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評 UABB 202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沒有在展場拍照,找來場刊充撐一下算了
過去數年,在每兩年的跨年時期,香港和深圳兩地,俱會同步舉行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UABB)。在 2015/16 年及 2017/18 年的兩屆,自己也曾經到過位處深圳前大城麵粉廠,及南頭古城的主場地觀展。本來,這次雙年展該在 2021/22 年之交期間舉行,但官方聲稱因武肺疫情緣故,也有可能是兩岸關係之影響,導致延至現在才舉行。
因為過去自己側重於 UABB 深圳一方的活動詳情,對香港的一方卻很是忽視,故此在近年大幅減少留意有關廣州和深圳的資訊後,也差點忘記了 UABB 的存在。是在最近看到香港一些媒體之城市、文化版面,出現有關 UABB 之專題報導,才得悉雙年展又要來了,決定動身抽半天去觀展。
這年 UABB 的策展主題為「集籽種城」,在香港的展場也頗為分散,分佈於中環街市、中環及尖沙咀天星碼頭,及北角東碼頭,展期至十一月下旬;按照策展團隊的資料,深圳的展覽將會於十一月尾才開始,主展場為羅湖一啤酒廠的舊址,但以現在的形勢,要像以前般走上深圳觀展,已是沒有可能的事情了。
策展人在起首語指出,
「過去數年,一浪接一浪的危機改變了香港人的生活。」
無疑,武肺的爆發,伴隨著眾多荒誕無稽的社交距離措施,對香港人的生活習慣,確是帶來很大的改變。不過,城市所受到的衝擊,還是不及紅線的設定,把公民社會狠狠摧毀。
所以,在這種低氣壓下於展場裡信步著,還是讓自己有點驚喜的,儘管這亦是出於自己的孤陋寡聞,因為可以看到仍有不少的朋友和團隊,各自努力默默耕耘,推動一些東西,比如鄉村復育、歷史保存、城市空間運用、房屋設計,等等等等。UABB 的展場,在這個時刻,某程度上成了項目方的成果展示場。
雖然在這個已經失去了太多自由和權利的城市,對這裡徹底失望的人,已不會再有任何對城市發展抒發己見之意圖。畢竟有大量無法潤掉的市民,仍然要在這裡生活下去,加上極權依然常常強調香港是一個「宜居城市」,在環球大趨勢下,相信政府也不敢在這個課題上表現得「原地踏步」,不容讓任何討論。
很多人對於某些自稱為「民主派」的政黨,以「又傾又砌」的方式爭取普選,感到不以為然,但在城市規劃設計的範疇裡,這倒依然是個常態。比如近年廣受歡迎的親水海濱、無痕山徑等,民間故然付出不少努力去爭取把各種的元素納入政府規劃的 agenda 裡,但另一方面,也要有官場中人有改變的願景和意圖,再不斷吸納民間的意見,拉鋸商討,才會有今天的成果。
而吊詭的是,政府自身和一些公營機構(如市建局),俱是 UABB 的主要贊助機構;而一些項目方在推動的 project,亦有申請政府的 funding,或本身是官方的計劃,再交由不同團體投標執行。
由是觀之,規劃發展、城市設計的課題,並不是一個紅線完全禁絕的課題,而且還可以讓社會上不同的持份者抱有相反的取態(如早前的粉嶺高球場環評事件)。只是大家心知肚明,討論的空間還是有個邊界,一些基進的概念,倘若有危害、煽動的意圖,就會變成永不超生了。2017/18 年的一屆 UABB,就有香港參展團隊的內容遭深圳方河蟹,令參展團隊決定「撤展」以示抗議,也許這一次,參展的團隊在展示成果前,已做了一輪的自我審查。
說回展覽本身,總體而言,內容其實算是豐富的,但分散的場地編配,會讓觀展者產生各展場的狀態都比較細碎的感覺。這也許又要怪罪於香港的土地問題,沒有一個足夠大型的開放空間,可以容納所有的參展者。而在中環街市,場地的設定無擬可以吸引不少過路者觀展,但不少展品倒沒有刻意標明是雙年展的一部份,容易使人錯過之餘,也突顯不了展品的意義。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9會員
10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right F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和我,也有可能成為這部巴士的乘客
一場社會運動或抗爭,要取得實質的成果,還是需要組織者持續的跟進、對在地持份者充權,配以各種相關研究等作為理據,多方面的配合,才能叫做可以爭取到一點成果。當一個社會,要淪落到靠媒體不負責任的介入,胡亂把本可發酵的議題浪費扭曲掉,也絕非這個城市之福。
當昔日所做的人口推算、經濟模型、財務安排預測等,已無法回應當下的新形勢時,如不肯承認事實,針對這些按照昔日推算所草擬的發展計劃作全面而詳細的重新審視,確認其必要性依然存在,這個深淵,要不知如何走出來了。
倘若以為這個「困獸鬥」可以一直掩蓋、壓制著香港人的各種情緒,當壓力煲最終承受不了的時候,遺禍著實更為嚴重、廣泛。
趁著腦海裡尚有一點記憶,還是值得好好寫下來,否則假以時日,我們就會忘記了,七月一日,公民社會曾經有過如斯的操作。
這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日子嗎?
你和我,也有可能成為這部巴士的乘客
一場社會運動或抗爭,要取得實質的成果,還是需要組織者持續的跟進、對在地持份者充權,配以各種相關研究等作為理據,多方面的配合,才能叫做可以爭取到一點成果。當一個社會,要淪落到靠媒體不負責任的介入,胡亂把本可發酵的議題浪費扭曲掉,也絕非這個城市之福。
當昔日所做的人口推算、經濟模型、財務安排預測等,已無法回應當下的新形勢時,如不肯承認事實,針對這些按照昔日推算所草擬的發展計劃作全面而詳細的重新審視,確認其必要性依然存在,這個深淵,要不知如何走出來了。
倘若以為這個「困獸鬥」可以一直掩蓋、壓制著香港人的各種情緒,當壓力煲最終承受不了的時候,遺禍著實更為嚴重、廣泛。
趁著腦海裡尚有一點記憶,還是值得好好寫下來,否則假以時日,我們就會忘記了,七月一日,公民社會曾經有過如斯的操作。
這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日子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2024年7月1日,香港淪陷五週年,臺灣舉辦追思會,分享了一群香港人的故事。香港政府的偏袒大陸人政策,以及國安法23條讓臺灣人不敢支持香港人,限制了香港人的政治自由與前途。活動詳情請留意赴湯 2.0專頁。
Thumbnail
<Status> <香港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九展)將於2024年6月30日結束營運。同人誌即賣會 Rainbow Gala 31為於該場地舉辦的最後一場同人展覽。> </Status> 乘搭巴士途經啟福道,一座亮橘色的建築總會映入眼簾。 在看起來不是很荒蕪,就是總在施工中的道路上,油站的
Thumbnail
2024年台北當代藝博隨著母親節落幕,照例是幾家歡樂幾家愁。例行進香的我吃瓜之餘,循例也要扶著不疼的腰,站著說幾句話。 今年台北當代規模縮小,反映在參與家數和租用面積不言可喻。但相較去年,我比較喜歡今年之處,一是參與者比較願意發揮策展概念,二是去年充斥的潮萌藝術與動漫風大幅衰減。我去年還為了這短視
... 只不過這次我卻從中得到很新的體會,就是原來除了天氣、參與人數、場地等因素之外,我們還是不能忽略人的因素。人有時真是很奇怪的一個因素,既可以搞垮一件事情,卻亦能夠扭轉一件以為無可挽救的事,我們還是不能忽略人的價值和重要性。
當活動端爭著要所有資源與重心時,如果GDP能滿足全中國的發展需求,其實可以避免大才小用的悲劇。
Thumbnail
2024年三月中有一則新聞,透露出臺灣200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到中國旅遊後對中國城市建設大為改觀,但事實上,城市保養成本高昂、路徑凹凸不平的事實卻沒人看見。
Thumbnail
疫後,小城巿牽起一股北上消費熱潮。大半年過去,熱潮漸轉為常態,身邊不少朋友一個月總會跑到深圳一兩次,甚至到廣州過週末。幾乎,每一個回來的分享,都是相當正面。這次深圳快閃26小時,看一下外間說的是誇張還是真實。
Thumbnail
本屆雙年展主題「小世界」(Small World)代表著希望,也同時透露著不安;全球疫情撞擊出個人對自我生活更大的掌控權,卻也同時挑動了被孤立於廣大群體之外的隱憂。我們發現當世界縮小時,它可以拉近彼此的距離,卻也可能使人心更為疏遠:這個「小世界」,懸浮在相聚與分離兩端之間的游移狀態中。本屆雙年展指向
Thumbnail
本文作者通過主觀個人觀察,預測了香港的可能變化情況。文章指出,短期內雖不會有大變化,但洗牌已經開始。作者認為,香港人將會經歷身份認同、生計維持和社會壓力等多重變化,並針對不同類型的香港人做出了一些主觀預測。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2024年7月1日,香港淪陷五週年,臺灣舉辦追思會,分享了一群香港人的故事。香港政府的偏袒大陸人政策,以及國安法23條讓臺灣人不敢支持香港人,限制了香港人的政治自由與前途。活動詳情請留意赴湯 2.0專頁。
Thumbnail
<Status> <香港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九展)將於2024年6月30日結束營運。同人誌即賣會 Rainbow Gala 31為於該場地舉辦的最後一場同人展覽。> </Status> 乘搭巴士途經啟福道,一座亮橘色的建築總會映入眼簾。 在看起來不是很荒蕪,就是總在施工中的道路上,油站的
Thumbnail
2024年台北當代藝博隨著母親節落幕,照例是幾家歡樂幾家愁。例行進香的我吃瓜之餘,循例也要扶著不疼的腰,站著說幾句話。 今年台北當代規模縮小,反映在參與家數和租用面積不言可喻。但相較去年,我比較喜歡今年之處,一是參與者比較願意發揮策展概念,二是去年充斥的潮萌藝術與動漫風大幅衰減。我去年還為了這短視
... 只不過這次我卻從中得到很新的體會,就是原來除了天氣、參與人數、場地等因素之外,我們還是不能忽略人的因素。人有時真是很奇怪的一個因素,既可以搞垮一件事情,卻亦能夠扭轉一件以為無可挽救的事,我們還是不能忽略人的價值和重要性。
當活動端爭著要所有資源與重心時,如果GDP能滿足全中國的發展需求,其實可以避免大才小用的悲劇。
Thumbnail
2024年三月中有一則新聞,透露出臺灣200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到中國旅遊後對中國城市建設大為改觀,但事實上,城市保養成本高昂、路徑凹凸不平的事實卻沒人看見。
Thumbnail
疫後,小城巿牽起一股北上消費熱潮。大半年過去,熱潮漸轉為常態,身邊不少朋友一個月總會跑到深圳一兩次,甚至到廣州過週末。幾乎,每一個回來的分享,都是相當正面。這次深圳快閃26小時,看一下外間說的是誇張還是真實。
Thumbnail
本屆雙年展主題「小世界」(Small World)代表著希望,也同時透露著不安;全球疫情撞擊出個人對自我生活更大的掌控權,卻也同時挑動了被孤立於廣大群體之外的隱憂。我們發現當世界縮小時,它可以拉近彼此的距離,卻也可能使人心更為疏遠:這個「小世界」,懸浮在相聚與分離兩端之間的游移狀態中。本屆雙年展指向
Thumbnail
本文作者通過主觀個人觀察,預測了香港的可能變化情況。文章指出,短期內雖不會有大變化,但洗牌已經開始。作者認為,香港人將會經歷身份認同、生計維持和社會壓力等多重變化,並針對不同類型的香港人做出了一些主觀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