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卡19中,我們來聊聊「閱讀」這件事。
我通常會在創作(產出/Output)與創作中間穿插閱讀或電影(輸入/Input),由於我沒辦法一直產出,也沒辦法一直輸入,於是這兩件事常常是相互交錯。
閱讀的載體可以是圖書館借來的書,也可以是iPad(Hyread)的電子書,因此,我在哪裡創作就可能在哪裡看書,可能是圖書館、可能是咖啡廳、也可能是公園或是床鋪上。
對我來說,輸入可以是看書、看電影、看YouTube、看網路文章,任何一種都是非常優質的享受!
但是,享受的事只有在一種情況之下才會讓人真正「享受」,那就是內心毫無預期、當下感覺想去做的時候才去做,不是為了「享受」本身、只是「單純行動」才能感受得到,而那種感覺真的是太「享受」了!
有些人會設定新年目標,例如一年要讀完幾本書,「閱讀」似乎是很多人的新年新目標或是人生的重要事項,但其實我蠻不推薦以「多讀書」為生活的目標之一(其實人生也不需要目標🤣),理由有3個。
一、避免「為了讀而讀」
設定一年要讀幾本書為目標會產生一個問題,「為了讀而讀」,量化目標雖然易於執行,但我們很容易就被「數字」綁住,最後書是都讀完了,但有沒有應用到日常生活的行動當中,就是另外一件事了?讀書的過程享受不享受也不太清楚?
二、造成「壓力太大」
很多人會想設定「可量化」的目標(因為很多書都這麼寫🤣),覺得這樣可以提高達成目標的機率(但達成率高究竟是為了什麼呢?),但我覺得只有一種人適合設定量化目標,那就是生活感到很無聊、想找點刺激的人。
否則,如果自己平常的生活壓力和煩惱已經夠大了,設定更多的目標和期限實在不是優先事項,為了讓自己活得更好,我們需要的不是目標和壓力,而是放鬆和無所事事。
練習說服自己『沒有什麼是一定要做的』、『內心真心想做時再做就好』,設定這個目標還比較實際!🤣
三、誤會「讀書是手段、不是目標」
什麼時候要設定目標呢?
當我們遇到「自己痛到不行」的情況時,就是我們能設定目標、解決痛苦和問題的時候。
「讀書」常常可以解決我們的痛苦,因為讀書可以有系統地改變一個人的思維模式,進而改變行動模式,痛苦就得以解決。(當痛苦都解決了,目標就不再需要了)
要設定什麼目標呢?
我們的建議是「解決目前生活中感到困擾或痛苦的某個問題」,好好地觀察生活中讓你感到不太舒服的部分,然後挑出一個項目來解決(一次一個就好),帶著這個問題去找相關的書!
例如,你可能睡眠品質不好,那就去找睡眠相關的書,你可能會發現書裡很系統地說明了睡眠品質不好有很多不同情況或原因,有可能是以難入睡、容易驚醒或是睡眠時數不穩等等,根據自己不同的狀況再深入往下找出分支領域的書籍。
你也可能發現真正改善睡眠品質的書根本與睡眠、健康、醫療等領域無關也不一定(🤭)。
邊找書的過程你一定也會跟著行動測試,看自己的狀況是否真如書中說明的那樣一致,如果不一致,你可能還要放棄這個作者的觀點、另尋其他作者的書,甚至放棄這個推論,重新思考自己睡眠的狀況可能不符書上的案例,必須重新定義自己的睡眠問題。
在不斷地透過閱讀和行動測試的來回過程中,你可能發現自己讀了15本書就解決了睡眠的問題,那就不需要設定目標、規定自己一年一定要看到20本書了嘛!
「一年讀了20本書」與「真正解決了失眠的問題」哪一個才是自己比較偏好的呢?
通常,當我們專注在解決問題上面的時候,可能已經不知不覺地讀了30本書了都不知道!
而且當我們專心在解決問題上面的時候,也比較不會執著一本書一定要從頭看到尾,例如,你發現自己的情況是「以難入睡」,那麼書中著重在「容易驚醒」的部分,就可以忽略。
又例如,當一本書是著重在透過「多運動」來改善睡眠、另一本書是著重在「改變飲食」來改善睡眠,而你發現自己根本沒時間運動,當下比較偏好透過飲食來改善睡眠,那麼你找書的方向就可能開始趨向飲食營養的領域,或是你根本無法捨棄美食,那麼你可能會開始搜尋冥想、瑜珈或心靈層面的書也不一定。
透過以上的方式來閱讀,我們通常都會不知不覺地讀了很多書,而且還會很自然地行動、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自然而然地解決了生活的痛苦、提升了自己的生活品質,過程還不會勉強自己,這就是「無為而無不為」,沒有設定讀書的目標,卻達到了比讀完書更好的狀態。
再例如,你想改善和媽媽的關係,因為每次兩個人講話的時候都很尷尬或很容易吵起來,那就去找相關的書來解決!
根據你的背景或興趣,你有可能會找溝通技巧相關的、也可能是心理學領域的、也可能是心靈成長的、甚至是宗教哲學類的。
在找書的過程當中,你也會越來越認識自己,讀書也會讀得越來越有滋味、越來越覺得有趣,你也會越來越會觀察自己的生活、越來越會發現問題和自己的感受、生活就會一直改變。
總之,我覺得會看書的只有這兩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