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有時看輕物質,不知道人生難料,需有舊物相伴,回憶才能輕輕附著其上。
~洪愛珠
洪愛珠從來也不是專職作家,她做設計的,以前也沒讀過她的書。
僅僅在某書介裡,看到她喜舊物,貪古早味,以食物連結親情。
我喜新,貪戀世間所有的美食,酸甜鹹苦辣市街小吃餐廳主打,通通都要來上一口。可瞇著眼,咬下酥脆的烤鴨片皮時,心底想著的是,唉,老爹一定愛這味!
故以用食物來連接人親土親,著實引起了想讀的慾望。
果然,在洪愛珠的字裡行間,找到相同頻率。
就是啊,老爹愛的冬瓜糖,老大房伍仁月餅,那可是需得固定配比的他才要。小時候,不喜冬瓜糖,又甜膩,口感不鬆軟也不香脆,更別提小孩沒有一絲最愛的奶油香。比起這個,我們更愛森永牛奶糖哩。伍仁月餅裡,包羅萬象的各類瓜子堅果碎,揉進豬油白糖,再加上略有口感的冬瓜和豬白肉。每年中秋前,必定全家搭台南客運,到中正路的上海老大房,購買四個方正月餅,必定是伍仁月餅和棗泥蛋黃。待中秋節,吃完晚餐,一家人齊坐前院,老爹泡好茶,老媽殺柚子,方正月餅被切成八小塊,我們小口的抿著伍仁月餅邊角,偷偷把参有白肉冬瓜的內餡吐掉,趕緊喝上一口茶,配著柚子。此時,老爹總是吟唸著跟月亮思親相關唐詩宋詞,並要我們接上詩句....。
快過年了,超市和菜市場開始擺賣專屬年節的零食,冬瓜糖,仍舊為要角之一。而我在前年買了一小包,悄悄的咬下一口,流洩出來濃膩的,滋滋的甜,瞬間就回到娘家的客廳,老爹邊吃糖邊喝茶,享受的看春節特別節目,那樣歡喜的樣子立刻浮現。
我們是素淡的公教家庭,靠著父親小學教師的薪水,母親做家庭手工,辛勤扶持三個小孩讀書成人。父親擅長營造節日的儀式感,過年包餃子,一定要在幾個餃子裡包入一塊錢,等等祭祖完,吃年夜飯時,就有歡樂聲此起彼落,吃到錢錢餃子,會好運一整年啊!夏天燠熱,哪裡有冷氣可以吹?在夏夜裡,父親會煮上一鍋綠豆稀飯,我們是不加糖的,炒上一大盤榨菜肉絲,破布子煎蛋,西哩呼嚕的,是夏天最消暑的晚餐。
還有還有.....笑淚裡瞥遠走的老爹,說著能吃才是福。
爸爸走了三年,以為會陪我許久的媽媽,刻下也正在分秒轉身。恍惚間,他們鬆手,長長的大街上,四顧僅餘我一人(改寫洪愛珠,第50頁)。
這是舌尖上的思念,專屬於我們一家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