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觀察】年後轉職潮要來了!3張圖帶你看:哪些產業薪資漲最兇?誰從來不漲薪?最高薪前10名是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大年初二,先祝大家新年快樂!每逢新年過後,就是許多工作者引頸期盼的年後轉職潮。大家都期望,新的一年不再委屈,找到夢寐以求的理想工作。

筆者過去在財經雜誌,除了寫產業趨勢外,另一大關注重點就是人才。我們從產業的薪資成長、人才供需,其實也能看出目前產業發展的輪廓和動向。

趁年後轉職潮,筆者去主計處抓了各行各業十年薪資走勢。以下幫大家整理,近十年薪資漲幅最大/最少前十名,以及台灣十大高薪產業,供大家參考:

近十年薪資漲最兇!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奪冠

raw-image
raw-image

毫不意外,近十年台灣薪資漲幅第一名是電子零組件製造業,漲幅達68%。筆者過去跑傳產新聞時,所有老闆都在喊缺工,並將矛頭指向近年瘋狂搶才的半導體業。但現實是,電子零組件業真的給薪最大方,也難怪人才持續流入。

不過同時也想補充,其實電子零組件業內部給薪落差也不小,此數據未必能反映實際情況。好比,龍頭廠如台積電、聯發科等,年薪動輒百萬,遠超乎此圖所示;但許多二線、非高速成長電子廠,恐怕連圖中都不到,務必留意。

至於第二名海洋水運業,漲幅達60%。從折線圖可發現,海運自2021年運價大漲後,薪資才陡峭飆升。不過,就算扣除這兩年異常高峰,其實海運業過去的薪資水準也是此榜前三名、一路穩步成長,不失為想賺錢、歷練的從業選擇。

順帶補充,筆者過去和幾位海運老闆、主管聊過,他們都分享,海運是少數高度國際化的行業。一間船公司航線跨足全球,船員不只可環遊世界、學習各國語言文化,報酬也不錯。但當然,隨之而來的辛苦也不會少。

第三名資訊服務業,薪資漲幅達60%,主因是契合近年數位轉型需求。現在不論是科技業、傳產製造業、金融業,都在爭相要數位轉型,也導致相關的產業、人才需求蓬勃成長。

第四到十名產業,則遍足製造業、物流業、金融業、不動產開發業。需留意的是,除了看薪資漲幅趨勢外,也要留意薪資基期和絕對數字,避免搭到漲幅,卻賠了本薪數字。

近十年薪資停滯!公用事業為大宗,薪資起點高卻零成長

raw-image
raw-image

倒數十名產業方面,十年薪資幾乎零成長。慘的是,於此同時反映物價的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卻有11%增幅。意即,這些產業的實質薪資其實有約一成左右的衰退。

簡單分析,最大宗都是基礎建設相關的公共事業,包括用水供應、石油及天然氣礦業、郵政業、電信業、港埠業皆在此列。不難想像,凡涉及公用事業,又有政府插手的行業,不論要調薪、漲價都異常困難繁複,導致十年薪資完全停滯,甚至被通膨侵蝕衰退。

唯一好處是,這些公用事業薪資波動相對低,少有大起大落,且基期相當高,每月總薪資都在8萬元以上,對於追求穩定、高薪的工作者仍有誘因。

除上述外,剩餘的薪資零成長產業,比較多是產業本身面臨轉型或發展困境,如廣播電視業、創作藝術業、汽車及零件製造業、其他專門營造業等,求職者必須小心留意。

高薪產業前十名出列!兼顧高薪與成長性最佳

raw-image
raw-image

最後整理大家最關心的,2022年薪資前10名高薪產業。可以看到,金融業和公用事業占多數,資訊服務業在後急起直追。比較可惜是,電子零組件製造業排名11,故無緣登上高薪榜。

不過筆者仍建議,求職者選職業時,不要只著眼高薪,同時要考量兩因素:其一是,目前高薪是否為常態,還是特殊時空環境的機會財?海運和證券期貨都有此跡象;其二是,高薪之外還要兼顧成長,以免薪資被通膨侵蝕而不自知。

若將此榜與第一張成長趨勢榜取交集,資訊服務、保險輔助、金融服務、證券期貨、海運都在此列,再加上差一點進榜的電子零組件製造業,或許這些都是值得大家參考、不錯的職涯選擇。

也祝福每個人都能在年後找到自己心之所向的產業和工作,新年快樂!

備註:以上數據來自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的每人每月總薪資。另外,由於2022年薪資數據尚未完全揭露,故暫以前11個月平均薪資呈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羊羽的財經備忘錄
219會員
117內容數
嗨,我是羊羽,一名財經文字工作者,主要關注投資研究、自我成長、職場工作議題。過去在財經雜誌任傳產記者三年,有許多拜訪產業的經驗與故事,後來轉入金融業工作,考取高業證照。擅長將複雜議題化繁為簡,期許成為投資與大眾間,說故事的人。工作之餘,寫下觀察投資學習的備忘錄。連絡信箱:devinwang17@gmail.com
2025/03/16
上次發文才說,如果大盤跌破前方支撐、市場持續釋出新利空,可能就會轉保守看待。 而說實在,這波回檔真的有點出乎意料,從 2 月中開始一路大跌,不只跌破前低支撐,中間甚至沒有連續超過 2 天的反彈。與此同時,川普的不確定性也持續發酵。 簡單整理目前看法,包括 AI 增速、經濟衰退、通膨復燃,以及回檔反思
Thumbnail
2025/03/16
上次發文才說,如果大盤跌破前方支撐、市場持續釋出新利空,可能就會轉保守看待。 而說實在,這波回檔真的有點出乎意料,從 2 月中開始一路大跌,不只跌破前低支撐,中間甚至沒有連續超過 2 天的反彈。與此同時,川普的不確定性也持續發酵。 簡單整理目前看法,包括 AI 增速、經濟衰退、通膨復燃,以及回檔反思
Thumbnail
2025/03/02
過去一週,美股經歷一波,以 AI 股為首的大血洗。美股的 CNN 恐懼貪婪指數,最低跌到 18.65,進入極度恐懼區間。 市場也傳出,微軟取消資料中心租約、輝達對台積電砍單傳言。 到底,現在美股大逃殺,是撿便宜機會?還是逃命的開始?本文簡單分享看法!
Thumbnail
2025/03/02
過去一週,美股經歷一波,以 AI 股為首的大血洗。美股的 CNN 恐懼貪婪指數,最低跌到 18.65,進入極度恐懼區間。 市場也傳出,微軟取消資料中心租約、輝達對台積電砍單傳言。 到底,現在美股大逃殺,是撿便宜機會?還是逃命的開始?本文簡單分享看法!
Thumbnail
2025/02/15
自從川普上任以來,不只提到台灣搶走美國與晶片生意,更放話課徵 100% 晶片關稅。 目前,市場盛傳,美國政府可能要求台積電技術入股 Intel,或合資成立新公司,確保晶片製造回流美國。 假如事情確立成真,肯定對台積電會短期利空。 我們該如何去思考台積電的後續發展?台股還能續抱嗎?投資思維是否要轉變?
Thumbnail
2025/02/15
自從川普上任以來,不只提到台灣搶走美國與晶片生意,更放話課徵 100% 晶片關稅。 目前,市場盛傳,美國政府可能要求台積電技術入股 Intel,或合資成立新公司,確保晶片製造回流美國。 假如事情確立成真,肯定對台積電會短期利空。 我們該如何去思考台積電的後續發展?台股還能續抱嗎?投資思維是否要轉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傳統產業_化學產業】【傳統產業_生技醫療產業】【傳統產業_汽車產業】【傳統產業_營建建材產業】【傳統產業_航運產業】【傳統產業_電機機械產業】【傳統產業_綠能環保產業】 【傳統產業_鋼鐵產業】【傳統產業_紡織纖維產業】
Thumbnail
【傳統產業_化學產業】【傳統產業_生技醫療產業】【傳統產業_汽車產業】【傳統產業_營建建材產業】【傳統產業_航運產業】【傳統產業_電機機械產業】【傳統產業_綠能環保產業】 【傳統產業_鋼鐵產業】【傳統產業_紡織纖維產業】
Thumbnail
8,577人 製造業無薪假 2年半新高,工具機及零組件業者仍為重災區 前言 您是否知道,製造業無薪假的人數已經達到近2年半以來的新高?根據勞動部的統計,截至6月26日,有350家製造業單位實施無薪假,涉及8,577人,其中金屬機電工業增加446人,工具機及零組件相關業者仍為重災區1。 這些數字反映了
Thumbnail
8,577人 製造業無薪假 2年半新高,工具機及零組件業者仍為重災區 前言 您是否知道,製造業無薪假的人數已經達到近2年半以來的新高?根據勞動部的統計,截至6月26日,有350家製造業單位實施無薪假,涉及8,577人,其中金屬機電工業增加446人,工具機及零組件相關業者仍為重災區1。 這些數字反映了
Thumbnail
根據主計總處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工業及服務業職缺率降至2.57%,創近13年同期最低。製造業職缺數年減近3萬個最多。此外,今年預計加薪的廠商家數占比降至28.2%,也創下近3年最低。 製造業各業中尤以半導體所屬的電子零組件業職缺數年減9千多個最多。 服務業的情況就好多了,自去年下半年疫情趨緩,民間消費
Thumbnail
根據主計總處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工業及服務業職缺率降至2.57%,創近13年同期最低。製造業職缺數年減近3萬個最多。此外,今年預計加薪的廠商家數占比降至28.2%,也創下近3年最低。 製造業各業中尤以半導體所屬的電子零組件業職缺數年減9千多個最多。 服務業的情況就好多了,自去年下半年疫情趨緩,民間消費
Thumbnail
最近證交所公布了高薪,除了少數是控股公司[這種都是管理層]才出現極端值,剩下都是IC設計類公司Designer ,薪資幾乎是一般工程師的2甚至3倍,但是非這個領域的IC Designer,到底剩下什麼呢? 天花板應該會在哪裡? 讓我們看一下薪資統計
Thumbnail
最近證交所公布了高薪,除了少數是控股公司[這種都是管理層]才出現極端值,剩下都是IC設計類公司Designer ,薪資幾乎是一般工程師的2甚至3倍,但是非這個領域的IC Designer,到底剩下什麼呢? 天花板應該會在哪裡? 讓我們看一下薪資統計
Thumbnail
逢新年過後,是許多工作者期盼的年後轉職潮。大家都期望,新的一年不再委屈,並找到夢寐以求的理想工作。 事實上,我們從產業薪資成長、人才供需,能夠看出目前產業發展的輪廓和動向。趁年後轉職潮,筆者去主計處抓了各行各業十年薪資走勢。幫大家整理,近十年薪資漲幅最大/最少前十名,以及台灣十大高薪產業。
Thumbnail
逢新年過後,是許多工作者期盼的年後轉職潮。大家都期望,新的一年不再委屈,並找到夢寐以求的理想工作。 事實上,我們從產業薪資成長、人才供需,能夠看出目前產業發展的輪廓和動向。趁年後轉職潮,筆者去主計處抓了各行各業十年薪資走勢。幫大家整理,近十年薪資漲幅最大/最少前十名,以及台灣十大高薪產業。
Thumbnail
新聞連結: 1.[討論] 系統廠真的像大家說的那麼缺人? 2.[新聞] 台積電4月調薪傳8% 3.[新聞] 聯詠分紅「破千萬」!薪資明細外流瘋傳 員工下場曝光 科技業缺人 看了這幾篇討論串,第一篇提到科技業系統廠很缺人,一堆人往IC廠跳 要錢還是要命? 科技業常見的薪資水平 高工時 薪資保密政策
Thumbnail
新聞連結: 1.[討論] 系統廠真的像大家說的那麼缺人? 2.[新聞] 台積電4月調薪傳8% 3.[新聞] 聯詠分紅「破千萬」!薪資明細外流瘋傳 員工下場曝光 科技業缺人 看了這幾篇討論串,第一篇提到科技業系統廠很缺人,一堆人往IC廠跳 要錢還是要命? 科技業常見的薪資水平 高工時 薪資保密政策
Thumbnail
台股1/7盤前掃描的重點新聞如下: 多檔入列防疫概念股興櫃股,包括金萬林、敏成健康、普生、圓點奈米等,多與疫情檢測相關,近日持續上演行情,也吸引市場注意。 如要保證有艙位上得了船,目前台灣保艙價美西線喊到1.8萬~2萬美元,美東線則飆到2萬~2.2萬美元,愈接近農曆過年,喊價搶艙的市況愈熱。
Thumbnail
台股1/7盤前掃描的重點新聞如下: 多檔入列防疫概念股興櫃股,包括金萬林、敏成健康、普生、圓點奈米等,多與疫情檢測相關,近日持續上演行情,也吸引市場注意。 如要保證有艙位上得了船,目前台灣保艙價美西線喊到1.8萬~2萬美元,美東線則飆到2萬~2.2萬美元,愈接近農曆過年,喊價搶艙的市況愈熱。
Thumbnail
2021上半年一改2020年電子股獨強局面,截至2021上半年加權指數上漲20.52%,台股人氣主流一夕翻盤,傳產與金融類股分別上漲35.21%及17.77%,相較之下電子類股上漲14.96%略為遜色。
Thumbnail
2021上半年一改2020年電子股獨強局面,截至2021上半年加權指數上漲20.52%,台股人氣主流一夕翻盤,傳產與金融類股分別上漲35.21%及17.77%,相較之下電子類股上漲14.96%略為遜色。
Thumbnail
薪資相對較高是積體電路產業,但同時步調也較快。但這塊節奏的走向下,幾乎無法顧及人的狀態。 製造工業背後,誰會去反思在裡面的人?
Thumbnail
薪資相對較高是積體電路產業,但同時步調也較快。但這塊節奏的走向下,幾乎無法顧及人的狀態。 製造工業背後,誰會去反思在裡面的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