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肺三年,香港可回到昔日的「盛景」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2 年尾,在中國境內波瀾壯闊的「白紙運動」,間接令中共極權應對武肺的「抗疫」政策,出現大幅度的 U 轉,由強力堅持(動態)清零,變成近乎共存的全面放開。儘管,在沒有做好各種準備的情況下,一場慘烈的感染高峰因而在中國爆發,但動輒的封城、限制著人身自由的健康碼、捅得喉嚨也要穿了的核酸檢測,也暫告一段落。
「緊跟國策」的香港,跟隨著大勢,也在短短兩個月內,先後取消了「安心出行」、疫苗通行證、限聚令、密切接觸者隔離令等政策,如今就算確診,也只視為一般傳染病般處理。入境的檢疫限制,經多番調整,亦已不會對商務人士和遊客的體驗,帶來太多的障礙。
世界多國早在傳播力強但殺傷力短的 Omicron 出現一段短時間後,已意識到武肺是不能完全消滅的,在眾多民眾受感染及施打疫苗的情況下,已陸續採取共存的策略,走上「復常」的道路。受著國策的牽連,縱使不少市民和商界早有要求放寬防疫措施,走上復常道路的呼聲,但香港正苦依然不為所動。到了商界發出最後的通牒,和面對周邊國家激烈的競爭,香港的「復常」道路才逐漸加快,香港正苦更高調地祭出「搶人才」的口號,以致於近日發佈「Hello Hong Kong」等運動,意圖以最大的力度,追回過去三年失去了的時光,重振香港的經濟。
在西方社會相對歲月靜好的狀態下,其實也可看見,有很多武肺前的常態,是已經回不去的了。最少在這數年間,商界已非常習慣遠端工作、線上會議等,或多或少把一些實體的國際商務需求消洱了;而線下的購物、娛樂等範疇,也不是單純的大賣場可以滿足得到,會更著重於獨特、客製化的體驗。
過去三年,伴隨著香港的,除了武肺,還有反送中運動的後遺、國安法的訂立。這些事情,都令香港在這三年的大氣候,更見複雜。消逝的自由和難以觸摸的紅線,令不少香港人選擇移民,公民社會亦因恐懼和噤聲,變得凋零,韌力不再;而不確定且毫無保障的營商環境,亦讓駐紮在港的跨國企業,也陸續萌生退意,減少在香港的投資,甚至把整個辦公室撤走。香港正苦處理武肺期間,種種政策上的失誤,亦令不少人對其管治能力失去信心和信任。
香港過去賴以生存、成功的基石,這數年遭無形之手徹底催毀。明眼人看著過去四年的香港所發生的種種,其實也會認知到這個城市,已不如從前,光輝到此。正苦常對外宣稱現在的香港已經「從亂及治」,只是透過眾多高壓的手段「換」回來的,不斷的反覆敘述這個虛假的事實,是一種大言不慚、痴人說夢的表現,壓根兒撼動不了香港已成為中國一個普通城市的事實。而那些為求「搶人才」的優惠政策措施,亦是一種欲蓋彌彰,暴露著這個城市當下岌岌可危的處境。真正有實力的城市,何需高調強調自己要「搶人才」呢?商人投資前做足 due diligence 的話,不難發現香港的實際情況若何,凡此種種,有多少人會願意重新回到香港投資,也是心裡有數了。
有時會在想,如果沒有反送中運動和國安法,香港只是單純面對著武肺的衝擊,「復常」的步伐和進展,會否就可以順暢一點。不過很快就意識到,上述的思緒是一個悖論,因為沒有反送中運動,武肺病毒,也許就不會出現,及在實驗室洩漏出來。
姑且就留待時間去驗證,正苦的遠景,能否真的達致他們的預期。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9會員
10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right F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種比昔日更「高層次」的假諮詢,勢必更為剝奪市民對社會事務的知情權和公民參與的權利。
拖至 2023 年第一天才動筆去寫這一份年度問卷,因為有更深切的感受,覺得一年未去到最後一秒,仍可以有變數發生。
沒有寫過書評的著作,就不代表不值得閱讀
雖然考取了這個「資格」,已經一段不短的時間,但好好地運用這個牌照去「搵食」,倒是近期在機緣巧合下,才作出的嘗試。
檔案和歷史被消失的風險,一直縈繞著眾多的知識份子。
規劃發展、城市設計的課題,並不是一個紅線完全禁絕的課題
這種比昔日更「高層次」的假諮詢,勢必更為剝奪市民對社會事務的知情權和公民參與的權利。
拖至 2023 年第一天才動筆去寫這一份年度問卷,因為有更深切的感受,覺得一年未去到最後一秒,仍可以有變數發生。
沒有寫過書評的著作,就不代表不值得閱讀
雖然考取了這個「資格」,已經一段不短的時間,但好好地運用這個牌照去「搵食」,倒是近期在機緣巧合下,才作出的嘗試。
檔案和歷史被消失的風險,一直縈繞著眾多的知識份子。
規劃發展、城市設計的課題,並不是一個紅線完全禁絕的課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你還記得嗎? 還有多少人記得武漢肺炎COVID-19封控幾年下來的悲慘日子?這個問題不禁讓人陷入沉思。這些大大小小的酒精消毒家中擺著,依然偶爾用一下。自從2019年底武漢首次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球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困境。隨著疫情的擴散,各國相繼採取了封城、社交距離等嚴格的防控措施,這段時期充
Thumbnail
一頁過文藝小說 -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在 2024 年5月 19日開始,所有醫院內再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這意味著 Covid-19 疫情告終。筆者特意創作了「疫後之舞」。
Thumbnail
今時今日,經過了疫情的洗禮後,香港社會各種看似難解的問題再度浮上了檯面——老齡化社會、物價飛漲、樓價高昂、經濟疲弱、房屋供應等,讓人心惶惶,更爆發了一波移民潮。看似失去了曙光的城市,要如何能夠起死回生? 現在,筆者將重點講解香港的現況,以及解決的方法。
當活動端爭著要所有資源與重心時,如果GDP能滿足全中國的發展需求,其實可以避免大才小用的悲劇。
有個熱愛香港文化的馬來西亞朋友問我:「現在的香港,是否真的有很多人離開?」 我不假思索的應道:「沒錯,大家都感覺到這裡的一切已不是從前的那模樣。即使尚未改變的,也能預見將會在某個未知的時候被摧毀。反正繼續留在這裡也沒有什麼意思了,還不如離開。」 我帶點疑惑地裝作沒看到她聽這話時黯然低頭的
回到香港後,我並沒有太感知到一切有沒有變,因為好像我也不知不覺的忘掉了離開前的香港曾是怎樣,即便中間其實只隔了一年。 其實好像我也沒有說離了哪個地方不能生活,離開前雖預想了會呼天搶地的思鄉,而事實上也的確無時無刻在批評宜居的移居地沉悶乏味,但卻一直沒什麼要必定要回去一趟的衝動。
Thumbnail
本文作者通過主觀個人觀察,預測了香港的可能變化情況。文章指出,短期內雖不會有大變化,但洗牌已經開始。作者認為,香港人將會經歷身份認同、生計維持和社會壓力等多重變化,並針對不同類型的香港人做出了一些主觀預測。
Thumbnail
2023全年,香港 ipo 新股集資大約 $5.9B,金額 20年以來最低 (還未計算通脹) 。就算在 2020 ,19肺炎開始,香港也能籌得超過 $50B ! 中國政府政策是一大原因,除了 “不可抗力”,中美關係,外國勢力撤資外 等等原因外。主要是因為中國證監 (全名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
Thumbnail
實行了近三年的嚴格清零防疫措施之後,最大的代價就是中國的經濟如坐溜滑梯一般下落,嚴格的封控政策下,所有一切經濟活動停擺,從製造業上游到出口物流全部戛然而止,不僅嚇走了長居在中國的外國居民,更是嚇走了不少外資,再加上政府打房讓中國「經濟命脈」的房地產業連環「爆雷」,使得中國的各行各業都陷入了混沌,從居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你還記得嗎? 還有多少人記得武漢肺炎COVID-19封控幾年下來的悲慘日子?這個問題不禁讓人陷入沉思。這些大大小小的酒精消毒家中擺著,依然偶爾用一下。自從2019年底武漢首次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球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困境。隨著疫情的擴散,各國相繼採取了封城、社交距離等嚴格的防控措施,這段時期充
Thumbnail
一頁過文藝小說 -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在 2024 年5月 19日開始,所有醫院內再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這意味著 Covid-19 疫情告終。筆者特意創作了「疫後之舞」。
Thumbnail
今時今日,經過了疫情的洗禮後,香港社會各種看似難解的問題再度浮上了檯面——老齡化社會、物價飛漲、樓價高昂、經濟疲弱、房屋供應等,讓人心惶惶,更爆發了一波移民潮。看似失去了曙光的城市,要如何能夠起死回生? 現在,筆者將重點講解香港的現況,以及解決的方法。
當活動端爭著要所有資源與重心時,如果GDP能滿足全中國的發展需求,其實可以避免大才小用的悲劇。
有個熱愛香港文化的馬來西亞朋友問我:「現在的香港,是否真的有很多人離開?」 我不假思索的應道:「沒錯,大家都感覺到這裡的一切已不是從前的那模樣。即使尚未改變的,也能預見將會在某個未知的時候被摧毀。反正繼續留在這裡也沒有什麼意思了,還不如離開。」 我帶點疑惑地裝作沒看到她聽這話時黯然低頭的
回到香港後,我並沒有太感知到一切有沒有變,因為好像我也不知不覺的忘掉了離開前的香港曾是怎樣,即便中間其實只隔了一年。 其實好像我也沒有說離了哪個地方不能生活,離開前雖預想了會呼天搶地的思鄉,而事實上也的確無時無刻在批評宜居的移居地沉悶乏味,但卻一直沒什麼要必定要回去一趟的衝動。
Thumbnail
本文作者通過主觀個人觀察,預測了香港的可能變化情況。文章指出,短期內雖不會有大變化,但洗牌已經開始。作者認為,香港人將會經歷身份認同、生計維持和社會壓力等多重變化,並針對不同類型的香港人做出了一些主觀預測。
Thumbnail
2023全年,香港 ipo 新股集資大約 $5.9B,金額 20年以來最低 (還未計算通脹) 。就算在 2020 ,19肺炎開始,香港也能籌得超過 $50B ! 中國政府政策是一大原因,除了 “不可抗力”,中美關係,外國勢力撤資外 等等原因外。主要是因為中國證監 (全名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
Thumbnail
實行了近三年的嚴格清零防疫措施之後,最大的代價就是中國的經濟如坐溜滑梯一般下落,嚴格的封控政策下,所有一切經濟活動停擺,從製造業上游到出口物流全部戛然而止,不僅嚇走了長居在中國的外國居民,更是嚇走了不少外資,再加上政府打房讓中國「經濟命脈」的房地產業連環「爆雷」,使得中國的各行各業都陷入了混沌,從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