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懶媽媽】大小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樹懶
自從小孩上高中後,不知怎麼的偶而會變成樹懶模式(一種走路和其它動作都很慢的動物),有些事情就想慢慢來,有時動作會慢到懷疑人生,尤其是被大腦所認定非需立即執行的事物,就會自動轉換成慢活模式,例如洗澡、做家事。
下班後,常會想偷懶先放空或喝個花茶,時間往往一溜煙就過了,所以等一切基本的家事整理後,就造成晚睡的壞習慣,這時讓孩子看見了,也就會趁勢揶揄一下,說我變成了樹懶媽媽。
小兒子愛賴床時,也會調皮的說自己是個樹懶寶寶,讓我哭笑不得,總心得就是生活還是要規律,慢吞吞的樹懶模式,還是留給放假時愜意的轉換就好囉。
avatar-img
6會員
1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小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時生活中做好惜物的習慣,長期來說是有好處的,大受益是環保,小受惠則是省錢,其中對於身處食物氾濫的多數人,常態是吃不完或不想吃的就隨手丟棄了。 也許我是處於三明治的年代(上有父母下有小孩),還是保有食物不隨便丟掉,要節儉的習慣,想想鄰國的日本,為何不寫食物使用期限,而是賞味期限,是否也覺得有些食物,
今天帶著飼養的第3隻流浪貓米克斯,去做結紮前的評估與疫苗注射,期間不禁讓我想起,11年前開始飼養第一隻貓咪金吉拉,牠也是一隻流浪貓,曾幾何時,生性怕貓的我,瞭解改變了觀念,自此變成愛貓一員。 第一隻貓咪是長毛金吉拉,不修邊幅時,長的真像日本動畫電影貓的報恩裡的國王,也不知是經過多少流浪的日子,有天牠
今年元宵節難得參加廟宇的活動,實在古味十足,廟方發送每人一個仿古式的紙作手提燈籠,裡頭點上蠟燭,濃濃的懷舊元宵古味,彷彿走入時光倒流的隧道,不由的讓兒時的元宵童趣回憶湧上心頭。 第一次看到元宵節廟會辦的盛大【燒火獅】活動,象徵迎新除穢, 邁向嶄新未來,同時搭配五光十色的花火,感受到這場面是無比震撼,
今天下午,店裡來了兩位客人,一位約莫三十多歲的爸爸和一位幼兒園的女兒,因為這位小女孩還背著幼兒園的背包,看似這位爸爸是剛接完女兒下課,看到高大壯碩的爸爸牽著女兒的小手進來店裡
吃飯除了填飽肚子,有時和誰一起吃飯也是一種感覺,飯菜不一定要絕對精美,但氛圍要讓人陶醉,偶爾輕鬆的和一些和善的長輩親友吃頓家常晚餐,吃點飯菜,再配點陳年香醇白酒,也是格外幸福與溫馨。
想唸書就得趕緊付諸行動,不然錯過就已半百了,現在的環境,真是百花齊放,片地充滿無限知識的時代,只差肯不肯踏出這一小步,走進校園後,開始擁有一群老中青的同班同學,開啟了人生的新感受與視野,課堂上總是呈現不同風景,年輕的男同學總喜歡遲到和打瞌睡,中壯年的同學總是珍惜的努力聽課,雖然一整天連上10堂課,也
有時生活中做好惜物的習慣,長期來說是有好處的,大受益是環保,小受惠則是省錢,其中對於身處食物氾濫的多數人,常態是吃不完或不想吃的就隨手丟棄了。 也許我是處於三明治的年代(上有父母下有小孩),還是保有食物不隨便丟掉,要節儉的習慣,想想鄰國的日本,為何不寫食物使用期限,而是賞味期限,是否也覺得有些食物,
今天帶著飼養的第3隻流浪貓米克斯,去做結紮前的評估與疫苗注射,期間不禁讓我想起,11年前開始飼養第一隻貓咪金吉拉,牠也是一隻流浪貓,曾幾何時,生性怕貓的我,瞭解改變了觀念,自此變成愛貓一員。 第一隻貓咪是長毛金吉拉,不修邊幅時,長的真像日本動畫電影貓的報恩裡的國王,也不知是經過多少流浪的日子,有天牠
今年元宵節難得參加廟宇的活動,實在古味十足,廟方發送每人一個仿古式的紙作手提燈籠,裡頭點上蠟燭,濃濃的懷舊元宵古味,彷彿走入時光倒流的隧道,不由的讓兒時的元宵童趣回憶湧上心頭。 第一次看到元宵節廟會辦的盛大【燒火獅】活動,象徵迎新除穢, 邁向嶄新未來,同時搭配五光十色的花火,感受到這場面是無比震撼,
今天下午,店裡來了兩位客人,一位約莫三十多歲的爸爸和一位幼兒園的女兒,因為這位小女孩還背著幼兒園的背包,看似這位爸爸是剛接完女兒下課,看到高大壯碩的爸爸牽著女兒的小手進來店裡
吃飯除了填飽肚子,有時和誰一起吃飯也是一種感覺,飯菜不一定要絕對精美,但氛圍要讓人陶醉,偶爾輕鬆的和一些和善的長輩親友吃頓家常晚餐,吃點飯菜,再配點陳年香醇白酒,也是格外幸福與溫馨。
想唸書就得趕緊付諸行動,不然錯過就已半百了,現在的環境,真是百花齊放,片地充滿無限知識的時代,只差肯不肯踏出這一小步,走進校園後,開始擁有一群老中青的同班同學,開啟了人生的新感受與視野,課堂上總是呈現不同風景,年輕的男同學總喜歡遲到和打瞌睡,中壯年的同學總是珍惜的努力聽課,雖然一整天連上10堂課,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真的是香菇嗎 窗口透進來溫暖且明亮的光線 光線不偏不倚的落在輕盈棉被 心裡暗自思忖著 要起床嗎?要爬小山嗎?有些懶,不,應該說,很懶   穿著輕便又寬鬆的衣服 耳上戴著耳機 房東媽媽看見說: 「妳又要去散散步?」 我點點說: 「活動一下身體。」 房東媽媽又說: 「假日車多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不可否認,我從來不是個特別勤勞的人,與生俱來的個性,就是走慵懶又隨性的慢郎中路線,這點,在原生家庭已經和急性子的媽媽和大妹磨合過,而在婆家更是和先生及婆婆衍生出不少爭執和摩擦,急性子的人要求效率、慢性子的人要求品質,沒有對錯,但撞在一起就是衝突不斷。 自然,在育
下雨天,是蝸牛出沒的季節。 女孩在下雨時巧遇了一隻小蝸牛,她將牠領回家,給了牠胡蘿蔔,佈置了個新家,還給了牠符合牠特性的名字-慢慢。   女孩是個剛上小學的學生,但在學校裡遇到的困境卻讓她覺得過得好慢呀!尚在適應的新生活、尚未搞懂的注音符號、還有尚未交到新朋友的自己,讓女孩在這漫長的一天當
Thumbnail
家庭在有了小孩後,生活變得有些混亂。尤其當家裡有一個、甚至多個六歲以下的小孩時,從早到晚都是一片熱鬧和忙碌。這個時期的孩子,往往被形容為混亂的代表,但其實,這種混沌中蘊含著一種特殊的成長策略。
Thumbnail
我跟家裡大女兒在時間管理上的習慣比較相同,在學生時期,我總是總是習慣先做完功課再玩,女兒在還沒自學前大概也是這樣 這種總是覺得要先把「正事」做完才能休息的習慣當然沒有不好,問題是:什麼時候「正事」才會做完?因為沒有明確的界限,事情會不斷出現,所以「閒下來」時,心裡還是有一種「事情未完成」的焦慮感
Thumbnail
接下來我們要迎接驚蟄節氣, 代表著「等待甦醒」。 在孩子們聽完《卡夫卡變蟲記》的故事後, 我們要來趕走自己的小懶蟲。 有什麼是孩子們想要從身上改掉的壞習慣呢? 讓孩子們認真的思考了一下, 或是聽聽同儕的意見, 找找自己有沒有想要改掉的習慣。 在經過思考之後, 有孩子想要
Thumbnail
我是個名副其實的「懶人」。日常生活中,遠離朝九晚五,上頭沒有長官,自由自在,收放自如。懶人可以發揮主動性,早年醉心於傳道授業解惑,一心一意入坑擔任教職,進而研究學術。但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缺乏顯赫的學歷,只好擔任兼課老師。畢生只寫一篇論文,幸好沒有被解聘。 出於好運,上課八小時,卻有接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真的是香菇嗎 窗口透進來溫暖且明亮的光線 光線不偏不倚的落在輕盈棉被 心裡暗自思忖著 要起床嗎?要爬小山嗎?有些懶,不,應該說,很懶   穿著輕便又寬鬆的衣服 耳上戴著耳機 房東媽媽看見說: 「妳又要去散散步?」 我點點說: 「活動一下身體。」 房東媽媽又說: 「假日車多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不可否認,我從來不是個特別勤勞的人,與生俱來的個性,就是走慵懶又隨性的慢郎中路線,這點,在原生家庭已經和急性子的媽媽和大妹磨合過,而在婆家更是和先生及婆婆衍生出不少爭執和摩擦,急性子的人要求效率、慢性子的人要求品質,沒有對錯,但撞在一起就是衝突不斷。 自然,在育
下雨天,是蝸牛出沒的季節。 女孩在下雨時巧遇了一隻小蝸牛,她將牠領回家,給了牠胡蘿蔔,佈置了個新家,還給了牠符合牠特性的名字-慢慢。   女孩是個剛上小學的學生,但在學校裡遇到的困境卻讓她覺得過得好慢呀!尚在適應的新生活、尚未搞懂的注音符號、還有尚未交到新朋友的自己,讓女孩在這漫長的一天當
Thumbnail
家庭在有了小孩後,生活變得有些混亂。尤其當家裡有一個、甚至多個六歲以下的小孩時,從早到晚都是一片熱鬧和忙碌。這個時期的孩子,往往被形容為混亂的代表,但其實,這種混沌中蘊含著一種特殊的成長策略。
Thumbnail
我跟家裡大女兒在時間管理上的習慣比較相同,在學生時期,我總是總是習慣先做完功課再玩,女兒在還沒自學前大概也是這樣 這種總是覺得要先把「正事」做完才能休息的習慣當然沒有不好,問題是:什麼時候「正事」才會做完?因為沒有明確的界限,事情會不斷出現,所以「閒下來」時,心裡還是有一種「事情未完成」的焦慮感
Thumbnail
接下來我們要迎接驚蟄節氣, 代表著「等待甦醒」。 在孩子們聽完《卡夫卡變蟲記》的故事後, 我們要來趕走自己的小懶蟲。 有什麼是孩子們想要從身上改掉的壞習慣呢? 讓孩子們認真的思考了一下, 或是聽聽同儕的意見, 找找自己有沒有想要改掉的習慣。 在經過思考之後, 有孩子想要
Thumbnail
我是個名副其實的「懶人」。日常生活中,遠離朝九晚五,上頭沒有長官,自由自在,收放自如。懶人可以發揮主動性,早年醉心於傳道授業解惑,一心一意入坑擔任教職,進而研究學術。但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缺乏顯赫的學歷,只好擔任兼課老師。畢生只寫一篇論文,幸好沒有被解聘。 出於好運,上課八小時,卻有接