港語。 他燦然一笑:「多謝。」彷彿喟嘆般的在地港語。
Thumbnail
每個原住民都有族名。 高山原住民有族名,平地原住民也有族名。 這些族名是怎麼來的呢? 很多年前,我在台北聽人類學家陳奇祿演講。 演講內容,我幾乎都忘光了,只記住一件事。 當時,陳奇祿說,原住民的族名是來自“人”字。 在日據時代,替原住民取族名,就看原住民語“人”字怎麼唸。
Thumbnail
青鳥行動期間在濟南教會參加晚禱,其中一天是一位原住民牧師證道,在投影幕上顯示的名字,同時出現他的原住民名字和華語名。 牧師在證道中說,他曾經因為無法在外面使用自己的母語,而不認同自己的原住民身份,甚至會不敢讓別人知道自己是原住民,直到30歲以後才找回自己的名字。 我沒有印象我經歷過「請說
Thumbnail
走在異國街頭,你是否也曾被誤認為是某國人? 那日午後,獨自走在京都小路,有位女士很有禮貌地對我微笑,接著又用英語客氣地問我能否幫她拍照。我點點頭接過手機,依她要求按下快門。正歸還手機時,不料,她忽然用國語問:「妳台灣人喔?」 我注意到她眼神中的美好浪漫之情已悄然消褪,取而代之的神態令我有一種
Thumbnail
最近,店裡來了一位的員工,她獨特口音讓人一下子便知道她並不是台灣人,一問之下才知道她來自中國的廣東。 她性格外冷內熱,一開始教她時會覺得她冷冷的,都不說話,感覺很難相處,但是幾週下來,不僅會開始找話題了,也與我們相處的非常融洽,與剛來的時候判若兩人,因此與她上班時我們都蠻開心的。 但是即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櫃檯指數 轉弱慣性是從10/20經理人持有現金創低水位就開始該注意的 不是現在才開始注意 資金少的也許可以更短的週期變化策略 而資金大的機構或投資人不會等到發生當天才開始轉變 選舉也已經不是重要主角 因為川普當選的投資策略跟賀錦麗當選的投資策略全部法人機構早就都
Thumbnail
10/20 經理人現金水位創低後的判斷以及櫃檯指數就是20周的慣性拉不開 開始注意這個慣性可能要改變了 10/24 櫃檯指數開始回測重要慣性10~20周 已經不能再有任何積極策略 尤其滿足過獲利的不要急著要馬上重複操作 昨天確定正式轉弱跌破重要位
Thumbnail
結帳櫃台就守在樓梯旁,看來老闆模樣的,是一位花白頭髮的中年男子,臉色低沉的接過書,收錢,裝袋。 「你係台灣來的?」他忽然開口。 「係。」我點頭,回了一句口音不準的港語。 他燦然一笑:「多謝。」彷彿喟嘆般的在地港語。
Thumbnail
每個原住民都有族名。 高山原住民有族名,平地原住民也有族名。 這些族名是怎麼來的呢? 很多年前,我在台北聽人類學家陳奇祿演講。 演講內容,我幾乎都忘光了,只記住一件事。 當時,陳奇祿說,原住民的族名是來自“人”字。 在日據時代,替原住民取族名,就看原住民語“人”字怎麼唸。
Thumbnail
青鳥行動期間在濟南教會參加晚禱,其中一天是一位原住民牧師證道,在投影幕上顯示的名字,同時出現他的原住民名字和華語名。 牧師在證道中說,他曾經因為無法在外面使用自己的母語,而不認同自己的原住民身份,甚至會不敢讓別人知道自己是原住民,直到30歲以後才找回自己的名字。 我沒有印象我經歷過「請說
Thumbnail
走在異國街頭,你是否也曾被誤認為是某國人? 那日午後,獨自走在京都小路,有位女士很有禮貌地對我微笑,接著又用英語客氣地問我能否幫她拍照。我點點頭接過手機,依她要求按下快門。正歸還手機時,不料,她忽然用國語問:「妳台灣人喔?」 我注意到她眼神中的美好浪漫之情已悄然消褪,取而代之的神態令我有一種
Thumbnail
最近,店裡來了一位的員工,她獨特口音讓人一下子便知道她並不是台灣人,一問之下才知道她來自中國的廣東。 她性格外冷內熱,一開始教她時會覺得她冷冷的,都不說話,感覺很難相處,但是幾週下來,不僅會開始找話題了,也與我們相處的非常融洽,與剛來的時候判若兩人,因此與她上班時我們都蠻開心的。 但是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