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原住民談國慶日的弔詭與妥協:播客Umav如何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這集想了一下還是覺得稍微寫個側記,因為後來在網路上和出去演講時,發現有不少人對於原住民立場怎麼看待國慶日蠻有興趣的,也不乏年輕學生來問我。

國族認同議題台灣人來說很複雜,對台灣的原住民來說恐怕更複雜。本集勇於探討原住民對「國慶日」的態度,並舉台灣時事和國際新聞為例,初步討論國慶日對原住民意義何在、感受如何。點擊收聽完整內容:「國慶日與原住民」之尷尬、抗議或從善如流?啊不然邀請總統加入民族議會 feat. Ljegay


開場:黨國威權與遺緒的年代

raw-image
Umav跟樂鍇以自己的家庭背景和成長經驗為例,除了對照70年次跟90年次的差異,也討論了一下黨國思想對橫跨至少五十年間人民的影響,以及我跟樂鍇為什麼倒是沒有因此就變成所謂的深藍鋼票選民。歡迎去細聽~

  U:那今天其實主要今天想談的是關於國慶日這件事。

  樂:我國小的時候,在鎮上,穿著很整齊,穿校服,一定是拿國旗,然後就一班一班這樣排隊遊行鎮上,慶祝國慶日。你們這年代還有嗎?

  U:我……的爸媽那年代有啦。因為那個年代黨國思想很重吧,有一個課叫什麼三民主義課對不對?

  樂:國中吧,還有什麼中國思潮,講中國的那個四維八德。

  U:以前的課好像很重視你要當中國人。

  樂:小時候是老師教你什麼,你大概會以為說世界覺得世界就長這樣,洗腦。那時候我們在搖旗吶喊,真的會覺得「身為中華民族」是很光榮的一件事情,然後自己何其幸運是台灣的中華民國的這個炎黃子孫。

  U:你可能要跟觀眾介紹你的年份~

  樂:我是一九七四年生的,所以念國小的時候應該就是一九八零年初喔。

  U:所以那個年代真的我沒有經歷過啊。……

摘錄二:過或不過國慶日的一些光譜

  

  U:原住民要繼續解殖與跟去殖民,因此慶祝「國家政權」和非原民主體的政黨,是不太健康的。但還是很多人,基於「欸我認同台灣,所以我要過中華民國國慶」,把這兩件事放在一起。很多藝人每次都得在中共的國慶的時候祝中國國慶快樂。就沒幾個台灣藝人敢在中共壓力面前,公開慶祝台灣的「十月十日中華民國國慶」。某些人認為過台灣的十月十日國慶,等於對抗中國,他覺得這樣才有愛國愛台灣。就是這樣的意識型態。

邰智源賀國慶遭出征!呱吉看傻:側翼要把「台灣」縮多小?

  樂:我覺得這其實非常不健康,寧可把矛頭指向中國才對,中共這種作法非常的不應該啊。但這也很糟糕了,說到國慶日,都不敢或不可說出來,真的很可悲。

  U:就是以國家而言,不能堂堂正正過自己國家的慶典,是很萎縮的。

  樂:像我不慶祝10月10日國慶日,原因絕對不是因為中國啦,對中國的想法就是「跟我什麼關係都沒有啊」。

  U:對其實我們care的點不是在那裡,但要每一次的去解釋也是心累嘛。

  樂:我覺得社會上現在目前發生很多事或是國家政策,對原住民來講,真的還做的不夠了。你不要假裝說我們在這邊一起,得到我們想要的,其實我們的Power還沒有拿回來。

  U:對啊,權力。

摘錄三:我們原住民習慣等待了,50年等一個道歉

raw-image
兩位主持人開始列舉國內和國際上關於原住民族和國慶日的例子與問題,全程討論歡迎收聽,中間有樂鍇超兇評論雖然我已經有剪過了,以下附上相關資訊連結

雙十國慶手冊出包 原住民竟翻譯為Aboriginal

1/26國慶日應該改為「哀悼日」:澳洲年輕世代上街抗議原住民遭迫害的殖民黑歷史

教父與小羽毛:奧斯卡遲到50年道歉的北美原住民歧視爭議

以自創口訣「阿薩布魯哥」介紹原住民族 國慶典禮引原民不滿

竟在520典禮中被形容成「粗獷而草莽」 原住民的轉型正義在哪裡?

  樂:……族群敏感度這麼差,低劣和無知的傷害,我們都自己承受,無知不是一個特權!無知不是就可以這樣子去污辱人!

  U:說的好。無知,不是一個特權。

  (真的拜託要前後文聽完~)

小結論:察覺在這片土地上的各種奇怪與妥協

raw-image

  U:我們差不多進入到我們的小結論:國慶日之於原住民?

  樂:我覺得你可以慶祝等等之類的都可以啦。但是你要對歷史要熟悉。第一個問題,是國慶的由來,來源是什麼?那剛剛有講是武昌起義、成立中華民國。你去思考它來源,就會發現這個國慶日很奇怪。另外一個是說,你希望的國慶日到底是什麼樣?什麼樣的歷史才算是原住民國慶?也許你會有一些不同的想法啦。然後另外一個就可以讓你再去思考是這個十月二十五號的什麼「光復節」。

  U:對對對到時候可以再談一下。

  樂:那你呢?你可以分享一下,你跟老師不同輩,等於是差了兩個世代。

  U:沒有兩個啦,一個半啊。

  樂:一個半點多。那你分享一下你大概接觸跟你同年齡的對國慶的想法是什麼?

  U:嗯,我覺得大概有三大群人,一群就是像我剛剛講,

  • 基於對台灣本土的認同,而覺得要過這個國慶日應該要很自信。目的還是為了「相對於中國」、凸顯對中國認同的抵抗。
  • 那第二種就是可能像像你我一樣,因為對這個解殖的思考,會覺得「過國慶日」對原住民身分者來說,是很弔詭的一個行為,不太正義。
  • 那第三種是比較類似隨波逐流,就是說喔,這個國慶日放假嘛,那我們就也放假,說慶祝台灣生日好像也不是特別反對,也想不太到不然要用哪一天來慶祝台灣。基本上這是出於說,我們連究竟台灣這個國家的定義/時間/歷史/國格/獨立性……我們這一代可能還在形塑共識。


  樂:搞不好可以用原住民身分當作對中國的分割?

  U:老師,這是另外一個議題,有人就是想要用這種「脫中入原」,他想強調自己的原住民的身份和血統背景,是他抗拒中國認同的方法。

  樂:嗯,我覺得這個就要先問我們啊哈哈哈哈。

  U:可能要加入民族議會?跟民族一起定義一個原住民的身份。

  樂:也許等蔡英文總統卸任之後,可以邀請她加入我們排灣族民族議會啊。她不是說她四分之一的排灣人。……

  • U:喔喔我還忘記提一個(關於原住民過國慶日)是政黨因素,可能他偏國民黨,或是因為他偏民進黨或其他本土黨派,而選擇怎麼詮釋國慶日。這個有意思地拉一下原住民立委伍麗華,去看她的10月10日貼文,並沒有講到「國慶」

  樂:她講到什麼?

  U:她的貼文用詞是「光輝十月」。而且內容是以台灣原住民對中國習近平主席的一個喊話來做十月十日貼文。類似像這種又要迎合或者是妥協於台灣目前的政治現況,一方面又必須要對一些情形作出表態

  樂:就我個人的話,我最怕的還是抱著中國的大腿那種。

  U:我們必須承認這個政治光譜其實還是很多元的,而且不只有原住民光譜多元,非原住民更是。所以不要把標籤直接貼在原住民身上,說原住民就是都支持特定政黨或是親中居多。

  樂:我的建議是,或許民族議會就辦研討會,討論原住民對國慶日和國家的看法是什麼,然後提出建議和具體行動出來。

  U:是的。

  感謝聽眾的收聽,也感謝樂鍇老師一起討論這些問題。有任何想法回饋也都歡迎留言和訊息到我們的平台。

  再次歡迎收聽本集,下集見~~

raw-image

「不知從很早的什麼時候開始,就算處在一片顫動的國旗海中,要我喊中華民國我愛你,我喊不出來,就跟分手後還要大聲說我愛妳一樣的難。

中華民國少了我的愛一樣在那裏歡欣鼓舞的很多人愛,但如果要我假裝大力擁抱他,我就失去了我自己。」——樂鍇,201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Umav的沙龍
45會員
142內容數
可以在這裡以文字閱覽我們聊天內容與重點~
Umav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Umav如何了!EP170 體育班的真實面貌與升學之路:兼顧運動與課業的挑戰與優勢? 大學面試官不藏私分享:教授想看到什麼?如何準備才能脫穎而出?
Thumbnail
2025/04/27
Umav如何了!EP170 體育班的真實面貌與升學之路:兼顧運動與課業的挑戰與優勢? 大學面試官不藏私分享:教授想看到什麼?如何準備才能脫穎而出?
Thumbnail
2025/04/25
In Taiwan We Speak: Empowering Indigenous Digital Activism (ft. Umav Ispalakan) Umav Ispalakan 是一位積極投入原住民權利、語言及數位倡議的布農族人。透過社群媒體平台,分享關於原住民事務及相關議題的內容。
Thumbnail
2025/04/25
In Taiwan We Speak: Empowering Indigenous Digital Activism (ft. Umav Ispalakan) Umav Ispalakan 是一位積極投入原住民權利、語言及數位倡議的布農族人。透過社群媒體平台,分享關於原住民事務及相關議題的內容。
Thumbnail
2025/04/23
是Umav在一次聚會中對話與反思的紀錄。從朋友的研究主題談到身分認同的興趣萌芽,延伸到兩位受訪者——作家馬翊航與音樂人張淦勛——如何以文學與音樂回應個人複雜的族群認同。Umav透過Podcast訪談的片段,分享了這一代原住民青年在尋找自我過程中的細膩掙扎與幽微情感
Thumbnail
2025/04/23
是Umav在一次聚會中對話與反思的紀錄。從朋友的研究主題談到身分認同的興趣萌芽,延伸到兩位受訪者——作家馬翊航與音樂人張淦勛——如何以文學與音樂回應個人複雜的族群認同。Umav透過Podcast訪談的片段,分享了這一代原住民青年在尋找自我過程中的細膩掙扎與幽微情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集想了一下還是覺得稍微寫個側記,因為後來在網路上和出去演講時,發現有不少人對於原住民立場怎麼看待國慶日蠻有興趣的,也不乏年輕學生來問我。國族認同議題台灣人來說很複雜,對台灣的原住民來說恐怕更複雜。
Thumbnail
這集想了一下還是覺得稍微寫個側記,因為後來在網路上和出去演講時,發現有不少人對於原住民立場怎麼看待國慶日蠻有興趣的,也不乏年輕學生來問我。國族認同議題台灣人來說很複雜,對台灣的原住民來說恐怕更複雜。
Thumbnail
「雖然中華民國的政府不會認為我們在血緣上是家人,可是我們自己Bunun會知道說,其實我們是家人,而當初我們的關係,是被這種漢姓漢名(外來政權給予的姓名)劃分去打亂的。」
Thumbnail
「雖然中華民國的政府不會認為我們在血緣上是家人,可是我們自己Bunun會知道說,其實我們是家人,而當初我們的關係,是被這種漢姓漢名(外來政權給予的姓名)劃分去打亂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關於podcast訪談內容的介紹,歡迎點擊收聽: 【tantungu:Iljuk】都市原青的成長與認同!Iljuk(詩婷)排灣女孩的奮鬥故事 8/1原住民族日 除了記念台灣政府終於正名「原住民」與「原住民族」的歷史,Umav也努力想想還能再跟大家分享什麼。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關於podcast訪談內容的介紹,歡迎點擊收聽: 【tantungu:Iljuk】都市原青的成長與認同!Iljuk(詩婷)排灣女孩的奮鬥故事 8/1原住民族日 除了記念台灣政府終於正名「原住民」與「原住民族」的歷史,Umav也努力想想還能再跟大家分享什麼。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從每天來點布農語啊整理過來的播客內容介紹。 前陣子分別有兩支涉及原住民題材的爆紅影片(來自網紅阿翰和喬瑟夫),在原民間話題再起。雖然大家都住在美的國度,雖然你沒有用過小米9手機,但媒體輸出的刻板印象、歧視與消費原住民等問題,仍持續困擾族人。並不是不去談,問題就不存在,更不是懂得笑就不會恨。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從每天來點布農語啊整理過來的播客內容介紹。 前陣子分別有兩支涉及原住民題材的爆紅影片(來自網紅阿翰和喬瑟夫),在原民間話題再起。雖然大家都住在美的國度,雖然你沒有用過小米9手機,但媒體輸出的刻板印象、歧視與消費原住民等問題,仍持續困擾族人。並不是不去談,問題就不存在,更不是懂得笑就不會恨。
Thumbnail
Podcast【Umav如何了!】母語質詢是在壓迫?你知道30年前就有布農青年堅持用母語出庭嗎?節目內容文稿。從立委以母語質詢事件,分享原住民族群為權利抗爭的歷史~
Thumbnail
Podcast【Umav如何了!】母語質詢是在壓迫?你知道30年前就有布農青年堅持用母語出庭嗎?節目內容文稿。從立委以母語質詢事件,分享原住民族群為權利抗爭的歷史~
Thumbnail
上次看到一個馬來西亞的youtuber分享當地如何過年,除了百貨公司都會盛大裝潢、布置之外,街道上也有人表演舞龍舞獅,一整個大家族相聚在一起吃飯聊天,看著影片的我,回想自己的家鄉--台灣,對於過年這件事情好像就只是一個節日,少了許多儀式感,不禁讓人有些感嘆。 聽爸爸說在他還小的時候,每當逢年過節時…
Thumbnail
上次看到一個馬來西亞的youtuber分享當地如何過年,除了百貨公司都會盛大裝潢、布置之外,街道上也有人表演舞龍舞獅,一整個大家族相聚在一起吃飯聊天,看著影片的我,回想自己的家鄉--台灣,對於過年這件事情好像就只是一個節日,少了許多儀式感,不禁讓人有些感嘆。 聽爸爸說在他還小的時候,每當逢年過節時…
Thumbnail
主流社會的觀念下,許多原住民會認為身為原住民是件很羞恥的事情,會被歧視、看不起,所以會選擇拋棄自己的身份,埋藏在主流社會裡。在現今21世紀被稱為法治民主自由的台灣,社會上對於原住民這個身分依舊存在許多偏見、歧視與不公平,「Microaggression微歧視」這個詞前陣子很流行,也許你只是無心的一句
Thumbnail
主流社會的觀念下,許多原住民會認為身為原住民是件很羞恥的事情,會被歧視、看不起,所以會選擇拋棄自己的身份,埋藏在主流社會裡。在現今21世紀被稱為法治民主自由的台灣,社會上對於原住民這個身分依舊存在許多偏見、歧視與不公平,「Microaggression微歧視」這個詞前陣子很流行,也許你只是無心的一句
Thumbnail
小時候每到十月份,真的是「普天同慶」,人人興高采烈,除了國定假日多,滿街的旗幟飄揚與彩樓海報,那種異於常日的慶典氣氛,讓人對未來充滿希望。 到現在還有人在慶祝光輝的十月嗎?  小時候每到十月份,真的是「普天同慶」,人人興高采烈,除了國定假日多,滿街的旗幟飄揚與彩樓海報,那種異於常日的慶典氣氛,讓人對
Thumbnail
小時候每到十月份,真的是「普天同慶」,人人興高采烈,除了國定假日多,滿街的旗幟飄揚與彩樓海報,那種異於常日的慶典氣氛,讓人對未來充滿希望。 到現在還有人在慶祝光輝的十月嗎?  小時候每到十月份,真的是「普天同慶」,人人興高采烈,除了國定假日多,滿街的旗幟飄揚與彩樓海報,那種異於常日的慶典氣氛,讓人對
Thumbnail
本位思考、人類的自私是常有的事情,但當我們將這些行為視為理所當然時,這個社會、這個國家、這個世界只會產生更多的裂痕,當我們總是自視甚高的認為自己才是對的,總是認為對方是需要被教化、馴化的時候,我們就是分裂彼此的兇手。
Thumbnail
本位思考、人類的自私是常有的事情,但當我們將這些行為視為理所當然時,這個社會、這個國家、這個世界只會產生更多的裂痕,當我們總是自視甚高的認為自己才是對的,總是認為對方是需要被教化、馴化的時候,我們就是分裂彼此的兇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