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的英文『輸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很多家長問我,『小余老師,我孩子零基礎,要怎麼把英文學好?』
我來說說吾兒 Griffin在『學齡前』是怎麼學英文的!
不認識我們的人,看到Griffin的混血外表,直覺的想法,『啥?他學英文?他就是說英文的啊!』你們要知道,我跟Griffin是完全用中文溝通的,生活在台灣,又全是中文的環境。又說,『那爸爸呢?爸爸教啊!』在他兩歲牙牙學語時,我選擇離開他爸爸,可以跟他說英文的爸爸也很忙,雙方碰面是要看『行事曆』的。混血小孩註定就是雙語,為了補足『他沒有爸爸隨時在旁的』英文環境,我做了下列幾件事,供你們參考。
(1) 參加英文『共玩團』(English Playgroup)
我住在士林天母,很多聯合國家庭,我們為孩子組了個『共玩團』,每週約地點齊聚ㄧ堂,讓孩子玩在ㄧ起,交到朋友,媽媽們也藉此交到朋友,享受家庭之外的社交生活。
(2) 圖書館借『附有CD』的英文書
我教Griffin使用 CD player (CD 播放器)。每次從圖書館借書回來,他就自己播放CD,打開書,聽起故事來。不要小看這種『有聲書』的學習!Griffin 能維持他英文母語的腔調,有聲書『功不可沒』。且學齡前的小孩學英文,應該是很自然的母語學習法,也就是依著『聽-說-讀-寫』的過程,ㄧ步ㄧ步建立語言能力。我們的中文不也是這樣的過程嗎?讓英文成為生活的ㄧ部分,學習起來必定樂趣無窮。
Griffin 三歲左右,我借了『小王子』英文漫畫有聲書,Griffin時不時就聽,在家裡,在車裡,他都很安靜地聽著,隨著『說書人』的聲音,節奏,我觀察他臉部表情的變化:挑眉,嘴角上揚,凝視,恣意大笑。我知道他『大腦』有劇情上演著。他根本不識字,卻把整本書聽到『背』起來!我也沒去問他懂不懂,他不排斥,開心就好。但之後,我發現,對不識字的孩子,有聲書對增進『英文聽力』和『英文字彙』絕對是加分的。
播放英文有聲書給孩子聽,就是製造ㄧ個『虛擬』的英文環境,讓孩子習慣每天生活裡有『英文』的存在,是最自然不過的,沒有強迫,沒有壓力,是像刷牙,洗澡,吃飯ㄧ樣的日常行為。
(3) 看英文卡通片
我『偶而』放卡通影片給Griffin觀賞。我不想讓孩子過分依賴3C產品,所以我選擇性挑選一些卡通片給Griffin消遣,如『Sesame Street 芝麻街』,『Charlie and Lola查理和羅拉』和『Peppa pig 粉红猪小妹』。
透過卡通學英文,可以幫助孩子理解發音,提昇學習的樂趣,但畢竟,ㄧ般卡通內容對非母語的『零基礎』孩子來說資訊太複雜,孩子較無法『聚焦』,『有系統』的學習,所以可以先讓孩子看 “Yakka Dee” 和 “Alpha Blocks ” 這兩個教學優質影片,在不同情境設計下,透過一次次的複誦,學會不同的單字,再來看卡通片,會有更多的理解。
學習,不外乎是『輸入』和『輸出』的結合。想讓學齡前的孩子學好英文,端看家長如何幫助孩子設計ㄧ套適合他們的『輸入』和『輸出』學習模式。有些家長說,『啊,我也不會英文怎麼辦?』那,就找個專業的老師上課,在家則配合老師,『陪伴』孩子複習。學齡前孩子的學習,需要家長的參與。
Griffin 今年13歲,他的英文如何?
他的臉書記載了他自學的點滴,歡迎去瞧瞧。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69568991040
avatar-img
4會員
8內容數
1992 年,一個偶然的工作機會,我第一次踏上巴厘島這塊土地,之後回台灣繼續我兒童美語教學,我仍多次回去跟這塊土地連結。似乎,在某種程度上,巴厘島是我另ㄧ個家。2015 年,我帶著孩子在巴厘島生活了三年。現在以回顧的方式,寫出我對巴厘島的觀察,更是想表達我對巴厘島濃密的思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世界就是一座遊樂園,孩子的好奇心旺盛,睜開眼的每一秒都在探索這個世界,玩具、書籍散落一地是每個家裡都會上演的片段,怎麼讓家中保持整潔,還能同時培養孩子收納的好習慣是每個家長的階段功課之一,根據不同的年齡,提供一些小方法,讓家長能加速收服家裡的小探險家們,讓家裡維持舒服整潔的樣子。
Thumbnail
體驗設計(XD)是一種專注於提升使用者體驗的跨領域設計方法,特別是針對幼兒的需求。在這篇文章,探討了幼兒體驗設計的獨特挑戰及五感派對的優勢,介紹不同年齡層的設計重點,強調如何激發學齡前兒童的感知和探索能力。
Thumbnail
從小開始,孩子能聽懂的,比能自己讀懂的要多,美國的研究顯示這個趨勢一直延續到中學時期。在小學階段,孩子可以聽懂高於閱讀能力的內容,所以更要持續進階的多聽,一來讓拓展知識面、接觸豐富的詞彙和表達方式,二來維持一定的挑戰性,引起學習興趣。
Thumbnail
之所以重拾《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學齡前兒童篇》這本書,原因這本書早在兩年前就買回家,而我的老大都已經五歲了、幾乎不算是學齡前了,若不再趕緊看完,深怕書中有用的資訊來不及用上。
Thumbnail
在0~8 歲的早期教育階段,保護學習熱忱和動機更為重要。陪伴孩子學習英文時,父母及老師應以真誠互動和幫助理解為主。英文輸入方式包括共讀繪本/有聲書、唱兒歌、看卡通、日常對話等。
Thumbnail
所謂的‘’雙語‘’,按我的標準,是能夠精通母語以及一個外語。口語的能力要道地,讀寫最起碼都要達到高中的程度,或以上。這是我們家希望孩子能夠達到的水準,也是全家共同努力的目標。 以前看過一些年輕的美國ABC (美裔華人, American Born Chinese) ,說得一口流利的台語,可是他們的
Thumbnail
讓小孩提早學英文,必須在以親子關係為優先、尊重沉默期、不強逼填鴨、讓孩子自由玩樂、豐富的聽說環境... 這些前提之下,才是有益的。重要的不是起跑的時間點,而是充分理解孩子不同階段的發展需求,順應天然優勢,因勢利導。
Thumbnail
孩子學習說話的過程充滿奇妙,而學習第二語言也是一個挑戰。本文探討如何教養孩子學習說話與英語的關鍵,並分享心得及方法。
這份推薦讀物清單針對家有小書蟲的家長,提供多元的選擇,讓孩子根據興趣和閱讀水平挑選書籍,並建議了不同的閱讀模式和其他書籍推薦。此外,也提到了圖書館和二手書店是尋找兒童書籍的好地方。這份清單提供了多樣的選擇,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和閱讀水平進行調整和擴充,希望對您有幫助!
Thumbnail
在網路上突然看到有所謂的五感體驗,我便好奇的報名參加。當然這參加者是學齡前的小朋友,而我覺得小朋友的五感是需要啟發的,所以覺得這樣的活動很好。而何謂五感?五感就是指人體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
Thumbnail
世界就是一座遊樂園,孩子的好奇心旺盛,睜開眼的每一秒都在探索這個世界,玩具、書籍散落一地是每個家裡都會上演的片段,怎麼讓家中保持整潔,還能同時培養孩子收納的好習慣是每個家長的階段功課之一,根據不同的年齡,提供一些小方法,讓家長能加速收服家裡的小探險家們,讓家裡維持舒服整潔的樣子。
Thumbnail
體驗設計(XD)是一種專注於提升使用者體驗的跨領域設計方法,特別是針對幼兒的需求。在這篇文章,探討了幼兒體驗設計的獨特挑戰及五感派對的優勢,介紹不同年齡層的設計重點,強調如何激發學齡前兒童的感知和探索能力。
Thumbnail
從小開始,孩子能聽懂的,比能自己讀懂的要多,美國的研究顯示這個趨勢一直延續到中學時期。在小學階段,孩子可以聽懂高於閱讀能力的內容,所以更要持續進階的多聽,一來讓拓展知識面、接觸豐富的詞彙和表達方式,二來維持一定的挑戰性,引起學習興趣。
Thumbnail
之所以重拾《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學齡前兒童篇》這本書,原因這本書早在兩年前就買回家,而我的老大都已經五歲了、幾乎不算是學齡前了,若不再趕緊看完,深怕書中有用的資訊來不及用上。
Thumbnail
在0~8 歲的早期教育階段,保護學習熱忱和動機更為重要。陪伴孩子學習英文時,父母及老師應以真誠互動和幫助理解為主。英文輸入方式包括共讀繪本/有聲書、唱兒歌、看卡通、日常對話等。
Thumbnail
所謂的‘’雙語‘’,按我的標準,是能夠精通母語以及一個外語。口語的能力要道地,讀寫最起碼都要達到高中的程度,或以上。這是我們家希望孩子能夠達到的水準,也是全家共同努力的目標。 以前看過一些年輕的美國ABC (美裔華人, American Born Chinese) ,說得一口流利的台語,可是他們的
Thumbnail
讓小孩提早學英文,必須在以親子關係為優先、尊重沉默期、不強逼填鴨、讓孩子自由玩樂、豐富的聽說環境... 這些前提之下,才是有益的。重要的不是起跑的時間點,而是充分理解孩子不同階段的發展需求,順應天然優勢,因勢利導。
Thumbnail
孩子學習說話的過程充滿奇妙,而學習第二語言也是一個挑戰。本文探討如何教養孩子學習說話與英語的關鍵,並分享心得及方法。
這份推薦讀物清單針對家有小書蟲的家長,提供多元的選擇,讓孩子根據興趣和閱讀水平挑選書籍,並建議了不同的閱讀模式和其他書籍推薦。此外,也提到了圖書館和二手書店是尋找兒童書籍的好地方。這份清單提供了多樣的選擇,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和閱讀水平進行調整和擴充,希望對您有幫助!
Thumbnail
在網路上突然看到有所謂的五感體驗,我便好奇的報名參加。當然這參加者是學齡前的小朋友,而我覺得小朋友的五感是需要啟發的,所以覺得這樣的活動很好。而何謂五感?五感就是指人體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