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羨慕原住民容易得到快樂」

2022/12/0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然從漫畫、演講到播客,都已經談過很多次關於歧視跟微歧視(microaggression)的問題,但你隨便打開網路貼文、新聞和影評,還是一堆堅持要扁平化的強調「原住民(天性)多麼樂觀幽默」的內容。
寫文章或做刊物在給予編輯建議的時候,我們都特別注意不要誤解或以偏概全的方式來撰文。就算是正面的形容詞或不帶批判的詞語,寫文章時也會斟酌再三,可能不能做到最好但至少要問心無愧的盡力。例如前幾天我和某雜誌編輯對稿的時候,就因為有句採訪寫到「排灣族朋友家離超商都很近」,也許這句話在敘述我特定朋友的實況,但我立即基於上下文的立場請他們修正這段敘述,免得好像我在說所有排灣族都住得離超商很近。
最近看到一個公開的社群粉專貼文,作者因為認識一些他覺得很幽默的(講了很多笑話)的原住民,進而得出「原住民是採集民族⋯天生天養⋯不強求的理念⋯⋯所以容易得到快樂」,跟漢民族比對,要反省,看看活在當下的原住民,結論是要「樂觀知足」。
雖然這種敘述有明顯的謬誤,可以從「某些朋友講話很好笑」跳到「原住民是採集民族」所以「樂天知命活在當下」得出結論「很容易得到快樂」……這種分析真的是很超越民族學、人類學和社會學的視野吧。
但有上千百人為這種自信滿滿卻缺乏原住民族主體性的詮釋,提供毫不遲疑的按讚——我其實沒有特別要針對這個單一發文者,因為這種現象真的很普遍,可能反映著很多人對原住民就是這樣看法——想到這邊我就覺得很遺憾。
套句我跟樂鍇老師在播客節目裡提到過的,「你們(非原民)一直說我們樂觀開朗,請問你們平常是都在哭嗎?
當然這種強調原住民「天性樂觀」的現象,事實並非漢人白浪平地人非原民真的比較悲慘負面,我也沒有要否定你人生中可能遇到一些真的很幽默的好朋友,⋯⋯那這可能造成什麼影響?強化「原住民就是樂觀開朗/特定性格特質」的印象,嚴重性包括之前分享過的「好的刻板印象還是刻板印象」帶來的隱憂:
第一點:一個人的獨特性消失,去個人化(depersonalized)。
第二點:就是你如果相信「正面的刻板印象」,恐怕你也會相信「負面的刻板印象」,因為社會上強化了刻板印象,有人始終是拿這樣的事情在在定義或者評價原住民。
第三點:讓群體成員有必須承擔捏造出來的「共同特質」的壓力。
也別忘記了在強勢族群的凝視下,常常產生將相對少數群體的「客體化」與「幼體化」的問題:不停由相對多數群體強調原住民有任何特定特性,例如樂觀單純知足等「天性」,這種觀點反之意味著認為原住民相較於權威世故的「大人們」之單純而沒有自己思考能力,應該都樂觀到不可思議,不會未雨綢繆因為樂天知命,原住民怎麼可以又負面又嚴肅而且犀利批判?
無法接受原住民「如大人般」成熟獨立具批判性的崩潰白浪,只會不停重複原住民比較樂觀開朗的論調,即使其實他人生也才認識幾位或單一背景的原住民朋友而已。
然而很遺憾的,比起像我們這樣小心翼翼注意著不要再複製刻板印象或扁平化的敘述原住民族群與身分者的論述,往往不比簡單的「原住民就是這樣啊!幹嘛計較那麼多?」大一統式的輸出更容易傳播和下嚥。所以無數觀光文宣和外地視角的媒體,總是享受山地風情純樸自然天生樂觀而引人入勝。
幾個世代以來不停堆疊的說詞,就造成有一天你看到你的某位原住民朋友,因為不想輕易陷入尷尬的以一擋十的口水紛爭,堆滿笑容或語帶自嘲的說「我們原住民就是這樣」也情有可原。
然而如果光在這裡就卡關,真的很難跟這種人去談「原住民」到「原住民族」,以及整個族群的豐富性和處境複雜性和政治的辯證問題。
你羨慕原住民幹嘛
我好愛原住民喔。
一如往常的,還是誠懇地想要請問,你說你「好愛原住民」的時候,到底是看見了什麼。是只看見你想看見的、能娛樂你的原住民嗎?是不是在聽到有別以往的回應時卻一邊喊著「不要那麼玻璃心」或「懂得笑就不會恨了」的心態(諸如所有逃避指控的典型模式),這種行為大概也無異於把頭插在泥土裡面。
希望帶著愛去觀看世界的人們真的可以理解我在呼籲的是什麼。
到底什麼意思
37會員
92內容數
可以在這裡以文字閱覽我們聊天內容與重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