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

2023/03/01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一開始本來是要買蘋果橘子經濟學的,結果這書名太像就讓我買錯了,因為書上寫著比爾‧蓋茲的推薦言,我就想應該要看一看。

作者

史蒂文‧李維特:芝加哥經濟學系教授,這本書我一開始沒有看作者是誰,後來寫心得的時候才看到,書裡也有提到李維特對人性所做的實驗經過,只是我那時候不知道李維特就是本書作者之一
史蒂芬,杜伯納:前紐約時報作家與編輯
這本書沒有一個明確的主題,是以經濟方法來分析社會上發生的一些事情,用大量客觀數據,而不是傳統人性直覺的角度來看事情;因為沒有明確的主題,我一開始抓不到這本書的方向,在讀了兩個篇章後,我把大標題當成主線故事,裡面許多小標題當作支線故事,許多小事交互影響之後造成最後的結果,接下來就寫一些我覺得有意思的地方。

人說出來的話跟行為不一定相同

這是作者對於訪談資料正確性所提出的,人們口中訴說他們展現的行為與他們實際上的行爲往往會有相當大的差距,當撒謊不用付出代價的時候,人們偏向撒謊,大部分受訪者在接受採訪的時候是說出訪查員想聽的話可能與事實有需許差異,所以必須要有其他相關資料來比對訪談內容,後面也會有一段實驗根據這個想法推翻了既有的實驗結果。

從娼妓來看供需法則

作者提到在勞動市場上女性平均報酬都比男性低,就算是哈佛畢業報酬也是輸給同樣是哈佛畢業的男性;而大多數的男性對於性的需求遠大於他們能取得的免費性交,所以只要價格適當,女性很願意提供性交易,在芝加哥的賣淫問題委會就表示:當一個女孩一週工作只賺六美元,得知有人對她的身體有需求,可以讓她一週賺二十五美元時,你還會納悶她為何出賣肉體嗎?
在1910年,芝加哥南邊的紅燈區有著最高級的妓院,裡面的娼妓一週可以賺四百美元,為什麼價格那麼高呢?作者提出的看法是供需法則,在當時政府立法處罰娼妓,卻不罰嫖客,娼妓入獄之後市場上供給者就變少了,需求者則是不變,所以剩下的供給者價格就被需求炒高。
相較那個時代,在現代嫖妓的價格沒有以前那麼昂貴,因為現在隨著性觀念開放,網路普及,男性比以前容易找到免費的性交,所以娼妓的需求就沒那麼大了,作者也有訪問街頭娼妓跟高級娼妓,其中那名高級娼妓非常有生意頭腦,她懂得提高自己價值,等時機差不多就提高價格篩選客人,最後她價格漲了67%,客人減少,但她總收入也沒有減少,而最後她賺夠了錢重返校園去讀經濟學了。
這章作者寫了很多關於女性在職場上的弱勢,或許是職場上受到的不平等報酬,在得知性交易的報酬是正常工作的好幾倍,強化了誘因導致很多女性從事這份工作,當中也有提到一些女性的經過變性手術之後,在職場受到的認同比身為女性時多,不過實驗的樣本數量很少,僅供參考。

生不逢時?

我們出生、度過童年、健康的成長到現在可以說是拜科學進步所賜,或者可以說是運氣很好,這邊作者以許多資料告訴我們出生地、出生的時代、出生的時間都會多少影響到我們的一生,我們出生時,如果是在伊斯蘭教的家庭,懷孕期間如果在齋戒月的話,母親白天禁食,只在晚上吃東西,孩子在出生之後會有成長遲緩的情況發生,一九一八年爆發的西班牙大流感,死了五十萬美國人,而受感染過存活下來的孕婦,她們肚子裡的孩子也存在著風險,學生時期的運動社團,也因為出生的月份不同而存在著差異,一月出生的孩子與十月出生的孩子同樣是十六歲,但一月出生多了九個月的成長及訓練,稍微有一點優勢,可能表現會比較好,所以在學時得到比較多上場機會可以培養經驗,以後成為職業運動員的機會比較高一點,作者以美國大聯盟作比喻,大聯盟年齡限制月份是在七月,八月出生的人比七月出生的人高出50%機會成會大聯盟球員,不過確保孩子是男性比孩子在八月出生有用多了,另外有一個讓孩子成為大聯盟球員最高機率的方法,就是孩子有一個大聯盟球員的父親,最後說出一個階級複製的結論讓我傻眼。
母親以前生孩子是在賭性命,整理1841-1846年間醫院的產房孕婦死亡率是9.9%,而助產士幫忙的死亡率是3.9%,比現在手遊抽卡SSR機率還要高,為什麼設備環境良好的大醫院死亡率會比自家接生的死亡率還高呢?後來一位醫生找出原因,當時各大醫院都熱衷於解剖學,而手部清潔不夠落實,在解剖完屍體之後就直接進產房接生了,屍屑被帶進產房,導致孕婦受感染,解決方法是用解剖完後以氯化消毒液洗手再進產房,之後他所在的醫院產房產婦死亡率下降變成不到1%,因為當時好像沒有細菌的概念,所以後來整個醫界開始注重消毒好像是很久以後的事了。

人是利他動物?

這是我最喜歡的部分,一開始作者舉了許多社會現象,像是災難發生的時候受災戶收到大量的捐款、還有許多器官捐贈者、熱心助人的新聞報導,都顯示人性慷慨的一面,實驗室的實驗也支持這個看法,實驗室做了賽局實驗,最後通牒、獨裁者
最後通牒:
AB兩人參加,有一筆20元美金的獎金,A決定要分給B多少,B可 以選擇接受然後兩人各自拿錢回家,也可以拒絕但兩邊都拿不到錢, 實驗結果是B通常會拒絕3元以下的分配,但是A通常都會給出6元以 上的金額。
獨裁者:
AB兩人參加,B沒有決定權,A有三個選項
1:自己全拿
2:一人一半
3:給B2美元
實驗結果是每四個人就有三個人選擇一人一半,從上面兩個實驗來看, 我們偏向慷慨分享。
上述的實驗結果來看,我們願意把錢分給不認識的陌生人,這樣看起來人性似乎有利他行為的存在。
這邊就是另一位作者李維特登場的時候了,他在一個買賣棒球卡的市集上尋求攤販跟民眾協助他做實驗,民眾提出隨機金額給攤販,然後攤販自己決定要給顧客什麼棒球卡,大部分的攤販給顧客的棒球卡大多符合金額,這很誠實,之後李維特又調整了一次實驗,這次只有告知民眾實驗內容沒告知攤販(包含第一次拒絕實驗的攤販),然後去攤販提出隨機金額請攤販自己挑一張棒球卡給顧客,這時候大部分的攤販都欺騙顧客,人性誠實的一面消失了,李維特之後又以獨裁者實驗為基礎,加入了一些選項變化,發現各種不同的結果,結論是願意參加實驗者本來就比較願意配合研究人員,他們可能善良、為了學分,所以在實驗時可能會傾向配合研究人員的內容去執行,而那些一開始就不願意實參與實驗的人,本來就比較不會配合研究人員(前面拒絕實驗的攤販大部分都在第二次實驗欺騙顧客),以及實驗者也會因當下的選項不同而做出不同的選擇,最後結論是人無善惡,人只為誘因行動,受環境因素影響。

結論

讀完這本書之後我有一個很大的收穫,就是我們表面上看到的原因不一定就是原因,往往是以我們自己接受到的訊息及視點去認定,有時候訊息有所遺漏、視點看不清整體,這時候下的結論就與事實不符合,自己的視點一定會有盲點,接收到的訊息沒經過多方確認也不一定正確,我們很難憑自己一個人看清事情的全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7會員
    5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