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記|Welcome to A18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 The Blossoming of Dreams -- 跨域歷程記錄]

亨利摩爾(1898-1986,英國人,雕塑大師),在他作品裡常有洞貫穿其間:「第一次把石頭穿一個洞,給我很大啟示。」「洞把兩面連貫起來,使之立刻成為三面體。洞本身可以是和實體一樣具有豐富的意義。」1937, Henry Moore。
===================================

raw-image


上個學期結束前一個月,已開始計畫下學期的選修,知道想繼續探究藝術,於是搶先在第一天預約課程。透過學校網頁選擇,報名簡便容易,排定了課,網上信用卡繳學費,課表與教室細節一倂齊全,課本則有固定折扣地方採購,若課程不需要,一星期內可全額退書。因此,報名妥當後,等候開課當天,準時報到就行。


第一天上設計二的課,出門前,再確定一回教室號碼A185。A棟是藝術系所,1是一樓,上學期選的課全是在二樓的,二樓有實習室所擺放設備,開放時間給學生們自由進岀。教室在一樓?每回經過一樓,總聽見敲敲打打,機器聲隆隆作響,那是陶藝與雕刻、人像與油畫教室。印象中一樓沒有普通授課座椅教室。

提早五分鐘到學校,9:30am的課有個好處,街上的車少了,紅燈等候時間縮短,一路順暢。10分鐘左右車程,是由家裡到課堂前的暖身,收拾慵懶的自己換上積極剛好。正準備尋找A185…,才推開側門就見到,A185正是「雕刻教室」。選了一個空位,與身旁同學再確認一回,這是「設計二」,同學點頭:是,沒錯。

記得上學期的「設計一」課堂實習副教授的手時常裹著護腕,問她怎受傷,說是近日迷上雕刻;「藝術欣賞」課教授也專長雕刻,學期末好不容易擠出五頁關於雕刻的期中報告,不知該從哪個角度欣賞才能切入主題。每回經過一樓,總好奇探望教室裡的同學在忙什麼,想自己有沒有可能也接觸這類藝術,至少對那時的我,是一個短期內還沒蓄足勇氣踏入的領域。

教授由學生群中走出來,見她身材纖瘦嬌小,身高不到160cm吧,中性穿著,齊肩的層次頭髮,深褐髮色中挑染桃紅的造型搶眼,面容帶著東方的含蓄沉靜,給我黃韻玲剛出道時的感覺,再瘦一點。教授看起來相當年輕,是學校聘請的新教授,大學主修純藝術,研究所主修雕刻,之前從事雕刻作品,現在同時任職達拉斯的三角博物館(註)裡其中一間,美國著名的私人納許雕刻達拉斯分館。

她的開場白從設計二的學習計畫,導入應該由實際練習操作與觀察3D,這是她有別於其他教授的地方,以在雕刻上的心得,領我們進入3D立體世界。「於是,這學期主要的作業就是雕刻…」,啊?!嗯... 這下麻煩大了!

教授的教學筆記整理地相當有條理,很像另一位繪畫課的教授,將每堂課需要的材料與專案作業進度安排得仔細,聽她解釋課堂規定,知道這是一堂不能馬虎的課,她會將兼任的藝術史課程ppt內容分享給我們,從她偶爾才露出的笑容中,感受到她對藝術的熱情,要我們也在藝術領域裡獲得樂趣,前提是要認真專心。我想我已開始崇拜她了,這是好的開始,遇上能信服的老師,將會與自己碰撞與戰鬥出什麼意料之外的驚喜?!

這算是陰錯陽差還是上天的美意?一學期後,我進來了「雕刻教室」,帶著一點心虛:「這學期,要催眠自己是雕刻家…」。(還懷疑?😕)既然教授有信心教得會我們,當然也要對自己有自信。感謝這一個與雕刻領域誤打誤撞的巧遇,期待一個新穎的開始,I am ready!(手得要小心點才好...)


達拉斯市中心藝術博物館在2003年Nasher Sculpture Center(www.nashersculpturecenter.org)完工後,即與另外兩家隔壁展覽館Dallas Museum of Art(www.dm-art.org),與The Trammell Crow Asian Arts Collection(www.crowcollection.org/site/PageServer)在市中心地標上形成一個藝術三角形區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刹那之間:
143會員
365內容數
這裡有畫、有歌、有詩,有關於跨域觀察,與你分享親近藝術與人文的內容工具和相關創作。
:刹那之間:的其他內容
2024/12/29
隨著迎接嶄新的2025,CC在方格子寫作貼文也屆滿二週年,謝謝新舊格友們兩年來的支持與鼓勵,在此回顧並與大家一起迎接嶄新的2025,邁入新一年更多精彩與豐富~🌟。
Thumbnail
2024/12/29
隨著迎接嶄新的2025,CC在方格子寫作貼文也屆滿二週年,謝謝新舊格友們兩年來的支持與鼓勵,在此回顧並與大家一起迎接嶄新的2025,邁入新一年更多精彩與豐富~🌟。
Thumbnail
2023/04/13
歌曲美在尾聲後,餘韻繚繞,不絕於耳,生命的完成何嘗也不是如此。
Thumbnail
2023/04/13
歌曲美在尾聲後,餘韻繚繞,不絕於耳,生命的完成何嘗也不是如此。
Thumbnail
2023/04/11
那天朋友說的畫面很美:像爬一道會消失的梯子,踩過每一步的梯都在消失,只能好好往上爬。
Thumbnail
2023/04/11
那天朋友說的畫面很美:像爬一道會消失的梯子,踩過每一步的梯都在消失,只能好好往上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是我參加曼陀羅創作的第二堂課。這一堂課,我們開始用圓規來畫曼陀羅的圓形,用量角器把圓形分成好幾個部分。比如,我們的第一張作品,是由八個花瓣組成的,就把圓形分成八個部分,每個部分45度。 老師告訴我們,曼陀羅創作沒有什麼技巧。最重要的是,我們在創作過程中的體驗和心得。曼陀羅教我們兩個生活態度:
Thumbnail
這是我參加曼陀羅創作的第二堂課。這一堂課,我們開始用圓規來畫曼陀羅的圓形,用量角器把圓形分成好幾個部分。比如,我們的第一張作品,是由八個花瓣組成的,就把圓形分成八個部分,每個部分45度。 老師告訴我們,曼陀羅創作沒有什麼技巧。最重要的是,我們在創作過程中的體驗和心得。曼陀羅教我們兩個生活態度:
Thumbnail
第一次接觸木雕是2010年大學二年級的時候,一直都是以個人創作為主,畢業後會接一些相關的工作,一開始可能會有一些比較是產業的題材,但後來比較多都是客製的專案,直到2017年,才正式的學習了傳統木雕的鑿花雕刻。 三義木雕博物館每年都會有個薪傳營的活動 立體轉換到平面雕刻,會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
Thumbnail
第一次接觸木雕是2010年大學二年級的時候,一直都是以個人創作為主,畢業後會接一些相關的工作,一開始可能會有一些比較是產業的題材,但後來比較多都是客製的專案,直到2017年,才正式的學習了傳統木雕的鑿花雕刻。 三義木雕博物館每年都會有個薪傳營的活動 立體轉換到平面雕刻,會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
Thumbnail
繼續聊聊自己是如何踏上藝術之路的故事 擔心現狀的自己一直到畢業,都沒有一個擅長的技能,所以一直思考要如何轉換一下方向 前幾篇提到,一直以來我的術科都面臨很多困難,也因為一直有種自己無法駕馭所學到的東西,好像這些都不是我很擅長的技能,這樣就算讀到畢業,也想不到可以從事什麼工作,所以在大三的時候,一直在
Thumbnail
繼續聊聊自己是如何踏上藝術之路的故事 擔心現狀的自己一直到畢業,都沒有一個擅長的技能,所以一直思考要如何轉換一下方向 前幾篇提到,一直以來我的術科都面臨很多困難,也因為一直有種自己無法駕馭所學到的東西,好像這些都不是我很擅長的技能,這樣就算讀到畢業,也想不到可以從事什麼工作,所以在大三的時候,一直在
Thumbnail
繼續聊聊自己是如何踏上藝術之路的故事 〈前情提要〉 經過王老師的指導,我大學考上了許多藝術學生都嚮往的學校-台灣藝術大學,但是我進去才發現,雕塑系的課程讓我又面臨到了另一個很大的困境和難關… 其實我會考進雕塑系,除了術科成績中,素描算是其中比較高分的關係,另一個很大的因素是,當時雕塑系錄取的學科裡面
Thumbnail
繼續聊聊自己是如何踏上藝術之路的故事 〈前情提要〉 經過王老師的指導,我大學考上了許多藝術學生都嚮往的學校-台灣藝術大學,但是我進去才發現,雕塑系的課程讓我又面臨到了另一個很大的困境和難關… 其實我會考進雕塑系,除了術科成績中,素描算是其中比較高分的關係,另一個很大的因素是,當時雕塑系錄取的學科裡面
Thumbnail
在這段時間,更清楚自己的創作意識是非常強烈的,發現到創作這條路真的是我之後必定會走的,或許是被創作的樂趣與可能性吸引,也覺得自己在這段路上受到很多貴人的相助,期望能增加自身能力,再持續加強,不論在未來是不是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我相信會如同以往,再面對問題後分析處理,一定會有方法可以解決...
Thumbnail
在這段時間,更清楚自己的創作意識是非常強烈的,發現到創作這條路真的是我之後必定會走的,或許是被創作的樂趣與可能性吸引,也覺得自己在這段路上受到很多貴人的相助,期望能增加自身能力,再持續加強,不論在未來是不是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我相信會如同以往,再面對問題後分析處理,一定會有方法可以解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