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是傳統的清明節,以往的清明節我都需要回嘉義老家,參與大家庭的掃墓行程:先到祖先的納骨塔祭拜,然後再到阿祖的墓地(阿祖是土葬)幫他拔雜草,還有將特殊的紙用石頭壓住,據說這是幫阿祖的墳墓修補房子(老一輩的稱作:「壓墓紙」)。
過去的掃墓
每次回老家掃墓,許多細節與環節都不可少,包含準備的三牲四果、紙錢、一個人該要幾炷香⋯等,甚至阿公還在的時候,每一家族都會被點名,誰有來誰沒來(阿公是傳統的大家庭,一共有七個兄弟四個姐妹,子生孫,孫再生子,每次的掃墓總要浩浩蕩蕩一行人出現在阿祖的墳墓前)。雖然當時覺得每次掃墓都必須遵循的規範很嚴格,但後來我卻覺得這樣的掃墓機會其實還蠻難得的,一年大概只有1-2次可以看見整個家族的人,可以藉此更新親戚們的動態之外,還能在時代不斷進步的時空下保留這些回憶與傳統。
這些事情大概到阿公這一代開始殞落後漸漸不再如此嚴苛,越來越少全員到齊,然後開始這個步驟可以少,那個流程可以省略,傳統的掃墓大概就只剩下準備簡單的祭品,也因應環保意識抬頭,金紙的焚燒也越來越少了。我出嫁後,老家的掃墓行程再也參與不到,只能從家人轉述老家的消息,哪個叔公上個月走了,哪個姑婆又進了加護病房⋯
現代化的掃墓
掃墓的型態不斷的簡化,以前需要牌位墓地來祭拜,現代化的管理只要給予管理人員一組號碼,就能在螢幕中看見追思親人的照片;以前需要準備的東西很多,雞鴨魚肉水果不可少,然而現在放眼望去來祭拜的祭品越來越多準備的都是簡單好準備的餅乾泡麵飲料;來祭拜的人數大概以一個家庭為主,人數不會太多,彼此談論的氛圍也變得越來越少。
追思的卡片插入電腦或是輸入號碼之後,倒數計時的計時器就在螢幕右上角顯現:20分鐘的祭拜時間。觀察來拜拜的人們,不是坐著沉思,就是低著頭滑手機,有的人20分鐘不到,就急急忙忙收拾著桌上的祭品,我不禁思考起,如果我是螢幕上的人,此刻的心情會是什麼?
掃墓:陪伴感的延續
回想起從以前到現在的掃墓經驗,再仔細思考著從過去繁複到現在簡單的流程,儘管總有「時代感的遺憾」,但是與逝者的關係卻不因時代而簡化,更多的想念與回憶,也不與準備的祭品數量成正比,或多或少在意著那些形式上的呈現,但真正重要的其實我們與逝者的關係,這份關係我想是陪伴感的延續,就算他/她現在已經不在了,但那份彼此之間的關係與連結,無論是有形還是無形,一直都陪伴在身邊。
#2023日更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