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關卡19】極簡閱讀:只有這兩種人會閱讀! (維尼視角) | 一級極簡人玩家100關人生挑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關卡19中,我們來聊聊「閱讀」這件事。
我通常會在創作(產出/Output)與創作中間穿插閱讀或電影(輸入/Input),由於我沒辦法一直產出,也沒辦法一直輸入,於是這兩件事常常是相互交錯。
閱讀的載體可以是圖書館借來的書,也可以是iPad(Hyread)的電子書,因此,我在哪裡創作就可能在哪裡看書,可能是圖書館、可能是咖啡廳、也可能是公園或是床鋪上。
對我來說,輸入可以是看書、看電影、看YouTube、看網路文章,任何一種都是非常優質的享受!
但是,享受的事只有在一種情況之下才會讓人真正「享受」,那就是內心毫無預期、當下感覺想去做的時候才去做,不是為了「享受」本身、只是「單純行動」才能感受得到,而那種感覺真的是太「享受」了!

有些人會設定新年目標,例如一年要讀完幾本書,「閱讀」似乎是很多人的新年新目標或是人生的重要事項,但其實我蠻不推薦以「多讀書」為生活的目標之一(其實人生也不需要目標🤣),理由有3個。

一、避免「為了讀而讀」

設定一年要讀幾本書為目標會產生一個問題,「為了讀而讀」,量化目標雖然易於執行,但我們很容易就被「數字」綁住,最後書是都讀完了,但有沒有應用到日常生活的行動當中,就是另外一件事了?讀書的過程享受不享受也不太清楚?

二、造成「壓力太大」

很多人會想設定「可量化」的目標(因為很多書都這麼寫🤣),覺得這樣可以提高達成目標的機率(但達成率高究竟是為了什麼呢?),但我覺得只有一種人適合設定量化目標,那就是生活感到很無聊、想找點刺激的人
否則,如果自己平常的生活壓力和煩惱已經夠大了,設定更多的目標和期限實在不是優先事項,為了讓自己活得更好,我們需要的不是目標和壓力,而是放鬆和無所事事。
練習說服自己『沒有什麼是一定要做的』、『內心真心想做時再做就好』,設定這個目標還比較實際!🤣

三、誤會「讀書是手段、不是目標」

什麼時候要設定目標呢?
當我們遇到「自己痛到不行」的情況時,就是我們能設定目標、解決痛苦和問題的時候。
「讀書」常常可以解決我們的痛苦,因為讀書可以有系統地改變一個人的思維模式,進而改變行動模式,痛苦就得以解決。(當痛苦都解決了,目標就不再需要了)
要設定什麼目標呢?
我們的建議是「解決目前生活中感到困擾或痛苦的某個問題」,好好地觀察生活中讓你感到不太舒服的部分,然後挑出一個項目來解決(一次一個就好),帶著這個問題去找相關的書!
例如,你可能睡眠品質不好,那就去找睡眠相關的書,你可能會發現書裡很系統地說明了睡眠品質不好有很多不同情況或原因,有可能是以難入睡、容易驚醒或是睡眠時數不穩等等,根據自己不同的狀況再深入往下找出分支領域的書籍。
你也可能發現真正改善睡眠品質的書根本與睡眠、健康、醫療等領域無關也不一定(🤭)。
邊找書的過程你一定也會跟著行動測試,看自己的狀況是否真如書中說明的那樣一致,如果不一致,你可能還要放棄這個作者的觀點、另尋其他作者的書,甚至放棄這個推論,重新思考自己睡眠的狀況可能不符書上的案例,必須重新定義自己的睡眠問題。
在不斷地透過閱讀和行動測試的來回過程中,你可能發現自己讀了15本書就解決了睡眠的問題,那就不需要設定目標、規定自己一年一定要看到20本書了嘛!
「一年讀了20本書」與「真正解決了失眠的問題」哪一個才是自己比較偏好的呢?
通常,當我們專注在解決問題上面的時候,可能已經不知不覺地讀了30本書了都不知道!
而且當我們專心在解決問題上面的時候,也比較不會執著一本書一定要從頭看到尾,例如,你發現自己的情況是「以難入睡」,那麼書中著重在「容易驚醒」的部分,就可以忽略。
又例如,當一本書是著重在透過「多運動」來改善睡眠、另一本書是著重在「改變飲食」來改善睡眠,而你發現自己根本沒時間運動,當下比較偏好透過飲食來改善睡眠,那麼你找書的方向就可能開始趨向飲食營養的領域,或是你根本無法捨棄美食,那麼你可能會開始搜尋冥想、瑜珈或心靈層面的書也不一定。
透過以上的方式來閱讀,我們通常都會不知不覺地讀了很多書,而且還會很自然地行動、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自然而然地解決了生活的痛苦、提升了自己的生活品質,過程還不會勉強自己,這就是「無為而無不為」,沒有設定讀書的目標,卻達到了比讀完書更好的狀態
再例如,你想改善和媽媽的關係,因為每次兩個人講話的時候都很尷尬或很容易吵起來,那就去找相關的書來解決!
根據你的背景或興趣,你有可能會找溝通技巧相關的、也可能是心理學領域的、也可能是心靈成長的、甚至是宗教哲學類的。
在找書的過程當中,你也會越來越認識自己,讀書也會讀得越來越有滋味、越來越覺得有趣,你也會越來越會觀察自己的生活、越來越會發現問題和自己的感受、生活就會一直改變。

總之,我覺得會看書的只有這兩種人!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26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一級極簡人玩家100關人生挑戰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34.3K會員
664內容數
生活不用很多物品,只需要精準的物品、空間、生活模式, 我們享受身上只有足夠的物品、但擁有全世界的無限生活! 最喜歡研究與分享​「整理思維、簡單生活、游牧生活」, 如果這些內容能有一點幫助到這個世界,那就太幸福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極簡人的家 的其他內容
最近剛搬到新家,離兩家電影院又更近,內心禁不住喜悅! 除此之外,若想到中友百貨的誠品書店或秀泰商場的小書房也都能隨時說走就走,只要一台Ubike便能暢行無阻。 一個人的生活能夠多有趣?這時電影與書本就是穿越時空的絕佳工具。我可以一下變成宮城良田(宮城リョータ)並共感在失去自己最崇拜的哥哥後因武裝自己
老實說,我看到這個任務時,想不太到自己有後悔過什麼,不論是後悔買什麼物品、後悔吃了什麼或是後悔做了什麼事。 我猜想,可能是我不太想浪費精力神在「後悔」這件事情上吧!又或者,每件事不論是所謂的好事或壞事都可以讓我更「清楚」這個世界、更「認識自己」,所以也沒有什麼好後悔的! 雖然我不想再回去銀行上班,但
聽到「購物」,多數極簡人都相當敏感,彷彿其他事情都能出錯,就這件事不能出錯。(XDD) 購物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而且一天內還會出現好幾次。 ------ 早上出門時搭大眾運輸交通工具時需要刷票卡,然後到工作地點附近再買杯飲品,而為了要實踐168斷食且不吃早餐,則黑咖啡變成了當天的選擇,接著
來到一級極簡人玩家100關人生挑戰的【關卡17】,今天我們要來聊聊「時間」。 現代人都很忙碌,「時間管理」是許多人極力想要掌握的項目,「時間比金錢更有價值」也是許多人共同的價值觀。 之前我們曾經跟大家分享「時間價值換算法」的整理思維概念,亦即我們所擁有的每一項物品都是我們付出時間、努力工作去賺取的,
記得當時在銀行工作的時候,早上八點半必須抵達辦公室,由於是責任制的緣故,同事間默認的理想下班時間大概是七點半到八點之間,而忙季的時候即便九點到十點下班也是正常不過的事。當初我還是名菜鳥的時候,有好幾次為了趕案子而搭捷運末班車回家,還有幾次不小心搭了計程車回家。 追求金錢與高收入是人之常情,我也曾經認
來到極簡人玩家的第十六關的任物了! 了解自己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每一次透過整理又能多了解自己一點,可以說是生活中最幸福的事。 當物品隨著個人的意識提升而減少,生活的各個面向也隨之清晰了起來。 掌握自己物品的狀態和數量,不知不覺地也變成一件不難的事了!
最近剛搬到新家,離兩家電影院又更近,內心禁不住喜悅! 除此之外,若想到中友百貨的誠品書店或秀泰商場的小書房也都能隨時說走就走,只要一台Ubike便能暢行無阻。 一個人的生活能夠多有趣?這時電影與書本就是穿越時空的絕佳工具。我可以一下變成宮城良田(宮城リョータ)並共感在失去自己最崇拜的哥哥後因武裝自己
老實說,我看到這個任務時,想不太到自己有後悔過什麼,不論是後悔買什麼物品、後悔吃了什麼或是後悔做了什麼事。 我猜想,可能是我不太想浪費精力神在「後悔」這件事情上吧!又或者,每件事不論是所謂的好事或壞事都可以讓我更「清楚」這個世界、更「認識自己」,所以也沒有什麼好後悔的! 雖然我不想再回去銀行上班,但
聽到「購物」,多數極簡人都相當敏感,彷彿其他事情都能出錯,就這件事不能出錯。(XDD) 購物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而且一天內還會出現好幾次。 ------ 早上出門時搭大眾運輸交通工具時需要刷票卡,然後到工作地點附近再買杯飲品,而為了要實踐168斷食且不吃早餐,則黑咖啡變成了當天的選擇,接著
來到一級極簡人玩家100關人生挑戰的【關卡17】,今天我們要來聊聊「時間」。 現代人都很忙碌,「時間管理」是許多人極力想要掌握的項目,「時間比金錢更有價值」也是許多人共同的價值觀。 之前我們曾經跟大家分享「時間價值換算法」的整理思維概念,亦即我們所擁有的每一項物品都是我們付出時間、努力工作去賺取的,
記得當時在銀行工作的時候,早上八點半必須抵達辦公室,由於是責任制的緣故,同事間默認的理想下班時間大概是七點半到八點之間,而忙季的時候即便九點到十點下班也是正常不過的事。當初我還是名菜鳥的時候,有好幾次為了趕案子而搭捷運末班車回家,還有幾次不小心搭了計程車回家。 追求金錢與高收入是人之常情,我也曾經認
來到極簡人玩家的第十六關的任物了! 了解自己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每一次透過整理又能多了解自己一點,可以說是生活中最幸福的事。 當物品隨著個人的意識提升而減少,生活的各個面向也隨之清晰了起來。 掌握自己物品的狀態和數量,不知不覺地也變成一件不難的事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設計師必須要讓玩家感受到這一情境裡「有不只一種解法」,而不是出戲地感到「我不知道設計者想要我幹嘛」;當玩家知道不同種解法時,玩家應該要驚喜地想著「原來還可以這樣過」,而不是「反正隨便衝進去也能過」、「只要沒有活著的人看見我,就算是暗殺」。
Thumbnail
仔細想想,好像沒有深入思考過這個問題。 再想了想,什麼樣的人會是最好的選擇呢? 一般來說,可能會得到「成為自己」這樣堪稱已是最佳的答案,但不表示從此刻開始就會不再有煩惱與憂愁。 『煩惱與憂愁是大家都想極力避免的』,不過這好像正是煩憂本身。從小到大,沒有人教過我們如何與煩憂相處,甚至如何愛上煩憂
Thumbnail
盛夏至初秋是颱風的季節,有多少傘魂亡命於疾風暴雨之中? 這次躲過一劫,連骨幹堅實的大傘也沒用上。 艱困中越是能看出一個人面對生活的耐受度,好比一把傘,瞬間能分出差異。 這個時節,總是容易一邊竊喜,一邊挑剔,挑剔來自於竊喜。一早晴空雲淡,絲毫未有風雨的跡象,隔著窗也能嚐到寧靜閒適的氣味。
Thumbnail
我從來沒有計算過自己一年讀過幾本書。 即便這幾年來陸續有人詢問我這個問題,但我依舊沒有想要認真計算的意願。 為什麼呢? 因為我認為閱讀數量不是一個應該當成目標的事,也不是拿來標榜或炫耀用的,而是閱讀數量只是反映那一整年生活的忙碌與否,僅此而已。 閱讀的目的是在於看看別人的
Thumbnail
這其實不是一個很好的挑戰題目,等等…我是不是開始在抱怨了?哈哈! 帶著「不」字的否定型勉勵有時候容易不自覺勉強自己,多多少少,如果改成「讚美」的一天,心其實一下就敞開了,甚至反射性開始觀察週遭有沒有可以拿來做文章的對象。 值得感恩的事物隨處可見,易於行走的道路,令人安心的環境,方便取得的
Thumbnail
閱讀對我來說是一種獨特的享受,也是提升生活品質的低成本方式。透過書本中的價值觀和觀點,我能夠擴展思維,擺脫狹隘的視野。閱讀也是一種內心的治癒良藥,當面對挫折時,書本總能給予我慰藉和解答。無論生活多艱困,書本始終是我最富裕、最自由的樂土。
我總結3個我最有幫助的想法:不要用所謂的讀書效率來讀書、閱讀不要只去看別人的結論、讀書的本質是思考,而改變才是讀書的終於目標。
Thumbnail
說來有趣,當我準備開始面對第25關的任務時,不久後便發現自己跟「家」的概念有種命運中的隔離感,彷彿我與家之間的緣份註定要和一般的想像迥然不同,我也只能臣服這股力量的安排,不過我猜想也不會僅僅只有我一個人如此。 從小我們就被媽媽送往姨嬤家長大成人,在我們出社會前,媽媽也沒有屬於自己的房子
Thumbnail
閱讀工具書可能需要一些技巧,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一些建議,從拆解目標到讀書的氛圍,都會讓你更容易培養閱讀的習慣。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設計師必須要讓玩家感受到這一情境裡「有不只一種解法」,而不是出戲地感到「我不知道設計者想要我幹嘛」;當玩家知道不同種解法時,玩家應該要驚喜地想著「原來還可以這樣過」,而不是「反正隨便衝進去也能過」、「只要沒有活著的人看見我,就算是暗殺」。
Thumbnail
仔細想想,好像沒有深入思考過這個問題。 再想了想,什麼樣的人會是最好的選擇呢? 一般來說,可能會得到「成為自己」這樣堪稱已是最佳的答案,但不表示從此刻開始就會不再有煩惱與憂愁。 『煩惱與憂愁是大家都想極力避免的』,不過這好像正是煩憂本身。從小到大,沒有人教過我們如何與煩憂相處,甚至如何愛上煩憂
Thumbnail
盛夏至初秋是颱風的季節,有多少傘魂亡命於疾風暴雨之中? 這次躲過一劫,連骨幹堅實的大傘也沒用上。 艱困中越是能看出一個人面對生活的耐受度,好比一把傘,瞬間能分出差異。 這個時節,總是容易一邊竊喜,一邊挑剔,挑剔來自於竊喜。一早晴空雲淡,絲毫未有風雨的跡象,隔著窗也能嚐到寧靜閒適的氣味。
Thumbnail
我從來沒有計算過自己一年讀過幾本書。 即便這幾年來陸續有人詢問我這個問題,但我依舊沒有想要認真計算的意願。 為什麼呢? 因為我認為閱讀數量不是一個應該當成目標的事,也不是拿來標榜或炫耀用的,而是閱讀數量只是反映那一整年生活的忙碌與否,僅此而已。 閱讀的目的是在於看看別人的
Thumbnail
這其實不是一個很好的挑戰題目,等等…我是不是開始在抱怨了?哈哈! 帶著「不」字的否定型勉勵有時候容易不自覺勉強自己,多多少少,如果改成「讚美」的一天,心其實一下就敞開了,甚至反射性開始觀察週遭有沒有可以拿來做文章的對象。 值得感恩的事物隨處可見,易於行走的道路,令人安心的環境,方便取得的
Thumbnail
閱讀對我來說是一種獨特的享受,也是提升生活品質的低成本方式。透過書本中的價值觀和觀點,我能夠擴展思維,擺脫狹隘的視野。閱讀也是一種內心的治癒良藥,當面對挫折時,書本總能給予我慰藉和解答。無論生活多艱困,書本始終是我最富裕、最自由的樂土。
我總結3個我最有幫助的想法:不要用所謂的讀書效率來讀書、閱讀不要只去看別人的結論、讀書的本質是思考,而改變才是讀書的終於目標。
Thumbnail
說來有趣,當我準備開始面對第25關的任務時,不久後便發現自己跟「家」的概念有種命運中的隔離感,彷彿我與家之間的緣份註定要和一般的想像迥然不同,我也只能臣服這股力量的安排,不過我猜想也不會僅僅只有我一個人如此。 從小我們就被媽媽送往姨嬤家長大成人,在我們出社會前,媽媽也沒有屬於自己的房子
Thumbnail
閱讀工具書可能需要一些技巧,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一些建議,從拆解目標到讀書的氛圍,都會讓你更容易培養閱讀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