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夜拜天公習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未出嫁前娘家拜天公都是從除夕前一天11點多開始拜,過了12點就燒金紙、放鞭炮,但婆婆家不一樣,每次過年前都要去大廟拿一張粉紅色的公告,上面會有拜天公的吉時,每年都不一樣,有時是11點到1點,有時是1點到3點或3點到5點,這感覺像男生當兵站衛兵一樣,輪到1點到3點的最痛苦,冬天睡得正熟,要全家大小都起床拜拜,包括年幼的孩子們,真的是大工程,所幸是牲禮、麵龜、乾料、鳳梨二顆、水果、酒金紙和鞭炮等物品,都前一晚都已準備妥當了,神明廳在二樓,但廚房在一樓,就由住一樓的婆婆燒一壺開水,當成聖茶,再把所有的供品都擺放在固定的位置,就開始拜天公了。

孩子們小時候只要在焚香祝禱儀式之後,就可以回房睡覺了,大人則會留下,必須斟酒三巡才算完成儀式,才會開始燒金紙,整個流程含事後的清理工作,大約也是二個小時左右。

撤下祭拜品會單獨留下牲禮、麵龜和水果,利用清晨五點多時,開車依序前往大甲鎮瀾宮、觀音亭、慈和宮媽祖廟、土地公廟和住家附近的巧聖先師廟,拜完一輪,大約就是天亮了,我通常是留守的人,怕一行回到家都又餓又冷,所以要抓緊時間煮好一鍋熱騰騰的湯麵,等出門拜拜的家人回來吃。

娘家和婆家拜天公的祭品是大同小異的,但有個長得像金紙的物品,卻只有娘家有,但婆家完全看不到,長條狀的金紙上有些切割線,是可以順勢撕開,再一一抖開,讓金紙與金紙留有些許的空隙,掛在供桌前方,像二個裝飾品品一樣。

原型

原型

撕開切割線

撕開切割線

完成品

完成品

照片取材自網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起分享電影戲劇、小說創作與生活大小事的絮語
52會員
989內容數
這是我為接下來的連載小說計劃所新創的專題,小手上路,不熟練之處請多包涵,題材均來自周遭人事物,再加上想像與自由發揮而成,寫作的時候我是作者,完成之後,讀者才是作者,可以邊看邊恣意想像,化文字為想像畫面,讓人物靈動有生命,讓我們共同完成這部作品。
2025/04/19
多年前曾擔任澳洲遊學團帶隊老師,寄宿家庭的奶奶Lorraine週末都會自己烤巧克力餅乾,濃郁的餅乾甜香充斥在廚房及餐廳的每個角落,那是一種幸福的味道,是市售商品比不了的家的味道。 前陣子我在美式賣場找到了一個商品:巧克力豆餅乾麵糰,只要用烤箱烤過就可以吃了,我忍不住拿了一盒放進購物車。 第一次試
Thumbnail
2025/04/19
多年前曾擔任澳洲遊學團帶隊老師,寄宿家庭的奶奶Lorraine週末都會自己烤巧克力餅乾,濃郁的餅乾甜香充斥在廚房及餐廳的每個角落,那是一種幸福的味道,是市售商品比不了的家的味道。 前陣子我在美式賣場找到了一個商品:巧克力豆餅乾麵糰,只要用烤箱烤過就可以吃了,我忍不住拿了一盒放進購物車。 第一次試
Thumbnail
2025/04/06
分享一下我參加大甲鎮瀾宮繞境的時數及步數,從4/4的22:45出發,走到4/5清晨3:30,約4個小時45分鐘,走了28,271步。 因為是臨時起意,我只穿了厚機能襪和休閒運動鞋,穿著薄長袖,帶了防風防水連帽外套,但天氣不冷不熱,外套全程都綁在腰上。 可能睡前有抬腳,也墊高雙腳,所以完全沒有腳痠
Thumbnail
2025/04/06
分享一下我參加大甲鎮瀾宮繞境的時數及步數,從4/4的22:45出發,走到4/5清晨3:30,約4個小時45分鐘,走了28,271步。 因為是臨時起意,我只穿了厚機能襪和休閒運動鞋,穿著薄長袖,帶了防風防水連帽外套,但天氣不冷不熱,外套全程都綁在腰上。 可能睡前有抬腳,也墊高雙腳,所以完全沒有腳痠
Thumbnail
2025/04/06
路途中先生問我走大甲媽祖繞境和白沙屯媽祖進香有什麼區別,我直覺回說:「大甲媽祖出巡很熱鬧盛大,人潮很擁擠,白沙屯媽祖我沒有參與到啟程,只有自己單獨從沙鹿走到追分,還有一天是和一群好友,從半夜三點走到北港朝天宮,為了追上大甲媽祖鑾轎,我們都是快走,有時還要小跑步,比較像行軍。 走白沙屯媽祖進香時
Thumbnail
2025/04/06
路途中先生問我走大甲媽祖繞境和白沙屯媽祖進香有什麼區別,我直覺回說:「大甲媽祖出巡很熱鬧盛大,人潮很擁擠,白沙屯媽祖我沒有參與到啟程,只有自己單獨從沙鹿走到追分,還有一天是和一群好友,從半夜三點走到北港朝天宮,為了追上大甲媽祖鑾轎,我們都是快走,有時還要小跑步,比較像行軍。 走白沙屯媽祖進香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每年的農曆七月中元普渡時,我和表哥在奶奶家詭異的中元夜所發生的故事。不敢亂動供品的我們,因為一陣陰風和神祕的敲窗聲,令我們對宗教儀式有了更深的理解與敬畏。這次奇妙的經歷將永遠印在我的心中。希望讀者能感受到中元夜的神祕與敬畏。
Thumbnail
在每年的農曆七月中元普渡時,我和表哥在奶奶家詭異的中元夜所發生的故事。不敢亂動供品的我們,因為一陣陰風和神祕的敲窗聲,令我們對宗教儀式有了更深的理解與敬畏。這次奇妙的經歷將永遠印在我的心中。希望讀者能感受到中元夜的神祕與敬畏。
Thumbnail
清明時節是慎終追遠、緬懷先人人的日子,隨著時代的演進,也發展出不同的模式。 最早都是土葬習俗,因此掃墓當天,一定要備妥鐮刀,甚至是鋸子,因為經過了一年,墓地難免又雜草叢生,有時還會出現小樹,全部的人有的除草,有的清潔打掃,打理好環境,最後再一起擺放供品,焚香祭拜祖先。 但現代人因墓地難覓,大都選擇火
Thumbnail
清明時節是慎終追遠、緬懷先人人的日子,隨著時代的演進,也發展出不同的模式。 最早都是土葬習俗,因此掃墓當天,一定要備妥鐮刀,甚至是鋸子,因為經過了一年,墓地難免又雜草叢生,有時還會出現小樹,全部的人有的除草,有的清潔打掃,打理好環境,最後再一起擺放供品,焚香祭拜祖先。 但現代人因墓地難覓,大都選擇火
Thumbnail
你用什麼方式燒紙錢? 一張一張摺起來?展開呈扇形?還是整捆All in ?
Thumbnail
你用什麼方式燒紙錢? 一張一張摺起來?展開呈扇形?還是整捆All in ?
Thumbnail
4月5日是傳統的清明節,以往的清明節我都需要回嘉義老家,參與大家庭的掃墓行程:先到祖先的納骨塔祭拜,然後再到阿祖的墓地(阿祖是土葬)幫他拔雜草,還有將特殊的紙用石頭壓住,據說這是幫阿祖的墳墓修補房子(老一輩的稱作:「壓墓紙」)。 過去的掃墓 每次回老家掃墓,許多細節與環節都不可少,包含準備的三牲四果
Thumbnail
4月5日是傳統的清明節,以往的清明節我都需要回嘉義老家,參與大家庭的掃墓行程:先到祖先的納骨塔祭拜,然後再到阿祖的墓地(阿祖是土葬)幫他拔雜草,還有將特殊的紙用石頭壓住,據說這是幫阿祖的墳墓修補房子(老一輩的稱作:「壓墓紙」)。 過去的掃墓 每次回老家掃墓,許多細節與環節都不可少,包含準備的三牲四果
Thumbnail
說起富貴豪門懸影祭祖的講究,不能不提《紅樓夢》第五十三回描寫的「除夕祭宗祠」。
Thumbnail
說起富貴豪門懸影祭祖的講究,不能不提《紅樓夢》第五十三回描寫的「除夕祭宗祠」。
Thumbnail
農曆臘月二十四,是傳統習俗的清屯日。如今祭祖的習俗逐漸式微,還有人依循農民曆過日子?記得清屯日該做什麼嗎? 清屯日是大掃除的日子,傳統習俗中,祖先們的地位類似神明般存在,恭奉在神桌上的祖先牌位不能隨便移動,一年之中唯有到了清屯日這一天,得以利用這段時間,移動牌位、神像...
Thumbnail
農曆臘月二十四,是傳統習俗的清屯日。如今祭祖的習俗逐漸式微,還有人依循農民曆過日子?記得清屯日該做什麼嗎? 清屯日是大掃除的日子,傳統習俗中,祖先們的地位類似神明般存在,恭奉在神桌上的祖先牌位不能隨便移動,一年之中唯有到了清屯日這一天,得以利用這段時間,移動牌位、神像...
Thumbnail
孩子們小時候只要在焚香祝禱儀式之後,就可以回房睡覺了,大人則會留下,必須斟酒三巡才算完成儀式,才會開始燒金紙,整個流程含事後的清理工作,大約也是二個小時左右。
Thumbnail
孩子們小時候只要在焚香祝禱儀式之後,就可以回房睡覺了,大人則會留下,必須斟酒三巡才算完成儀式,才會開始燒金紙,整個流程含事後的清理工作,大約也是二個小時左右。
Thumbnail
此詞描述歲末年終,準備迎新春的景象,過年的一個傳說,與驅鬼疫有關,這些年俗之一就是驅儺!而這個年俗經過歲月的沖刷,有些已經被人遺忘消失,有些人們已經不知所以,只是固執的沿襲一代一代人的習俗操作!注意詞中【虛耗】兩字!而古人的過年,是從小年夜,冬至開始! 正確的用字,不應該用【餉】,而是要用【饗】!
Thumbnail
此詞描述歲末年終,準備迎新春的景象,過年的一個傳說,與驅鬼疫有關,這些年俗之一就是驅儺!而這個年俗經過歲月的沖刷,有些已經被人遺忘消失,有些人們已經不知所以,只是固執的沿襲一代一代人的習俗操作!注意詞中【虛耗】兩字!而古人的過年,是從小年夜,冬至開始! 正確的用字,不應該用【餉】,而是要用【饗】!
Thumbnail
下午出門時瞥見樓下店家在祭拜,小小的摺疊桌上擺放了不同種類的餅乾、水果、香爐與酒杯。我才意識到現在正是中元普渡的時間,香火向上散去,不知道飄往何方。
Thumbnail
下午出門時瞥見樓下店家在祭拜,小小的摺疊桌上擺放了不同種類的餅乾、水果、香爐與酒杯。我才意識到現在正是中元普渡的時間,香火向上散去,不知道飄往何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