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立陶宛慷慨捐贈我們COVID疫苗已經一年半了。國人為了報恩,用新台幣大舉下架立陶宛啤酒、巧克力等商品的光景仍歷歷在目,當時因為商品不夠大家買,也有不少人選擇捐贈立陶宛當地的公益組織來表達謝意,這個原本只出現在歷史課本上的國家,突然和我們的關係緊密了許多,但絕大多數的人應該還是對立陶宛這個國家相當陌生,還好有這本於今年九月出版的《你想知道的立陶宛》,讓我們有機會在踏上旅途之前,建構好對立陶宛的基本認識。
本書作者楊寧雅(筆名),既旅居立陶宛,又擁有二十多年的媒體工作經驗,靠著過人的觀察與描述能力,寫下這本介紹了文化、歷史、旅遊、生活等多元面向的立陶宛專書。由於本書內容相當豐富,這裡只能先節錄一部分的精華分享給大家。
與台灣相似的立陶宛
國土面積不大,只有台灣的1.8倍,也有大面積的森林,它位於東歐的重要樞紐地點,接壤波蘭、俄羅斯、拉脫維亞等國,從海路也能很快抵達芬蘭、丹麥等北歐國家。從歷史來看,也和台灣一樣,被許多強權入侵、佔領及瓜分,雖然一次大戰後曾短暫獨立,卻又在二戰後被劃入蘇聯,直到1990年蘇聯瓦解前夕才再次獨立。以社會現況來說,物價與台灣相仿,進餐廳不須給小費,服務業為GDP的主力,且人民也同樣具有內斂、友善、刻苦耐勞的特質。立陶宛的食物也很似曾相識,像極了肉圓的馬鈴薯餃Cepelinai、咖哩餃Kibinai、像台式煎蛋的立陶宛蛋捲、還有刈包、魯蹄膀等等,享譽國際的珍珠奶茶也有許多連鎖店!甚至立陶宛還舉辦許多屆的「台語老片影展」,實在太神奇!
勇敢的立陶宛
雖然立陶宛現在算是小國,但在十四世紀時,曾是歐洲大陸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立陶宛大公國」,人民能打從心底以自己國家為傲,因此即使在日後數次被瓜分佔領,文化及語言甚至在俄羅斯統治時期開始就不停被監控及打壓,人民仍不惜冒著生命危險也要保護原文書籍,甚至從海外「走私」入國藏匿,還會利用穀倉的掩護播放電影及辦演講,努力將文化傳下去,因此即使歷經蘇聯時期的摧殘,仍能讓立陶宛文於現代重見光明,成為每個人都會講的官方語言。而立陶宛成功於蘇聯解體前就不畏打壓,宣告獨立,成為許多人心中的民主榜樣,他也積極將民主精神傳下去,勇於在國際間發聲,像是指責土耳其攻擊敘利亞,譴責緬甸暴力鎮壓,大力捐助烏克蘭等等,都能看出立陶宛重視民主與正義的勇氣。
文藝的立陶宛
就如歐洲許多國家一樣,立陶宛也有不少「老城區(舊城區)」,尤其是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古建築大都建於十四至十八世紀,而近代隨著人口成長與都市的發展,新的建築就圍著中央的老城區日益茁壯,未被戰火摧殘的舊建築盡可能地被保存下來,讓在都市生活的立陶宛人,每天都穿梭於傳統於現代之間,處處皆是景點,都是藝術。除了用雙腳體驗立陶宛風情,熱氣球旅行更是不能錯過,一般人應該很難想像,在一個國家的首都,居然每天清晨或傍晚都時常能看到熱氣球翱翔上空,只要在網站上簡單的預約,就能飛上天空飽覽古宅新城、森林河流。豐富的文化慶典也是立陶宛的一大特色之一,波羅地海歌舞節、考納斯(Kaunas)城市節、「不凍港」克萊佩達(Klaipeda)海洋節、夏季音樂節及秋日文化夜等等,一年四季都能享受不同風情的慶典,多麼享受。
深度探索立陶宛
適合野菇生長的環境,讓採蘑菇成為人們第二常從事的運動,甚至還有大大小小的比賽;立陶宛巧克之所以著名,是因為不僅擅長結合在地食材做變化,連外觀都像藝術畫作一樣變幻莫測,廠商也相當講究工匠精神及創業理念,時常擁有關係博物館或觀光工廠能讓人更了解這個產業;蓬勃發展的蜂蜜產業,讓立陶宛這個只有兩百多萬人的國家,擁有超過一萬的養蜂人,而且蜂蜜種類多元,如蔓越莓、三葉草、蕎麥、萊姆或是蒲公英蜜都在當地相當普遍,甚至市區大樓頂樓就是養蜂場所,連大使館都養蜂,令人嘖嘖稱奇;國民熱愛桑拿的程度也足以與芬蘭有得拚,不僅住宅或飯店時常標配桑拿房,產業也成熟又多元,像是有特調香氛、浴刷DIY、多樣化的磨砂按摩材料、或是塗上小黃瓜汁或蜂蜜的浴後保養等等,讓每場桑拿浴都是嶄新的體驗。
領先的立陶宛
立陶宛資訊與通訊科技相當發達,Wifi覆蓋率世界名列前茅,還有市佔率超過50%,首屈一指的雷射產業,其他像人工智慧、教育科技、金融支付等行業也走得相當前面,友善的創業環境也不斷吸引各國企業與菁英前來立陶宛發展,近年來生技與航太產業也扶搖直上,受到疫情影響,歐洲各國經濟幾乎都陷入衰退,而立陶宛是其中衰退最不明顯的國家之一。而立陶宛不管是交通上的共享經濟、購物時的自助結帳、生活瑣事的Apps輔助也走得比許多已開發的大國更先進,國家實力與影響力相當不容小覷。
本書還有介紹更多立陶宛的風情萬種,想多認識這個對台友善國的讀友,千萬別錯過這本難得的中文作品,夢想未來到這個美妙國度旅行的朋友,也一定要在出發前翻翻這本書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