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和修行之間的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許多人對於因果和修行之間的關係不是很清楚,也有些人說,反正我只要多做好事就好了,是這樣嗎?
因果不是像我們一般理解的那樣,因為我們做了什麼所以受到什麼果報,它更加的複雜,通常不僅止於我們做了什麼,而是我們的起心動念是什麼。
具體一點就是,我們做了什麼都是中性的,沒有好、沒有壞,是我們做的時候產生的念頭,我們的起心動念才是那最重要決定是產生好的能量還是壞的能量。
例如一個人殺了人,他可能是因為要執行國家死刑的命令而去操作,不好不壞,那是他的工作,也可能是為了殺人越貨,那麼就是一個壞的狀況。
有些人認為只要我做出來的事情是好的,那麼我的動機一點也不重要,我也算是做了很多好事。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就本來就有希望有回報而去做,那就不是在做一件好事,是在做一件投資,所以不能夠說他是一個好的因,而是我們做的業。
如果我們做事情從來沒有去計較過,而是發自內心希望這個世界變好而去做,那麼他就會種下一個好的因,這個果報何時會出現我們也不需要去在意,那個能量會一直都在。
其實是先有因還是先嚐到果都不重要,我們只需要知道能量守恆的原則,我們發出一個好的能量,這個世界就會有好的能量在流轉,終有一天會回到我們身上,或該說因為我們產生了這股能量,所以我們更可以吸引到類似的能量在我們周圍。
反之亦然,當我們一直在計算著這個世界,想要從當中獲得什麼超出我們應有的時候,反噬自然會出現,因為我們預支不屬於我們的能量。或是發出不好的能量,那股能量也會污染回到我們身上。
因此我們的起心動念是最重要的,隨時不要發出任何不好的能量是很重要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必須要經常關注自己的狀態,不要一直污染自己周遭環境。
那麼修行又是什麼?修行就是在做好事嗎?
不是這樣的,如果我們一直執著於因果,我們還是沒有在修行,修行是以一個中立的角度去看待所有在發生的因果,是一個很客觀的狀態,而我們修行是為了讓我們的心更堅強,在遇到任何風吹雨打不為所動。
所以說大修行者不是免收因果之苦,而是因為他看透因果是什麼,所以不昧因果,不會為了因果而感受到一絲一毫的波動。
因果都是業力,種好的因會回收到好的福報,但福報終究有一天會消耗完,唯有跳脫一切才能夠終止一切的來來去去,這也就是修行在幹嘛,不要讓自己隨著因果而感到開心難過,喜怒哀樂不由外面的一切,是由自己去操控,完全能夠在自己的平靜泰然當中。
因此許多人做好事,還是有業報,許多人不修行還是沒有辦法跳脫因果,不是做好事就等於從此幸福快樂。
真正能夠一勞永逸還是必須要修練自己的心,才能夠免於受一切的苦。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7會員
93內容數
人生探尋,目標與意義,生活中的一些想法,自己試了覺得好像是這麼一回事,可以分享,可以談談,可以隨意聊聊,發現生活,發現人生不同的觀點,跳脫原本的思考框架,找到快樂與幸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izun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很多人會覺得因為自己做不到,所以把自己的夢想交到別人的手上。 比如,父母自己沒有當律師、醫師、工程師,所以乾脆讓自己的小孩去做。 不過究竟,這些職業到底算不算是「夢想」,也是另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我們都在忙什麼呢?如果現在馬上讓你成為這些職業的話,是我們想要的嗎?給予我們這些工作,難道我們就會開開
總是會有卻步的時候,看到其他人的已經成就,或是在年紀輕輕就能夠達成某些目標,對自己來說卻是相對起來艱難的。 實際上似乎不是這樣,時間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 每個人的一天都是24小時,怎麼樣子去利用它都是我們自己在掌握的。 所以當我們看見一個人的成功的時候,或許比起羨慕與嫉妒,應該是更值得尊敬對方
到靜坐在「坐」什麼? 所以靜坐到底要做到什麼程度?能夠幫助自己什麼? 其實就是在做一個練習,練習我們內心的力量,練習我們自己專注,練習讓我們去面對自己內心的一切恐懼、不安以及不習慣的事物。 我們在生活當中一定有煩惱,也會有事情讓我們無端感覺到恐懼,出於沒來由的不喜歡的事物等。 這些事情在沒有被觸發之
一直趕著。 感覺人生無論何時大家都在要求自己「趕快」,趕快做、趕快吃、趕快走、趕快完成、趕快好。 到底在趕什麼? 有時候自己都覺得很神奇,我們總是在要求趕快過去的許多事情,最後當我們回頭看的時候,發現好像有點可惜,因為我們總是沒辦法享受那個當下。到了後面回頭的時候才覺得「啊、之前等了這麼久就是為了這
農曆年前就有人提議我們應該來訂定新年每天都要實施的計畫。 我很贊同這件事情的同時,也清楚了解到我們每天在時間這個「每天計劃」的時候會出現什麼樣的困難與掙扎。 所以在訂定計畫的時候也要注意不要把「難度」調到最高,因為調到最高得情況下,經過一次又兩次的「不情願」以及「找藉口」之後,就會變得乾脆到年底再來
生病真的很折磨人,無論是內心的或是身體上的。 也有的時候會感受到委屈,特別的任性,希望整個世界可以繞著自己去轉。 到底為什麼自己要受這種苦?也有想過,也有想要把責任歸咎在誰傳染給自己的人身上,也有覺得生氣為什麼要讓這一切發生,平常健康生活不也可以避免這些事情嗎? 但最終,我們還是只能接受,因為事情都
很多人會覺得因為自己做不到,所以把自己的夢想交到別人的手上。 比如,父母自己沒有當律師、醫師、工程師,所以乾脆讓自己的小孩去做。 不過究竟,這些職業到底算不算是「夢想」,也是另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我們都在忙什麼呢?如果現在馬上讓你成為這些職業的話,是我們想要的嗎?給予我們這些工作,難道我們就會開開
總是會有卻步的時候,看到其他人的已經成就,或是在年紀輕輕就能夠達成某些目標,對自己來說卻是相對起來艱難的。 實際上似乎不是這樣,時間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 每個人的一天都是24小時,怎麼樣子去利用它都是我們自己在掌握的。 所以當我們看見一個人的成功的時候,或許比起羨慕與嫉妒,應該是更值得尊敬對方
到靜坐在「坐」什麼? 所以靜坐到底要做到什麼程度?能夠幫助自己什麼? 其實就是在做一個練習,練習我們內心的力量,練習我們自己專注,練習讓我們去面對自己內心的一切恐懼、不安以及不習慣的事物。 我們在生活當中一定有煩惱,也會有事情讓我們無端感覺到恐懼,出於沒來由的不喜歡的事物等。 這些事情在沒有被觸發之
一直趕著。 感覺人生無論何時大家都在要求自己「趕快」,趕快做、趕快吃、趕快走、趕快完成、趕快好。 到底在趕什麼? 有時候自己都覺得很神奇,我們總是在要求趕快過去的許多事情,最後當我們回頭看的時候,發現好像有點可惜,因為我們總是沒辦法享受那個當下。到了後面回頭的時候才覺得「啊、之前等了這麼久就是為了這
農曆年前就有人提議我們應該來訂定新年每天都要實施的計畫。 我很贊同這件事情的同時,也清楚了解到我們每天在時間這個「每天計劃」的時候會出現什麼樣的困難與掙扎。 所以在訂定計畫的時候也要注意不要把「難度」調到最高,因為調到最高得情況下,經過一次又兩次的「不情願」以及「找藉口」之後,就會變得乾脆到年底再來
生病真的很折磨人,無論是內心的或是身體上的。 也有的時候會感受到委屈,特別的任性,希望整個世界可以繞著自己去轉。 到底為什麼自己要受這種苦?也有想過,也有想要把責任歸咎在誰傳染給自己的人身上,也有覺得生氣為什麼要讓這一切發生,平常健康生活不也可以避免這些事情嗎? 但最終,我們還是只能接受,因為事情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您是否曾疑惑,為何行善之人仍遭遇不幸?一位賭博暴富卻猝死、給孤獨長者面臨貧窮與病苦,對佛法的信心仍不退轉。善有樂報、惡有苦報,這是因果的自然法則,沒有任何人例外。當面對人生的無常時,只有真正理解因果,才能保持堅定的信念,迎接人生的種種考驗。
Thumbnail
不管動機如何,只要對別人造成身心傷害,一股橫跨時空、超越生死的「因果牽連線」就出現了。祂將緊緊牽鎖住相關的人,以苦難的方式不斷地折磨著所有當事人,直到受害者平復了怨恨;加害者飽嚐了痛苦才會解鎖。而且這是靈魂層級的聯繫;是能量形式的枷鎖;是時刻在報償的現在進行式。 不過,有陰必有陽,「愛」也擁有相同
Thumbnail
最近有位朋友跟我聊到關於因果業力,如果你也曾有過類似的疑惑,或許我接下來分享的觀點能夠對你有些許幫助。 問:開始探索身心靈領域後,意識到自己過去做了一些"不好"的事,這是否會造成因果業力呢?
無友不如己者,這是儒家的一句狗屁處世之道,因為這句話如果成立的話,沒有誰可以交到朋友! 我相信因果,但是因果不是做惡的避風港。不要凡事都用因果來叫人逆來順受。否則無量刼前的第一世,那些殺人放火是怎麼來的? 人性本善或本惡都是錯誤的理論,人類本來就是善悪交雜的矛盾體,所以我們才有了教育,去教人揚善
Thumbnail
欲知過去因,現在受者是。欲知將來果,現在作者是。因果問題很重要,一個人若真深信了因果,就不同於普通人了。若真信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便知一切皆有前因,用不著貪求、計較、分別和營謀,便減少無窮的煩惱與過失。欲深知因果,必須明三世因果。三世即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
Thumbnail
世出世間之事,不出因果二字。斷無有無因而得果者。亦斷無有作善業而得惡果者。見正編勸愛惜物命說眾生沈九界,如來證一乘,於心性毫無增減。其所以升沈迥異,苦樂懸殊者,由因地之修德不一,致果地之受用各別耳。闡揚佛法大非易事。唯談理性則中下不能受益。專說因果則上士每厭聞熏。然因果心性,離之則兩傷,合之則雙美。
Thumbnail
   因果輪回:命運的終極算命師   你是否曾經在命運的不公中感到無奈?是否曾經對上天的不垂憐心生怨懟?然而,你或許忽視了,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果的結果。因果如同一位無形的算命師,默默地記錄著你的一言一行,並在適當的時候回報給你。   舉頭三尺有神明,這不僅僅是一句話而已。你做了多少善事,
Thumbnail
農曆新年剛結束,大家過的如何呢? 這個過年我覺得我情緒大起大落,今年連假放7天,第一天小年夜我在家值班,除夕後才放假,因為怕塞車,所以我們全家除夕當天就回鄉下,初一到初三去小琉球玩,之後和我男友在中部約會,從上面的行程上來看,這應該是個還不錯連假活動吧! 不過實際上這中間也出現很多心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您是否曾疑惑,為何行善之人仍遭遇不幸?一位賭博暴富卻猝死、給孤獨長者面臨貧窮與病苦,對佛法的信心仍不退轉。善有樂報、惡有苦報,這是因果的自然法則,沒有任何人例外。當面對人生的無常時,只有真正理解因果,才能保持堅定的信念,迎接人生的種種考驗。
Thumbnail
不管動機如何,只要對別人造成身心傷害,一股橫跨時空、超越生死的「因果牽連線」就出現了。祂將緊緊牽鎖住相關的人,以苦難的方式不斷地折磨著所有當事人,直到受害者平復了怨恨;加害者飽嚐了痛苦才會解鎖。而且這是靈魂層級的聯繫;是能量形式的枷鎖;是時刻在報償的現在進行式。 不過,有陰必有陽,「愛」也擁有相同
Thumbnail
最近有位朋友跟我聊到關於因果業力,如果你也曾有過類似的疑惑,或許我接下來分享的觀點能夠對你有些許幫助。 問:開始探索身心靈領域後,意識到自己過去做了一些"不好"的事,這是否會造成因果業力呢?
無友不如己者,這是儒家的一句狗屁處世之道,因為這句話如果成立的話,沒有誰可以交到朋友! 我相信因果,但是因果不是做惡的避風港。不要凡事都用因果來叫人逆來順受。否則無量刼前的第一世,那些殺人放火是怎麼來的? 人性本善或本惡都是錯誤的理論,人類本來就是善悪交雜的矛盾體,所以我們才有了教育,去教人揚善
Thumbnail
欲知過去因,現在受者是。欲知將來果,現在作者是。因果問題很重要,一個人若真深信了因果,就不同於普通人了。若真信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便知一切皆有前因,用不著貪求、計較、分別和營謀,便減少無窮的煩惱與過失。欲深知因果,必須明三世因果。三世即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
Thumbnail
世出世間之事,不出因果二字。斷無有無因而得果者。亦斷無有作善業而得惡果者。見正編勸愛惜物命說眾生沈九界,如來證一乘,於心性毫無增減。其所以升沈迥異,苦樂懸殊者,由因地之修德不一,致果地之受用各別耳。闡揚佛法大非易事。唯談理性則中下不能受益。專說因果則上士每厭聞熏。然因果心性,離之則兩傷,合之則雙美。
Thumbnail
   因果輪回:命運的終極算命師   你是否曾經在命運的不公中感到無奈?是否曾經對上天的不垂憐心生怨懟?然而,你或許忽視了,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果的結果。因果如同一位無形的算命師,默默地記錄著你的一言一行,並在適當的時候回報給你。   舉頭三尺有神明,這不僅僅是一句話而已。你做了多少善事,
Thumbnail
農曆新年剛結束,大家過的如何呢? 這個過年我覺得我情緒大起大落,今年連假放7天,第一天小年夜我在家值班,除夕後才放假,因為怕塞車,所以我們全家除夕當天就回鄉下,初一到初三去小琉球玩,之後和我男友在中部約會,從上面的行程上來看,這應該是個還不錯連假活動吧! 不過實際上這中間也出現很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