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過年引起的問題的感觸

2023/02/0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剛過完年,大家都會互相關心這個年過得如何,好像對於「大人」來說,都挺痛苦的。
無論是要面對「靈魂拷問」或是許多事情,尤其是面對「拜拜」準備,似乎是許多人的惡夢,好像過年等於忙碌,沒有辦法好好休息。
如果過一個年讓人感覺到十分痛苦的話,為什麼不可以不過年呢?比如說,不要跟大家一起過年,或者不需要「交際應酬」,可以安靜地度過?或是可以簡化許多事情,不需要做的不要做,甚至是免除掉?
關於慎終追遠並非在討論範圍內,每個人都有其方式。但是否我們需要因為自己的傳統而強加於他人身上,導致許多的誤解與紛爭呢?
比如許多人會因為過年的許多習俗而感到厭煩,也會有人覺得過於傳統。
有一次在外面吃飯的時候,就聽到兩個可能是高中或大學的學生兩個人在討論拜拜的問題,他們說他們一點也不能理解為什麼要祭拜祖先,覺得這件事情很奇怪,也不想管。
或許對於老一輩來說,有沒有後嗣很重要,但年輕人卻一點也不覺得是重要的事情。
其實以生物上來說,女性生出來的小孩絕對是媽媽的小孩,但是不是女性的配偶的小孩,這就很難說。也因此,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小孩用父姓來傳宗接代,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是從哪裡可以100%確定一定是自己的小孩呢?如果真要做親子鑒定,似乎也不能完全證明(例如基因接近或是同卵等問題)。
並非要表達任何人性上的邪惡或是曲解,而是,當我們一定要堅持什麼是「自己的」,「傳宗接代」這種奇怪的想法,本身就只會帶給自己一種執著,除非能夠自己生,就能完全保證那是自己的種,否則以男性的傳宗接代來說,生物學上、生理上是道理不通的。
不是為了要戰男女問題,也不是為了要引起任何的爭議,而是客觀來說,父系社會是在生物學上令人感到疑惑的,因為它的遺傳性上的不確定性更大。
但為什麼大家還是對於「傳宗接代」、「繼承人正統性」、「重男輕女」這件事情還是有一定程度上的堅持?這個問題是不是也值得思考呢?
有沒有必要繼續堅持,是在慎終追遠什麼?因為真心覺得祖先重要?還是純粹是被要求要祭祀呢?
如果純粹是因為「角色問題」、「財產問題」而去做,那麼一點誠心也沒有,是否做了還不如不要做呢?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應該更多是在於「愛」,而不是「社會性的背負責任」,這樣才有「慎終追遠」、「飲水思源」的意義不是嗎?
總不希望自己的子孫想起自己的時候是充滿著「負面想法」,覺得祖先「很麻煩」,很「難搞」、很傳統,然後世世代代帶著這種「比較負面」的能量一直傳下去。
這樣做就不是在造福子孫,也不是在孝順老一輩,而是以一種奇怪的「壓力與責任」在帶給每一輩的人身上。
這似乎也不奇怪,當聽見年輕人降到祭祀問題的時候,都希望能夠遠離,因為「傳統」所造成的世代問題一直發生,而大家似乎都不願意去面對這個「敏感問題」。
一直在抱怨,一直不敢去解決,一直承受著這種折磨,沒有人敢去討論。
但終究不就是自己搞出來的嗎?
婆媳問題、過年問題、重男輕女問題,一切都是搞不清楚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所弄出來的「枷鎖」。
問題的本源很簡單,因為我們忽略了要真愛,不是形式上的愛,不是「角色關係」,是人和人之間的基本的愛。
不是因為「家庭角色」所以肩負起照顧的責任,而是因為愛,所以愛對方、愛對方的家人、愛自己的家人,互相體諒,互相感謝對方的祖先,所以才會有現在的我們,然後因為愛,所以開心一起過年,開心一起祭祀,開心一起傳宗接代。
不是因為是單純的責任與應該。
沒有人應該為誰做任何事情,用父親的姓我認為應該就是因為愛,或許是因為生物上的不確定性,所以為了讓父親能夠參與進來,用父親的姓給予這個小孩。
希望所有人都能明白,家庭的建立都是因為愛,不該是因為責任。
不該是因為責任所以壓迫愛。
不能本末倒置,這樣就會帶來很多的仇恨,社會問題。
如果我們也曾經經歷過所有家庭裡可能會有的問題,就更應該去避免發生在我們的下一代,不要讓不好的能量繼續下去。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8會員
    93內容數
    人生探尋,目標與意義,生活中的一些想法,自己試了覺得好像是這麼一回事,可以分享,可以談談,可以隨意聊聊,發現生活,發現人生不同的觀點,跳脫原本的思考框架,找到快樂與幸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